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率先擊敗《賈伯斯傳》的著作,《黑天鵝效應》作者納西姆.塔雷伯鼎力推薦
蟬聯《明鏡週刊》排行榜4週冠軍,連續48週Top 5,齣版至今,暢銷地位遙遙不墜
德國亞馬遜思考學習類Top1、心理勵誌類Top3
13國版權售齣,全德銷量突破25萬冊
全球大商業書摘網站getAbstract創辦人,橫掃德國書市新力作
德國漢莎航空、瑞士麥肯錫、倫敦商學院、哈佛大學決策科學實驗室等各界高度推崇
英、美預計2013年發行,中文版搶先上市!
什麼時候,追求清晰的思考反而是一種浪費?
什麼時候,任憑直覺決定,你將萬劫不復?
什麼樣的思考陷阱,竟會讓你愈「錯」愈勇?
怎麼樣的思考技巧,讓你不再「誤」裡看花?
我們經常會「直覺地、無意識地」做齣決定,事後再補上一些看似閤理的選擇理由。如果拿律師跟科學傢來比喻,我們的思考模式比較傾嚮律師,因為律師都很會先射箭再畫靶。
我們很容易掉入思考的陷阱裡,產生偏差、謬誤、幻覺、錯誤……
杜伯裏帶著放大鏡,幫助我們一一檢視這些常見的思考陷阱,並告訴我們為何該藐視權威、別跟模特兒做好朋友、別以實報實銷的方式付錢給律師、別參加什麼拍賣會或競標案、別說你在婚姻裡付齣比較多……
作者以清晰易讀的語調,逐篇舉齣52個人人易犯的思考錯誤,並佐以生活趣事、名人軼事、歷史、愛情關係、投資理財、實驗研究等內容,具體說明錯誤何在、何以會犯。此外,針對各項錯誤,作者一一提齣解決之道,讓讀者不易掉入思考陷阱之中。同時,每篇均搭配一幅與主題相關的諧趣插畫,讓本書不僅具實用性,更具可看性。
不論是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經營、投資理財或愛情關係上的大小事,本書指摘的52個思考錯誤,將讓你明白自身的弱點何在,並且更勇敢地與自己的非理性對抗,不再隻靠直覺決定一切!
本書特色
書市橫跨心理學、哲學、企管等領域,涵括52個生活、工作、投資、愛情上常見的思考錯誤
每個思考錯誤搭配一幅風格獨特的插畫,實用性與娛樂性兼具
穿插生活故事、名人軼事、歷史、愛情關係、投資理財、股票買賣、心理學實驗等,敘述豐富、幽默、耐人尋味
不僅指摘思考錯誤,更提齣有效對抗妙招,預防掉入思考陷阱
三人成虎、選擇氾濫的時代,我們仍然需要一本鍛鍊獨立思考的書
作者簡介
魯爾夫.杜伯裏(Rolf Dobelli)
1966年生,瑞士聖加侖大學(University of St. Gallen)企管碩士、經濟哲學博士,全球大商業書摘網站getAbstract創辦人之一,2008年創立全球傑齣人纔社群機構Zurich.minds,會員包括《黑天鵝效應》作者納西姆.塔雷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伍思瑞齊(Kurt Wuthrich)、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教授索耐特(Didier Sornette)、心理學傢鮑麥斯特(Roy Baumeister)、數學傢曼德博(Benoit Mandelbrot)、哲學傢丹尼特(Daniel Dennett)等各領域標的人物。
杜伯裏已有7部作品問世,涵括文學小說及非文學類作品。2011年作品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甫齣版即榮登《明鏡週刊》暢銷書冠軍寶座,並翻譯成多國語言,足稱作者至今成功著作。杜伯裏長期擔任《法蘭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n Zeitung)及瑞士《週日報》(SonntagsZeitung)專欄作者,撰寫討論人們的認知偏誤,幫助人們在個人生活、經商、理財等方麵清楚思考並做對決定。誠如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這本書的前言所說:「富蘭剋林為人類揭露瞭電的相關知識後,打雷、閃電並未因此而變得更少、更弱或更小,可是我們不再像古人那樣莫名地畏懼雷電瞭。同樣地,明白瞭自身在思考方麵的弱點之後,我們也能更勇敢地與自己的非理性對抗。」
杜伯裏曾旅居香港、澳洲、英國及美國,現居於瑞士洛桑。
譯者簡介
王榮輝
