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3-6歲孩子的正麵管教
定價:42.0元
售價:31.9元
作者: 簡·尼爾森 謝麗爾·歐文 羅絲琳·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550245037
字數: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這是傢庭教育暢銷書《正麵管教》作者簡·尼爾森的又一力作。正麵管教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正被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父母們接受並喜愛,包括中國的父母們。
正麵管教對3~6歲的孩子非常有效,因為它與傳統的管教方式不同,正麵管教與懲罰沒有任何關係(很多人認為“懲罰”和“管教”是同義詞),而完全是為瞭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和人生技能。
無論你是一位父母、一位老師,或一位照料孩子的人,你都能從本書中發現那些你能真正運用,並且能幫助你給予孩子*好的人生起點的理念和技巧。
內容提要
傢庭教育暢銷書《正麵管教》作者力作。養育3~6歲孩子的“黃金準則”。
3~6歲的孩子是迷人、可愛的小人兒。他們能分享想法、顯示齣好奇心、運用嶄露頭角的幽默感、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並嚮他們身邊的人敞開喜愛和快樂的懷抱。他們還會固執、違抗、令人睏惑並讓人毫無辦法。
正麵管教會給你提供有效而關愛的方式,來指導你的孩子度過這忙碌並且往往充滿挑戰的幾年。
本書共19章,詳細介紹瞭如何將正麵管教的理念和工具應用於3~6歲孩子的養育中。
目錄
作者介紹
簡·尼爾森(JaneNelsen),教育學博士,傑齣的心理學傢、教育傢,加利福尼亞婚姻和傢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麵管教協會”創始人。她是7個孩子的母親,22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還是2個孩子的曾祖母。曾經擔任過10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小學、大學心理谘詢教師。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閤著者(被翻譯成16種語言,在美國超過400萬冊,在美國之外的國傢超過200萬冊),是眾多育兒及養育雜誌的顧問。她於2013年5月中旬至6月初展開“正麵管教中國行”,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公開演講受到瞭中國父母們的熱烈歡迎。
謝麗爾歐文(CherylErwin),文學碩士,內華達州裏諾市婚姻和傢庭執業心理治療師,是9本養育和傢庭著作的作者或閤著者,美國廣受歡迎的演講傢、培訓師、電颱養育欄目名人,她有一個兒子。
羅絲琳安達菲(RoslynAnnDuffy),學習之樹濛颱梭利幼兒園發起人和共同的管理者,著有《3~6歲孩子10個重要的養育問題》一書,並為國際專欄“從父母的視角看問題”撰寫文章。在不同文化的國傢中演講和培訓,她是4個孩子的母親,3個孩子的奶奶,在華盛頓西雅圖從事谘詢工作。
文摘
章為什麼是正麵管教
在養育講習班裏,有很多3~6歲孩子的父母。在網絡上的養育論壇裏,總是有人問“為什麼我的3歲的孩子會咬人?”或“我怎麼纔能讓我5歲的孩子晚上待在他自己的床上?”之類的問題。兒童發展專傢、幼兒園園長和治療專傢們,都以辦公室裏擠滿瞭想知道自己的3歲,或4歲,或5歲的孩子到底是怎麼迴事的父母們,而引以為傲。來聽聽這些父母們是怎麼說的吧:
“我們的兒子曾讓人那麼快樂。我們預料到瞭他在兩歲時會有一些麻煩——畢竟,每個人都警告過我們‘惱人的兩歲’——但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直到他快3歲時,麻煩來瞭。現在,我們不知道該對他怎麼辦瞭。如果我們說‘黑’,他會說‘白’。如果我們說該睡覺瞭,他就還不纍……而讓他同意我們給他刷牙則演變成瞭一場全麵的戰爭。我們一定是做錯瞭什麼!”
“有時候,我想知道自己張開嘴時是否發齣瞭聲音。我5歲的女兒似乎完全聽不見我跟她說的任何話,她完全不聽我說。她會一直這樣下去嗎?”
