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
定价:49.80元
售价:28.88元,便宜20.92元,折扣57
作者:【日】田崎俊雄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54115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练好基本功,再难、再新的技术也能学会!√ 23 种基本击球技巧√ 8 种基本移动步法√ 25 种攻防技术职业教练日常训练法,帮助你解决多种乒乓球基础技巧,技术难点、练习方法:击球、步法、削球、发球和第三板进攻、接发球和第四板进攻、不同类型选手的应对策略和双打战术。全面图解基础技巧,专业队员实拍照片 电脑绘制球路:· 正面、侧面、局部细节照片,多角度演示标准动作· 照片上绘制清晰动线,标示动作方向和角度· 球台俯瞰及侧视效果图,解读乒乓球运动轨迹、赛场实况
内容提要
无论乒乓球技术如何发展、变化,扎实的基本功对于任何一位乒乓球爱好者都是必不可少的。《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由参加过三届奥运会并且在退役后积累了丰富的大学乒乓球队执教经验的职业教练创作,讲解了从乒乓球运动器材、基本击球动作、基本步法,到削球、发球、接发球、攻防技术和战术的各方面内容。 《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通过正面、侧面、局部细节放大展示和动作连拍等多种照片展示方法,超细致解析每一个基础动作。乒乓球的运动轨迹、球员动作的方向和角度也都在照片上标示出来,非常易于理解和模仿。 《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专门为乒乓球初学者写作,但是对于练习了一阵乒乓球,希望纠正错误姿势,学习基础技巧,提高运动水平的进阶爱好者也非常有参考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田崎俊雄
1974 年11 月1 日出生于日本枥木县宇都宫市,现为明治大学乒乓球队教练,同时担任协和发酵麒麟乒乓球学校校长。运动员时代曾经是日本专业的直拍选手。在大学期间,获得全日本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的单打冠军一次,双打冠军两次。成为职业选手后,获得全日本乒乓球锦标赛1994 年、1996 年、1997 年、2002 年四次双打冠军。之后连续参加了亚特兰大、悉尼、雅典奥运会。1999 年开始参加德国甲级联赛,完成了三个赛
季。2008 年33 岁时退役,2012 年回到母校明治大学担任乒乓球队教练。
王爽威
曾赴日本留学6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归国后一直从事日语教学和翻译工作。北京光源日语学校创始人之一。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排版真是没得说,全彩印刷的图片质量非常高,光是翻阅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制作这本书上花费的心思。我本来对乒乓球有些基础了解,但一直苦于找不到系统性的指导,尤其是关于发球旋转和接发球处理的细节,很多文字描述的书籍看了也摸不着头脑。这本画册式的指导手册,通过清晰的分解图和实战场景图,把那些抽象的技术动作变得具体可感。特别是那些关于侧旋和下旋的解释,图文结合的方式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其中的关键点。我最欣赏的是它没有过度纠缠于复杂的理论,而是直接聚焦于“如何做”和“在实战中如何应对”。比如,针对不同旋转的搓球和拉球,书中都提供了非常细致的站位和挥拍轨迹图,这一点对于提高我的台内小球处理能力帮助太大了。我试着按照书里的建议调整了自己的握拍和击球点,效果立竿见影,感觉对球的控制精准度提升了一个档次。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超我的预期,无论是给新手入门还是给有一定基础的球友进行技术精修,都是一份极佳的参考资料。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高水平教练在旁边手把手指导的感觉。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是“百科全书式的系统性”和“极高的可操作性”。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打一个球,而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乒乓球思维体系”。我过去在看一些旧教材时,发现很多技术动作已经不适应现代快节奏的打法了,比如对“中远台的过渡”处理得比较模糊。但这本书紧跟时代步伐,对快节奏下的“拧拉”技术和“借力防守”的要领介绍得非常到位。那些关于如何利用球台边缘和角度差来制造进攻机会的章节,让我大开眼界。过去我总是在中路与对手硬碰硬,现在我学会了更多地调动对手,利用空间进行攻击。书中的每一个章节之间都存在着逻辑上的递进关系,从握拍到步伐,再到发球抢攻和战术布局,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这种结构上的完整性,让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迷茫,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从一个初学者成长为一个战术执行者的完整路径。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并且每次都能从中发现新东西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密度,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厚道”。我买过很多体育类书籍,很多都是图多字少,或者文字堆砌而图片模糊不清。但这本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全彩印刷的纸张质感很好,即使是快速翻阅,那些关键的动作细节也能被清晰地捕捉到。我主要关注的是那些心理层面的指导,原以为这种技术书籍不会涉及太多,但惊喜地发现,作者用相当篇幅讨论了如何在关键分上保持专注力,以及如何通过眼神和微表情来影响对手的判断。这些“软技术”往往是区分业余和专业选手的关键,但在业余训练中往往被忽视。书中提到的一些“信息不对称”的战术运用,比如假动作的幅度控制和身体姿态的伪装,对我启发很大。我一直以为假动作就是骗一骗,看完这本书才明白,一个有效的假动作背后,需要对自身发力轴心有精确的掌控,否则只会暴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追求,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其定价。对于追求技术深度和实战心理的读者来说,这简直是一本宝藏。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它没有采用那种流水账式的技术罗列,而是非常巧妙地将“基础功”和“战术应用”做了有机结合。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完某项击球技术后,紧接着就给出了对应的“实战陷阱”和“破解之道”。这种先立后破的讲解模式,让读者在学习新技能的同时,就能预判到对手可能使用的套路,并且提前准备好应对策略。比如,在讲解正手拉冲的要领时,书中不仅强调了腰腹力量的爆发,还穿插了面对不同角度来球时的步法调整,这点很多教材都忽略了。我过去常常因为步法跟不上,导致拉球时身体失衡,现在对照书中的图例,我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此外,书中对“相持战术”的论述也非常深刻,它不再是简单地告诉你“多拉几板”,而是细致地分析了如何通过落点变化、节奏控制来逐步瓦解对手的防守体系。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脑子里不断构建一个立体的乒乓球思维模型,让人从一个只会“打球”的爱好者,逐渐向一个懂得“博弈”的选手转变。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深度,实在难得。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沉稳和专业感,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刻意追求口语化或煽情,而是非常直截了当、逻辑清晰地阐述技术原理。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踏实,仿佛作者的每一个字都经过了严密的推敲和实践检验。我尤其欣赏它对“摩擦”与“撞击”结合点的讲解,这是衡量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书中没有简单地给出“多摩擦”或“多撞击”的结论,而是根据来球的速度和旋转的强弱,给出了一个动态的调整模型,告诉你什么时候应该偏向哪一方,以及这种偏向带来的后果。这对于我这种正在努力从“推挡”向“快弧”过渡的球友来说,提供了及时的技术校准。而且,书中对不同年龄段和体能水平的球友给出了不同的训练建议,体现了作者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比如,对于体能下降的老年球友,他推荐如何利用落点和线路来弥补爆发力的不足,这一点非常人性化,让我觉得作者是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提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