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图解实用按摩大全
:53.80元
作者:谢景文 著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3-01
ISBN:9787802106567
页码:35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常见病、疑难症、手到病除。弱身体、常按摩、力来皆康。
上有各种手法,下有诸科。
系统阐述300种按摩推拿手法的操作要领、功能主治。以手法辨证为核心,分别列述以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防等。以内、外、妇、儿、五官、急救科等综合列举了200多个常见病症及症状。
目录
第一篇 按摩推拿手法
一、基础手法
(一)单式手法
1.分法
2.切法
3.打法
4.合法
5.扫法
6.压法
7.抖法
8.运法
9.扯法
10.伸法
11.扼法
12.抓法
13.抚法
14.拍法
15.屈法
16.拨法
17.刮法
18.贯法
18.迭法
19.背法
20.点法
21.挪法
22.挤法
23.振法
24.捏法
25.晃法
26.捋法
27.拿法
28.一指推法
29.捻法
30.掐法
31.勒法
32.弹法
33.掖法
34.捣法
35.啄法
36.梳法
37.掏法
38.揉法
39.敲法
40.提法
41.搔法
42.揪法
43.搓法
44.摸法
45.缠法
46.滚法
47.劈法
48.擅法
49.擦法
50.颠法
(二)复式手法
51.叩击法
52.叩抖法
53.拍打法
54.拳击法
55.扳肩法
56.屈伸法
57.平推法
58.扳颈法
59.旋肘法
60.揉抖法
61.弹拨法
62.点润法
63.掌抹法
64.扳腰法
65.捏脊法
66.顿挫法
67.指揉法
68.肩摇法
69.揉按法
70.密拿法
71.旋推法
72.搓捋法
73.揉捏法
74.提拿法
75.抚摩法
76.滑推法
77.推提法
78.指摩法
79.提弹法
80.指擦法
81.摇腰法
82.掌摩法
83.蹬拉法
84.点颤法
85.颤推法
86.掌擦法
87.臂滚法
(三)复合式手法
88.屈肘按法
89.拇指搓法
90.拇指按法
91.拇指抹法
92.三指拿法
93.指尖击法
94.屈指按法
95.摇颈项法
96.五指拿法
97.掌根按法
98.髋关节摇法
99.踝关节摇法
二、治疗手法
第二篇 按摩推拿手法辨证治疗
一、内科
二、外科
三、妇科
四、儿科
五、五官科
内容提要
《图解实用按摩大全》是一本极其实用的中医按摩图解大全,其中详细介绍了单式按摩手法50种,包括我们常见的切法、分法、打法、合法等;复式手法53种,包括我们常见的扣击法、拍打法等;头颈部法20种,包括一指托天法、干洗头法等;上肢法25种,包括开笼放鸟法、顺指摇臂法等;腰背法22种,包括双手臂扣法、点肩胛法等;下肢法43种,包括降龙伏虎法、金蛙游水法等;并且介绍了关于内科的54种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肺胀、中风、胃溃疡等的方法;外科的21种常见疾病,如:风疹、急性胰腺炎、阑尾炎、脑震荡、肩关节脱位等等;妇科的11种常见疾病,如: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痛经、闭经、不孕症、乳腺增生等等;儿科的20种常见疾病,如:小儿感冒、小儿咳嗽、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呕吐等等;五官科常见疾病8种,如:目赤肿胀、视神经炎、休克、牙痛等。真可谓一册在手,如医在侍。如果每天认真练习,即可以常见奇效;常年置于案头,即可保全家健康、平安。
文摘
篇 按摩推拿手法
一、基础手法
(一)单式手法
4.合法
合法为按摩推拿手法中的摩擦类及补益类手法之一,用于内科经络脏腑按摩中的补益与调合、伤科按摩的捺正复平一挤合,常与推法、运法、捏法相互使用,为临床常用的按摩手法。郑怀贤先生、曹锡珍先生分别对合法从不同角度作了细致的分析和阐述,对临床操作有一定的推导作用。
双手指掌螺纹面从两个不同的位置及方向,相对应地向同一中心点汇拢合之,称为合法。根据施治部位的不同,合法可分为指腹合法、掌面合法、掌指合法。
【操作要领】
患者呈坐位或卧位,医者将力着于双手指腹或以单手的拇、食指指腹于施治部位的两个不同点,持续而均匀地向同一点推运,合归而汇拢。主要用于头、胸、腹部等(图4)。此法与分法的操作手法作用相反。
【攻效】
扶助正气,通经活络,补心益脾,讽和脾胃,理气和血,平衡阴阳。
【主治】
气郁不舒,语低气短,中气不足,饮食不化,泄泻下痢,肌肉萎缩,气血不足,肢体麻木,关节冷痛,消化不良,胸胁挫伤,扭挫闪岔。
【作用】
解热散寒,调和阴阳。
5.扫法
扫为是按摩推拿手法中的疏散类手法之一,在内功推拿流派及经络脏腑流派中经常用到。内功推拿流派强调了施用扫法的力源,经络脏腑流派介绍了施用扫法的范围。
以拇指循经引路,余四指随之在施治部位自由摆动,扫散的手法,称为扫法。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对“健康养生”这个概念比较好奇,想了解一下中医推拿按摩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这本书《中医推拿按摩书籍教程》给我的感觉是,它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又做到了很好的普及性。它不仅仅是列出穴位和手法,还对一些基础的中医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解释,比如“气血”、“经络”的概念,让我对按摩的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手法时,会强调“力度”和“频率”的把握,这避免了很多新手在实践中容易犯的错误。比如,我之前尝试按摩头部,总觉得要么太轻没感觉,要么太重不舒服,看完书里关于头部穴位按摩的详细指导,特别是关于百会穴、太阳穴等部位的按摩方法,我才慢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力度。