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
我对这套书的评价是,它成功地架设起了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在许多传统武术都在面临传承断层的今天,能有这样一套系统、完整、且充满敬畏精神的著作问世,实属不易。它不仅仅是对陈正雷老师个人精湛技艺的记录,更是对陈氏太极拳老架完整体系的一次权威梳理和现代化表达。我留意到,书中对一些基础的站桩和调息的要求阐述得极其细致,这表明了作者对“功夫深厚”的底层逻辑的重视,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招式的炫耀。对于想系统学习陈氏太极拳的人来说,把它当作入门教材是足够的深度,而对于资深习练者,它提供的则是进阶的理论支撑和校准工具。我特别赞赏它在介绍中对拳架结构稳定性的强调,这解决了我在实际对练中常常遇到的“架子散”的问题。总而言之,这是一套值得反复阅读,并且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感悟的武学巨著,对得起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深刻内涵。
评分
☆☆☆☆☆
这本书的体量和深度,绝对是超乎预期的。我原本以为“全书”可能只是名字喊得响亮,内容会比较水,但拿到手才发现,两位作者对陈氏太极拳的理解是多么的立体和全面。尤其是对形意、八卦等相邻拳种的理论吸纳和在太极中的体现,提供了一种更广阔的视野。很多练习者容易陷入单一拳种的局限,而这本书巧妙地通过跨界比较,帮助读者构建起一个更完整的中国内家拳知识体系。我以前在练习时,总觉得某些发力点和转换不够顺畅,感觉像是在“别着劲儿”,读了这本书中关于“棚、捋、挤、按”在不同结构中流转的描述后,豁然开朗。它不再是孤立地教你单个动作的技巧,而是教你如何让整个身体成为一个协调运作的整体,这才是内家拳的精髓所在。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渴望突破瓶颈的同道中人,这本书的价值无法估量,它为你提供了突破的钥匙和新的思考方向。
评分
☆☆☆☆☆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套书的阅读感受,那就是“如沐春风,茅塞顿开”。我不是一个容易被文字打动的人,但我对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武学的敬畏之心深表赞同。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将陈氏太极拳“神秘化”或“玄学化”,而是用一种极其清晰、逻辑严谨的方式,把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理论,落到实处,化为可以被感知和练习的身体感受上。它仿佛是为那些对传统武术抱有真诚学习态度的后来者量身定做的向导。对于我们这些在城市里,很难找到真正名师指点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全天候的私人教练,随时可以翻阅,随时可以对照练习。我个人非常看重它对“劲断意不断”这种动态控制的解析,书中提供的那些比喻和类比,非常形象生动,帮助我更好地在运动中去体会这种微妙的劲力变化。这是一套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经典著作,急功近利是学不到其中万分之一的。
评分
☆☆☆☆☆
这本书简直是武术爱好者的宝藏啊!我刚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感觉就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作为陈式太极的忠实追随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深入地讲解“老架”精髓的著作,而这套书恰好完美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招式分解,更是对陈氏太极拳背后哲学思想、劲力运用以及呼吸配合的深度挖掘。尤其是下卷,对“炮捶”的阐述,简直细致入微,让我这个练了好几年的人都感觉醍醐灌顶。作者的讲解非常贴合实际操作,通过大量的图示和精准的文字描述,仿佛手把手在指导练习。我尤其欣赏其中对“缠丝劲”不同阶段表现的解析,这是以往很多书籍中一笔带过的内容。读完第一遍,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套路中验证这些新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绝非市面上那些浅尝辄止的武术书籍可比,它更像是一本武术内功的教科书,值得反复研读和揣摩。对于想真正理解和实践陈氏太极拳的人来说,这套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不读简直是损失。
评分
☆☆☆☆☆
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很多太极拳书籍都有点审美疲劳了,无非是换汤不换药的动作分解,看不出什么新意。但是这套《陈式太极拳全书》,尤其是它对老架的回归和精细化处理,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像某些“创新派”的解读那样,为了追求新奇而丢失了传统的神韵和实质内涵。这本书保持了一种令人敬佩的严谨性,它让你清晰地感受到陈氏太极拳“刚柔相济、一动全动”的真正含义。我特别喜欢它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做得非常巧妙,不是生硬地将理论塞给你,而是通过对具体招式的剖析,自然而然地引出深层的内劲要求。比如讲解到“金刚捣碓”时,书中对身体重心的转换和腰胯的带动描绘得极其到位,让我明白了以前自己只是在“做动作”,而不是在“发劲”。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十分用心,阅读体验很舒适,这对于一本需要长时间专注阅读和对照练习的武术书籍来说至关重要。这套书,无疑是近年来武学出版物中的一股清流,对于严肃的习武者来说,是提供高阶指引的绝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