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编者的话
符号说明
一、独奏曲
1.喜相逢
2.放风筝
3.农民翻身
4.闹花灯]
5.五梆子
6.黄莺亮翅
7.挂红灯
8.万年红
9.对花
10.春暖花开
11.和平鸽
12.荫中鸟
13.卖菜
14.蒜莉花
15.冀南小开门
16.忆歌
17.新风赞
18.巧相逢
19.画扇面
20.鹧鸪飞
21.欢乐歌
22.小数点放牛
23.中花六板
24.行街
25.三六
26.梅花三弄
27.今昔
28.喜报
29.江南春
30.鹧鸪飞
31.三五七
32.二凡
33.早晨
34.婺江风光
35.幽兰逢春
36.采茶忙
37.故乡的回忆
38.江汉平原好风光
39.黄鹤归来
40.江河情
41.春满茶山
42.沸腾的工地
43.农村新貌
44.锁南芝
45.大杨周
46.一江风
47.三还头
48.混江龙
49.越调莺儿
50.乱弹娃娃
51.油田的早晨
52.黄河边的故事
53.庆丰收
54.赶路
55.想念
56.太湖春
57.南韵
58.麦收时节
59.欢庆
60.家乡的春天
61.草原牧笛
62.扬鞭催马运粮忙
63.飞驰的列车
64.山歌
65.快乐的邮递员
66.赏月
67.春游
68.大青山下
69.鄂尔多斯的春天
70.走西口
71.欢乐的农家
72.向往
73.沂河欢歌
74.运动场上
75.列车奔向北京
76.夺丰收喜开镰
77.步步高
78.喜新婚
79.送粮
80.上游曲
81.到农村去
82.春绿江南岸
83.姑苏行
84.脚踏水车唱行歌
85.古松抒怀
86.醉卧山林
87.格冬代
88.淮海欢歌
89.牧笛
90.麦收
91.革原巡逻兵
92.牧民新歌
93.山村迎人
94.春到湘江
95.节日
96.儿童歌曲
97.春之歌
98.赶着大车唱丰收
99.延水情
100.深秋叙
101.喜看塞北换新天
102.运粮忙
103.塔塔尔族舞曲
104.我是一个兵
105.打靶归来
106.布谷鸟来了
107.赛马会来了
108.欢乐的节日
109.家乡山歌美
110.水乡船歌
111.采桑曲
112.婺江欢歌
113.西湖春晓
114.断桥会
115.波湖渔歌
116.矿工歌
117.南词
118.冷月
119.陕北好
120.枣园春色
121.乡歌
122.翔
123.秦川抒怀
124.赶性灵
125.欢乐的芦笙节
126.春到拉萨
127.帕米尔的春天
128.雪海运肥
129.天山铁骑
130.帕米尔的春天
131.玉树草原之春
132.塞上铁骑
133.凡字调
134.剿湖泛舟
135.巢湖泛舟
136.山乡春早
137.山茶赋
138.山寨赞歌
139.朝元歌
140.喜庆曲
141.上下联
142.田歌
143.咏荷
144.小八路勇闯封锁线
145.幸福山歌唱不完
146.春风遍江南
147.絮花落
148.京调
149.云南山歌
150.收割
151.秋湖月夜
152.百鸟引
153.延河水
154.柯尔克孜的心声
155.挂红灯
156.赶马
157.海岛风情
二、重奏曲
158.顶嘴
159.双合凤
160.师徒俩
161.野营路上
162.牧场欢歌
163.春忙
164.彩莲
165.婆媳俩
167.欢庆
168.喜讯传来乐开怀
三、笛艺名家介绍
1.中国竹笛大师冯子存
2.不朽的笛音——记笛子演奏家刘管乐、
3.陆春龄的笛子演奏艺术
4.笛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赵松庭
5.玉笛声声黄鹤归——评笛子演奏家孔建华
6.任同样的笛艺生涯
附 谈昆曲与江南丝竹中的竹笛演奏
内容介绍
《中国竹笛名曲荟萃》收50-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各地区的佳曲计167首,还有6篇介绍竹笛名家的文章
这本书简直是竹笛爱好者的福音!我刚拿到手,就被这厚实的内容量给震撼到了。光是光是那“竹笛167首练习曲集”部分,就足够我钻研好一阵子了。练习曲的编排非常系统,从初级的指法练习到复杂的吐音技巧,简直是一条清晰可见的成长阶梯。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个练习曲前面都有详细的演奏提示,比如速度、力度和气息的控制要点,这比那些只有谱子、没有说法的书实在实用太多了。而且,很多练习曲都不是那种枯燥的音阶重复,而是融入了非常优美的旋律片段,练起来一点也不觉得乏味。