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让你和孩子更贴心
定价:29.80元
作者:戈登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8068847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21世纪新版推荐:《P.E.T.父母效能训练:让亲子沟通如此高效而简单》父母效能训练(P.E.T.)是一场全美性的父母效能运动,30多年引入日本、韩国,1998年盛行于东南亚、中国台湾,2004年开始进入中国,目前在已有指定的授权培训机构。这一侧重于改善人际关系、造福人类的父母训练运动已波及全球 43个国家和地区,风靡世界近半个世纪,每年接受训练的父母超过 500万人,他们将所学到的方法和技巧应用于亲子教育与日常生活后效果显著,生活和事业明显改善。父母效能训练,源于1963年美国心理学家汤玛士戈登博士的一套父母沟通训练系统。刚起步时的主要目标是针对“问题家庭”的父母。因此,美国将其用于针对少年犯父母必修的一门课程,用此方法加强对父母的教育,强化少年问题的预防功能,并发展出一套简单、实用的沟通模式。后发现这套方法对改善普通家庭关系也非常适用,并能很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问题、夫妻离异、家庭不和,被“少年问题白宫会议”肯定为“防止家庭崩溃的新模式”而向全国父母推荐,成为美国父母学校的基础课程。20世纪90年代成为美国教师上岗的必修课。让人们通过基本技巧的运用,清楚的界定问题、积极的聆听、明确的表达,使父母、教师与孩子彼此更好地相互了解,达成共识。 这一运动的发起者汤姆斯 戈登博士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并留校任教,曾担任加州心理学会会长,美国白宫儿童顾问等职。为此,汤姆斯 .戈登博士分别于1997-1999年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提名。1999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金奖, 2000年获得世界个人终身成就奖。
内容提要
父母效能训(P.E.T.)由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于40多年前创立,是美国全国性的父母训练教程,向父母传授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并循序渐进地提出建议,以解决家庭冲突,让每个人在冲突中都赢。这本备受推崇的家教经典,是世界上首套经过深入实践与研究、广受赞誉,并经受验证的父母培训教程,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这本书于诞生30周年之际重新得以修订。这本具有开创性的父母指导书将:
如何避免成为一位许可型父母;
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如何说孩子才愿听;
如何教孩子保留他们的问题并自己解决;
如何使用双赢的办法来解决冲突
运用这本不受时间限制的P.E.T.教程,将会让你即刻产生效果:减少战争,少发脾气、不说谎话、不再使用惩罚。不管你家孩子是刚会走路而寻求独立的幼儿,还是开始反叛的青少年,您在使用本书的时候都可以发现:P.E.T.确实是一套富有同情心、卓有成效的办法,以帮助您养育一个充满责任心的孩子,塑造一个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庭环境。
目录
前言
章 父母应该受到训练而非责备
第2章 父母是人而不是神
第3章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接受性语言
第4章 将你的积极倾听技巧付诸实践
第5章 怎样倾听婴幼儿讲话
第6章 怎样说,孩子才会听
第7章 让“我-信息”发挥作用
第8章 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不可接受的行为
第9章 不可避免的亲子冲突:谁应获胜
0章 父母的权力:必要而正当吗?
1章 “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
2章 父母对“双赢”方法的恐惧和担忧
3章 将“没有输家”方法付诸实践
4章 父母怎样才能不被“炒鱿鱼”
5章 父母如何通过改变自己来预防冲突
6章 孩子的其他家长
附录
作者介绍
托马斯戈登博士,美国执业心理学家,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并留校任教,曾担任加州心理学会会长,美国白宫儿童顾问等职。戈登博士以其创建的“戈登方法”而闻名全球,这一方法起初用于改善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后发展为一种改善所有人际关系的通用模式。
戈登博士花费了近50年时间,为父母、老师和传授如何建立有效关系的模式,其模式建立于一种信念基础之上,即强制力会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于是他开始探求一种替代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交流并解决家庭、学校和工作中的冲突。
这些技巧包括“积极倾听”、“我-信息”和“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办法。这些办法如今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戈登博士初次于上世纪50年代为一些商业组织做顾问时运用这些方法。1962年,他开发了“父母效能训练”(P.E.T.)课程,次P.E.T.课程由他亲自在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市的一家咖啡馆给14位父母讲授。事实证明,这一课程非常受欢迎,于是戈登博士开始训练讲师,让他们在社区讲授课程。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这一课程遍及美国50个州。
1970年,戈登博士写作《父母效能训练手册》(P.E.T.)一书,这本书将无数父母引入了他的新家教哲学。世界各国的人们也开始关注这一课程,并在其国家开设培训。据统计,这本书以33种语言在全球出版,英文版高达500多万册。全球43多国家和地区每年近500万父母参加此培训课程。
为了对戈登博士给人际关系改善所做的贡献,戈登博士于1997、1998、1999年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2000年,美国心理协会与加利福尼亚心理协会授予其“终身成就奖”。此外戈登博士还担任过美国白宫儿童顾问。
戈登国际培训公司1974年成立,长期致力于帮助人们正确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传授有效的、基本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如今戈登培训公司已成为一家全球闻名的培训机构。
文摘
序言
本店新店开张,满99元全品包邮,偏远地区除外。
