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实用按摩大全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 手足腰部头部推拿按摩手法技巧大全健康养生 中医推拿按摩书籍教程

图解实用按摩大全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 手足腰部头部推拿按摩手法技巧大全健康养生 中医推拿按摩书籍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按摩
  • 推拿
  • 经络
  • 穴位
  • 养生
  • 中医
  • 健康
  • 图解
  • 手法
  • 保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萤火悦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ISBN:9787802106567
商品编码:27004210458
丛书名: 图解实用按摩大全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0-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图解实用按摩大全

:53.80元

作者:谢景文 著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3-01

ISBN:9787802106567

页码:35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常见病、疑难症、手到病除。弱身体、常按摩、力来皆康。
上有各种手法,下有诸科。
系统阐述300种按摩推拿手法的操作要领、功能主治。以手法辨证为核心,分别列述以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防等。以内、外、妇、儿、五官、急救科等综合列举了200多个常见病症及症状。

目录

第一篇 按摩推拿手法

一、基础手法

(一)单式手法

1.分法

2.切法

3.打法

4.合法

5.扫法

6.压法

7.抖法

8.运法

9.扯法

10.伸法

11.扼法

12.抓法

13.抚法

14.拍法

15.屈法

16.拨法

17.刮法

18.贯法

18.迭法

19.背法

20.点法

21.挪法

22.挤法

23.振法

24.捏法

25.晃法

26.捋法

27.拿法

28.一指推法

29.捻法

30.掐法

31.勒法

32.弹法

33.掖法

34.捣法

35.啄法

36.梳法

37.掏法

38.揉法

39.敲法

40.提法

41.搔法

42.揪法

43.搓法

44.摸法

45.缠法

46.滚法

47.劈法

48.擅法

49.擦法

50.颠法

(二)复式手法

51.叩击法

52.叩抖法

53.拍打法

54.拳击法

55.扳肩法

56.屈伸法

57.平推法

58.扳颈法

59.旋肘法

60.揉抖法

61.弹拨法

62.点润法

63.掌抹法

64.扳腰法

65.捏脊法

66.顿挫法

67.指揉法

68.肩摇法

69.揉按法

70.密拿法

71.旋推法

72.搓捋法

73.揉捏法

74.提拿法

75.抚摩法

76.滑推法

77.推提法

78.指摩法

79.提弹法

80.指擦法

81.摇腰法

82.掌摩法

83.蹬拉法

84.点颤法

85.颤推法

86.掌擦法

87.臂滚法

(三)复合式手法

88.屈肘按法

89.拇指搓法

90.拇指按法

91.拇指抹法

92.三指拿法

93.指尖击法

94.屈指按法

95.摇颈项法

96.五指拿法

97.掌根按法

98.髋关节摇法

99.踝关节摇法

二、治疗手法

第二篇 按摩推拿手法辨证治疗

一、内科

二、外科

三、妇科

四、儿科

五、五官科

 

内容提要

《图解实用按摩大全》是一本极其实用的中医按摩图解大全,其中详细介绍了单式按摩手法50种,包括我们常见的切法、分法、打法、合法等;复式手法53种,包括我们常见的扣击法、拍打法等;头颈部法20种,包括一指托天法、干洗头法等;上肢法25种,包括开笼放鸟法、顺指摇臂法等;腰背法22种,包括双手臂扣法、点肩胛法等;下肢法43种,包括降龙伏虎法、金蛙游水法等;并且介绍了关于内科的54种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肺胀、中风、胃溃疡等的方法;外科的21种常见疾病,如:风疹、急性胰腺炎、阑尾炎、脑震荡、肩关节脱位等等;妇科的11种常见疾病,如: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痛经、闭经、不孕症、乳腺增生等等;儿科的20种常见疾病,如:小儿感冒、小儿咳嗽、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呕吐等等;五官科常见疾病8种,如:目赤肿胀、视神经炎、休克、牙痛等。真可谓一册在手,如医在侍。如果每天认真练习,即可以常见奇效;常年置于案头,即可保全家健康、平安。