我感觉自从开始练习这套曲集,我的指尖灵活性和气息稳定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对于那些想打好基本功,又不想牺牲音乐性的竹笛学习者来说,这套书的价值无可估量。简直是那种可以伴随我未来几年学习生涯的宝典,时不时翻阅,总能发现新的理解和提升空间。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正版 中国竹笛名曲荟萃”这个标题有点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名曲荟萃”难免会有些俗套或者曲目重复。然而,当我翻阅目录时,才发现它的选曲眼光独到且极其广博。它不仅仅收录了那些家喻户晓的传统名段,更难得的是穿插了一些相对小众,但艺术价值极高的地域性曲目。比如其中收录的几首带有川渝风格的曲子,那份韵味和细腻的处理,是我在其他教材里很少见到的。而且,每一个名曲的谱面都标注得极其精准,连颤音、滑音这些中国传统吹奏技法的符号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对于深入理解和演绎这些作品的精髓至关重要。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演奏技巧,更是在进行一场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之旅。对于想要系统性地了解中国竹笛艺术全貌的爱好者来说,这套书提供了非常扎实可靠的蓝本。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学习者,我最看重的是教程的清晰度和系统性。“竹笛独奏曲集曲谱教程书”这部分内容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之前自学时,经常会遇到同一个技巧,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搞得我无所适从。这本书的教程部分,语言非常朴实且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它没有过多复杂的理论术语,而是直接从演奏者的身体感受入手,讲解如何通过气息的细微调整来改变音色和强弱。特别是在讲解如何处理长音的“气息连接”时,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茅塞顿开,困扰我很久的换气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这套书体现了一种务实且深入的教学理念,真正考虑到了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值得一提,这虽然是关于音乐学习的书籍,但良好的阅读体验同样影响学习效率。拿到这本“民族器”系列的书,首先是纸张质量非常好,厚实不易反光,长时间对着谱子看眼睛也不会太累。更重要的是,它的曲谱排版设计非常合理,很多复杂的乐句,它都巧妙地将谱行分开,使得视觉焦点不会过于拥挤。在“167首练习曲集”中,即便是快速的段落,乐谱的间距也处理得恰到好处,这在演奏时能大大减少看错音符的概率。对于需要频繁翻页或者在演奏中快速定位乐谱的乐手来说,这种细节上的关怀是极其重要的。总而言之,这是一套从内容深度到外在呈现都体现出专业水准的优秀竹笛教材,物超所值,强烈推荐给所有认真对待竹笛学习的朋友们。
评分我一直对外族乐器的合奏曲目抱有浓厚的兴趣,所以“竹笛重奏曲集”这部分对我吸引力巨大。我所在的社区里有一个小型的民乐小组,我们总是在为找不到好的、配合默契的重奏曲谱而头疼。很多市面上的重奏谱子要么是把主旋律和伴奏写得太复杂,要么就是声部之间缺乏真正的对话感。但这本书里的曲目明显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声部之间的平衡感非常好。特别是几首三人及四人的合奏作品,层次分明,既能体现竹笛清亮悠扬的特质,又能通过不同声部间的呼应,营造出非常饱满的听觉效果。我们排练了几首,效果出奇地好,连我们小组里最挑剔的二胡手都忍不住夸赞竹笛声部这次的配合简直天衣无缝。这本书极大地拓宽了我们乐团的曲目范围,让竹笛不再只是一个“独奏的乐器”,而成为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集体声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