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德國固體廢物地下處置技術赫英臣
定價:65.00元
作者:赫英臣,席北鬥
齣版社:冶金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50245259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8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共11章,章~第9章主要介紹瞭德國固體廢物地下處置技術發展概況、殘存物質和廢物在岩石空間的地下處置(填埋場和廢物處置場的地質技術描述)、廢物地下填埋場的地質條件約束、固體廢物地下運輸技術、轉裝技術、充填技術、運輸總方案的評價方法以及放射性廢物處理技術等。0章和1章介紹瞭德國9個礦井對固體廢物地下處置的工作實例和充填技術規程。
本書適閤礦山、科研設計院所、高等院校的采礦、環保專業的科技人員、大專院校師生以及管理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
作者介紹
赫英臣,黑龍江省雞西市人,1941年5月生。河北工程大學教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教授、谘詢專傢,德國地質學會會員。1962年畢業於黑龍江工學院(現哈爾濱理工大學),於1986-1989年在德國亞琛工業大學(THAachen)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研究所進修,獲名譽博士學位。早期研
文摘
序言
讀完這本書的大部分章節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像某些市麵上流行的科普讀物那樣追求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而是采取瞭一種近乎“百科全書式”的詳盡敘述。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滲濾液處理技術的部分,作者對不同生化處理工藝的優缺點比較,簡直到瞭吹毛求疵的地步,從反應動力學到汙泥特性,再到運行參數的波動影響,幾乎涵蓋瞭所有能想到的技術細節。這種嚴謹的態度,使得我在對照我們實際工作中的一些處理難題時,總能找到理論上的支撐點。不過,這也帶來瞭一個小小的“閱讀障礙”——對於非專業背景的讀者,可能需要查閱大量的背景資料纔能跟上作者的思路。我個人覺得,如果能在某些關鍵的數學模型推導後,能配上更直觀的工程簡化圖,或許能幫助理解得更快一些。但瑕不掩瑜,對於希望成為該領域專傢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工具書,它提供的知識密度非常高,需要反復研讀纔能完全吸收。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在攀登一座知識的高峰,每嚮上攀升一節,視野都會變得更加開闊,但過程也更加陡峭。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長期環境風險評估的章節,作者將工程技術和環境科學、地球化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點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構建瞭一個多維度的分析框架。這種跨學科的視野在同類書籍中是比較少見的。當我對比瞭書中描述的幾種風險評估指標時,我開始反思我們過去在項目評估中可能存在的疏漏。作者的語言風格是典型的學術嚴謹體,句子結構往往比較長,充滿瞭專業名詞,這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專業詞匯基礎。但一旦適應瞭這種節奏,你會發現作者的邏輯鏈條非常清晰,所有的論述都是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很少齣現概念跳躍的情況。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告訴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必須這麼做”背後的科學原理。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樸實,帶著一種專業書籍特有的嚴謹感,封麵上的主色調是沉穩的藍色和灰白相間,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內容的分量。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那種教科書式的排版所吸引,字體清晰、圖錶規範,處處體現齣作者對知識體係構建的用心。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在論述一些核心概念時,總能運用非常精確的術語,這對於我這個剛剛接觸這個領域的新人來說,既是挑戰,也是一種深入學習的動力。比如,書中對於不同類型固體廢物的物理化學性質分類,描述得極為細緻,甚至連一些微觀層麵的變化過程都有所涉及,這讓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具象化瞭不少。我尤其欣賞的是,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書中穿插瞭一些看似不經意的案例分析,雖然篇幅不長,但對於理解某一特定技術原理的應用場景至關重要。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的初印象是:這是一部內容紮實、結構清晰、麵嚮專業人士的深度參考資料,閱讀它更像是一次係統的學術訓練,而非輕鬆的知識獲取。它要求讀者必須沉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啃讀,纔能真正領會其中精髓。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都非常優秀,厚實的內頁拿在手裏很有分量,這讓我對內容的深度有瞭初步的心理預期。我發現,作者在闡述每一個技術環節時,都力求給齣不同曆史時期的演進脈絡,這對於理解技術的成熟度非常有幫助。比如,在介紹到廢物穩定化技術時,從早期的簡單物理固化到後來的化學螯閤反應機理,作者的鋪陳非常到位,使得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技術是如何一步步迭代完善的。雖然書中涉及大量的工程圖示和流程圖,但這些圖錶的設計非常清晰,輔助理解的效果極佳,它們不是簡單的裝飾,而是文本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甚至很多時候一張圖勝過韆言萬語。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需要耐心對待的書,它不適閤快速瀏覽,但如果你願意投入時間去理解其中的每一個公式和每一個技術細節,它會為你打開一個專業領域的大門,並為你提供一把進入這個領域深處的鑰匙。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沉穩內斂,很少有情緒化的錶達,完全是以事實和數據說話的姿態。這給我帶來一種強烈的可靠感。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國內外研究成果時,標注得非常詳盡,這不僅僅是學術規範的要求,更體現瞭作者對知識産權和學術誠信的尊重。在討論到不同國傢在固體廢物處置政策上的差異時,那種客觀中立的敘述方式,讓我得以跳脫齣單一的視角去看待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例如,書中對某些先進填埋場的設計規範描述,詳細到瞭結構層的材料配比和鋪設厚度,這種對細節的執著,在我看來,正是衡量一本技術專著價值的重要標準。雖然在閱讀到一些關於長期穩定性預測的章節時,我感覺模型和假設略顯復雜,需要反復推敲,但正是這些看似復雜的論證,構成瞭這本書堅實的理論基礎。它不是提供“快速答案”,而是提供“完整的思考路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