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斯波克育儿经(新第9版)
定价:49.80元
作者:本杰明.斯波克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4426458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981kg
编辑推荐
《斯波克育儿经》**第9版隆重面世
全球**、被公认为*可信赖的育儿书
39种语言全球发行,突破5500万册
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的10本书之一
内容提要
《斯波克育儿经》被公认为20世纪可信赖的育儿手册,凝结了“育儿之父”斯波克医生经60年考验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曾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波伏娃的《第二性》等入选《时代》周刊“影响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
自1946年以来,《斯波克育儿经》一直不断修订补充,本书为*修订第9版,不仅更新了全面、、值得信赖的信息:如意外伤害、常见疾病、免疫、行为和心理障碍等知识;还针对父母近年来关注的焦点问题,补充了关于孩子成长和发展、不同年龄的生理、智力和情感需要方面的内容:如肥胖和营养,孩子与电脑游戏,如何应对压力等。全新升级的第9版还对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和梳理,使结构更合理,更方便读者查阅。
你可以成为称职的父母,“相信你自己和宝宝”。
目录
作者介绍
本杰明·斯波克(1903~1998)
20世纪可信和受爱戴的“育儿之父”,美国儿科、医学博士。
斯波克博士先后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医学。1933~1947年担任儿科医生。他还长期研究心理分析学。1947年之后,在国际*的临床医学中心——梅约医学中心以及匹兹堡大学、凯斯西储大学担任医学教师和学者。
斯波克博士在世界各地演讲,著有11本书。
罗伯特·尼德尔曼
耶鲁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儿科副教授,有27年儿科医生从业经验,专注于儿童早期学习、读写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等领域的研究。
尼德尔曼博士是《斯波克育儿经》第8版和第9版的修订者,并著有《斯波克育儿基础》。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育儿技巧”,更深入地触及了“亲子关系”的本质。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构建的是一种长期的、相互影响的联结。作者在描述如何处理分离焦虑时所采用的叙事方式,非常温暖而富有同理心,它不是教你如何“摆脱”孩子的依赖,而是教你如何“高质量地陪伴”他们度过依赖期,最终自然过渡到独立。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是任何速成手册都无法给予的。读完之后,我的工具箱里多了一份宝贵的“指南针”,它不直接指明方向,而是帮助我在迷茫时,重新校准自己内心深处对爱、耐心和尊重的理解。这使得我在面对那些复杂的情感场景时,能够更加从容和自信。
评分这本厚厚的育儿宝典,拿到手的时候,心里就盘算着,这下总算能找到一些立竿见影的“秘方”了吧。毕竟,为人父母的焦虑感,就像夏日里挥之不去的闷热,让人总想抓住点什么确切的指南。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孩子早期习惯养成的章节,比如如何温柔而坚定地引导宝宝度过“猛长期”,以及在他们开始展现出独立意识时,我们该如何巧妙地平衡管教与放手。书里对“倾听”的强调,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它不只是要求家长听孩子在说什么,更是要解读他们肢体语言背后的需求和情绪。有一段关于处理夜醒的论述,不同于我之前读到的那些“坚持到底”的教条,它提供了一个更具弹性、更贴合孩子个体差异的视角,这让我感到非常受用。与其说它是一本教条式的说明书,不如说它是一份充满智慧的对话录,引导我们去观察、去理解那个独一无二的小生命,而不是试图把他们塞进一个标准化的模具里。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实操细节的人,所以在阅读任何育儿书籍时,我都会带着一种近乎“检验员”的眼光去看待里面的建议是否能在现实生活中落地。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没有将所有家庭模式都一概而论,而是提供了多重选择的框架。例如,在处理家庭成员间的育儿理念冲突时,它提供的建议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如何建立一个共同的沟通平台,尊重彼此的角色和付出。我发现,书中的很多建议是建立在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扎实理解之上的,而不是基于空泛的道德说教。它教会我如何设定“合理的期待值”,这对于缓解我自身的压力至关重要。当期待值合理了,孩子偶尔的“失误”就不再是世界末日,而成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注脚。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篇幅着实让人有些望而生畏,但一旦沉浸进去,你会发现它的逻辑性极强,阅读体验出乎意料地流畅。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持之以恒的“相信孩子的能力”的基调。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让你重新审视自己过去那些基于“大人经验”的判断。例如,关于“早期教育”的讨论,作者并没有鼓吹过早地进行填鸭式灌输,而是强调创造一个充满探索欲和安全感的环境,让孩子在玩耍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这与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军备竞赛式”育儿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因为被某个观点触动,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反思自己过往的言行是否无意中压抑了孩子的某些天性。这更像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旅程,关于如何放下“完美父母”的包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以此为基础去爱孩子。
评分初为人父,最让我头疼的是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小状况时,那种手足无措的感觉。比如,孩子对新食物的抗拒,或者在公共场合突发的“小脾气”。我希望能找到那种能在紧急关头立刻派上用场的“急救手册”。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却是更深层次的反思。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样做”,而是让你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比如,当孩子哭闹时,作者引导我们去分析这种哭闹背后的生理需求、情绪积压,甚至是环境刺激。这种对“根源”的追溯,让我从一个被动的“问题解决者”,慢慢转变成一个主动的“环境设计者”。我开始有意识地去调整家里的氛围,减少不必要的感官刺激,从而发现,许多“问题”在萌芽阶段就被化解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工具箱里装的不是锤子和钉子,而是放大镜和温度计,让你能更精确地测量和观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