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对每一大类设备的介绍系统、完整,为设备选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②除了阐述主体设备的工艺设计原理和设计步骤外,详细说明了辅助设备的结构设计和选型,有助于于与机械设计接轨。
③每一单元设备都有较为完整的设备工艺设计示例,这些示例经典、完整、规范,适应少学时宽口径教学和学生自学。
④每一单元都附有若干课程设计任务书,为教学与自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本书为高等院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材,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基础、搅拌装置、换热装置、蒸发装置、塔设备、液�惨狠腿∽爸谩⒏稍镒爸玫墓ひ丈杓啤N�强调化学工程项目设计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选编了12个不同类型的化工装置设计示例,借此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化工装置的设计技巧与方法。
本书可作为化工、石油、材料、制药、生物、食品、环境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以及完成毕业设计的参考书,亦可供化工领域设计、生产与管理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付家新,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在企业工作16年,主持和参与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6项,开发化工产品4个。参与国家863项目。主讲化工原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原理实验、化工设计等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经验丰富。
第1 章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基础                       1
1.1 化工设计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概述   1
1.1.1 化工设计的分类与化工设计的内容             1
1.1.2 化工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2
1.1.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             2
1.2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3
1.2.1 工艺流程图中常见的图形符号   4
1.2.2 工艺流程设计         16
1.3 主体设备设计工艺条件图      22
1.4 混合物物性数据的估算       22
1.4.1 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     22
1.4.2 混合物的密度         23
1.4.3 混合物的黏度         23
1.4.4 混合物的热导率        24
1.4.5 混合物的比热容        24
1.4.6 混合物的汽化潜热       25
1.4.7 混合液的表面张力       25
1.5 化工设计中的常用软件       27
第2 章 搅拌装置的工艺设计                        29
2.1 概述              29
2.1.1 机械搅拌设备的基本结构    29
2.1.2 搅拌器的类型与选择      30
2.1.3 搅拌器安装形式与流型     33
2.2 搅拌装置工艺设计         34
2.2.1 搅拌功率工艺设计计算     34
2.2.2 搅拌器工程放大        39
2.2.3 搅拌器中的传热        40
2.2.4 搅拌器主要附件        43
2.3 搅拌装置工艺设计示例       46
第3 章 换热装置的工艺设计                        53
3.1 概述              53
3.2 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      55
3.2.1 确定设计方案         56
3.2.2 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      60
3.2.3 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计算   68
3.2.4 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设计示例   75
3.3 再沸器的工艺设计         89
3.3.1 再沸器的类型         89
3.3.2 再沸器型式的选择       90
3.3.3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工艺设计   91
3.3.4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工艺设计示例            98
3.4 换热器设计任务四则       104
第4 章 蒸发装置的工艺设计                       109
4.1 概述             109
4.1.1 蒸发装置的结构特点      110
4.1.2 蒸发装置的选型原则      113
4.1.3 蒸发操作压力的选择      114
4.1.4 多效蒸发的效数与流程     114
4.2 多效蒸发过程的工艺计算      116
4.2.1 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组成的估算            117
4.2.2 各效溶液沸点及有效总温度差的估算            117
4.2.3 加热蒸汽消耗量及各效蒸发水量的初步估算          119
4.2.4 传热系数K 的确定      119
4.2.5 蒸发器传热面积和有效温差在各效中的分配          120
4.3 蒸发器主要工艺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121
4.3.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121
4.3.2 循环管的选择        122
4.3.3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122
4.3.4 分离室直径和高度的确定    122
4.3.5 接管尺寸的确定       123
4.4 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       124
4.4.1 气液分离器         124
4.4.2 蒸汽冷凝器         125
4.5 蒸发装置工艺设计示例      128
4.6 蒸发装置设计任务两则      136
第5 章 塔设备的工艺设计                        138
5.1 概述             138
5.2 板式塔的工艺设计        141
5.2.1 设计方案的确定       141
5.2.2 塔板型式的选择       143
5.2.3 塔内件工艺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146
5.2.4 塔板上的流体力学计算和校核  160
5.2.5 气液负荷性能图       166
5.2.6 塔体工艺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167
5.2.7 塔附件的工艺设计      172
5.2.8 辅助设备的工艺设计      178
5.2.9 筛板塔精馏工艺设计示例    179
5.2.10 浮阀塔精馏工艺设计示例   191
5.3 填料塔的工艺设计        202
5.3.1 设计方案的确定       202
5.3.2 填料型式的选择       202
5.3.3 填料塔的塔内件       207
5.3.4 填料塔的塔附件       217
5.3.5 填料塔塔体工艺结构计算    218
5.3.6 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的校核   223
5.3.7 填料吸收塔工艺设计示例    227
5.4 BTX精馏分离过程的Aspen模拟示例             246
5.5 塔设备工艺设计任务十则      262
5.5.1 板式塔设计任务六则      262
5.5.2 填料塔设计任务四则      266
第6 章 液-液萃取装置的工艺设计                    270
6.1 概述             270
6.1.1 萃取剂的选择        271
6.1.2 萃取操作参数的选择      272
6.1.3 萃取流程的选择       272
6.1.4 萃取设备的选择       273
6.2 转盘萃取塔的工艺设计      275
6.2.1 转盘萃取塔的基本结构     275
6.2.2 转盘塔内的流体流动      276
6.2.3 转盘塔的主要结构参数     276
6.2.4 转盘塔的流体力学特征与塔径的计算            277
6.2.5 传质和塔高的计算      280
6.2.6 转盘塔的工艺设计步骤     289
6.3 转盘塔的结构设计        290
6.3.1 塔体            290
6.3.2 内件            290
6.3.3 附件            294
6.3.4 传动装置          294
6.4 转盘塔工艺设计示例       295
6.5 转盘萃取塔设计任务一则      300
第7 章 干燥装置的工艺设计                       302