从装帧和整体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也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纸张的质感非常不错,拿在手上有一种沉甸甸的、值得珍藏的感觉,封面设计虽然简洁,但色彩搭配既沉稳又不失亲和力,放在书架上非常赏心悦目。我经常在睡前阅读,这本书的装帧在灯光下看起来很舒服,不会有刺眼的反光。内容方面,作者的论述结构非常严谨,每一章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逻辑闭环,让人在阅读时有种步步为营、豁然开朗的感觉。它没有回避教养过程中的“灰色地带”,例如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嫉妒、恐惧)时,是如何在不压抑孩子天性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健康表达的。整本书贯穿着一种核心理念,即:父母的自我成长是最好的亲子教育。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对待孩子,更是关于如何更好地成为一个成熟、有智慧的成年人。我几乎是带着做笔记的心态读完的,很多地方我都用荧光笔做了标记,因为它们不仅仅是理论,更是未来家庭生活中可以随时查阅的“行动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那种温暖而又不失专业的色调,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想传递的亲子间的联结感。我记得当初在书店看到它时,仅仅是翻开扉页,那开篇的几句话就深深地触动了我。它没有上来就堆砌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非常接地气地描绘了现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小摩擦”——比如孩子写作业时的拖沓、青春期叛逆期的沉默,以及我们自己那些不自觉的“吼叫”瞬间。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扎实,叙事流畅,读起来丝毫没有那种教科书式的枯燥感。更让我欣赏的是,它非常注重“共情”,它承认父母的局限性,让我们知道“不完美”的父母一样可以教养出优秀的孩子,这种接纳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支持。整本书的排版也很舒适,字体大小适中,段落间留白恰到好处,即便是需要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生活化的场景小故事,它们像是镜子一样,让我看到了自己和孩子相处时的影子,让我开始反思那些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沟通方式。这本书的价值,首先在于它建立了一种温和的对话基调,它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低语,给予最实用也最贴心的建议。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深度的自我探索之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输入。我原以为所谓的“效能训练”就是一堆生硬的技巧,学会了就能立刻“管住”孩子。然而,这本书的精髓完全不在于“管束”,而在于“看见”。它引导我首先去看清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期待是如何投射到孩子身上的。比如,书中对“倾听的艺术”那一部分的阐述,我简直是拍案叫绝。它细致地分析了我们平时听到的和真正“听进去”的区别,我意识到自己过去常常是在脑子里组织反驳或说教的语句,而不是真正接收孩子话语中的情绪内核。这种细腻的剖析,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在对话中暂停三秒,先深呼吸,再回应。书中提出的很多练习,都需要我们放下过去固有的身份标签——“我是家长,我必须正确”——去尝试站在孩子的视角理解那个小小的、正在经历巨大成长的个体。这种视角的转换,极大地降低了家庭冲突的频率。它教会我的最重要一课是:处理问题时,永远先处理情绪,再处理行为。这本书的逻辑层次非常清晰,从建立安全感的基础,到处理冲突的进阶技巧,层层递进,毫不拖沓,每一章都能找到可以立即付诸实践的点。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比较追求效率的人,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担心它会像很多育儿书一样,为了凑字数而加入大量不必要的理论阐述。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精炼,它成功地平衡了理论深度和操作性。作者对于一些经典心理学概念的转述,精准而易懂,没有晦涩的术语,使得即便是对心理学完全陌生的父母也能轻松掌握。举个例子,书中对于“积极反馈”的定义,就远比我们通常理解的“表扬”要丰富得多。它强调的是对努力过程的肯定,而非仅仅对结果的赞扬,这一点在实际应用中效果立竿见影。我尝试了书中建议的一种“每日简报”方式,让孩子和我都记录下当天最想感谢或最感到骄傲的一件事,这个小小的仪式,竟然奇迹般地改善了我们晚上睡前的氛围。此外,这本书在谈论“规则设定”时,也展现了极高的智慧。它没有推崇“权威至上”,而是将规则的建立视为一个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协商的过程,这极大地提升了孩子对规则的内化和遵守意愿。整体来看,这是一本工具箱式的指导书,但工具箱里装的都是高品质、经过打磨的实用工具。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不贩卖焦虑,而是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图。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别人家的孩子”的成功案例裹挟,从而对自己的育儿方式产生怀疑。这本书则像是一剂强心针,它反复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父母需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文化和孩子的气质来调整策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界限”问题上的态度。很多父母害怕设立界限会让孩子感到被拒绝,从而在管教上犹豫不决。但书中清晰地阐明了,清晰、温和而坚定的界限,恰恰是给予孩子安全感的基石。它提供了一整套应对孩子试探和反抗的脚本,这些脚本充满了人文关怀,而不是冰冷的命令。例如,当孩子因为规则感到沮丧时,作者建议我们先验证他的情绪:“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因为你不能再玩那个游戏了。”——这种先处理情绪的模式,极大地减少了对抗性。这种细腻的处理方式,远非一般市面上的“速成指南”可以比拟,它要求父母投入时间去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沟通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