“我們以前迫不及待地等著我們的兒子會說話,但是,現在我們卻無法讓他停下來瞭。他已經明白他可以通過說‘你猜怎麼著’來拖延任何一次交談。他既讓我們欣喜,又讓我們絕望,幾乎一半對一半。”
正如你接下來將會發現(或你可能已經認識到)的那樣,3~6歲這幾年,是小孩子們忙碌、興奮的幾年——對他們的父母和照料者來說也是如此。這個年齡的孩子體力充沛、好動;研究人員告訴我們,人在3歲時的精力要比一生中的任何其他階段都更旺盛——當然比他們疲憊不堪的父母的精力更充沛。情感、認知和身體發育的本能需求,驅使著他們去探索周圍的世界;他們正在習得並練習社會技能,並進入備受嗬護的傢庭之外的世界。而且,很多3~6歲的孩子對於這個世界應該如何運轉,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的想法,連同他們的試驗和探索的強烈欲望,常常與他們的父母和照料人的期望不吻閤。
我們或許完全可以說,你在後麵幾章看到的與你自己的成長經曆會有一些不同。你會看到諸如“和善與堅定並行”、“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案”之類的概念。你將會瞭解教給孩子社會和人生技能的重要性。而且,你會瞭解到,將養育看成一種長期的責任和義務,而不是一係列的危機和問題,會有多麼重要。你可能甚至想知道“老式的管教好方法”齣瞭什麼問題,本傑明·斯波剋博士(或一位老奶奶)會怎麼看待這一切。
阿德勒和德雷剋斯:養育研究的先驅
正麵管教是以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他的同事魯道夫·德雷剋斯的工作為基礎的。阿德勒是維也納的一名精神病學傢,與西格濛德·弗洛伊德是同一時代的人——但是,他與弗洛伊德在幾乎所有事情上看法都不一緻。阿德勒相信,人類的行為是由對歸屬、自我價值、情感聯結和重要性的渴望所驅動的,而這受著我們小時候對自己、他人和我們周圍的世界所作的決定的影響。有趣的是,近的研究告訴我們,孩子們從齣生開始就“天生”要尋求與他人的情感聯結,而且,那些感覺到與自己的傢庭、學校和社會的情感聯結的孩子,齣現不良行為的可能性更小。阿德勒相信,每個人都有得到尊嚴和尊重的平等權利(包括孩子們),這些是在美國被熱情地接受瞭的理念,這片土地在他移民之後被他當作瞭自己的故土。
魯道夫·德雷剋斯也是維也納的一位精神病學傢,是1937年移民到美國的阿德勒的學生。他是“在所有關係中——包括傢庭中——都需要尊嚴和相互尊重”這一理念的熱情的倡導者。他寫的幾部關於教育和養育的書至今仍廣為流傳,其中包括經典之作《孩子:挑戰》。
正如你將要瞭解到的那樣,在3~6歲的孩子中,很多被人們貼上“不良行為”標簽的行為,更多地與其情感、身體和認知的發展有關,並且是與其年齡相稱的行為。小孩子需要教育、指導和愛(這是正麵管教的一個很好的定義)。
什麼是正麵管教
正麵管教對3~6歲的孩子非常有效,因為它與傳統的管教方式不同。正麵管教與懲罰沒有任何關係(很多人認為“懲罰”和“管教”是同義詞),而完全是為瞭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和人生技能。對小孩子的正麵管教涉及到決定你要怎麼做,並且在之後和善而堅定地堅持到底,而不是期待著你的孩子“守規矩”。隨著你的孩子逐漸成長並變得能力更強,你就能讓他參與專注於解決問題並參與規則製訂的過程。這樣,他就能鍛煉他的思考能力,感覺到自己更能乾,並學會以有用的方式運用他的力量和自主——更不用說感覺到更有動力按照他幫助確定的解決方案和規則去做瞭。正麵管教的準則將幫助你與自己的孩子建立一種愛和尊重的關係,並幫助你們在未來的很多年裏一起解決問題。
正麵管教的構成要素包括:
相互尊重。父母要通過尊重自己和情形的需要讓孩子看到什麼是堅定,並通過尊重孩子的需要和人性讓孩子看到什麼是和善。
理解行為背後的信念。所有的人類行為都有一個目的。當你理解瞭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時,你就能更有效地改變孩子的行為。(孩子們從齣生那天起,就開始建立構成他們人格的信念。)處理這些信念與處理行為是同樣重要的(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話)。
有效的溝通。父母和孩子們(甚至是小孩子)都能學會很好地傾聽,並用尊重的話語去要求他們所需要的東西。父母們會瞭解到,當讓孩子們思考並參與,而不是告訴他們想什麼和做什麼時,他們會更好地“聽”。而且,父母們將學會如何做齣他們希望孩子們學會的傾聽的榜樣。
理解孩子的世界。孩子們會經曆不同的成長階段。通過瞭解你的孩子所麵臨的成長任務,並將諸如齣生順序、性情以及已掌握(或缺乏)的社會和情感技能等其他因素考慮進去,你的孩子的行為就變得更容易理解瞭。當你理解瞭孩子的內心世界,你就能選擇對她的行為做齣更好的迴應瞭。
能教給孩子技能的管教。有效的管教能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和人生技能,並且既不嬌縱,也不懲罰。
專注於解決問題,而不是懲罰。責備永遠解決不瞭問題。一開始,你將決定如何著手處理挑戰和問題。但是,隨著你的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你將學會與孩子一起找到對你們所麵臨的挑戰尊重、有益的解決方案,從打翻瞭飲料到睡覺時的麻煩。
鼓勵。要鼓勵孩子的努力和進步,而不隻是成功,鼓勵能幫助孩子們培養對自己能力的自信。
序言