7.1 概述             302
7.2 喷雾干燥器的工艺设计      305
7.2.1 喷雾干燥的原理和特点     305
7.2.2 喷雾干燥方案的确定      306
7.2.3 喷雾干燥过程的工艺计算    313
7.2.4 喷雾干燥塔工艺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315
7.2.5 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     325
7.2.6 喷雾干燥塔的设计计算示例   331
7.3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340
7.3.1 流态化干燥的特征      340
7.3.2 流化床干燥器的类型      340
7.3.3 多层流化床干燥过程的数学描述            344
7.3.4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计算    350
7.3.5 多层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示例  355
7.4 干燥装置设计任务两则      364
附录                                    366
附录1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规格    366
附录2 泵与风机的性能参数      367
附录3 换热器系列标准        371
附录4 管法兰           374
附录5 椭圆形封头          380
参考文献                                   386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眼前一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这几个字立刻勾起了我对大学时光那些充满挑战与激情的课程设计的集体回忆。虽然我手里的这本是第二版,但我敢肯定,即便过了这么多年,里面蕴含的那些扎实的化工原理知识和精妙的设计思路,依然是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宝贵财富。还记得当年我们为了一个工艺流程图熬过的夜,为了计算那些繁杂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而抓耳挠腮的情景吗?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你迷茫的时候,会循循善诱,为你点拨迷津。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本实践指南,能帮助我们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工程设计。那种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亲手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化工装置的成就感,是任何其他学习方式都无法比拟的。我想,对于正在学习化工原理的学子们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坚实垫脚石。它会教会你们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如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你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时候,内心是既期待又忐忑的。期待的是,希望它能成为我在实际工程设计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忐忑的是,不知道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否能真正满足我的需求。然而,翻开书页的那一刻,我的顾虑便烟消云散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从最基础的单元操作到复杂的集成系统设计,层层递进,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化工原理的应用。书中的例题设计巧妙,既能检验我们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又能启发我们对设计方案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书中对不同工艺路线的优劣分析、对设备选型和操作条件优化的考量,都显得格外深入和现实,这正是很多理论教材所欠缺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在提及某个设计环节时,会不时地插入一些行业内的实际案例和经验总结,这让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也让我看到了化工设计中那些“艺术”的一面。这本书,就像一位严谨而富有远见的工程师,引导我一步步构建起完整的化工设计思维,让我不仅知道“怎么做”,更懂得“为什么这么做”。
评分作为一名对化工领域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讲解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书籍,而这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第二版)》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用词准确而又不失生动,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书中对各个工程设计环节的描述,都力求详尽,从原理的引入,到步骤的解析,再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这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通过这本书,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复杂概念的图文并茂的解释,这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门槛,也让我对这些抽象的原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而博学的导游,带领我在化工原理的世界里进行一次精彩的探索之旅。它不仅教会我知识,更激发了我对这个学科的兴趣,让我渴望深入了解更多关于化工的奥秘。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名在化工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而言,时常会怀念起大学时期那段纯粹而专注的学习时光。如今,重新拿起这本书,尤其是看到“付家新”这个熟悉的名字,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怀旧之情。这本书,不仅仅是对我当年学习经历的复刻,更是对我知识体系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升华。它所包含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内容,虽然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更新,但其核心思想和方法论,依然是指导我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石。我曾几何时,也在这些设计任务中,体会过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化工装置的艰辛与乐趣。书中对各个单元操作的原理讲解,对工艺流程的优化设计,以及对安全环保等重要因素的考虑,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本书,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友,用它深邃的智慧,提醒我不要忘记最初的热情,也为我提供了解决当下工程难题的灵感。它让我再次审视了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知识盲点,也为我指明了未来继续深造的方向。
评分拿到这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第二版)》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和之前的老版本对比了一下。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但能明显感受到第二版在内容上的更新和优化。它仿佛是在前一版扎实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时代的新鲜血液。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新兴的化工技术和绿色化工理念的融入,让我眼前一亮。在如今这个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一本优秀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材,就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未来。书中对于流程模拟软件的应用、对于数据分析和优化算法的讲解,也比我当年学习时更加详细和实用。这无疑大大提升了这本书的实践指导意义。它就像一位紧跟潮流的时尚设计师,在经典的基础上,加入了最前沿的元素,让整个设计过程显得更加高效和智能。这本书,不仅传授知识,更培养一种面向未来的创新精神,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化工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