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狂亦俠亦溫文——金庸的光影片段(新版) | |||
作者 | 吳貴龍 | 繪者 | - |
出版社 | 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出版地 | 台灣 | 言語 | 繁體中文 |
页数 | 320頁 | 装帧 | 平装 |
ISBN-13 | 9789888488315 | 叢書系列 | - |
附件/备注 | 无 | ||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武侠小说,
创造了一個融合历史背景、江湖传奇、人生故事的
传奇世界
如果你是金庸迷,那就不能错过这本
内容丰富、图片珍贵的书籍
本书透过珍贵的藏品带领读者
深入了解金庸先生的成就与武侠传奇的世界!
金庸是殿堂級武俠小說家,亦身兼編劇、填詞人、作家、報人等多種身份;他跟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影壇淵源甚深,並深深影響香港的流行文化。
本書作者、著名收藏家吳貴龍多年來搜集金庸相關藏品,從報紙、周刊、廣告、戲橋、劇照、小說到漫畫,數量甚豐。本書從藏品出發,透過實物介紹金庸參與製作的電影、《明報》及附屬刊物的創立、金庸作品改編的電影與電視劇、金庸小說的連載與結集、漫畫家的衍生創作等,以近五百張珍貴圖片,帶領讀者深入了解金庸的成就與武俠傳奇世界。
吳貴龍
吳貴龍,香港收藏家,主要藏品包括郵品、車票、舊照等。研究文章曾見《郵光》雜誌及中國郵學會網站。編著有《郵歷香江》(二○一六年)、《遊歷港島:香港電車軌跡》(二○一六年)及《星光大道——五六十年代香港影壇風貌》(二○一六年)。
序一 (潘耀明)
序二 (連民安)
前言
第一章 報刊時期
進入報業
梁羽生和羅孚
「新派」武俠小說的誕生
《書劍》定江山
《三劍樓隨筆》
「射鵰三部曲」、《雪山飛狐》
第二章 長城電影時期
加入長城
大俠與怪俠
《絕代佳人》
《不要離開我》、《三戀》、《小鴿子姑娘》
《蘭花花》、《有女懷春》、《午夜琴聲》
《王老虎搶親》及其他
于粦與草田
第三章 明報時期
從《野馬》到《明報》
《神鵰俠侶》
《武俠與歷史》
《天龍八部》》、《素心劍》
《俠客行》、《笑傲江湖》
《明報月刊》、《明報周刊》
明報集團的其他刊物
《越女劍》、《鹿鼎記》
第四章 粵語片時期
峨嵋影片公司
一九五八至一九五九年
一九六○至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三至一九六五年
石堅與金庸粵語片
第五章 電視劇時期
佳藝電視武俠電視劇
無綫電視武俠電視劇
其他金庸作品電影
衍生創作
第六章 小說
武俠小說的流派
金庸武俠小說的連載與結集
正版小說
盜版小說
第七章 漫畫
橫揭式與直揭式
黃玉郎、上官小寶、馬榮成、李志清
兵器熱潮
內地出版的漫畫
尾聲
後記
附錄:金庸作品改編影視年表
參考資料
鳴謝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装帧和出版质量简直是太棒了。作为一本中华书局出品的繁体中文书,它的印刷和纸张手感都非常考究,这对于喜欢收藏实体书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加分项。我个人对书籍的物理属性比较看重,一本好书,不仅要有好的内容,也得有好的“皮囊”。这本《亦狂亦侠亦温文》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尤其是那些光影片段的配图(虽然我不能具体描述内容,但整体呈现效果很棒),排版设计得既典雅又不失现代感,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本身就像是一件艺术品。它让我感受到了出版方对文字和作者的尊重。每次将它放在书架上,看着它沉稳的气质,都觉得心里踏实。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心制作的收藏品,值得慢慢品味,细细品读。
评分作为一个研究文学的爱好者,我发现这本书在学术价值和通俗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没有使用过多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使得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进入作者的思辨世界。然而,对于那些熟悉金庸作品的深度读者而言,书中穿插的那些精妙的文学典故和文化背景解析,又提供了极大的知识增量。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展现出的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似乎信手拈来,就能将不同时代的文化符号串联起来,使得金庸笔下的江湖不仅仅是刀光剑影,更是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文化载体。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得到了潜移<bos>v 默化的提升,这绝对是一本“有营养”的书。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阅读体验是极其愉悦且回味悠长的。我很少读完一本书后,还会频繁地在脑海中回放其中的某些段落和论点,但这本书做到了。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籍,而是会时不时地冒出来,提醒你去重新审视某个你曾经以为已经“定论”的武侠情节。作者的笔触细腻到了一种近乎苛刻的程度,仿佛他手中的放大镜,能捕捉到文字纤维中的每一丝情绪波动。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最终汇聚成了对金庸作品整体面貌的一次高屋建瓴的审视。每次合上书本,我总会陷入短暂的沉思,思考自己过去阅读那些武侠小说的状态,并为作者这种深入骨髓的洞察力感到由衷的敬佩。这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探讨问题时的那种批判性思维。它没有盲目地推崇金庸笔下的一切,而是以一种非常客观和审慎的态度去分析人物的抉择和命运的走向。比如,书中对某些情节设定的“逻辑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一点非常难得。很多评论性的书籍,往往倾向于“歌颂”,但这本书却敢于提出疑问,并提供令人信服的论据。这种“亦狂亦侠亦温文”的标题,其实也暗合了作者在分析问题时的多面性——既有犀利的批判,也有温和的理解。我感觉作者在下笔时,是真正沉浸在金庸的世界里,并且用一个成熟的、独立的视角进行观察和解构的。这种深度,远超我原本的预期,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对武侠小说创作手法的再思考。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是个武侠迷,尤其是对金庸先生的作品情有独钟。拿到这本《亦狂亦侠亦温文》时,我原本以为它可能只是一本普通的鉴赏录,但翻开后才发现,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不是简单地复述故事情节,而是像一个细心的侦探,从金庸小说的光影片段中,挖掘出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和深层次的意蕴。比如书中对某些场景的描写,那种氛围的营造,简直让人身临其境。我记得有一次读到他分析《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初遇黄蓉时的场景,那种带着点稚气和鲁莽的少年心性,被作者描摹得淋漓尽致,让我对郭靖这个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很扎实,读起来非常流畅,一点也不枯燥。它就像是一把钥匙,帮我重新打开了金庸武侠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对于老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次全新的“重读”体验,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再去翻翻那些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