這本書的視角真的非常獨特,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對“紀律”的理解。以前總覺得“管教”就是懲罰和說教,要讓孩子知道錯瞭就要付齣代價。可這本書裏提齣的那些理念,讓我意識到,真正的紀律應該是教導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和承擔責任,而不是一味地恐懼懲罰。特彆是關於“自然和邏輯後果”的闡述,簡直是醍醐灌頂。我記得有一次,孩子把顔料弄得到處都是,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讓他自己收拾,但語氣裏充滿瞭怒氣。現在我嘗試用更平靜的方式,引導他去看後果——“顔料弄到地闆上,我們需要花時間把它擦乾淨,你看,我們得一起努力。” 這種引導,讓他真切地體會到自己的行為帶來的結果,而不僅僅是聽到我的抱怨。而且,書裏還給齣瞭很多替代懲罰的建設性方法,比如“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修復關係”等等,這些都比“罰站”有效得多,真的讓“管教”這個詞變得正麵起來。
評分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這本書從頭到尾都貫穿著對“孩子內在價值”的肯定。它讓我擺脫瞭過去那種“隻有孩子錶現好,我纔覺得他可愛”的功利心態。它強調,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有能力的,我們的任務是幫助他們發現並相信這一點。這種深層次的信念轉變,徹底改變瞭我與孩子的互動質量。我開始更專注於捕捉孩子做得對的地方,而不是隻盯著他們的錯誤。即便是微小的進步,比如他主動分享瞭一塊餅乾,我也會用充滿能量的語言去贊美他的“慷慨”和“善良”,而不是僅僅說“你今天錶現不錯”。這種“積極肯定”的力量,遠比單純的物質奬勵要持久得多,它是在塑造孩子的品格,這對於一個希望孩子未來能成為一個正直、有擔當的人的傢長來說,是最大的收獲。
評分哇,最近讀完一本育兒寶典,簡直像是為我這個迷茫的傢長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很睏惑,麵對孩子那些層齣不窮的“小脾氣”和“不聽話”的時候,到底該如何是好。這本書沒有給我那些空洞的說教,而是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工具箱。我特彆欣賞它強調的“連接先於糾正”的理念。以前我總是急著去製止不良行為,結果往往是火上澆油,親子關係搞得很僵。現在我學著用心去傾聽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試著用理解的眼光去看待那些“挑戰性”的行為。比如說,孩子因為玩具被拿走而大哭時,我不再是粗暴地說“不許哭”,而是先蹲下來,抱抱他,告訴他“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因為你很喜歡那個玩具”。這種共情的做法,奇跡般地讓孩子的情緒迅速穩定下來,接下來再討論規則就容易多瞭。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孩子的“警察”,而更像是一個並肩作戰的盟友,太棒瞭!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非常人性化,閱讀起來絲毫不覺得枯燥。它沒有采用那種晦澀難懂的理論堆砌,而是大量的場景模擬和對話示例,讓我感覺作者就像是坐在我對麵,非常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應對那些“高難度”的育兒瞬間。比如,當孩子在公共場閤發脾氣時,書裏提供的那些快速應對策略,簡直是“救命稻草”。我試著用書裏教的“承認感受+簡短陳述事實+提供選擇”的模式去處理,結果發現,在外麵孩子也願意配閤得多。這種貼近日常生活的案例分析,極大地增強瞭我的實操信心。它讓我明白,育兒不是一場突擊考試,而是一場需要不斷練習和調整的馬拉鬆,關鍵在於工具是否趁手,而這本書的工具箱,真是應有盡有,而且都非常鋒利實用。
評分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深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的重量,但實踐起來難度係數五顆星。這本書在如何成為一個“正麵榜樣”這一點上,給齣瞭非常具體的操作指南。它提醒我,我的情緒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情緒反應模式。我不得不承認,當我自己感到壓力大、疲憊不堪時,我的語氣和態度就會變得很差,自然而然地,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迴應我。書裏推薦的一些自我關懷的小技巧,比如“暫停三秒鍾”、“深呼吸”等等,聽起來簡單,但當我真的在“失控邊緣”啓用它們時,效果立竿見影。它教會我,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纔能有效地去處理孩子的情緒。這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書,更像是一本關於自我成長的指南,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平靜、更智慧的自己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