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0年6月1日)
平装: 60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64404248, 9787564404246
条形码: 9787564404246
商品尺寸: 28 x 20.4 x 3.6 cm
商品重量: 1.5 Kg
品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内容介绍:
《陈式太极拳拳谱·拳法·拳理》内容简介:根据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照奎传授,由其徒马虹整理编著的传统陈式太极拳拳谱、拳法、拳理,自2000年起以单行本的形式陆续出版发行,受到太极拳爱好者的广泛好评,十年来重印、再版不断。为了使传统陈式太极拳这一武术瑰宝更好地传承发展,造福后代,我们结集出版《陈式太极拳拳谱·拳法·拳理》合订本。
目录:
陈照奎老师传略
陈照奎宗师《功德碑》碑文
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照奎的光辉业绩永垂不朽
“痛苦往往是幸福的源泉”——回忆跟陈照奎老师学拳经过
陈式太极拳的健身性、技击性和艺术性
编 陈式太极拳拳谱
序一 冯志强
序二 陈立清
序三 陈瑜
试论太极拳的修炼工程
陈式太极拳的周身规矩
陈式太极拳路拳式
陈式太极拳第二路拳式
第二编 陈式太极拳拳法
君子谋道
为劳者歌
“为而不争”
陈式太极拳路拳式
陈式太极拳第二路拳式
第三编 陈式太极拳拳理
清能早达
原理篇
基础篇
技击篇
养生篇
解惑篇
这本书在阐述拳理的部分,其逻辑推演的严谨性令我印象深刻,完全不是那种空泛的、玄之又玄的描述,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实践、甚至带有一定物理学或生物力学角度的语言去解释“劲力”的产生与运行。它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理论模型,而是通过一系列递进式的问答和场景模拟,引导读者自己去“悟”出其中的道理。例如,在讲解“棚劲”的运用时,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圆融周到”这样的形容词上,而是深入剖析了在接触点的瞬间,身体如何通过脊柱的微调和关节的锁定来实现这种“撑开”的感觉,这种细致入微的剖析,对于试图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动作的习练者来说,无疑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它让我明白了,太极拳的“理”绝非可有可无的哲学装饰,而是指导身体正确运动的底层代码。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纸张的选择,那种略带纹理的手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老派武术书籍的味道。装帧上看得出是用心了,线装结合现代胶装的优点,既保留了传统书籍的韵味,又保证了翻阅的耐用性。我特别欣赏封面那种深沉的色调,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直接点出了主题的严肃性。内页的字体清晰度极佳,即便是对于一些需要仔细辨认的术语和口诀,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初学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毕竟在学习初期,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另外,图文的配合布局非常合理,图示不会过于拥挤,留白处理得当,使得阅读的节奏感非常好,不会产生视觉疲劳。从一个仅仅看重阅读体验的读者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硬件”质量已经超越了许多同类出版物,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一种对武术经典的敬畏之情。
评分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本书对基本功训练部分的编排,简直是为零基础人士量身定做的“武术基础训练蓝图”。它没有急于让人去学套路,而是将大量的篇幅放在了桩功和基础手法的打磨上。这些训练方法的设计充满了阶段性,每一步都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和应该达到的“感觉指标”。比如,在介绍“混元桩”时,它详细描述了从站立、松沉到入静的每一个身体细微变化,并且非常人性化地给出了如何应对初学者常见的腿部酸麻和心猿意马的实用小技巧,这比其他一些书籍直接告诉你“坚持站够时间”要有效得多。这种由浅入深、注重“内功”培养的教学思路,体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初学者困境的深刻理解,让人感觉作者是在耐心地手把手带着你走过最枯燥但也是最重要的起步阶段。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显得极为沉稳内敛,这与它所承载的深厚武学内涵非常契合。它没有使用夸张的宣传语或者鼓吹“速成秘籍”的浮夸口吻,而是以一种近乎学术研究般的严谨态度,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它在引用和传承脉络上的处理,那份对先师的尊重和对武术历史的敬畏感,通过文字的细微之处流露出来,让人在学习技法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传统文化的熏陶。这种“不疾不徐,但求精准”的叙事节奏,反而更具有一种强大的说服力,它让你相信,你手中捧着的,是经过时间沉淀和无数次实践检验的真正武学精髓。读罢全书,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踏实的满足感,知道自己接触到的是一套完整且系统的方法论,而非零散的招式堆砌。
评分作为一名有一定时间练习经历的习练者,我发现这本书在对传统套路动作的解析上,提供了一种非常独特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只是对动作进行“定格”分析,而是着重强调了动作转换中的“意图”和“时机”。尤其是在阐述陈式老架中那些看似不连贯的“缠丝劲”时,书中用精妙的语言描绘了劲力如何在两个动作之间进行“借力过渡”和“蓄势待发”,这种对动态过程的捕捉,是静态图片或视频难以完全体现的。阅读这些解析时,我常常会产生“原来如此”的顿悟感,仿佛过去在练习中遇到的瓶颈,突然找到了一个可以绕开或直接突破的暗门。这使得本书不仅适合新人,对于老学员在纠正偏差和提升技术深度方面,同样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