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传统吴式太极拳入门诀要
定价:68.00元
售价:52.4元,便宜15.6元,折扣77
作者:张全亮著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304920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轻静柔化,紧凑舒伸,川轨步型,斜中寓正。——王培生大师嫡传弟子张全亮,详解纯正吴式太极拳。
内容提要
三种套路,循序渐进,适合广泛人群:
10式,适合没有太极拳基础,练拳时间少的读者;
18式,适合学过太极拳,想开始接触吴式太极拳的习练者;
28式,适合吴式太极拳的进阶习练者和参赛者。
目录
作者介绍
张全亮,自幼酷爱武术,习练多种拳法。20世纪70年代先后师从八卦掌名家李子鸣学习梁式八卦掌、太极拳名家王培生学习吴式太极拳。2005年创立“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现在全国及海外已设有48个辅导站,8个分会。2009年和2014年,分别主持申报吴式太极拳(北派)成为北京市市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先后出版了8部太极拳、八卦掌方面的专著,发行光盘20碟,发表论文、文章300余篇。现任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大兴区武术协会名誉会长,《武当》杂志顾问。曾担任央视《武林大会》传统武术擂台赛专家评委、总裁判长,央视“武林盛典”训练营主教练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封面那淡雅的墨色晕染,配上手写体的标题,一下子就把人带回了那种古朴、沉静的武学氛围中去。翻开扉页,纸张的质地也选得极好,带着微微的粗糙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随随便便的读物,而是一份需要郑重对待的传承。内页的排版布局极为考究,字里行间留白得恰到好处,使得阅读过程非常舒展,即便是长时间盯着图文并茂的动作分解,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关键动作的插图,不仅清晰精准,而且捕捉到了那个瞬间的力道和神韵,这是很多速成类教材难以企及的细节处理。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物理呈现,就已经传递出一种对传统武术的敬畏之心,让人在还未深入内容之前,就已经对作者及其所推崇的武学理念产生了高度的信任感和期待值。这种从内到外的精致感,是如今许多批量生产的图书所缺乏的匠人精神的体现。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为精妙,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拳架和口诀,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铺陈吴式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和哲学基础。作者像是耐心的引路人,先带你走过那条历史的长廊,让你明白“慢”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快”与“稳”。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用意不用力”的解读,摒弃了那些晦涩难懂的玄学词汇,而是用生活化的比喻来阐释内在的松沉与圆活,比如将身体比作一根被水浸透的麻绳,如何才能在不绷紧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韧性。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心理门槛。它没有急于求成地展示华丽的套路,而是强调根基的打磨——站桩和起势的微调,这些看似枯燥的环节,却被作者阐述得引人入胜,让你心甘情愿地慢下来,去体悟那份“静中生动”的奥秘。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展现出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权威感,读起来非常舒服,没有一般武术书籍中那种故作高深的故作姿态。作者的文字朴实、真诚,仿佛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面对面交流。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一些传统口诀时所采取的策略——他首先会完整地呈现口诀,然后立即用现代、易懂的语言进行“翻译”和“注解”,确保读者不会因为对古文的不熟悉而产生隔阂。这种双轨制的讲解模式,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兼顾了当代读者的接受习惯。在讲解到“步法转换”时,作者甚至引用了古代建筑学中关于重心转移的原理,这种跨学科的类比,使得原本需要长时间肌肉记忆才能领悟的步法转换,瞬间变得逻辑清晰、豁然开朗。这种化繁为简的智慧,是本书在众多太极拳书籍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评分作为一本入门级的指导书,其对细节的描述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这对于追求精准的习武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音。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指导调整了我的“起势”,仅仅是对手臂与躯干连接处的描述,就让我发现了过去练习中一直存在的“僵硬点”。书中对于手腕的“掤劲”和“沉劲”的区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具体的呼吸法和意念导引,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可触摸、可感知。特别是对于身体中轴线的把握,作者用了不少篇幅来强调“虚领顶劲”与“尾闾收敛”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描述使得我不再是孤立地去看待身体的某一个部位,而是将整个身体视为一个互相连通的柔性结构。这种系统性、整体性的指导思路,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动作分解图谱,它是在教你如何“思考”太极拳,而不是仅仅“模仿”太极拳的招式。
评分从实操层面上来看,这本书的练习计划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它充分考虑到了现代人时间碎片化的问题。作者没有要求读者必须抽出固定的两小时来练习,而是巧妙地将不同的练习模块划分成了“十分钟的定点功法”和“二十分钟的套路精炼”等不同时长的单元。这使得即使在工作日的午休间隙,也能进行有效的身体调整和气息练习,而不是让练习热情因为时间限制而消磨殆尽。更关键的是,书中对不同阶段的“自检要点”和“常见错误纠正”部分,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梳理。它不是简单地指出“你错了”,而是告诉你在某个特定状态下,应该如何用手指轻触身体的哪个部位来感知错误的力点,这种即时的、可操作的反馈机制,极大地提高了自学效率,让人感觉随时都有一个高水平的陪练在旁边指导,确保每一下的练习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