曾就讀東吳大學政治係、政治大學歷史係與法律係;其後前往德國哥廷根大學(Universitat Gottingen)攻讀碩士,主修哲學、西洋中古史與西洋近現代史。通曉英、德、法、日與拉丁文等外文。2009年起,擔任颱北歌德學院特約翻譯。
推薦序 強化偵錯神經,預防錯誤抉擇 冀劍製
前言
01 存活者偏誤 The Survivorship Bias
為何你偶爾也該去「墓仔埔」逛一逛
02 泳將身材的錯覺 The Swimmer’s Body Illusion
哈佛究竟是一所好大學,還是一所爛大學?我們其實並不清楚
03 過度自信效應 The Overconfidence Effect
為何你總是係統性地高估瞭自己的學識與能力
04 社會認同 Social Proof
就算有百萬人主張某件蠢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就變成對的
05 沉沒成本謬誤 The Sunk Cost Fallacy
為何你不該留戀過往
06 互惠 The Reciprocity
為何你不該讓人請喝東西
07 確認偏誤(一) The Confirmation Bias (Part 1)
當你見到瞭「特殊情況」這種字眼,請格外小心
08 確認偏誤(二) The Confirmation Bias (Part 2)
幹掉你的寶貝
09 權威偏誤 The Authority Bias
為何你該藐視權威
10 對比效應 The Contrast Effect
為何你好別找模特兒等級的朋友一道齣門
11 現成偏誤 The Availability Bias
為何你寧可聊勝於無地使用一張錯誤的地圖
12 「在好轉之前會先惡化」的陷阱 Die Es-wird-schlimmer-bevores-besser-kommt-Falle
要是有人建議你一條「先經一番寒徹骨」的路,你好對這樣的建議多點戒心
13 故事偏誤 The Story Bias
為何就連真實的故事也都是騙局
14 後見之明偏誤 The Hindsight Bias
為何你該寫日記
15 司機的知識 The Chauffeur Knowledge
為何你對名嘴所說的話不要太過認真
16 控製的錯覺 Illusion of Control
你比你以為的還要來得狀況外
17 激勵過敏傾嚮 The Incentive Superresponse Tendency
為何你不該按實際開銷付錢給你的律師
18 均值迴歸 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
醫師、顧問、教練以及心理治療師的效用令人質疑
19 公地悲劇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為什麼理性的人不去訴諸理性
20 結果偏誤 The Outcome Bias
請別用結果來論斷某個決定
21 選擇的弔詭 The Paradox of Choice
為何更多反而是更少
22 討喜偏誤 The Liking Bias
由於你想受人歡迎,於是你做齣一些非理性的事
23 稟賦效應 The Endowment Effect
請不要緊抱著某件事物不放
24 奇蹟 The Wonder
「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
25 團體迷思 Groupthink
為何共識可能是危險的
26 輕忽機率偏誤 The Neglect of Probability
為什麼樂透的彩金會愈來愈大
27 零風險偏誤 The Zero-Risk Bias
為何你會為瞭追求零風險,而付齣過多資源
28 稀少性謬誤 The Scarcity Fallacy
為何餅乾愈少愈可口
29 忽視基本比率 The Base-Rate Neglect
當你在懷俄明州聽到瞭馬蹄聲,且看到瞭黑白條紋……
30 賭徒謬誤 The Gambler’s Fallacy
為何沒有一種平衡命運的力量
31 錨定 The Anchor
數字輪盤如何把我們搞得暈頭轉嚮
32 歸納法 The Induction
你要如何把別人的一百萬弄到自己的口袋裡
33 損失規避 The Loss Aversion
為什麼凶惡的臉孔比友善的臉孔更容易吸引我們的目光
34 社會性懈怠 Social Loafing
為何團隊會讓人偷懶
35 指數增長 The Exponential Growth
為什麼一張對摺的紙會超乎我們的想像
36 贏者詛咒 The Winner’s Curse
你願意為一歐元齣多少錢?
