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挑戰篇)
定價:45.00元
作者:美)賽西·高夫 、 梅麗莎·切瓦特桑 ,陽光
齣版社:北京日報齣版社(原同心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4772804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暢銷書《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孩子》(挑戰篇)
“我們之所以被孩子擋在門外,是因為我們太小看孩子,以為年長是足以應對孩子的利器。在當今這個充滿未知與不確定性的時代,如何與孩子站在同一軌道,並保持相同速率,這也是為人父母極大的挑戰。”
※找到錶達彼此的語言
龍應颱: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梁,渴望錶達卻沒有語言。
楊瀾:成年人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也讓這一代中國孩子疲於奔命、迷失方嚮。錶麵上,是因為大傢的手頭有錢瞭、選擇增多瞭、視野全球化瞭;深層裏,是對待人生、看待世界的價值觀或是評價體係在劇烈轉變中,尚未完成。許多曆史遺留的、集體無意識的沉澱,反過頭來糾纏我們,讓我們進退失據、左右為難。
威廉?西爾斯:我們慢慢認識到,孩子不應該控製父母,父母也不應該控製孩子。然後,父母的確必須控製局麵,沒有任何限製的傢庭生活會是災難。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孩子》曾獲:
?中國教育新聞網2014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
?中國好書榜?生活類TOP100(2014)
?豆瓣讀書2014年度好書(教育類)內容提要
不可否認,和上一代相比,我們所處的育兒環境更加復雜。
在我們還沒來得及學會怎麼處理垃圾信息的騷擾,就驚恐地發現孩子的手機裏已經有瞭我們不想看到的畫麵。
我們極力想教導孩子我們堅信的為人之道,卻沮喪地發現:孩子的世界我們無法涉入,更不要說教導瞭。
……
美國傢庭教育專傢賽西高夫和梅麗莎切瓦特桑認為:我們之所以被孩子擋在門外,是因為我們太小看孩子,以為年長是足以應對孩子的利器。在當今這個充滿未知與不確定性的時代,如何與孩子站在同一軌道,並保持相同速率,這也是為人父母極大的挑戰。
在《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挑戰篇)中,兩位作者給齣瞭解決之道:我們不會永遠跟得上孩子成長的腳步,但我們可以不斷優化自己,永遠具備認識和錶達彼此的意願和能力。
本書從八個層麵講述瞭影響孩子內心的力量——同情心、寬恕、感恩、正直、責任心、耐心、自信、禮儀,讓我們帶著更多的自由為人父母。
目錄
作者介紹
賽西高夫,教育學博士,心理輔導師、執業谘詢師,“明日之星”青少年谘詢部主任。曾多次受電颱邀請在節目中擔任嘉賓,是各類親子活動以及教師培訓項目中廣受歡迎的主講人。 梅麗莎切瓦特桑,教育學博士,“明日之星”創始人及執行主任,教授過研究生課程,曾在多所社區和學校做專題講座,並受邀在多傢美國及加拿大電視颱和電颱擔任嘉賓,其講座在傢長、教師以及不同齡段兒童中廣受歡迎。 賽西和梅麗莎閤著有多部作品,其中《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中文版上市以來廣受好評,曾獲—— 中國教育新聞網2014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 中國好書榜生活類TOP100(2014) 豆瓣讀書2014年度好書(教育類)
文摘
序言
坦白說,市麵上的自我提升類書籍汗牛充棟,大多都讓人讀完後熱血沸騰三分鍾,然後就束之高閣瞭。但這一本卻在我書架上占瞭相當長的時間,時不時地會翻開某一頁重新閱讀。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韌性”這個概念的闡釋。作者似乎對人類心理的堅韌性有著深刻的洞察,並沒有一味鼓吹“永遠積極嚮上”,而是強調瞭“在跌倒後如何科學地、有效地爬起來”。書中提到的一些應對挫摺的策略,比如“情緒的有效期管理”和“小步快跑的重建計劃”,都非常實用,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我曾嘗試運用其中一個關於“重構敘事”的技巧來處理一個睏擾已久的項目失敗經曆,結果發現,僅僅是改變自己講述這段經曆的方式,帶來的心理上的釋然感是巨大的。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給你一個快速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而在於為你提供瞭構建“自愈係統”的工具箱。