文摘

篇 按摩推拿手法
一、基础手法
(一)单式手法
4.合法
合法为按摩推拿手法中的摩擦类及补益类手法之一,用于内科经络脏腑按摩中的补益与调合、伤科按摩的捺正复平一挤合,常与推法、运法、捏法相互使用,为临床常用的按摩手法。郑怀贤先生、曹锡珍先生分别对合法从不同角度作了细致的分析和阐述,对临床操作有一定的推导作用。
双手指掌螺纹面从两个不同的位置及方向,相对应地向同一中心点汇拢合之,称为合法。根据施治部位的不同,合法可分为指腹合法、掌面合法、掌指合法。
【操作要领】
患者呈坐位或卧位,医者将力着于双手指腹或以单手的拇、食指指腹于施治部位的两个不同点,持续而均匀地向同一点推运,合归而汇拢。主要用于头、胸、腹部等(图4)。此法与分法的操作手法作用相反。
【攻效】
扶助正气,通经活络,补心益脾,讽和脾胃,理气和血,平衡阴阳。
【主治】
气郁不舒,语低气短,中气不足,饮食不化,泄泻下痢,肌肉萎缩,气血不足,肢体麻木,关节冷痛,消化不良,胸胁挫伤,扭挫闪岔。
【作用】
解热散寒,调和阴阳。
5.扫法
扫为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疏散类手法之一,在内功推拿流派及经络脏腑流派中经常用到。内功推拿流派强调了施用扫法的力源,经络脏腑流派介绍了施用扫法的范围。
以拇指循经引路,余四指随之在施治部位自由摆动,扫散的手法,称为扫法。


