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好妈妈口袋书3-我和孩子的约会
定价:16.80元
作者:李贤国,童趣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11528497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141kg
编辑推荐
专业儿童心理咨询师,帮助父母解决教养孩子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
实用又专业,方便阅读,方便随时查阅。
灵巧精致的口袋书形式,适合年轻的妈妈们利用各种空余间隙随时应用。
口袋书字数不多,字字珠玑,同时案例丰富,技巧实在,解决父母工作繁忙无法阅读大部头家教书的困扰。
内容提要
《好妈妈口袋书》系列03《我和孩子的约会》的作者仍为专业儿童心理咨询师李贤国。她从事20余年的儿童教育、咨询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有教育智慧的母亲,教养了三个男孩子。如今李贤国老师的新浪微博@李贤国儿童咨询 因着专业的解说和咨询案例,不断被新浪亲子推荐,短短一个月粉丝已经近万人。
这套口袋书的策划原则是:精致小巧,便于随身携带,便于随时查阅,每本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给予手把手地指导。充分切合了妈妈们忙碌的生活节奏。前两本推出后,在一些亲子地带做了试读,反响都非常好,妈妈们一致表示:内容实用,非常方便阅读!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聊天,和孩子在一起时聊什么,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这是当今父母共通的疑问。在《我和孩子的约会》这本书中,李老师分享了她与三个儿子进行沟通的独特方式——和孩子单独约会,并对约会的形式、时间、地点以及约会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为父母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能够更为有效地实践前两本口袋书的理念和技巧。
本书共分十章,章旨在说明和孩子约会的益处——给孩子补充心灵营养、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协助孩子的成长、稳固亲子关系等,第二章介绍了进行约会的方式——谈话不可少、一起决定行程、事先确定时间。
从第三章开始,每章都有一个约会主题,为父母与孩子约会时的谈话提供了方向:说说爱意——建立安全感(爱的发展),谈谈选择——培养做决定的能力(智能发展),聊聊是非——学习道德判断(道德发展),探探身体——欣然接纳生理变化(生理发展),讲讲关系——增进社会适应力(社会发展),听听心情——了解及疏解情绪(情绪发展),看看性格——认识并发展自己(性格发展),想想办法——激发创意和能力(创意发展)。
归根结底,约会的目的其实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进而引导孩子,使其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目录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自序
章 约会力量大
第二章 打造专属二人的约会天地
第三章 说说爱意——建立安全感
第四章 谈谈选择——培养做决定的能力
第五章 聊聊是非——学习道德判断
第六章 探探身体——欣然接纳生理变化
第七章 讲讲关系——增强社会适应力
第八章 听听心情——了解及疏解情绪
第九章 看看性格——认识并发展自己
第十章 想想办法——激发创意和能力
——《父母必读》杂志编辑
作者介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认证“家庭教育专业人员”
中国台北市阳明全人关爱协会主任暨协谈部督导
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讲师
北京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讲师
马来西亚文桥传播中心生命花园讲师
儿童教育专业出身,从事儿童工作20多年,有丰富的儿童咨询辅导经验,常被邀请担任亚洲多国教养机构的讲员和培训师。深知和孩子的互动不是使用技巧灌输知识,不是运用方法纠正错误行为,而是用生命陪伴,用心和他们建立关系,尽力了解他们的需求。她还是一位悉心养育了三个儿子的好妈妈,有一位全力支持她的好丈夫。李老师结合自身教养经验和专业知识,用实用浅显的口袋书形式,给爱孩子却有些无所适从的父母和教养者随时随地的专业帮助。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彻底颠覆了我对“高质量陪伴”的固有认知。在此之前,我总觉得“高质量”意味着我要放下所有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种精心策划的活动中去,比如昂贵的亲子游或者复杂的科学实验。然而,这本书似乎在温柔地提醒我,真正的“约会”并不需要宏大的背景和昂贵的道具,它可能只是饭桌上的一次专注倾听,或者睡前五分钟放下手机的眼神交流。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令人惊叹,她能敏锐地察觉到,孩子真正渴望的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在场”的那种纯粹的、不带评判的关注。这种由内而外的转变,比任何技巧层面的指导都更有力量。它不是教我如何“哄”孩子,而是引导我如何“看见”孩子。这种深层次的自我反思,远比我预想的要深刻得多,让我开始审视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无意识的“敷衍”行为。
评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亲子沟通障碍时的那种耐心和同理心。很多育儿书会把“沟通不良”归咎于孩子的不理解或反抗,但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分析父母自身的表达模式和情绪管理问题。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非暴力沟通”的入门技巧,并不是那种生硬的套路,而是鼓励我们首先要接纳自己的焦虑和不耐烦。这种坦诚的态度非常打动人,它承认了做父母的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犯错的个体。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那一小节,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它提供了一种非常温和的框架,让我学会在孩子情绪爆发时,先做“情绪的容器”,而不是急于“解决问题”。这种“先共情,后引导”的思路,极大地缓解了我在面对孩子哭闹时的焦虑感,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处于战斗状态,而是可以平和地陪伴他们度过难关。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温馨又充满活力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都在寻找一些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孩子、建立更深层次亲子关系的读物,而这本书的这个名字——“我和孩子的约会”,听起来就充满了积极的信号,仿佛在暗示着这不仅仅是一本说教式的育儿指南,更像是一次充满爱与发现的旅程。我特别喜欢封面上那种手绘感的插图风格,显得格外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口吻,反而让人觉得作者是真诚地想和我们这些家长坐下来,一起聊聊心里话。我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扉页,那种纸张的质感也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品,看得出出版社在装帧上也下了不少心思。这本书的定位似乎非常明确,就是要解决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有名无实”的陪伴问题,如何把碎片化的时间变成高质量的互动,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期待能从中找到一些实用、接地气的方法,而不是那些空泛的理论,毕竟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首先关注的是它的整体结构和内容的逻辑性。我通常不太喜欢那种章节之间跳跃性太大的书籍,那样阅读起来会很费力,需要不断地在不同概念之间切换。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似乎非常注重循序渐进,从基础的心态调整,到具体的情境应对,每一步都衔接得非常自然流畅。我感觉作者在组织材料时,充分考虑了家长们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点,把复杂的心理学概念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进行了阐述,这一点非常加分。我特别欣赏那种“案例先行”的叙述方式,比起干巴巴的理论,我更愿意看真实发生的故事,然后分析故事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这让我有一种“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的共鸣感,极大地减轻了育儿过程中的孤独感。书中的排版也十分清爽,留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毫无压力,即使是忙碌了一天,疲惫不堪的时候,也能轻松地进入阅读状态,不会有强烈的阅读疲劳感。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可操作性”极强,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时间被工作和家务切割得支离破碎的父母来说至关重要。它没有给我带来“如果我做不到这些就不是好父母”的压力,反而提供了大量的“微习惯”建议。比如,如何利用通勤时间进行简短的心灵连接,或者如何在做家务时,同步进行简单的语言互动。这些小小的调整,积少成多,确实能慢慢改变亲子关系的底层逻辑。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幽默感,在严肃的育儿讨论中穿插着一些会心一笑的场景描述,使得整个阅读过程非常轻松愉快,完全没有传统育儿书籍那种沉重的说教感。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坐在我对面,端着一杯热茶,用最真诚的口吻分享她的智慧,让我充满了继续探索和实践的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