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价值投资 财务指标 量化选股与投资策略全解析

从零开始学价值投资 财务指标 量化选股与投资策略全解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金 著
图书标签:
  • 价值投资
  • 财务分析
  • 量化投资
  • 选股策略
  • 投资入门
  • 股票投资
  • 财务指标
  • 投资实战
  • 投资理财
  • 资产配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翰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56980
商品编码:28739932183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书名:从零开始学价值投资 财务指标 量化选股与投资策略全解析

定价:45.00元

作者:杨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152569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从零开始学炒股系列,投资交易入门指导书。财报巧用,精准挖掘企业内在价值;能力深究,高效预判优质企业;策略揭秘,实现复合增长的超额收益。凝聚作者十余年炒股经验,以寻找安全边际为目标,以财务分析为基础,从价值投资理念到财务分析指标,从买卖点技巧到投资分析策略。

《从零开始学价值投资 财务指标 量化选股与投资策略全解析》全面阐述了以财务分析为基础的价值投资逻辑基础、杜邦分析方法、单多因子量化选股策略、格雷厄姆选股策略,全面展现了价值投资的主体——财务分析的分析方法,从而帮助寻求价值投资的朋友们,以共享发展的逻辑理念、简单明了的方法论,在投资过程中以低价购入优质企业、与优质企业共同成长,实现复合增长的超额收益。同时,也是为寻求更深层次的证券定价与财务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从零开始学价值投资 财务指标 量化选股与投资策略全解析》既是投资理念不可或缺的宝典,也是实际投资交易的实用手册,适合财务报表分析零基础、长期使用技术分析而在股票市场上亏损、为财务自由做长远打算的读者。

