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
定价:160.00元
作者:(美)梅耶尔斯等主编,李欣,王伟译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3-1
ISBN:9787511104205
字数:800000
页码:53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1055840
编辑*
暂无
内容提要
出版本书的目的依然是为世界范围的ECMO临床工作者提供一部详尽论述体外生命支持各个方面的论著。在过去的5年中,体外生命支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本书中又增加了10章的内容,包括低温的神经系统保护,血浆分离,安全管理,护理,镇痛与镇静,以及ECLS的新应用等。其他主要章节也进行了更新和修订。我国年轻一代的体外转流专家李欣博士和王伟博士担任本书主译。全书由龙村教授、朱德明教授、周岳廷博士担任主审。
目录
第1章体外生命支持:概述简介历史参考文献第2章体外生命支持生理简介血管入路和灌注模式VA ECLS和CPB的比较氧代谢和组织呼吸全身氧供CO2产生ECLS中的气体交换ECLS设备ECLS管理的生理学原则总结参考文献第3章凝血、抗凝以及血液与人工表面的相互作用简介血液-表面接触的病理生理血液成分的激活抗凝ECLS中血液激活的效应对血液-表面接触的干预措施总结参考文献第4章ECLS和全身炎症反应简介概述ECLS前的炎症反应体液病理生理细胞病理生理炎症反应的放大减轻炎症反应的手段总结参考文献第5章VV ECMO的原则和实践简介VV ECMO的类型VV ECMO的发展历史VV ECMO和VAECMO的比较VV ECMO的原则VV ECMO的气体交换原则VV ECMO管路和患者管理总结参考文献第6章体外生命支持设备和装置简介ECMO的物理学原理ECMO的管路表面涂层ECMO插管球囊支架/泵控制器血泵气体交换装置ECMO的热交换器/加热器安全和监测装置..第7章体外生命支持插管血管进路第8章ECLS的紧急情况及处理第9章ECMO患者的转诊及转运第10章ECLS登记系统第11章ECLS中的法律问题第12章21世纪的ECMO伦理第13章ECLS经济问题第14章体外生命支持的安全问题第15章ECCLS相关管理问题第16章ECCLS管理和培训第17章新生儿呼吸衰竭:病理生理及其处理第18章ECMO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第19章先天性膈疝和ECMO第20章新生儿ECMO与脑第21章新生儿ECMO随访结果第22章儿童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第23章体外生命支持(ECCLS)在儿童呼吸衰竭中的使用第24章儿科呼衰和心衰病例体外生命支持治疗后的神经系统结果第25章成人呼吸衰竭病因与应用ECCLS适应证第26章成人呼衰的ECMO管理第27章成人呼吸衰竭ECMO支持的远期效果第28章儿童难治性心功能衰竭的体外生命支持第29章静脉-动脉灌注用于心肺复苏和心脏治疗:心肺支持第30章成人心衰:治疗和ECLS的应用第31章心肺移植和ECLS第32章ECCLS与肾脏第33章ECMO患者的营养支持第34章ECCLS的镇静和镇痛管理第35章浅低温的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第36章免疫抑制患者和ECLS第37章肝功能不全的体外脏器支持第38章体外生命支持的出血处理第39章血浆分离法第40章二氧化碳去除装置:体内膜式氧合与人工肺第41章ECMO患者的护理第42章ECLS新用途第43章ECLS的未来英文专有名词缩写索引
作者介绍
暂无
文摘
暂无
媒体*
暂无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危重病医学发展的旁观者,我对《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这本书的出现,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期待。虽然我并非ECMO领域的直接从业者,但我深知这项技术对于那些生命垂危的患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是一台机器,更像是生命最后的“救生艇”,承载着家属沉甸甸的希望。梅耶尔斯教授的名字,早已在我心中与“ECMO的权威”划上等号,他的著作,一定蕴含着丰富的临床智慧和前沿的学术洞察。李欣和王伟的翻译,更是为我们打通了语言的壁垒,让先进的知识能够跨越国界,惠及更多中国的医务人员。我设想这本书的内容,定然包含了ECMO的基本原理、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各种复杂的并发症处理策略。它或许还会深入探讨不同类型ECMO设备的原理和选择,以及在特定疾病状态下的应用优化。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份宝贵的礼物,它代表着人类在与死神赛跑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进步的决心和能力。
评分一本令人肃然起敬的译作!翻开《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的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美)梅耶尔斯等,李欣,王伟译”的字样,心中便油然而生一份敬意。梅耶尔斯教授的大名在体外生命支持领域早已如雷贯耳,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如同一座座丰碑,指引着无数从业者前行。而李欣、王伟两位译者,能将这样一部凝聚了西方前沿医学智慧的鸿篇巨著,以如此流畅、严谨的中文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付出的心血和专业功底可见一斑。从封面的设计到内页的排版,都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专业感和学术气质,仿佛一本厚重的史书,记录着ECMO技术从萌芽到发展的辉煌历程。即便我是一名对ECMO仅有初步了解的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其背后强大的学术支持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国内的重症医学领域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鲜血液,让我们可以更直接、更深入地接触到国际最顶尖的ECMO理论和实践。我非常期待能通过这本书,窥探到ECMO技术在挽救生命、重燃希望方面的无限可能。
评分对于《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这本书,我感到一种深切的好奇和敬畏。医学的进步,尤其是在危重病领域,往往是以“人命”为衡量尺度的。ECMO这项技术,无疑是现代医学在拯救濒危生命方面的一项重大突破,而(美)梅耶尔斯教授,毫无疑问是这场技术革新中的领军人物之一。当我看到这本书由李欣和王伟两位译者翻译出版时,我联想到的是他们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将一本充满专业术语和复杂概念的英文著作,转化为能够被中国医护人员理解和吸收的语言,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我设想这本书的扉页上,或许会附上作者写给读者的序言,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而书的目录,我想必定会非常详尽,从ECMO的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再到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都会有深入的探讨。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东西方在危重病医学领域的知识与经验。
评分《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这本书,光是书名就足以吸引我的目光。ECMO,这个词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尖端、一种希望,一种在绝望中寻找出路的努力。而(美)梅耶尔斯教授作为该领域的权威,其著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猜测,这本书的内容绝非空泛的理论介绍,而是充满了扎实的临床经验和深刻的学术洞见。想象一下,书中可能详细阐述了ECMO的各种技术细节,比如不同模式下的血流动力学管理,如何精准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在复杂并发症发生时,如何果断有效地进行干预。李欣和王伟的翻译,我更将其看作是一种“二次创作”,他们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更要用符合中国医学语境的表达方式,让这本书真正落地。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中国重症医学界的一本“圣经”,为无数在危重病战场上奋战的医生和护士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评分看到《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这本书的出版,我第一反应便是它的分量。梅耶尔斯教授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学术的厚重感,而“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这个主题,更是直指医学领域最前沿、最艰难的战线。我脑海中浮现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仪器设备,更是无数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患者,以及那些为了挽救他们而殚精竭虑的医护人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对整个ECMO领域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总结,它很可能凝聚了作者多年来在临床实践、科研探索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反思。我猜想,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会十分严谨、专业,但又充满逻辑性和说服力。它或许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图表展示,将复杂的ECMO原理和操作流程娓娓道来,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这项技术的精髓。李欣和王伟的翻译,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文化和语言的温度,让中文世界的读者能够无障碍地吸收这份宝贵的知识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