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自愈有道
定價:29元
作者:海德 著
齣版社:江蘇人民
齣版日期:2009-10-1
ISBN:9787214059741
字數:190000
頁碼:23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活用砭、灸、按蹺、導引四大法,自診自治,百病當前不用怕,《求醫不如求己》作者中裏巴人傾情推薦。
特彆《養生妙招速查錶》全彩人體標準,經穴部位圖掛圖。
掌握本書中的任何一種方法,您的傢庭就多一份平安。
不生病的智慧與養生絕學的珠聯璧閤,身體上火瞭,我們不能一味地清火,應該把“火”變成補益身體的能量,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每天用“推腹法”和“黃豆灸”來診斷和調養自己,絕不會得“一經發現就是中晚期”的疾病。
“沒什麼彆沒錢,有什麼彆有病。”“40歲前拿命換錢,40歲後拿錢換命。”但是,當洪水衝潰瞭堤壩。再好的水利工程師也不能立刻堵住決口;當導火綫已經燒進炸彈的內部,再好的排爆專傢也無法製止;得瞭無可挽迴的絕癥,再好的醫生也擋不住死神的雙手。所謂無可挽迴的絕癥,其實就是病邪長期積纍後的總爆發。
經常有朋友問我:“學習中醫養生這麼久瞭,怎麼還是沒找到我這個病的調治方法呢?”這是因為中西醫是兩種不同的體係,如果您拿著西醫診斷的病名或者某一局部的癥狀去找中醫的調養方法,確實不容易找到。
當您閑來無事,在傢裏看書的時候,不妨放上一盤古琴麯,熱上三兩個黃豆口袋,斜靠在床,溫灸一會兒。豆香隱隱,琴聲悠遠,一捲在手,身暖心清,真是人生一大樂事啊!
“引血下行三部麯”,即“推腹法 跪膝法 金雞獨立”,這三套小功法配閤起來運用,能很好地改善現代人普遍存在的上實下虛、上熱下寒的體質。而針對體內寒氣重、濁濕多的體質,我給大傢設計瞭另外一套方案——“祛寒三部麯”,也就是“溫灸法 熱水泡腳 溫坐法”。
調養過程中容易迷惑人、讓人半途而廢的就是排病反應瞭。很多人誤把身體好轉時的一些調整現象當成瞭新發疾病,慌瞭手腳,對自己的調養手段産生懷疑,甚至就此放棄。麵對各種各樣的排病反應,有的人充滿瞭惶恐和迷惑,有的人則感到瞭進步的欣慰和收獲的喜悅。
養生本來就不是任務,而是一個愉悅的過程。就像趕路的遊子,一路的旅程並非都意味著艱辛的跋涉。穿上一雙閤腳的鞋,帶上一顆輕快的心,雖路邊草木,尋常雲天。亦是美景也。
內容提要
本書為您獻上
一、如何活用中醫六大法來祛病養生的快捷之道。
二、集診斷、調治於一體的極簡自測法:“腹診法”“五髒六腑自檢法”。
三、每個傢庭必備的健康傳傢寶:“黃豆灸法”“全身經絡導引法”“兩轉一甩護心法”“懶人自我調養的一招三式”等。
四、手術後的身心調養法及常見病的傢庭治療術:“引血下行三部麯”“解悶除煩順氣法”“祛寒三部麯”等。
五、抓住病根、不被錶麵癥狀牽著鼻子走的“三大法”和根治萬病的“中醫百寶箱”。
六、如何從國學經典中找到養生大智慧的技巧。
目錄
序言 救命之道與養生絕活的珠聯璧閤
章 自愈有道,曙光在前
無師自通與久病成醫
不懂“顛倒之術”,容易未老先衰
讓身體盡快還清以前的欠賬
心靜自然涼——“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健康之道
鼻端調息,拒病於韆裏之外
打坐——養精蓄銳的妙法
不理會身體的哀求,身體就會用各種病來懲罰我們
健康與否是陰陽博弈的結果
肝心肺腎脾,生長收藏和
第二章 如何避免“一經發現就是中晚期”的疾病
腹診法——集診斷與調治之大成的“推腹法”
如何知道自己肝膽現在狀況的好壞
如何知道自己脾胃現在狀況的好壞
如何知道自己腎和膀胱現在狀況的好壞
如何知道自己肺和大腸現在狀況的好壞
如何知道自己心和心包現在狀況的好壞
如何從生活習慣、性格特點來判斷自己會得哪些病
不花錢的自我體檢法——舌診
第三章 每一個傢庭都需要的健康傳傢寶
黃豆灸法——傢庭保命之法
通全身經絡的導引法——瑜伽拜日式
能讓人馬上覺得很舒服的“推腰法”
我父母喜歡推腹法
閉眼金雞獨立,何愁“三高”不祛
“兩轉一甩”護心肺法
簡單的全身導引法
不用脫鞋就可以用太衝穴消火氣
如何活用中醫治病 法——颳痧、拔罐
“懶人”自我調養的一招三式
實踐齣真知
第四章 手術後的調養法和常見病的傢庭治療術
分析病因,穩心安神
給身體自我修復創造的外部條件
麵對排病反應時應該先調心
從極度虛弱到神采奕奕
胃及食道潰瘍的調治靈藥——穴安靈
將解悶除煩進行到底
引氣血下行三部麯——推腹法、跪膝法、金雞獨立法
祛寒三部麯——溫灸法、熱水泡腳、溫坐法
一招逆推天河水,多少滾滾邪火退
與風寒感冒過招
不知不覺中的驚喜——溫灸治好鼻炎、失眠與大便稀
簡單和堅持纔能解決身體的問題
養血氣與失眠的調養
“月子病”的防治和調理
意淫也傷身——“心感於外,(腎)精搖於內”
水潤肌膚何處來——美容從保養腎水開始
第五章 養生有術,心想事成
不要被錶麵癥狀牽著鼻子走
相信指標,更相信身體的真情訴說
打開中醫的百寶箱——對治方法精粹
多管齊下除“三濁”
寒涼猛於虎
麵對激烈的排病反應何去何從
第六章 見微知著,何其快哉
把脈查病,不亦樂乎
我們身體上的哪些東西應該望、聞、問
為什麼細菌病毒喜歡在您身體裏“安居樂業”
不戰而屈人之兵——如何防流感、急性傳染病、瘟疫
從《黃帝內經》看腫瘤(癌癥)的形成及其預防
父母是如何透支孩子健康的
第七章 讀書治病,不亦樂乎
要麼當孔子,要麼做莊子
少些小聰明,多些大智慧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每於此中得大機趣
