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第二版)(经济科学译丛)(上、下册)
:128.00元
作者:杰弗里·M·伍德里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30021938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
导语_点评_词
内容提要
这本备受赞誉的研究生教材第二版提供了用在现代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两类数据结构分析的一个统一处理: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本书同时涵盖了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包括含有动态性和/或个体异质性的模型。除了一般估计框架(特别是矩方法与极大似然法)外,还详细介绍了一些特定的线性与非线性方法,包括probit和logit模型、多项选择和有序选择模型、Tobit模型和两部拓展式、关于计数数据的模型、多种截取和缺失数据设计、因果(或处理)效应估计,以及期限分析,并扩展了控制函数和相关*效应方法以允许估计存在内生性和异质性的复杂模型。
相比版,第二版已经被实质性地更新和修订。改进包括:更大的一类关于缺失数据问题的模型;整群抽样问题更详细的处理,这对经验研究而言是一个重要主题;关于"广义工具变量"(GIV)估计的展开讨论;对逆概率加权的新覆盖;一个用于估计含有关于干预和不同数据结构——包括面板数据,和一个在对非线性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在统计学及其他领域中流行的"广义估计方法"文献之间牢固确立的联系——方面假设的处理效应之更完整的框架。对解释特殊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在何时应用给予了新的关注;目标不仅是告诉读者什么是起作用的,而且还说明某些"显然的"程序为何不可行。许多列入书中的习题,无论是理论性的还是基于计算机的,都允许读者拓展涵盖在书中的方法并发现新的洞见。
目录
第Ⅰ篇 引论与背景第1章 引论
1.1 因果关系与其余条件不变分析
1.2 随机设置与渐近分析
1.2.1 数据结构
1.2.2 渐近分析
1.3 一些例子
1.4 为什么不使用固定的解释变量第2章 计量经济学中条件期望与相关概念
2.1 条件期望在计量经济学中的作用
2.2 条件期望的特征
2.2.1 定义与例子
2.2.2 偏效应、弹性与半弹性
2.2.3 条件期望模型的误差形式
2.2.4 条件期望的若干性质
2.2.5 平均偏效应
2.3 线性投影
习题
附录2A
2A.1 条件期望的性质
2A.2 条件方差与协方差的性质
2A.3 线性投影的性质第3章 基本渐近理论
3.1 确定性序列收敛
3.2 依概率收敛与依概率有界
3.3 依分布收敛
3.4 随机样本的极限定理
3.5 估计量与检验统计量的极限特性
3.5.1 估计量的渐近性质
3.5.2 检验统计量的渐近性质
习题
第Ⅱ篇 线性模型第4章 单方程线性模型与普通小二乘法估计
4.1 单方程线性模型概述
4.2 普通小二乘法的渐近性质
4.2.1 一致性
4.2.2 利用普通小二乘法的渐近推断
4.2.3 异方差性稳健的推断
4.2.4 拉格朗日乘子(得分)检验
4.3 遗漏变量问题的普通小二乘法解
4.3.1 忽略被遗漏变量的普通小二乘法
4.3.2 代理变量——普通小二乘法解
4.3.3 含有在不可观测项中存在的交互作用的模型:随机系数模型
4.4 测量误差下普通小二乘法的性质
4.4.1 因变量的测量误差
4.4.2 解释变量的测量误差
习题第5章 单方程线性模型的工具变量估计
5.1 工具变量与两阶段小二乘法
5.1.1 工具变量估计的动机
5.1.2 多重工具:两阶段小二乘法
5.2 两阶段小二乘法的一般处理
5.2.1 一致性
5.2.2 两阶段小二乘法的渐近正态性
5.2.3 两阶段小二乘法的渐近有效性
5.2.4 使用两阶段小二乘法的假设检验
5.2 两阶段小二乘法的异方差性稳健推断
5.2.6 使用两阶段小二乘法的潜在陷阱
5.3 遗漏变量与测量误差问题的IV解
5.3.1 误差项中的遗漏因素
5.3.2 利用不可观测指示符求解
习题第6章 附加的单方程专题
6.1 使用生成回归元与工具的估计
6.1.1 使用生成回归元的普通小二乘法
6.1.2 使用生成工具的二阶段小二乘法
6.1.3 生成工具与回归元
6.2 处理内生性的控制函数法
6.3 一些设定检验
6.3.1 内生性检验
6.3.2 过度识别约束检验
6.3.3 函数形式检验
6.3.4 异方差性检验
6.4 相关的随机系数模型
6.4.1 何时一般的IV估计量是一致的?
