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体育运动中的软组织放松技术
定价:88.00元
售价:69.5元,便宜18.5元,折扣78
作者:简·约翰逊(Jane Johnson)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1154622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普通人实现自我放松、专业治疗师实施治疗的技术手册阐释被动、主动 - 辅助、主动放松技术实践要点·涵盖 7 大规范步骤、关键锁定、锁定点移动和站位姿势图解全身各个部位 18 个肌肉群的针对性放松方案·囊括实施步骤、不同技术应用对比、注意事项及治疗经验分享详述从信息收集、评估方法到应用测试的治疗方案制定过程·有效缓解肌肉紧张,矫正身体姿态,辅助损伤的预防、治疗与康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鹏国家游泳队队医、运动医学副主任医师周春龙国家乒乓球队队医、专业按摩师刘存智前国家队康复师杨乐备战2020东京奥运会身体功能训练团队物理治疗师马里奥·克拉斯科专业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软组织放松技术的适宜人群、工作原理、益处、相关设备以及实施过程中与客户的沟通技巧等基础知识,并解析了被动、主动-辅助和主动三类软组织放松技术的实施步骤和适用情况。与此同时,本书以分步骤图解的方式对躯干、下肢和上肢的18个肌肉群的针对性放松方案的进行了讲解,并结合案例对软组织放松方案的制定过程进行了阐释。不论是希望实现自我放松的普通人,还是希望提升自身水平的治疗师,都将从本书中获得益处。
目录
丛书序 v ■ 前言 vii ■ 致谢ix
部分 软组织放松入门
章 软组织放松简介 3
哪些人应进行软组织放松 3 ■ 软组织放松的原理 4 ■ 适合软组织放松的区域 8 ■ 何时进行软组织放松 8 ■ 软组织放松的益处 9 ■ 结束语 10 ■ 小问题 10
第2 章 软组织放松准备 11
需要的设备 11 ■ 客户沟通 18 ■ 安全注意事项 18 ■ 软组织放松的3 种方式 20 ■ 衡量软组织放松的有效性 22 ■ 常见问题和故障排除技巧 22 ■ 结束语 24 ■ 小问题 24
第二部分 软组织放松技术
第3 章 被动软组织放松 27
被动软组织放松入门 27 ■ 被动软组织放松的关键锁定、锁定点移动和站位姿势 29 ■ 被动软组织放松安全操作指南 34 ■ 何时实施被动软组织放松 34 ■ 小问题 36
第4 章 主动- 辅助软组织放松 37
主动- 辅助软组织放松入门 37 ■ 主动- 辅助软组织放松的关键锁定、锁定点移动和站位姿势 40 ■ 主动- 辅助软组织放松安全操作指南 48 ■ 何时实施主动- 辅助软组织放松 48 ■ 小问题 51
第5 章 主动软组织放松 53
主动软组织放松入门 53 ■ 主动软组织放松的关键锁定、锁定点移动和站位姿势 54 ■ 主动软组织放松安全操作指南 59 ■ 何时实施主动软组织放松 59 ■ 小问题 60
作者介绍
简 ·约翰逊是英国伦敦一家按摩治疗公司的负责人。作为一名注册物理治疗师和运动按摩治疗师,她在软组织放松(STR)技术方面有多年的运用经验,并且有扎实的解剖学基础,根据她娴熟的解剖学基础知识,约翰逊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明了软组织放松的作用与原理。她接触过的客户很多,包括运动员、健身爱好者、办公室工作人员和老年人;丰富的从业经历使她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户采用不同的软组织放松来进行治疗,同时她还将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积累的很多小窍门献给读者。约翰逊有多年按摩技巧授课经历,同时做过健身教练、按摩治疗师和物理治疗师,经常通过各种学术会议向全世界其他治疗师讲解和展示软组织放松技术。约翰逊是英国物理治疗师特许治疗协会的正式会员,同时还是健康专业委员会的注册会员。此外,她是物理与自然治疗师协会的顾问和监察员,还是解剖科学研究所的成员。她在工作之余为治疗师撰写专业文章和时事通讯,喜欢带她的狗远行散步,参观博物馆和展览厅,学习人体科学的各种先进知识和前沿理念。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原本以为它会是理论性偏强,但实际阅读下来,我发现它的可操作性极强。每一个技术环节的描述都详尽到令人发指,从手掌的着力点到施压的速率,都有明确的指导。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对自己肩胛骨周围的一些僵硬区域进行了调整,效果立竿见影,那种长久以来被忽略的深层紧张感得到了有效的释放。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告诉你“怎么做”,还指导你“什么时候做”和“做到什么程度为止”。书中对于“疼痛阈值”的区分描述得尤为精妙,区分了良性不适和有害疼痛,这对于自我康复中的安全边界设定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安全且可量化的自我身体维护方案,是工具箱里不可或缺的一件精密仪器。
