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周禮讀本》
作者:賀友齡 出版社:三民
出版地:台灣 出版日期:2018/01/02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463568
叢書系列:古籍今注新譯叢書
規格:平裝 / 62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中國古典文學> 經史子集
內容簡介
《周禮》為十三經之一,記述周代的官制,描繪出古代儒家的理想政治制度與百官職守,與《儀禮》、《禮記》合稱「三禮」。本書以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雕本《十三經注疏·重刊宋本周禮注疏附校勘記》為底本,參校多種善本,誤字逕改,考證詳實。每官前冠以「題解」,說明題意及全篇大旨。注釋詳盡明確,語譯通順流暢。每官之後並附「研析」一篇,分析六官主要職責,幫助讀者閱讀理解。是研讀《周禮》的讀本。
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序
導 讀
天官冢宰 DI一
地官司徒第二
春官宗伯第三
夏官司馬第四
秋官司寇第五
冬官考工記第六
这本书的收藏价值和实际使用价值可以说是兼具的。从收藏角度来看,它作为特定时期、特定地区出版的经典文献重构,本身就带有一种时代烙印,其装帧和用料都彰显了出版机构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即便未来有更先进的数字化版本出现,这种实体书所承载的重量感和仪式感也是无法替代的。而从实际使用来看,它非常适合作为大学中文、历史或宗教学专业入门者的指定参考书。我个人尤其欣赏它在解释那些涉及“六典”、“九经”等复杂体系时,所使用的图表辅助说明。这些图表并非简单的流程图,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知识结构图,帮助读者快速建立起周代复杂官制、礼仪活动之间的层级关系和逻辑关联,使得那些原本盘根错节的理论知识,变得井然有序,易于记忆和内化。总而言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传统经典普及与学术深度的结合尝试。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最初购买这本书是带着一点试试看的心态,因为我对“港台原版”这类标签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总觉得它们在学术严谨性上可能不如大陆的权威版本。然而,实际阅读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注重“可读性”与“学术性”的平衡。它在处理那些晦涩难懂的礼仪条文时,并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完全脱离语境的白话转译,而是巧妙地运用了一种带有古典韵味的现代汉语,使得阅读过程既保持了对原著精神的尊重,又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理解门槛。我的一位正在准备古文基础考试的晚辈朋友,在试读了其中几章后,立刻表示对这本书爱不释手,认为它比他正在使用的教材更具启发性,能够引导他主动去思考“为什么古人要这么规定”,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个既定的解释,这一点对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非常宝贵。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硬壳的封面材质摸起来很有质感,深邃的蓝色背景衬托着烫金的书名,显得既典雅又庄重。打开书本,纸张的厚度适中,触感平滑,油墨的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复杂的古代文献符号,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细节之处的处理也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比如书脊的锁线装订方式,保证了书籍可以平摊开来,方便对照原文和注释进行研习。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内页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不显得空旷,也不会让人觉得文字过于拥挤,整体阅读体验非常舒适流畅。可以说,从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它不仅仅是一部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这种对物理载体的重视,对于深入钻研古典文献的读者来说,是提升学习兴致的绝佳加分项,让人在翻阅时油然而生一种对先贤智慧的敬畏之情。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更体现在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传承的努力。我们知道,《周礼》作为“三礼”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但长期以来被视为“难啃”的硬骨头。这本读本显然不仅仅是面向专业汉学家,它更像是一座桥梁,试图将周代构建的理想国蓝图,以一种现代人能够理解的方式重新呈现出来。从排版上看,它采取了对开本或者分栏的设计,一边是原文或精选段落,另一边是详尽的白话诠释和必要的背景介绍,这种结构上的耦合,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阅读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编者在努力地向读者阐释“礼”在周代社会结构中所起到的维系作用,以及这种规范性如何渗透到官僚体系的每一个角落。这种系统性的讲解,对于理解中国早期国家治理理念的根基,有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研究的学者,我对市面上各种版本的《周礼》译注本一直保持着审慎的态度,而这本由贺友龄先生参与的版本,确实在学术深度上展现出了独到的见解。它并非简单地对原文进行字面翻译,而是结合了大量的清代及民国时期的重要考据成果,对一些在现代理解中已经模糊或产生争议的职官制度、祭祀流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辨析。特别是针对那些涉及礼器形制、度量衡标准的描述,译者团队似乎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去参照考古发现进行比对和解释,使得那些抽象的古代制度描述变得具体可感。书中穿插的少量注释,也颇为精炼,直指要害,有效避免了冗长拖沓的学究气,让我在梳理自己的研究框架时,能迅速找到可供参考的切入点和新的论证方向,对于构建一个更立体、更具操作性的古代社会模型,起到了关键的辅助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