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做人有气度,做事有尺度
定价:42.00元
作者:牧之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008670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l一本有关低调做人和高调做事的使用指南。
l读懂人情世故的*本书。
l职场妙药,心灵鸡汤!
l处世的态度,三分做事,七分做人;说话的态度,三分在讲,七分在听。
l实用性高,每一篇都有案例,有方法,教你怎么用高情商有艺术地与他人沟通。
内容提要
人的一生有两个永恒的主题,即做人和做事。这两个主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的分寸却并没有那么容易拿捏。
在本书中,我们从做人气度修炼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有宽容、谦逊、勇敢、克制、从容、大气等;也精炼了做事尺度的标准,如表达、行为、举止、待人、情绪、低调等;*后将做人的气度和做事的尺度进行了融合,将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修习的“处世哲学”分析得淋漓尽致,鞭辟入里。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厚圆满。
目录
作者介绍
牧之,原名张振华,山东临沂人,中国鲁迅文学院新锐青年作家,自1996年至今已在多家文学刊物以及文学网站发表作品500余万字。著有《不可不读的1000个感动心灵故事》《不可不读的1000个人生哲理故事》等图书。
文摘
序言
这本新书的标题确实很有意思,让人忍不住想翻开看看。我个人认为,如今社会节奏这么快,每个人都追求效率和速度,很多时候在待人接物上就容易显得有些急躁或失了分寸。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思考框架,教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比如,在面对职场上的竞争或者生活中的摩擦时,怎样做到既维护了自己的立场,又不会让场面变得难堪或激化矛盾。那种“气度”,我想不仅仅是胸襟开阔,更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是对他人处境的理解和尊重。而“尺度”,则关乎界限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碰,这对于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我希望作者能通过生动的案例,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来阐述这些看似简单实则精妙的处世哲学。如果能有一些关于情绪管理和自我边界设定的实用技巧,那就更好了,毕竟理论谁都会讲,关键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真正将这些智慧内化为一种自然的反应。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而是用一种非常平等且充满同理心的笔触来与读者对话。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讨论“尺度”拿捏时所展现出的细腻观察力。要知道,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每个人都有无数表达自我的机会,但也因此带来了过度暴露和界限模糊的问题。如何拿捏分寸,既能表达观点又不至于冒犯,这门艺术似乎越来越难掌握了。作者似乎深谙此道,他通过对一些经典情境的剖析,展示了如何在坚持自我核心价值的同时,保持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这让我意识到,“尺度”绝非僵化的规则,而是一种流动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调整的智慧。这种智慧的传递,是通过精炼的文字和富有画面感的描述实现的,读起来毫不费力,却能留下悠长的回味,让人在合上书本后,还能继续在脑海中推演和实践。
评分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重新定义了“强大”。过去的理解中,强大往往与强势、不妥协画上等号。但通过阅读,我开始明白,真正的强大是一种柔软的力量,是能够容纳不同声音、能够自我修正的弹性。尤其是在处理人际冲突时,那种“有气度”的表现,并非是忍气吞声,而是在洞察一切之后,依然选择以最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最体面(对己对人都是)的方式去应对。这种洞察力,需要极高的自我觉察能力。而“尺度”的把握,则如同一个精密的仪器,帮助我们将这种内在的洞察力,精确地投射到外部行为中,避免“好心办坏事”或“言多必失”。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稳定且富有弹性的心智模型,帮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稳稳当当地做人,精准有效地做事,非常值得细细品味和时常翻阅。
评分坦白说,市面上有太多关于“情商”和“成功学”的书籍,很多内容都大同小异,读过就忘了。然而,这本书在处理“气度”和“尺度”这两个概念时,显得格外有深度和新意。它似乎超越了单纯的社交技巧层面,深入到了个体生命体验的核心。我注意到,书中反复强调的“从心出发,量力而行”,这是一种对内在驱动力的重视。很多人在追求“气度”时,可能会陷入过度迎合或伪装坚强的误区,但这本书似乎在引导我们回归到真实的自我,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自然会散发出那种无需刻意营造的气场。至于“尺度”,它在这里被描绘成一种对自我能量消耗的精妙管理,知道何时该投入,何时该收敛,这对于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它提供了一种更可持续的、更贴合人性的成长路径,让人感到踏实和可靠。
评分读完这本引发我深思的作品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在处理一些关键时刻时的不足。特别是在处理那些挑战我耐心和原则性的情境时,我常常会发现自己难以做到收放自如。这本书并非提供一蹴而就的“万能药”,而是更侧重于引导读者进行深层次的自我审视。它提出的许多观点,都迫使我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对“成功”和“得体”的定义。过去我可能更关注结果的达成,而忽略了达成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品格。这本书似乎在强调,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统一性才是持久力量的来源。它用一种近乎哲学的探讨方式,触及了为人处世的根本逻辑,让人感觉不仅仅是在学习技巧,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修炼。那些关于如何面对误解、如何处理拒绝的篇章,尤其发人深省,让我开始思考,真正的“有气度”是否意味着能够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并依然保持前进的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