基本信息
书名:医话名著注释丛书—客尘医话
原价:16.00元
作者:(清)计楠 撰,邢玉瑞,唐雪梅,尤姗姗 注释
出版社: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原上海中医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1
ISBN:9787811211535
字数:116000
页码:13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客尘医话》是清代医家计楠所撰,共3卷,刊于嘉庆九年(1804)。“客尘”二字,寓意为人为红尘云过客。计楠,字寿桥,号甘穀外史,清代医家,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约生活于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计氏博学工诗,深谙医理,尤精妇科,善用补法。治医主张学古贤立方之规矩,寓变通于成法之中,因时因地制宜,不可泥于古。诊胎产“大险大危之候,竞得十中挽回七八者,皆以用补得宜”。其总结数十年临证经验,参合张仲景、王冰、刘河间、朱丹溪、王肯堂、吴又可、喻嘉言、张路玉、叶天士、尤在泾以及《竹林寺女科》等历代名家名著相关论述,融会贯通,糅合一体,著成《客尘医话》一书。
《客尘医话》分杂症述略、妇科述略和产后述略,阐述作者的诊治经验,其中妇科居其大半。卷一论烂喉痧、疟、疫、消渴、咳嗽、鼓、膈、脚气、诸痛、吐血、儿科惊风等证,多为经验之谈。卷二、卷三论妇人病调理冲任之要,女科肝气为病尤多,妊娠伤寒、温病之难疗,产后内伤、外感诸疾之易染,坠胎、难产之凶险等,均颇有见.地。
基本信息
书名:医话名著注释丛书—客尘医话
原价:16.00元
作者:(清)计楠 撰,邢玉瑞,唐雪梅,尤姗姗 注释
出版社: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原上海中医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1
ISBN:9787811211535
字数:116000
页码:13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卷一 杂症述略
卷二 妇科述略
胎前论治
卷三 产后述略
内容提要
《客尘医话》是清代医家计楠所撰,共3卷,刊于嘉庆九年(1804)。“客尘”二字,寓意为人为红尘云过客。计楠,字寿桥,号甘穀外史,清代医家,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约生活于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计氏博学工诗,深谙医理,尤精妇科,善用补法。治医主张学古贤立方之规矩,寓变通于成法之中,因时因地制宜,不可泥于古。诊胎产“大险大危之候,竞得十中挽回七八者,皆以用补得宜”。其总结数十年临证经验,参合张仲景、王冰、刘河间、朱丹溪、王肯堂、吴又可、喻嘉言、张路玉、叶天士、尤在泾以及《竹林寺女科》等历代名家名著相关论述,融会贯通,糅合一体,著成《客尘医话》一书。
《客尘医话》分杂症述略、妇科述略和产后述略,阐述作者的诊治经验,其中妇科居其大半。卷一论烂喉痧、疟、疫、消渴、咳嗽、鼓、膈、脚气、诸痛、吐血、儿科惊风等证,多为经验之谈。卷二、卷三论妇人病调理冲任之要,女科肝气为病尤多,妊娠伤寒、温病之难疗,产后内伤、外感诸疾之易染,坠胎、难产之凶险等,均颇有见.地。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邢玉瑞,1959年5月生。陕西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管理局与陕西省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中医学会《内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咸阳市主委,成阳市政协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委员。先后主编、参编学术著作及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30余部。发表学求论文130余篇。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邢玉瑞,1959年5月生。陕西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管理局与陕西省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中医学会《内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咸阳市主委,成阳市政协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委员。先后主编、参编学术著作及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30余部。发表学求论文130余篇。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目录
卷一 杂症述略
卷二 妇科述略
胎前论治
卷三 产后述略
一本偶然翻到的书,封面上“医话名著注释丛书”几个字就吸引了我,再往下看“客尘医话”,名字透着一股古朴的文人气,让人忍不住想探究一番。拆开包装,纸张温润,字迹清晰,初翻几页,便被那种古老医学智慧的魅力所折服。书中探讨的那些关于人体、疾病、以及治疗的观点,虽然年代久远,却依然闪烁着洞察人心的光芒。那些医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严谨态度、仁爱之心,以及对生命的敬畏,都让我深受触动。读着读着,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曾经的医者进行着无声的对话。他们对一些看似细微的症状的细致观察,对病机复杂性的深刻剖析,以及对治疗方法灵活运用的智慧,都让我不得不感叹古人的学识渊博。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治学精神的百科全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医学的本质,也让我对生命的奥秘有了更深的理解。那种沉浸在文字中的宁静与思考,是现代生活中难能可贵的体验。
评分“客尘医话”,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禅意,也暗示了书中内容的深邃。我并非医学专业人士,但这本书却深深吸引了我。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医学知识的传承,更在于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关怀。书中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的描绘,以及医者在面对疾病时所展现出的平静与智慧,都让我受益匪浅。我注意到,书中对人情世故的观察也颇为细腻,医者在诊断病情的同时,也在体察人情,这使得治疗更加人性化。这种将医学与人情、哲学融为一体的视角,是现代医学中较少见的。读这本书,让我感觉不是在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主动地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拥有生命一般,在我的脑海中激荡出新的火花。它让我思考,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关注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追求。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我对古籍一直有一种敬畏之心,觉得它们离我们太遥远,太难懂。《客尘医话》这本注释本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以前觉得古医书就像一本天书,但有了这套注释丛书,那些曾经的藩篱瞬间消失。书中的语言风格很有特点,古朴中带着一丝灵动,即便是医学术语,在注释的帮助下,也变得容易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病症的论述,那种层层递进的分析,将复杂的病情抽丝剥茧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它不像现代医学那样,把人体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器官,而是将人体看作一个整体,注重调和阴阳,平衡气血。这种整体观,在现代医学中也越来越被重视,可见古人的智慧并非过时。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跟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聊天,他娓娓道来,将毕生的经验倾囊相授。你会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学养和渊博的见识,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病人的那份深切关怀。
评分我一直对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感到好奇,但总觉得望而却步。《客尘医话》这本著作,真的像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中医的精彩世界。注释的详细程度让我惊喜,对于那些我原本一知半解的词汇和概念,都有了清晰的解释,这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书中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探讨,尤为引人入胜。那些医者面对看似束手无策的病情,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找到突破口,最终得以治愈。这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更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细腻的观察力,对于病人细微的神色、脉象、以及其他症状的把握,都做得非常到位,这恰恰是中医“望闻问切”精髓的体现。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中医并非迷信,而是建立在长期实践和深刻体悟之上的科学。它教会我用一种更全面、更系统的视角来看待健康和疾病,也让我对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这套“医话名著注释丛书”中的《客尘医话》,真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刚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它不同寻常的质感,仿佛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翻开内页,注释详实,条理清晰,对于一些可能晦涩难懂的古文,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释,这对于我这样医学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描绘的医案,生动形象,那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的过程,如同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展开。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医案,我不仅学到了具体的辨证施治的方法,更领略到了古人的辩证思维和灵活变通的治疗理念。他们不是死板地套用理论,而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做出最恰当的判断。这种“活”的医学,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医学。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学习医学知识,更是在学习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种观察世界、理解人生的角度。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蕴藏在最朴素的道理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