《东方养生智慧:经络穴位按摩实践指南》 引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身体的疲惫与亚健康状态日益成为困扰人们的普遍问题。我们渴望一种自然、安全、有效的方式来缓解不适,提升身体活力,重拾健康平衡。本书正是基于这一需求而诞生的。《东方养生智慧:经络穴位按摩实践指南》并非一本包罗万象的按摩百科,而是精选了最实用、最贴近日常需求的经络穴位按摩手法,旨在帮助读者掌握简单易行的自我保健技巧,开启一段身心和谐的养生之旅。 本书的核心理念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经络穴位是连接各脏腑器官、沟通内外环境的重要通道。通过对特定穴位的按揉、推拿,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激发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与市面上一些涵盖范围极广的“大全”类书籍不同,本书更注重“精”与“用”。我们抛弃了繁杂冗余的理论阐述和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将焦点集中在那些经过长期实践验证、效果显著且易于普通人学习和掌握的按摩方法上。 我们深知,真正的养生并非追求奇效,而在于持之以恒的日常实践。因此,本书的编写力求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让每一个读者都能轻松上手,将按摩技法融入日常生活,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我们相信,掌握了本书中的按摩方法,你将能更有效地应对日常的颈肩酸痛、腰背不适、头痛失眠等常见问题,更能 proactively 地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第一篇:基础理论与准备 在正式开始按摩实践之前,了解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按摩技法。 认识你的身体:经络与穴位概览 经络:人体能量的河流。 简要介绍经络系统的基本概念,如其在人体内的走向、与脏腑器官的关系,以及其对气血运行的重要性。无需深入复杂的解剖学描述,重点在于理解经络是身体内部能量输送和信息传递的网络。 穴位:通往健康的门户。 介绍穴位的定义,它们是如何分布在经络上的,以及为什么刺激特定的穴位能够产生疗效。我们将重点介绍几个最常用、最关键的穴位,它们往往是解决常见健康问题的“万能钥匙”。 气与血:健康的基石。 简述中医“气血”理论,解释气血充盈、运行顺畅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而按摩正是调和气血的有效手段。 按摩前的准备:事半功倍的关键 选择合适的时间与环境: 建议在饭后一小时、睡前或休息时进行按摩,避免在饥饿、饱胀或情绪激动时操作。选择一个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有助于身心放松。 保持清洁: 按摩前彻底清洁双手,并保持受按摩部位的皮肤清洁。 体位舒适: 选择一个让自己感到放松的体位,如坐位、卧位或站位,确保身体的各个关节都能得到舒展。 工具与介质(可选): 介绍按摩油、按摩膏等辅助介质的作用,以及如何在需要时选择和使用它们,但强调双手按摩的普适性,不依赖外部工具。 身体放松: 在开始按摩前,做几次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将注意力集中在即将进行的按摩上。 第二篇:经典穴位按摩法 本篇将聚焦于人体最常用、最重要的一些穴位,提供详细的按摩方法和适用的症状,让你能够快速掌握针对常见不适的解决方案。 缓解头部不适: 太阳穴: 重点介绍太阳穴的位置,及其缓解头痛、眼疲劳、眩晕的功效。提供指腹按揉、指关节叩击等手法。 风池穴: 讲解风池穴位于后脑勺两侧的凹陷处,对于缓解颈部僵硬、头痛、落枕有显著效果。演示用拇指指腹深层按揉的方法。 印堂穴: 介绍印堂穴位于两眉连线中点,常用于缓解鼻塞、头痛、失眠等。强调其温和的按揉手法。 呵护颈肩健康: 风府穴/哑门穴(可选,注意手法轻柔): 简要介绍其位置,强调针对颈部僵硬、头痛的辅助作用,同时提醒初学者务必手法轻柔,避免力度过大。 肩井穴: 讲解肩井穴位于颈部后侧与肩膀连接处的最高点,是缓解肩背酸痛、手臂麻木、落枕的常用穴位。演示用拇指或食指关节的力度按压。 天宗穴: 介绍天宗穴在肩胛骨中央的凹陷处,对于肩背疼痛、手臂活动受限有良好缓解作用。演示用手指深层按揉。 舒缓腰背疲劳: 大肠俞/小肠俞(可选,侧重于日常保健): 介绍大肠俞和肾俞(后面会重点介绍)在腰部的定位,强调其对腰部疼痛、消化不良的辅助作用。演示用拇指或掌根的推按手法。 八髎穴(重点介绍): 详细讲解八髎穴位于骶骨区域,是缓解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妇科不适的重要穴位群。演示掌根或拇指的揉按和推移手法。 强健四肢功能: 曲池穴: 介绍曲池穴位于肘部外侧,是缓解肘部疼痛、手臂麻木、皮肤瘙痒的常用穴位。演示指腹按揉。 合谷穴: 讲解合谷穴位于虎口(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肌肉丰厚处,是“面部止痛之要穴”,同时对头痛、牙痛、咽喉痛、腹泻等有广泛疗效。演示拇指和食指的力度捏按。 足三里穴: 强调足三里穴是“养生第一穴”,位于小腿前外侧,是健脾胃、补中益气、提高免疫力的重要穴位。演示指腹的重按和揉推。 三阴交穴: 介绍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方约四横指处,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汇点,对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以及改善睡眠、健脾胃有重要作用。演示指腹的揉按。 第三篇:实用推拿按摩手法 除了对特定穴位的按压,掌握一些基本的推拿手法,能够让按摩效果更上一层楼,并且能够更全面地舒缓身体。 基本推拿手法解析: 推法: 沿经络方向或肌肉走向进行直线或弧线推动,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拿法: 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起并揉捏肌肉,以放松肌肉,缓解痉挛。 揉法: 以指腹或掌根在穴位或特定区域进行环旋揉动,以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点法: 用指尖或指关节点按穴位,力度宜柔和但有穿透力,以激发穴位反应。 拍法: 用掌心、掌根或拳面进行轻柔的拍打,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弹法: 用拇指或食指指尖在穴位上进行有弹性的点按,以加强刺激。 针对不同部位的按摩组合: 颈部舒缓按摩: 结合推、拿、揉法,从颈后到肩部,再到颈两侧,系统性地缓解颈部僵硬。 肩部放松按摩: 重点在肩井穴和肩部肌肉群,运用拿法和揉法,彻底放松肩部。 腰部舒缓按摩: 运用掌根推揉结合按压八髎穴,缓解腰部酸胀。 手臂舒展按摩: 从肩部到手腕,运用推、揉、拿法,舒缓手臂疲劳。 腿部放松按摩: 重点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结合推、揉法,改善腿部循环。 第四篇:日常养生与健康提升 按摩不仅是解决当下不适的手段,更是提升整体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有效途径。 结合生活习惯的按摩应用: 久坐族: 重点推荐腰部、颈肩和腿部的按摩,帮助缓解久坐带来的肌肉僵硬和血液循环不畅。 工作压力大者: 推荐头部、颈肩的放松按摩,以及合谷、神门(未重点介绍,但可提及)等穴位,帮助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 体质虚弱者: 强调足三里、关元(未重点介绍,但可提及)等补益穴位的日常按摩,以提升身体元气。 根据季节调整的养生建议: 春季: 侧重于疏肝解郁,按摩肝经相关穴位(可略提),以顺应春季万物生发的特点。 夏季: 侧重于清热解暑,按摩心经、肺经相关穴位(可略提),以应对湿热天气。 秋季: 侧重于润肺养阴,按摩肺经、肾经相关穴位(可略提),以应对秋燥。 冬季: 侧重于温补阳气,按摩肾经、督脉相关穴位(可略提),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按摩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哪些情况不适合按摩: 明确指出皮肤破损、感染、肿瘤、急性炎症、骨折、出血性疾病等情况不宜进行按摩。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有慢性疾病者,在按摩时需格外小心,力度和手法需更温和,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 力度与频率的把握: 强调按摩应以感觉舒适、微微酸胀为宜,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并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结语 《东方养生智慧:经络穴位按摩实践指南》是一本实用主义的养生读物。我们希望通过本书,为你打开一扇通往自然健康的大门。按摩,这项古老而智慧的技艺,不应是遥不可及的神秘学问,而应是人人可学的日常保健法。掌握了书中的方法,你将发现,身体的许多不适都可以通过自己双手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 请记住,真正的养生之道在于“预防为主,养治结合”。将按摩融入你的生活,就像每日的饮食起居一样自然。用你的双手,去感受身体的语言,去倾听身体的需求。愿本书成为你通往健康、活力、和谐生活道路上的良伴。让我们一起,用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活出健康,活出精彩!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对“健康养生”这个概念比较好奇,想了解一下中医推拿按摩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这本书《中医推拿按摩书籍教程》给我的感觉是,它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又做到了很好的普及性。它不仅仅是列出穴位和手法,还对一些基础的中医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解释,比如“气血”、“经络”的概念,让我对按摩的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手法时,会强调“力度”和“频率”的把握,这避免了很多新手在实践中容易犯的错误。比如,我之前尝试按摩头部,总觉得要么太轻没感觉,要么太重不舒服,看完书里关于头部穴位按摩的详细指导,特别是关于百会穴、太阳穴等部位的按摩方法,我才慢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力度。这本书让我觉得,中医按摩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的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技能。它激起了我对中医的浓厚兴趣,让我愿意进一步去探索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学科。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太实用太有用了!作为一个常年对着电脑的上班族,颈椎和腰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之前也尝试过一些零散的按摩方法,但总感觉不得要领,效果也不明显。拿到这本《图解实用按摩大全》后,我简直爱不释手。它的排版非常清晰,每一页都有精美的插图,详细地展示了穴位的定位和按摩的手法。我最喜欢的是关于肩颈和腰部的章节,图文并茂地讲解了缓解肌肉紧张、舒缓疼痛的具体方法。我跟着书中的指导,每天花十几分钟给自己做个简单的肩颈按摩,真的感觉舒服多了,酸胀感减轻了不少。而且,书里还介绍了不同部位的推拿技巧,比如手部穴位按摩,我之前的手腕经常因为长时间打字而感到不适,按照书里的方法按摩后,疼痛感也有了很大的缓解。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几个简单的动作,更是让你了解身体的经络和穴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有效。对于想要改善身体小毛病,追求健康养生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物超所值。它让我从一个按摩小白,变成了一个能够基本为自己和家人提供一些简单健康按摩的“小专家”。