评分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人耳目一新。它似乎并没有局限于常见的几种拉伸或按摩手法,而是拓宽了视野,触及了神经系统对肌肉张力的调控这一前沿领域。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引述研究成果时,那种严谨求实的态度,引用的文献列表想必非常扎实。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慢性疼痛”与“组织疤痕”的关联性分析,它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即很多长期的不适可能源于早期轻微损伤的未完全修复,而不是新近的急性创伤。这种宏观的、长期视角的分析,对于那些追求运动生涯持久性的专业运动员来说,价值无可估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极其克制的,几乎没有夸张的修辞,完全依靠事实和严密的推理来支撑观点,这使得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思维方式上的训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极具吸引力,那种冷峻的蓝灰色调配上醒目的白色标题,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专业和严谨的气息。我拿到书后,首先被它的装帧质量所震撼,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书页也不会轻易磨损。内容上,它似乎深入探讨了运动后身体恢复的诸多奥秘,那些关于肌肉纤维微观结构和生物力学原理的论述,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术语的我,也能感受到作者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努力。我特别留意到其中关于“激活与抑制”的章节,文字间流露出一种对人体复杂性的深刻洞察,它不像市面上许多肤浅的健身指南那样只停留在“拉伸”的表层,而是试图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某些技术会产生预期的效果,而另一些则可能适得其反。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人性化,图文并茂的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每一个步骤的关键点,这对于需要自我操作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像是一部指导我们如何“倾听”身体语言的教科书,让我对运动恢复这件事有了全新的敬畏感。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架构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不是零散地堆砌知识点,而是构建了一条清晰的知识链条。从基础的生理学认知开始,逐步过渡到不同运动模式下可能出现的特定损伤模式,最后才落脚到具体的干预手段。这种层层递进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复杂概念的难度。我欣赏作者在讨论任何技术时,都会先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不是简单地抛出一个“你必须这么做”的指令。例如,书中对体位依从性的探讨,细致入微,考虑到了重力、关节活动度和肌肉代偿的相互作用,这表明作者在撰写时,是站在运动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的交叉点上进行思考的。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去思考自己过去训练中一些不合理的习惯,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视角,促使人重新审视那些被奉为圭臬的“常识”。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在你耳边低语,告诉你背后的“为什么”,而不是一个只会喊口号的训练师。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拥有一种罕见的将复杂科学转化为易懂语言的能力。尽管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概念,但通过精巧的类比和清晰的图示,即便是背景知识相对薄弱的读者也能迅速捕捉核心要义。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个体差异”问题时的细腻之处。他反复强调,没有万能的公式,每个人的身体反应都是独特的,这本书提供的是一套思维框架和工具箱,而非僵硬的SOP(标准操作程序)。这种尊重个体化的态度,在追求标准化的运动领域中尤为珍贵。它引导读者发展出一种“自我诊断”的能力,学会通过反馈来微调技术,而不是盲目地复制书中的每一个动作。这本书读完后,留给我的不是一堆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一种更智慧、更具探究精神的对待身体的方式,其价值是持续且动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