第 1章 为什么选择价值投资

1.1 任子行的跳水表演 / 2

1.1.1 总资产莫名大幅增加 / 3

1.1.2 营运资本 / 4

1.1.3 任子行有没有赚钱能力 / 5

1.1.4 任子行值不值得购买 / 7

1.2 价值投资在中国没有市场? / 7

1.2.1 价值投资必须长线持有? / 7

1.2.2 价值投资只买贵的? / 8

1.2.3 价值投资不是财务投资? / 8

1.3 为什么选择价值投资 / 8

1.3.1 预测不是分析 / 9

1.3.2 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 / 10

1.3.3 除财务分析外的其他方面 / 12

1.3.4 财务分析 / 13

1.4 财务分析要用到的工具 / 14

本章逻辑链 / 19



第 2章 逃离贫困陷阱

2.1 生产可能性曲线 / 21

2.1.1 由于稀缺必须规划 / 21

2.1.2 投资使曲线外移 / 24

2.2 投资是一项工作 / 27

2.2.1 深入分析 / 28

2.2.2 确保本金安全 / 28

2.2.3 适当的收益 / 29

2.3 股市的风险在于价格? / 30

2.3.1 股架太小撑不起肉 / 31

2.3.2 投资收益不成正比 / 32

2.3.3 因为价格低买了烂柿子 / 33

2.3.4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 33

2.4 阴谋论患者 / 35

本章逻辑链 / 37



第3章 筛选:偿债能力

3.1 资产负债表 / 39

3.1.1 平衡表 / 39

3.1.2 流动的和不流动的资产 / 40

3.1.3 流动的和不流动的债务 / 41

3.1.4 所有者权益 / 41

3.2 资产负债率 / 42

3.2.1 谁更希望资产负债率高 / 42

3.2.2 50% 是铁门槛吗 / 43

3.2.3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 / 44

3.3 流动性 / 46

3.3.1 流动比率 / 47

3.3.2 速动比率 / 49

3.3.3 现金比率 / 51

3.4 奥尔特曼Z 分值模型 / 52

3.4.1 模型公式 / 53

3.4.2 检验对比 / 53

3.4.3 Z 分值模型存在巨大的问题 / 55

3.5 其他偿债风险指标 / 56

3.5.1 产权比率 / 56

3.5.2 长期负债 / 57

3.6 身体好不好,还看资产负债表 / 59

本章逻辑链 / 62



第4章 筛选:盈利能力

4.1 利润表 / 64

4.1.1 营业利润 / 64

4.1.2 利润总额 / 67

4.1.3 净利润 / 67

4.2 营业收入中的核心竞争力 / 69

4.2.1 毛利率显示企业定位 / 69

4.2.2 销售净利润率看谁更棋高一招 / 72

4.3 还要落实到收益 / 74

4.3.1 总资产收益率 / 74

4.3.2 净资产收益率 / 76

4.4 谁更会经营 / 77

4.4.1 钱从哪来,到哪里去 / 78

4.4.2 为什么要分开计算 / 79

4.4.3 强中自有强中手 / 79

本章逻辑链 / 81



第5章 第三轮筛选:营运能力

5.1 周转 / 83

5.1.1 产品差异与成本领导 / 83

5.1.2 应收账款周转率 / 84

5.1.3 存货周转率 / 86

5.1.4 流动资产周转率 / 87

5.1.5 固定资产周转率 / 88

5.1.6 总资产周转率 / 89

5.2 现金 / 91

5.2.1 权责发生和收付实现 / 91

5.2.2 现金流量表 / 92

5.2.3 自由现金流 / 93

5.2.4 经营现金流才是干细胞 / 96

5.2.5 赚的还够还? / 97

5.3 盈利的质量 / 98

5.3.1 销售现金比率 / 98

5.3.2 资产现金回收率 / 99

本章逻辑链 / 101



第6章 杜邦分析

6.1 杜邦内核 / 103

6.1.1 顺藤摸瓜 / 104

6.1.2 伊利股份 / 105

6.2 三种不同侧重 / 106

6.2.1 高利润率 / 107

6.2.2 高周转率 / 108

6.2.3 高杠杆 / 109

6.3 净资产收益是怎么变低的 / 111

本章逻辑链 / 113



第7章 用《聪明的投资者》武装自己

7.1 谁是真正的投资者 / 116

7.1.1 防御型投资者 / 116

7.1.2 激进型投资者 / 118

7.1.3 市场先生 / 120

7.2 两个篮子 / 121

7.2.1 通货膨胀不要向外借钱 / 121

7.2.2 购买资产应对通货膨胀 / 122

7.2.3 对比CPI 与股票指数 / 123

7.2.4 对比股票指数与债券收益 / 126

7.2.5 两个篮子的重要性 / 126

7.2.6 通货膨胀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 / 127

7.3 这都什么时候了 / 129

7.3.1 时间尝试与幅度尝试 / 130

7.3.2 加入大盘月平均市盈率 / 131

7.4 债券怎么玩? / 134

7.4.1 风险和收益成正比? / 134

7.4.2 防御型投资者的跷跷板 / 134

7.4.3 左手差价右手利息 / 135

7.4.4 国债和企业债 / 136

7.4.5 如何做一个安全的债权人 / 138

7.5 防御型的防御方法 / 140

7.5.1 普通股的优点 / 140

7.5.2 防御的四个条件 / 141

7.5.3 排除了成长股 / 143

7.5.4 改变投资组合与风险 / 143

7.6 激进型投资者的进攻方法(部分) / 144

7.7 折现法 / 146

7.7.1 你会借钱吗 / 146

7.7.2 现在值多少钱 / 149

7.7.3 思维列控和上海机场 / 153

7.7.4 史上理论盈率 / 157

7.7.5 为什么A 股比H 股贵 / 158

7.8 仁者心动 / 159

7.8.1 择时交易 / 160

7.8.2 你不分红怪我喽? / 161

7.8.3 牛熊拐点的五个特征 / 162

7.8.4 波动只不过是心动 / 163

7.9 安全边际 / 166

本章逻辑链 / 167



第8章 量化选股策略

8.1 单因子量化选股策略 / 170

8.1.1 巴菲特的《华盛顿邮报》 / 170

8.1.2 极简市盈率估值法 / 171

8.1.3 万科A 的市盈率估值交易 / 173

8.1.4 量化市盈率选股策略 / 176

8.1.5 低市盈率量化买入策略 / 179

8.1.6 股票是另一种债券形式? / 181

8.2 多因子量化选股策略 / 186

8.2.1 症结在于回测 / 186

8.2.2 格雷厄姆的防御型多因子策略 / 186

8.2.3 一些多因子选股策略 / 190

8.2.4 怎样才算一个有效的策略 / 191

8.3 量化定投 / 192

8.4 不要妄想估值 / 193

本章逻辑链 / 196

杨金长期从事股票、期货、外汇等领域的实盘操作。1998年进入股市,经历过波澜壮阔的牛市,也经历过哀鸿遍野的熊市。曾经担任某基金公司的投资经理,掌管资金达20多亿。现任量子恒道信息咨询公司策略分析师,擅长量化分析和程序化交易,对海龟法则和三重滤网有深入研究。著有股票畅销书《从零开始学炒股:新手入门、大智慧详解、买卖之道》《从零开始学筹码分布:短线操盘、盘口分析与A股买卖点实战》。