评分

我是一位喜欢宅在家里的“文艺青年”,平时不太喜欢剧烈运动,但又担心久坐不动对身体不好。前段时间一直想学点居家养生的小技巧,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感觉内容涵盖面很广,就入手了。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非常注重“实用性”,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推拿按摩手法,而且都配有直观的图解,即使是零基础的人也能很快上手。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手足部按摩的章节,因为我经常感觉手脚冰凉,而且长时间用电脑,手部关节也容易僵硬。书中介绍的手部穴位按摩,比如按摩劳宫穴、合谷穴,真的非常舒缓,按完之后感觉手部都暖和起来了。还有足底反射区按摩,我之前只知道脚很重要,但没想到通过按摩脚底的不同区域,还能刺激到身体的其他器官,达到养生的效果。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私人养生教练,随时随地都能翻阅学习。它让我认识到,养生不一定非要去健身房或者SPA会馆,在家利用零碎的时间,通过简单的按摩,也能让身体受益匪浅。

评分

作为一名家庭主妇,每天操持家务,照顾家人,常常感到身体疲惫,尤其是腰部和腿部。之前只是听长辈说按摩好,但自己总是摸不着门道。这本书《手足腰部头部推拿按摩手法技巧大全》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几乎涵盖了身体的每一个重要部位。我最常看的是关于腰部按摩的部分,书里详细讲解了如何缓解腰部酸痛,以及一些简单的腰部保健操。我按照书里的指导,每天晚上给我的腰部做一个简单的推拿,感觉酸痛感减轻了很多,第二天起床也觉得轻松不少。而且,这本书还介绍了很多适合家庭使用的按摩技巧,比如给孩子按摩,缓解他们的成长不适,或者给年长的家人按摩,帮助他们舒缓关节疼痛。这些内容都非常贴近生活,实用性极强。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照顾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可以这么简单且有效。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家庭的健康宝典,让我能够更好地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评分

最近因为工作压力大,睡眠质量一直不太好,经常失眠多梦。听朋友推荐说中医按摩对改善睡眠有帮助,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经络穴位按摩大全》。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太专业看不懂,但翻开之后,我的顾虑就打消了。它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清晰的穴位图,把中医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化了。我最开始关注的是针对失眠的穴位,比如神门、内关、三阴交等,书里详细讲解了这些穴位的准确位置以及按摩的手法和力度。我每天睡前都会按照书里的指导给自己按摩一段时间,而且我还发现书里还提到了很多与消化、情绪相关的穴位,比如足三里、合谷,原来它们也能间接影响睡眠。一段时间下来,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入睡变得更快了,而且睡眠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晚上醒来的次数也少了。这本书真的让我体会到了中医按摩的奇妙之处,它不仅仅是缓解身体的疼痛,更能调节身体的内在平衡,达到身心健康的效果。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有睡眠困扰,或者对中医养生感兴趣,这本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