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自愈有道
定价:29元
作者:海德 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
出版日期:2009-10-1
ISBN:9787214059741
字数:190000
页码:2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活用砭、灸、按跷、导引四大法,自诊自治,百病当前不用怕,《求医不如求己》作者中里巴人倾情推荐。
特别《养生妙招速查表》全彩人体标准,经穴部位图挂图。
掌握本书中的任何一种方法,您的家庭就多一份平安。
不生病的智慧与养生绝学的珠联璧合,身体上火了,我们不能一味地清火,应该把“火”变成补益身体的能量,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每天用“推腹法”和“黄豆灸”来诊断和调养自己,绝不会得“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的疾病。
“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40岁前拿命换钱,40岁后拿钱换命。”但是,当洪水冲溃了堤坝。再好的水利工程师也不能立刻堵住决口;当导火线已经烧进炸弹的内部,再好的排爆专家也无法制止;得了无可挽回的绝症,再好的医生也挡不住死神的双手。所谓无可挽回的绝症,其实就是病邪长期积累后的总爆发。
经常有朋友问我:“学习中医养生这么久了,怎么还是没找到我这个病的调治方法呢?”这是因为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体系,如果您拿着西医诊断的病名或者某一局部的症状去找中医的调养方法,确实不容易找到。
当您闲来无事,在家里看书的时候,不妨放上一盘古琴曲,热上三两个黄豆口袋,斜靠在床,温灸一会儿。豆香隐隐,琴声悠远,一卷在手,身暖心清,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
“引血下行三部曲”,即“推腹法 跪膝法 金鸡独立”,这三套小功法配合起来运用,能很好地改善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体质。而针对体内寒气重、浊湿多的体质,我给大家设计了另外一套方案——“祛寒三部曲”,也就是“温灸法 热水泡脚 温坐法”。
调养过程中容易迷惑人、让人半途而废的就是排病反应了。很多人误把身体好转时的一些调整现象当成了新发疾病,慌了手脚,对自己的调养手段产生怀疑,甚至就此放弃。面对各种各样的排病反应,有的人充满了惶恐和迷惑,有的人则感到了进步的欣慰和收获的喜悦。
养生本来就不是任务,而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就像赶路的游子,一路的旅程并非都意味着艰辛的跋涉。穿上一双合脚的鞋,带上一颗轻快的心,虽路边草木,寻常云天。亦是美景也。
内容提要
本书为您献上
一、如何活用中医六大法来祛病养生的快捷之道。
二、集诊断、调治于一体的极简自测法:“腹诊法”“五脏六腑自检法”。
三、每个家庭必备的健康传家宝:“黄豆灸法”“全身经络导引法”“两转一甩护心法”“懒人自我调养的一招三式”等。
四、手术后的身心调养法及常见病的家庭治疗术:“引血下行三部曲”“解闷除烦顺气法”“祛寒三部曲”等。
五、抓住病根、不被表面症状牵着鼻子走的“三大法”和根治万病的“中医百宝箱”。
六、如何从国学经典中找到养生大智慧的技巧。
目录
序言 救命之道与养生绝活的珠联璧合
章 自愈有道,曙光在前
无师自通与久病成医
不懂“颠倒之术”,容易未老先衰
让身体尽快还清以前的欠账
心静自然凉——“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健康之道
鼻端调息,拒病于千里之外
打坐——养精蓄锐的妙法
不理会身体的哀求,身体就会用各种病来惩罚我们
健康与否是阴阳博弈的结果
肝心肺肾脾,生长收藏和
第二章 如何避免“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的疾病
腹诊法——集诊断与调治之大成的“推腹法”
如何知道自己肝胆现在状况的好坏
如何知道自己脾胃现在状况的好坏
如何知道自己肾和膀胱现在状况的好坏
如何知道自己肺和大肠现在状况的好坏
如何知道自己心和心包现在状况的好坏
如何从生活习惯、性格特点来判断自己会得哪些病
不花钱的自我体检法——舌诊
第三章 每一个家庭都需要的健康传家宝
黄豆灸法——家庭保命之法
通全身经络的导引法——瑜伽拜日式
能让人马上觉得很舒服的“推腰法”
我父母喜欢推腹法
闭眼金鸡独立,何愁“三高”不祛
“两转一甩”护心肺法
简单的全身导引法
不用脱鞋就可以用太冲穴消火气
如何活用中医治病 法——刮痧、拔罐
“懒人”自我调养的一招三式
实践出真知
第四章 手术后的调养法和常见病的家庭治疗术
分析病因,稳心安神
给身体自我修复创造的外部条件
面对排病反应时应该先调心
从极度虚弱到神采奕奕
胃及食道溃疡的调治灵药——穴安灵
将解闷除烦进行到底
引气血下行三部曲——推腹法、跪膝法、金鸡独立法
祛寒三部曲——温灸法、热水泡脚、温坐法
一招逆推天河水,多少滚滚邪火退
与风寒感冒过招
不知不觉中的惊喜——温灸治好鼻炎、失眠与大便稀
简单和坚持才能解决身体的问题
养血气与失眠的调养
“月子病”的防治和调理
意淫也伤身——“心感于外,(肾)精摇于内”
水润肌肤何处来——美容从保养肾水开始
第五章 养生有术,心想事成
不要被表面症状牵着鼻子走
相信指标,更相信身体的真情诉说
打开中医的百宝箱——对治方法精粹
多管齐下除“三浊”
寒凉猛于虎
面对激烈的排病反应何去何从
第六章 见微知著,何其快哉
把脉查病,不亦乐乎
我们身体上的哪些东西应该望、闻、问
为什么细菌病毒喜欢在您身体里“安居乐业”
不战而屈人之兵——如何防流感、急性传染病、瘟疫
从《黄帝内经》看肿瘤(癌症)的形成及其预防
父母是如何透支孩子健康的
第七章 读书治病,不亦乐乎
要么当孔子,要么做庄子
少些小聪明,多些大智慧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每于此中得大机趣
读什么样的书能治病——有趣的书本草
后记苦少乐多,吾生有幸
附录一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调养心得