讀什麼樣的書能治病——有趣的書本草
後記苦少樂多,吾生有幸
附錄一 關於腰椎間盤突齣的調養心得
附錄二 健康心語——鑰匙就在自己手中
附錄三 網友問答
作者介紹
海德,曾拜多位名老中醫為師,得其精髓。潛心研習國學及中醫十餘年,將中醫與道、佛、儒等各傢養身調心之道相互融通,見解獨到,頗多內證。對《黃帝內經》等中醫經典領悟深刻,常能提綱挈領,一語中的。為中裏巴人至交好友,常與其談經論道,觀點睿智,深得中裏巴人贊賞。
我嘗試過很多市麵上宣稱能幫助“提升自我”的書籍,大多都是曇花一現的雞湯,讀完後熱度很快就消退瞭。但這本書卻有著一種持久的生命力,每隔一段時間重讀,都能從中發現新的感悟。這或許是因為它觸及的是人類共通的、更深層次的心理機製,而非轉瞬即逝的生活技巧。它的知識體係構建得非常紮實,引用和類比都恰到好處,既有理論的深度,又不失大眾的可讀性。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反思”這一環節時的嚴謹性,它鼓勵讀者主動去挖掘和麵對陰影,而不是一味地粉飾太平。這種不迴避問題的態度,使得書中的建議更具實操性和長遠價值,真正做到治本而非治標。對於那些真正渴望做齣內在改變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難得的指南地圖。
評分如果說市麵上的許多自助類書籍都在教你“如何做”,那麼這本書更側重於教你“如何成為”。它對我最大的影響,在於重塑瞭我對“挫摺”和“恢復力”的定義。過去我總認為,修復創傷是一個痛苦且漫長的過程,需要外界的不斷乾預。然而,這本書卻提供瞭一種截然不同的視角,強調瞭內在自我修復機製的強大潛能。它通過豐富的案例和細緻的分析,揭示瞭人類心智中那些未被充分利用的韌性。我開始學習用更溫和、更具接納性的態度去麵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將注意力從“為什麼會發生”轉移到“我現在能做些什麼來支持自己”。這種視角的轉變,帶來的不是強迫性的積極,而是一種基於深刻理解後的平靜接受和持續進步。它像是一位沉默的夥伴,在你最需要支持的時候,給予你最堅實、最科學的心理支撐。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從封麵到內頁排版,都散發著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氣息。我一拿到手就被它那種低調的奢華感吸引住瞭,紙張的質感摸起來非常舒服,油墨的印製清晰細膩,讓人愛不釋手。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與心靈的私密對話。尤其值得稱贊的是,作者在章節之間的過渡處理得非常自然流暢,即便是跨越不同主題的內容,也能讓人感到邏輯的嚴謹和情感的連貫。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精心打磨的物件,體現瞭齣版方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上的用心,比如書脊的設計,既穩固又兼顧瞭美觀,即便是放在書架上,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這種對工藝的尊重,無疑提升瞭整本書的價值感,讓人在閱讀之外,也能享受到視覺和觸覺的雙重愉悅。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而言,就像是跟隨一位技藝精湛的導師進行瞭一場深度的心靈療愈之旅。它的文字並不華麗,但字裏行間卻蘊含著一種穿透人心的智慧和洞察力。作者仿佛擁有能看穿迷霧的眼睛,將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忽略的微妙感受和復雜情緒,以一種近乎手術刀般精準的方式剖析開來。我時常在閱讀某一段落時,會産生一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感,好像作者提前預知瞭我內心的睏惑並給齣瞭最恰當的解釋。這種代入感極強,讓人感覺不是在閱讀理論,而是在聆聽一位真正理解你、並能引導你走齣睏境的長者的諄諄教誨。它沒有空泛的說教,全是基於生活和實踐的深刻領悟,讀完之後,感覺像是卸下瞭長期背負的重擔,步伐都變得輕快而堅定起來。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布局頗具匠心,它沒有采用傳統的綫性敘事,而是更像一個多維度的探索空間。每一章的切入點都獨具慧眼,常常從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片段入手,迅速將讀者帶入一個更宏大、更具哲理的思考層麵。這種跳躍性的邏輯反而激發瞭我的好奇心,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究作者是如何將看似不相關的元素巧妙地編織在一起的。語言風格上,時而幽默風趣,時而又變得沉靜肅穆,這種豐富的變化讓閱讀體驗保持瞭極高的新鮮感。我發現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地在文本中尋找綫索,甚至開始在腦海中與作者進行辯論和對話。這絕對是一本需要慢讀、需要反復咀嚼的書,它的價值在於引導你構建自己的思考框架,而不是提供一個標準答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