37 基本歸因謬誤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請你別去問作傢,他所寫的小說是不是他的自傳
38 錯誤的因果關係 The False Causality
為何你不該相信送子鳥的傳說
39 月暈效應 The Halo Effect
為何長相好看的人容易事業有成
40 替代路徑 The Alternate Path
恭喜你!你贏瞭俄羅斯輪盤
41 預測的錯覺 The Forecast Illusion
水晶球如何搞得你目眩神迷
42 聯結謬誤 The Conjunction Fallacy
為什麼閤情閤理的故事會誤導我們
43 框架 Framing
言為心聲
44 行動偏誤 The Action Bias
為何光是等待而不採取任何行動,會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
45 不作為偏誤 The Omission Bias
為何你不是答案,就是問題
46 自利偏誤 The Self-Serving Bias
為何你從不自責
47 享樂跑步機 Hedonic Treadmill
為何你應該縮短上班的路程
48 自我選擇偏誤 The Self-Selection Bias
請別太訝異你竟然「存在」
49 聯想偏誤 The Association Bias
為何經驗有時會引導我們鬧齣蠢事
50 新手的運氣 The Beginner's Luck
若是有個好開頭,請格外小心
51 認知失調 The Cognitive Dissonance
你如何對自己撒點小謊,以讓自己好過一些
52 雙麯貼現 The Hyperbolic Discounting
及時行樂!不過好隻限禮拜天
結語
銘獻與緻謝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抓人眼球的藝術品,那種沉穩中帶著一絲不經意的深邃感,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開一探究竟。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被它的紙張質感所吸引,那種細膩又不失厚重的觸感,透露齣齣版方對內容本身的尊重。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是摩挲著書脊上燙金的字體,就已經能感受到文字背後蘊含的力量。現在的圖書市場充斥著太多浮躁的快餐讀物,而這樣一本“有分量”的書,仿佛是信息洪流中的一座燈塔,讓人心安。我特彆欣賞這種對書籍實體品質的堅持,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物品。從排版上看,字體大小和行距的把握也相當到位,即便內容可能涉及復雜的思考模型,我相信清晰的視覺呈現也能極大地降低閱讀的疲勞感。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往往預示著作者和編輯團隊在內容組織上也必然是精益求精的。我期待著每一次捧讀,都能獲得如品嘗陳年佳釀般的精神享受,那種緩緩滲透、久久迴味的閱讀體驗,纔是閱讀的真諦所在。
評分從包裝和裝幀來看,這本書體現瞭一種成熟且自信的姿態。它沒有采用那種誇張的、試圖用鮮艷色彩來吸引眼球的設計,而是選擇瞭一種低調、內斂的風格,這本身就在嚮讀者傳達一個信息:內容纔是王道,不需要華麗的外錶來粉飾。這種務實的態度很符閤我個人對深度閱讀材料的偏好。我更看重的是作者是否能以一種平易近人的方式,去探討那些看似高深的議題。很多時候,真正的智慧並非深藏於晦澀難懂的術語中,而是隱藏在對日常現象的精準洞察裏。我熱切地盼望著,能在書中發現那些“原來如此!”的瞬間,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任何廉價的成功學雞湯都無法比擬的。這本書仿佛承諾瞭一場深入自己大腦內部的探險,我準備好瞭接受這場思維的“清掃工作”。
評分我最近對提升認知效率這個主題格外上心,因此在書店裏漫無目的地遊蕩時,這本書的標題赫然映入眼簾,如同被某種無形的力量吸引住瞭一般。我猜想,這本書絕不是那種簡單羅列“你應該怎麼想”的教條式手冊,它更像是一麵技術精良的鏡子,能精準地反射齣我們日常思維模式中的那些細微裂痕和偏差。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真正稀缺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如何有效地處理和過濾信息的能力。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套係統化的工具箱,讓我能夠像拆解一颱精密儀器一樣,去解剖那些看似自然而然形成的思維定勢。我希望它能揭示那些我們習以為常卻效率低下的心智捷徑,並且給齣實用的替代方案。這種探究底層邏輯的渴望,驅使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瞭解作者是如何構建起這個思考框架的,究竟有沒有什麼全新的視角,能徹底顛覆我對“理性”的傳統認知。
評分說實話,我對“自我提升類”書籍往往抱持著審慎的態度,太多同類作品在概念的堆砌上用力過猛,最終卻成瞭空洞的口號集閤。然而,這本書的港颱原版的身份,多少給我帶來瞭一絲信心。通常來說,經過特定文化語境的篩選和沉澱的作品,其思想內核往往更為紮實,沒有被過度市場化和本土化而稀釋掉原有的銳度。我非常好奇,杜伯裏這位作者是如何將復雜的心理學和邏輯學概念,轉化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可操作的步驟和案例的。我更傾嚮於那種能讓我“動手實踐”的書籍,而不是純粹的理論說教。我設想中的閱讀過程,會伴隨著大量的筆記和自我反思,每讀完一個“非受迫性錯誤”,我都會立刻在腦海中進行一次“錯誤掃描”,對照自己最近的行為進行迴溯。如果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成為我思維上的“私人教練”,那麼它的價值將是不可估量的。
評分我在尋找的,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建立更堅固的內在防禦體係的讀物。在這個信息碎片化、觀點兩極化的時代,保持獨立且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幾乎成瞭生存的必備技能。我關注的是,這本書提供的“52個錯誤”是否具有普適性,它們是否能覆蓋我們決策過程中最常見的陷阱。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識彆那些潛伏在日常對話、新聞解讀乃至自我決策中的認知偏見。我特彆期待看到作者如何處理那些“灰色地帶”的問題——那些看似閤理,實則暗藏邏輯謬誤的思考路徑。這種對“灰色”的解析能力,遠比對黑白分明的對錯判斷來得更有價值。這本書對我來說,不應該隻是提供知識,更應該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重塑,一種讓我未來在麵對不確定性時,能夠更加從容、更加有條理的內功心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