探索量化投资的深层逻辑:超越表面指标的系统构建 本书聚焦于量化投资策略的深度构建与实践应用,旨在为有志于在复杂市场中寻求稳健回报的投资者提供一个系统化、前瞻性的分析框架。我们不关注那些仅停留在教科书层面的基础概念或某一特定领域(如价值投资的传统筛选标准),而是深入探讨如何将宏观经济洞察、市场微观结构理解与先进的数学建模相结合,以应对现代金融市场的挑战。 第一部分:量化投资的底层逻辑与现代市场结构分析 本书首先摒弃了对传统财务报表逐项解读的窠臼,转而着眼于资产定价模型的演进与局限性。我们将剖析从CAPM到Fama-French三因子、五因子模型,乃至更为复杂的跨资产类别定价模型的内在假设与现实失效点。重点在于理解因子溢价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是否依然有效。 我们深入探讨市场微观结构(Market Microstructure)对量化策略的决定性影响。内容涵盖订单簿的动态分析、高频交易对流动性的冲击、延迟(Latency)对策略执行效率的制约。读者将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结构性信息来构建更具韧性的交易信号,而不是简单地依赖公开的日线或分钟级数据。此外,本书还将详细解析信息不对称性在不同市场阶段的表现,以及如何通过构建衡量信息流速和质量的指标,来提前捕捉市场情绪的拐点。 第二部分:因子挖掘与高级特征工程 本书的第二个核心部分,完全脱离了传统的“市盈率低”、“市净率低”等价值投资的显性筛选标准,转而专注于因子挖掘(Factor Discovery)的科学流程。 1. 数据的清洗、处理与时间序列的特性: 我们不只是简单地介绍数据源,而是深入探讨如何处理金融时间序列固有的非平稳性、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这包括对收益率进行GARCH/EGARCH模型拟合、进行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以及如何利用高频数据构建更稳定的日内(Intraday)因子。 2. 跨领域特征的融合(Cross-Domain Feature Engineering): 本部分是本书的亮点之一。我们不再局限于财务或价格数据,而是探索如何将文本挖掘(NLP)应用于监管文件、行业报告中提取的语义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可量化的情绪或风险因子。同时,结合网络科学的方法,分析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强度、供应链的脆弱性,构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的风险暴露指标。 3. 因子正交化与冗余检验: 成功的量化策略依赖于相互独立、具有稳定解释力的因子。我们将详细介绍主成分分析(PCA)的应用局限性,并重点阐述独立成分分析(ICA)在分离潜在经济驱动力方面的优势。读者将学习使用迭代回归和信息比率测试来系统性地剔除低效、共线性的因子,构建一个“正交化因子组合”。 第三部分:策略构建与风险预算的系统优化 第三部分从“选股”的原子行为,上升到“组合构建与风险管理”的系统工程层面。 1. 信号融合与模型选择: 我们将对比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与机器学习(如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机,以及深度学习中的LSTM/Transformer)在处理金融时间序列时的适用场景。重点讨论如何构建多模态融合模型,即如何有效地将来自不同数据源(价格、基本面、另类数据)的信号进行时间对齐与权重分配。 2. 动态风险平价与约束优化: 抛弃静态的等权重或简单波动率加权,本书深入讲解动态风险平价(Dynamic Risk Parity)的构建。这涉及到如何实时估计不同资产或因子的条件协方差矩阵(如使用Rolling GARCH或Copula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时的约束优化(Constrained Optimization)。我们将详细推导如何在交易成本和流动性限制下,求解凸优化问题以实现资本的最优配置。 3. 回测的陷阱与稳健性测试: 本部分是量化实践的“试金石”。我们不仅会批判性地审视常见的回测偏差(如幸存者偏差、过度拟合),更会介绍先进的稳健性检验方法,包括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前向测试(Forward Testing)以及基于经济情景的压力测试(Scenario Analysis),确保策略在未见数据上的表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可信度。 第四部分:策略执行与交易成本控制 量化策略的最终实现依赖于高效的执行。本书将分析滑点(Slippage)的构成要素——包括市场冲击成本(Market Impact Cost)和信息成本(Information Cost)。我们将探讨如何应用基于模型的执行算法(如VWAP、TWAP的改进版本,以及更复杂的Optimal Trading算法),以最小化对市场的冲击,从而确保策略的预期收益能够真正转化为实际的净收益。 总结: 本书面向的是那些已具备基础金融知识,但希望从“描述性分析”跃升至“预测性建模”层面的进阶投资者和量化研究人员。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即插即用的指标公式,而是一套系统化的思维工具和现代金融工程技术,帮助读者在复杂、信息爆炸的市场环境中,建立起具有长期竞争力的、可验证的投资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这本《从零开始学价值投资》,本来只是想找本入门读物,没想到它带来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预期。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财务指标”的深入剖析,这部分内容简直是干货满满!作者没有止步于简单地罗列几个指标,而是详细解释了每个指标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比如,像市盈率(PE)、市净率(PB)这些我们常听到的指标,书中就详细讲了它们的计算方法、优缺点,以及在判断公司估值时需要注意的陷阱。更让我惊艳的是,作者将这些指标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套评估公司财务健康度和估值水平的系统性方法。我过去常常纠结于单个指标的高低,而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从多个维度去综合分析,避免了以偏概全。尤其是关于自由现金流和股息政策的章节,让我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严谨,但又不失清晰,每一个公式的推导、每一个观点的论证都显得非常有说服力。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把“财务显微镜”,能够更精准地洞察企业的真实状况。这对于我这个对数字有点畏惧的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评分