6.4.2 控制函数法
6.5 混合的截面数据与倍差法估计
6.5.1 跨时间混合横截面
6.5.2 政策分析和倍差法估计
习题
附录6A第7章 利用普通小二乘法与广义小二乘法估计方程组
7.1 简介
7.2 一些例子
7.3 多变量线性方程组的普通小二乘法估计
7.3.1 预备知识
7.3.2 普通小二乘法的渐近性质
7.3.3 多重假设检验
7.4 广义小二乘法的一致性与渐近正态性
7.4.1 一致性
7.4.2 渐近正态性
7.5 可行的广义小二乘法
7.5.1 渐近性质
7.5.2 标准假设下可行的广义小二乘法的渐近方差
7.5.3 含有对无条件方差矩阵(可能不正确)约束的可行广义小二乘法的性质
7.6 检验可行广义小二乘法的使用
7.7 似无关回归的再研究
7.7.1 关于似无关回归方程组的普通小二乘法与可行广义小二乘法之间的比较
7.7.2 含有方程间约束的方程组
7.7.
作者介绍
杰弗里.M.伍德里奇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经济学"大学杰出教授"和计量经济学会院士。
文摘
序言
从内容上看,这本书的组织结构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回归分析原理,到各种复杂的模型和估计方法,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对内生性问题及其处理方法的详尽阐述。这部分内容在很多入门教材中往往一带而过,但伍德里奇却花了相当大的篇幅,通过多种模型和实证研究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工具变量法、面板数据模型等处理内生性的关键工具。这对于理解经济学研究中的因果推断至关重要,也让我对很多经济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书中在讨论教育与收入的关系时,通过精心设计的例子,揭示了“教育是否真的能带来更高的收入”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如何通过计量方法来克服潜在的混淆因素。这种细致的分析,让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相关性结论,而是开始主动去思考和探究事物之间的真实因果关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引领我走出计量经济学的迷宫,让我能够更自信地面对实际经济数据分析的挑战。
评分我必须承认,最初拿到这本《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二版时,它的厚度确实让我有些望而却步。上下两册,满满的学术气息,让我一度怀疑自己能否消化。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并深入其中后,我才意识到,这份“厚重”正是其价值所在。这本书的体系性是我见过最完整的。它不仅仅是罗列各种模型和方法,更注重于建立一个完整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框架。从最基本的统计概念,到各种回归模型、时间序列、面板数据,以及更高级的主题,都构建起了一个严谨的逻辑链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各种假设条件的讨论,以及这些假设不成立时可能带来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这让我意识到,计量经济学研究并非是盲目的套用公式,而是需要审慎的思考和严谨的论证。这本书教会我的,是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评分伍德里奇这本《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二版,简直就是我在学术道路上遇到的一个宝藏。我一直觉得,学习计量经济学,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和真实的经济世界联系起来。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它不仅仅是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实践指南”。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都来自于真实的经济研究,涉及了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劳动经济学、金融学等多个领域。每一个案例都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从提出研究问题,到选择合适的模型,再到解释实证结果,每一个环节都剖析得鞭辟入里。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计量经济学并非是脱离现实的象牙塔理论,而是能够为我们理解和解决现实世界经济问题提供强有力工具的。通过这些案例,我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思考”和“建模”。感觉自己就像亲身参与了一次次的学术研究,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和风格,我必须说,简直太对我的胃口了。很多计量经济学书籍,读起来总是让人感觉枯燥乏味,像是在啃一本冰冷的书籍。但伍德里奇的这本书,文字间流露出的那种清晰、严谨,又带着一丝温和的学术气质,让我欲罢不能。他解释概念的时候,总是能把最复杂的原理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逻辑性极强,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我尤其欣赏书中那种“循序渐进”的叙述方式,仿佛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更深的学术殿堂。当你感到困惑时,他总能及时地提供恰当的解释和补充。这种教学相长的体验,让我觉得非常舒服,也更加坚定了我深入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决心。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原来计量经济学也可以如此引人入胜,如此充满魅力。
评分伍德里奇这本《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二版中文版,绝对是计量经济学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巨著。我作为一名对计量经济学充满热情,但又时常被其深度和广度所震撼的学生,深感此书的价值。它不仅仅是理论的罗列,更是一次严谨的学术探索之旅。初次翻开,厚实的上下册就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学术力量感,封面设计简洁而不失庄重,透露出内容本身的专业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非常喜欢,既有严谨的学术逻辑,又不乏清晰的讲解,使得复杂的概念能够被层层剥开,便于理解。特别是对于我这种需要扎实基础的读者来说,前期的概念铺垫和数学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一点也不含糊,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地基。我尤其欣赏书中大量的例证和习题,它们不仅仅是知识点的巩固,更是引导我们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绝佳工具。每次完成一个章节的学习,我都会尝试去做一些配套的习题,虽然有些题目颇具挑战性,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任何在线课程或简短教程都无法比拟的。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是什么”,更是“为什么”和“怎么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