附录二 健康心语——钥匙就在自己手中
附录三 网友问答
作者介绍
海德,曾拜多位名老中医为师,得其精髓。潜心研习国学及中医十余年,将中医与道、佛、儒等各家养身调心之道相互融通,见解独到,颇多内证。对《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领悟深刻,常能提纲挈领,一语中的。为中里巴人至交好友,常与其谈经论道,观点睿智,深得中里巴人赞赏。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而言,就像是跟随一位技艺精湛的导师进行了一场深度的心灵疗愈之旅。它的文字并不华丽,但字里行间却蕴含着一种穿透人心的智慧和洞察力。作者仿佛拥有能看穿迷雾的眼睛,将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忽略的微妙感受和复杂情绪,以一种近乎手术刀般精准的方式剖析开来。我时常在阅读某一段落时,会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好像作者提前预知了我内心的困惑并给出了最恰当的解释。这种代入感极强,让人感觉不是在阅读理论,而是在聆听一位真正理解你、并能引导你走出困境的长者的谆谆教诲。它没有空泛的说教,全是基于生活和实践的深刻领悟,读完之后,感觉像是卸下了长期背负的重担,步伐都变得轻快而坚定起来。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颇具匠心,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更像一个多维度的探索空间。每一章的切入点都独具慧眼,常常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片段入手,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宏大、更具哲理的思考层面。这种跳跃性的逻辑反而激发了我的好奇心,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究作者是如何将看似不相关的元素巧妙地编织在一起的。语言风格上,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又变得沉静肃穆,这种丰富的变化让阅读体验保持了极高的新鲜感。我发现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在文本中寻找线索,甚至开始在脑海中与作者进行辩论和对话。这绝对是一本需要慢读、需要反复咀嚼的书,它的价值在于引导你构建自己的思考框架,而不是提供一个标准答案。
评分如果说市面上的许多自助类书籍都在教你“如何做”,那么这本书更侧重于教你“如何成为”。它对我最大的影响,在于重塑了我对“挫折”和“恢复力”的定义。过去我总认为,修复创伤是一个痛苦且漫长的过程,需要外界的不断干预。然而,这本书却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强调了内在自我修复机制的强大潜能。它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细致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心智中那些未被充分利用的韧性。我开始学习用更温和、更具接纳性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将注意力从“为什么会发生”转移到“我现在能做些什么来支持自己”。这种视角的转变,带来的不是强迫性的积极,而是一种基于深刻理解后的平静接受和持续进步。它像是一位沉默的伙伴,在你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给予你最坚实、最科学的心理支撑。
评分我尝试过很多市面上宣称能帮助“提升自我”的书籍,大多都是昙花一现的鸡汤,读完后热度很快就消退了。但这本书却有着一种持久的生命力,每隔一段时间重读,都能从中发现新的感悟。这或许是因为它触及的是人类共通的、更深层次的心理机制,而非转瞬即逝的生活技巧。它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扎实,引用和类比都恰到好处,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失大众的可读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反思”这一环节时的严谨性,它鼓励读者主动去挖掘和面对阴影,而不是一味地粉饰太平。这种不回避问题的态度,使得书中的建议更具实操性和长远价值,真正做到治本而非治标。对于那些真正渴望做出内在改变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难得的指南地图。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从封面到内页排版,都散发着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气息。我一拿到手就被它那种低调的奢华感吸引住了,纸张的质感摸起来非常舒服,油墨的印制清晰细腻,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心灵的私密对话。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即便是跨越不同主题的内容,也能让人感到逻辑的严谨和情感的连贯。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心打磨的物件,体现了出版方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书脊的设计,既稳固又兼顾了美观,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对工艺的尊重,无疑提升了整本书的价值感,让人在阅读之外,也能享受到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愉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