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书名 | 做中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一些方法论的思考 陈少明 著 中哲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做中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 | ||
| 作者 | 陈少明著 甘阳 | ||
| 定价 | 42.0元 | ||
| ISBN号 | 9787108052636 | ||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 出版日期 | 2015-05-01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重量:0.4 | |
| 版次:1 | 字数: | 页码: | |
| 插图 | |
| 目录 | |
| 内容提要 | |
| 陈少明、甘阳主编的《做中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文化中与世界新论》是一本关于中哲学的方法论文集,与一般同类著述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只是中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描述,更是中哲学创作的方法论探讨。第二,它不是通常的方法论原则的罗列,而是作者从事中哲学研究的经验反思。本书从近代学术文化背景的分析入手,揭示广义的中哲学学科从比较哲学、中哲学史到中哲学创作的演进程序,既肯定它对中西文化交流与中现代学术的贡献,又注意检讨其学科形成史对哲学创作的消极作用。在中哲学学科正当性的反思中,作者把焦点从哲学史移向哲学创作,提议把经典哲学素材扩展到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注重经典作品中想象性或情节化论述的思想特征的把握,以及更重要的,努力赋予经典哲学切实的经验性格,以展示其思想的当代效应。作者的这些方法论主张,均以专门或附带的案例分析为基础。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书的主旨,那是书名所示的“做中哲学”。 | 
| 编辑推荐 | |
| 作者介绍 | |
| 陈少明,1958年生,广东汕头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儒学的现代转折》(1992)、《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1997)、《等待剌猬》(2004)、《<齐物论>及其影响》(2004);合著有《被解释的传统》(1995)、《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1995);编有《经典与解释》(1999)、《现代性与传统学术》(2003)。另外,联合主编《经典与解释》从刊(2003年军今)。 | 
| 序言 | |
这本书简直是思想的盛宴,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它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理论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却又直击核心的方式,探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理所当然,实则充满哲学意味的现象。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但叙述的节奏感把握得极好,时而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时而又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特别是关于“在行动中思考”的那几个章节,我感觉自己仿佛被邀请进入了一个思想的迷宫,每走一步都能发现新的出口和更广阔的视野。那种感觉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构建理解的过程中去,非常令人兴奋。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世界的角度都变得不一样了,很多过去模糊不清的纠结,现在似乎都有了更清晰的脉络可以去梳理和面对。这是一本需要慢下来,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精髓的好书。
评分老实说,这本书对我个人而言,更像是一面镜子。它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强悍的思维工具箱。每读完一个小节,我都会忍不住停下来,对照自己的经历进行一番深刻的自我拷问。作者的逻辑推演极其严密,但又不失人情味,让人在感到智力被挑战的同时,又被深深地理解和接纳。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陷入困境,并非能力不足,而是方法论的偏差。这本书就像一把精巧的钥匙,帮我找到了那些被我遗忘在角落里的、更有效的思考路径。那些关于“实践与理论的辩证统一”的论述,真是写到了我的心坎里,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和学习都充满了新的期待和能量。
评分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推荐给所有处于迷茫期或对思维深度有追求的朋友的书。它不像某些流行心理学读物那样提供廉价的安慰剂,而是真正致力于提升你的认知能力。作者的文风非常成熟和内敛,没有过多的情绪波动,完全依靠思想的力度来打动人。我特别喜欢他对细节的捕捉能力,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忽略掉的微小瞬间,都被他赋予了深刻的哲学意义。这种对生活保持着警觉和探究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生活态度。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肌肉”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看问题更加全面和立体了,不再轻易被表象所迷惑。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毕竟“方法论”这三个字听起来就让人头疼。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可读性非常强。作者很擅长运用生动的例子和恰当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哲学概念“拉下神坛”,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易理解其精髓。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不拘泥于传统框架的勇气,他似乎在不断地尝试用新的视角去审视古老的智慧,并且大胆地将这种思考应用到当代生活的诸多面向。这种跨界融合的能力,使得整本书读起来充满了活力和新鲜感。它不是在教你“怎么想”,而是在启发你“如何更深入地去体验和反思你正在做的事情”,这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有效。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过渡自然流畅,层层递进,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作者构建的思想世界。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书籍,我敢肯定,随着我人生阅历的增加,未来重读时,一定会有全新的感悟和理解。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带着我们穿梭在认知的海洋中,指引我们避开那些常见的思维礁石。我个人认为,对于那些正在寻求更本质的生活哲学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坚实和可靠的参照系。它教会我们的,是怎样更清醒、更负责任地去“成为”自己,而不是盲目地追逐外界的定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