这本书的“投资策略”部分,绝对是整本书的精华所在,对我启发极大。在前面扎实的价值投资和量化选股理论基础上,作者将这些知识升华到了具体的实战层面。它详细地探讨了不同的投资策略,从保守的长期持有到稍微激进的战术性操作,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我尤其被作者关于“如何制定个性化投资策略”的章节所打动,它强调了投资策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市场环境进行调整。书中提供的多种策略组合和风险管理方法,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投资路径。例如,关于如何在高估值市场中进行防御,或者在市场低迷时如何寻找机会,这些都给了我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南。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投资者,而是一个能够主动制定并执行自己投资计划的“行动者”。书中的语言风格在这部分变得更加 the point(直击要害),每一句话都蕴含着作者多年的实战经验和深刻洞察。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投资导师,在指引我前行。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任何“从零开始”的书都抱有一丝怀疑,总觉得它们过于浅显。但《从零开始学价值投资》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它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宝藏”。我并非投资新手,但这本书在梳理和深化我的投资认知方面,起到了难以置信的作用。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一种极其真诚和坦率的态度,分享他对投资的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投资心理学”的讨论,这一点在很多投资书籍中都常常被忽略,但它却是影响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作者深刻地剖析了投资者常见的非理性行为,例如恐惧、贪婪,以及如何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做出错误的决策。书中提供的应对策略,例如“保持独立思考”、“不被市场情绪裹挟”,让我对自己的投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反思。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耐心地引导我认识到投资的真正挑战并非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我们自身的内心。这本书的整体结构非常完整,从基础理论到实战应用,再到心理建设,都面面俱到,让我感觉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收获。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成熟、更稳健的投资框架。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令人惊喜了!我之前对投资理财一直是一知半解,觉得那些复杂的概念和术语望而却步。但《从零开始学价值投资》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娓娓道来。我最喜欢的是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那些高深的财务模型,而是从最基础的“为什么”开始,引导我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内在价值,以及为什么它如此重要。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到位,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真实的股票和公司的案例,让我一步步看到价值投资是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特别是关于如何识别“好生意”和“好公司”的部分,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那些看似复杂的财务报表,在作者的解读下变得清晰明了,我甚至开始享受研究公司财报的过程了!这比我之前盲目跟风或者听信小道消息强太多了。这本书让我真正明白,投资不是一场赌博,而是一门需要耐心、智慧和独立思考的艺术。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看懂数字,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理性地看待市场波动,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并在市场低迷时发现价值洼地。我迫不及待地想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期待着我的投资之路能够更加稳健和有方向。

评分

我一直对量化投资充满好奇,但又觉得它离我遥不可及。《从零开始学价值投资》中的“量化选股”章节,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隔阂。这本书的作者非常巧妙地将量化思维与价值投资的理念相结合,为我打开了全新的视角。它并没有像一些纯粹的量化书籍那样,充斥着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编程代码,而是从如何利用量化方法来辅助价值投资决策出发,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构建量化选股模型的思路和步骤。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强调量化选股并不是要取代人的判断,而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筛选出符合价值投资标准的股票。书中列举了多个经典的量化因子,例如盈利能力、估值水平、成长性等,并解释了这些因子是如何被量化并用于构建选股策略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构建自己的选股模型”的建议,这让我觉得量化选股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普通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量化工具。这本书的案例非常实用,让我看到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可能性。通过这本书,我不再害怕量化,反而觉得它是一种能够提升投资效率和决策准确性的强大助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