这本书让我觉得,中医按摩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的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技能。它激起了我对中医的浓厚兴趣,让我愿意进一步去探索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学科。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太实用太有用了!作为一个常年对着电脑的上班族,颈椎和腰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之前也尝试过一些零散的按摩方法,但总感觉不得要领,效果也不明显。拿到这本《图解实用按摩大全》后,我简直爱不释手。它的排版非常清晰,每一页都有精美的插图,详细地展示了穴位的定位和按摩的手法。我最喜欢的是关于肩颈和腰部的章节,图文并茂地讲解了缓解肌肉紧张、舒缓疼痛的具体方法。我跟着书中的指导,每天花十几分钟给自己做个简单的肩颈按摩,真的感觉舒服多了,酸胀感减轻了不少。而且,书里还介绍了不同部位的推拿技巧,比如手部穴位按摩,我之前的手腕经常因为长时间打字而感到不适,按照书里的方法按摩后,疼痛感也有了很大的缓解。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几个简单的动作,更是让你了解身体的经络和穴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有效。对于想要改善身体小毛病,追求健康养生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物超所值。它让我从一个按摩小白,变成了一个能够基本为自己和家人提供一些简单健康按摩的“小专家”。
评分我是一位喜欢宅在家里的“文艺青年”,平时不太喜欢剧烈运动,但又担心久坐不动对身体不好。前段时间一直想学点居家养生的小技巧,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感觉内容涵盖面很广,就入手了。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非常注重“实用性”,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推拿按摩手法,而且都配有直观的图解,即使是零基础的人也能很快上手。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手足部按摩的章节,因为我经常感觉手脚冰凉,而且长时间用电脑,手部关节也容易僵硬。书中介绍的手部穴位按摩,比如按摩劳宫穴、合谷穴,真的非常舒缓,按完之后感觉手部都暖和起来了。还有足底反射区按摩,我之前只知道脚很重要,但没想到通过按摩脚底的不同区域,还能刺激到身体的其他器官,达到养生的效果。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私人养生教练,随时随地都能翻阅学习。它让我认识到,养生不一定非要去健身房或者SPA会馆,在家利用零碎的时间,通过简单的按摩,也能让身体受益匪浅。
评分作为一名家庭主妇,每天操持家务,照顾家人,常常感到身体疲惫,尤其是腰部和腿部。之前只是听长辈说按摩好,但自己总是摸不着门道。这本书《手足腰部头部推拿按摩手法技巧大全》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几乎涵盖了身体的每一个重要部位。我最常看的是关于腰部按摩的部分,书里详细讲解了如何缓解腰部酸痛,以及一些简单的腰部保健操。我按照书里的指导,每天晚上给我的腰部做一个简单的推拿,感觉酸痛感减轻了很多,第二天起床也觉得轻松不少。而且,这本书还介绍了很多适合家庭使用的按摩技巧,比如给孩子按摩,缓解他们的成长不适,或者给年长的家人按摩,帮助他们舒缓关节疼痛。这些内容都非常贴近生活,实用性极强。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照顾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可以这么简单且有效。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家庭的健康宝典,让我能够更好地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评分最近因为工作压力大,睡眠质量一直不太好,经常失眠多梦。听朋友推荐说中医按摩对改善睡眠有帮助,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经络穴位按摩大全》。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太专业看不懂,但翻开之后,我的顾虑就打消了。它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清晰的穴位图,把中医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化了。我最开始关注的是针对失眠的穴位,比如神门、内关、三阴交等,书里详细讲解了这些穴位的准确位置以及按摩的手法和力度。我每天睡前都会按照书里的指导给自己按摩一段时间,而且我还发现书里还提到了很多与消化、情绪相关的穴位,比如足三里、合谷,原来它们也能间接影响睡眠。一段时间下来,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入睡变得更快了,而且睡眠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晚上醒来的次数也少了。这本书真的让我体会到了中医按摩的奇妙之处,它不仅仅是缓解身体的疼痛,更能调节身体的内在平衡,达到身心健康的效果。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有睡眠困扰,或者对中医养生感兴趣,这本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