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永乐琴书集成
*:2380元
作者:明成祖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50814172
字数:1000000
页码:0
版次:0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本书底本藏在台北故宫,是个孤本。查阜西先生编《古琴集成》时因为找不到底本没有收入。本书是成书于明永乐年间,是一本集大成的古琴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为大陆首次出版。
能将这部“习琴精要”的古籍视为珍宝,实在是因为其背后蕴含的学术价值和文献意义。我平日里研究古琴发展史,深知在流传过程中,许多珍贵版本都已散佚或面目全非。这部“永乐琴书集成”,据传是明代宫廷对当时琴学的一次全面整理,其严谨性和权威性,是后世刻本难以企及的。它所记录的诸多指法、徽位校正,或许能直接纠正现在流传版本中一些约定俗成的、却未必符合原意的谬误。对于每一个严肃的古琴学习者来说,这几乎是还原“本真”的最后希望。如果能有机会亲睹其部分内容,哪怕只是残页,都能为我的研究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代表着一个时代对音乐哲学的最高表达。这种对“原貌”的追求,是做学问的根本。
评分每每提及《永乐琴书集成》,我总会想象它在历史长河中的颠沛流离,能从战乱和时间的侵蚀中幸存,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宣纸本的脆弱性是众所周知的,能历经数百年仍保持相对完整的形态,实在考验着历代守护者的智慧。我设想,在那些深夜的灯火下,明代的琴师们如何对着这份孤本校音、研习指法,那份专注与虔诚,远非今日我们通过网络资料学习所能比拟。这部书,简直就是一本“活的历史教科书”,它记载的不仅仅是琴曲,更是那个时代士人的审美情趣、修身养性的理念。能将如此重要的文化遗产保存至今,令人由衷地感到庆幸,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让普通研究者也能窥见其万分之一的光芒,从而丰富我们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脉络。
评分这部《永乐琴书集成》的传闻,着实让人心驰神往。光是“明成祖”这三个字,就足以让人联想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皇家对文化艺术的推崇与搜集。想象一下,在那个时代,编纂这样一部集大成的琴书,其投入的人力物力,绝非寻常能及。更别提它最终以“宣纸线装”的形式呈现,那份纸张的温润、装帧的古朴,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光是捧着这样一部书,就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厚重感。据说它收录了当时最顶尖的琴学精粹,或许能解开许多现代琴人对古琴演奏法、指位概念乃至曲谱理解上的诸多困惑。对我而言,它不仅仅是一本乐谱集,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开启通往明代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大门。我很期待能从中学到一些前人独有的“气韵”,那是现代出版物难以复刻的精髓所在。
评分我对这部书的关注点,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背后的“西泠印社”题跋或收藏信息,如果属实,那便赋予了它双重的文物价值——音乐史料与金石篆刻艺术的结合。西泠印社,那可是近现代金石书画界的圣地,他们经手的物件,品相与流传都极为考究。想象一下,在某一页的空白处,或许留下了某位清末民初的篆刻大家留下的朱砂印记,或是几句意味深长的题跋,那份人与书、人与历史的对话感,是冰冷的印刷品无法比拟的。这种“文人趣味”的渗透,让原本严肃的琴谱变得有温度、有故事。我特别好奇,那些流传下来的关于它装帧细节的描述,是否能推测出当时工匠们处理宣纸纤维的独特技法,那份手作的痕迹,才是最耐人寻味的。
评分作为一个常年与古籍打交道的爱好者,我对“孤本”这个词汇有着近乎朝圣般的情感。意味着它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偶然和幸存的侥幸。这部《永乐琴书集成》的底本能被收藏在台北故宫,本身就说明了其历史地位的无可替代性。故宫的收藏标准之高,使得入选者无不是精品中的精品。这部书如果真的未经后世的转抄和删改,那么它就像是琥珀里封存的远古昆虫,记录了明初宫廷对“雅乐”的理解与实践。每一次触摸,都像是与历史的直接对话。我更关注的是,在它如此珍贵的背景下,编纂者是如何平衡艺术的自由发挥与宫廷规范的约束的。这种矛盾与融合中,往往孕育出最伟大的艺术成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