評分最近翻閱瞭一本關於個人成長的書,讀完後心裏五味雜陳,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也有一些沉重的思考。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新穎,它沒有用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口吻,而是像一位老朋友一樣,娓娓道來生活中的種種不易與轉機。作者似乎特彆擅長捕捉那些細微的情緒波動,比如我們在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時,內心深處的恐慌、自我懷疑,以及最終如何一點點重建信心的過程。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關於“接納不完美”的章節,它讓我意識到,我們常常被社會構建的“完美”標準束縛,總想活成彆人期待的樣子,而這本書卻鼓勵我們正視自己的局限和弱點,並從中汲取力量。那種感覺就像是,卸下瞭長久以來背負的重擔,可以更真實、更坦蕩地麵對生活。它不是那種雞湯式的安慰,而是提供瞭一套紮實的思維框架,幫助讀者係統性地梳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模式,對於那些正處於迷茫期,渴望找到內在驅動力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獨特的冷靜與溫暖並存的魅力。它不是那種煽動性的文字,更多的是一種基於深刻理解的溫和引導。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自我價值感”這個敏感話題時的態度。它沒有去批判那些渴望被認可的人,而是深入挖掘瞭這種渴望的根源——往往是我們童年經驗或早期社會化過程中的某種“缺失感”。通過對這些“內在小孩”的安撫和理解,書本引導讀者將自我價值的錨點從外部的評價體係中拔除,轉而紮根於內心的確定性。這種由內而外的價值重塑,是真正持久成長的基石。每次讀到這種發人深省的段落,我都忍不住要停下來,閤上書本,在腦海裏進行一次深刻的“靈魂對話”。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吸收知識,不如說是一場深入的自我對話和療愈之旅,非常推薦給所有正在進行內在探索的人。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的節奏感掌握得非常好,它不會讓你在某一主題上停留過久而感到厭倦,總能在恰當的時候引入新的視角或思維模型。尤其是在探討“時間管理與精力分配”的章節,我原以為會是一堆待辦事項的堆砌,結果卻齣乎意料地關注“活在當下”與“未來規劃”之間的張力。作者提齣瞭一個非常顛覆性的觀點:真正的效率,來自於高質量的休息和深度的專注,而不是長時間的低效工作。這對我這個習慣性“內捲”的人來說,像是一記警鍾。它讓我開始審視自己對“忙碌”的病態追求,並嘗試去區分哪些是真正有價值的産齣,哪些隻是為瞭填充時間而做的“假忙碌”。這種對現代生活節奏的反思,讓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勵誌範疇,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智慧生活的指南,它在潛移默化中調整瞭我的生活優先級。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它采用瞭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生活片段的穿插,使得理論不再是枯燥的教條,而是活生生地呈現在眼前。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人際關係衝突時的那種細膩筆觸,它精準地勾勒齣瞭我們在與他人溝通時常常陷入的誤區,比如“過度解讀”和“無效防禦”。讀到這些部分時,我常常會聯想到自己過去的一些不愉快經曆,心裏不禁“咯噔”一下,原來癥結齣在這裏。更棒的是,書裏並沒有簡單地給齣“應該怎麼做”的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反思:“為什麼我會産生這樣的反應?”這種深層次的追問,迫使我跳齣事件本身,去探究自己行為背後的深層動機和恐懼。它教會我,真正的成長,往往是從停止對外指責,轉而嚮內探索開始的。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介於學術探討和日常閑談之間,既有深度,又不失親和力,非常適閤需要靜下心來做自我梳理的讀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