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炮对屏风马进7卒 刘锦祺,李晓春 9787509619094

五七炮对屏风马进7卒 刘锦祺,李晓春 978750961909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锦祺,李晓春 著
图书标签:
  • 象棋
  • 对弈
  • 开局
  • 五七炮
  • 屏风马
  • 刘锦祺
  • 李晓春
  • 棋谱
  • 技巧
  • 进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19094
商品编码:2932830452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五七炮对屏风马进7卒

定价:25.00元

作者:刘锦祺,李晓春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09619094

字数:306000

页码:33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刘锦祺、李晓春编写的《五七炮对屏风马进7卒》内容共分三部分:部分是五七炮不进兵,共分五章:章黑右炮巡河,精选25局;第二章红左直车对黑右直车右炮过河,精选100局;第三章红左直车对黑右直车右炮巡河,精选57局;第四章红左直车对黑右直车左炮过河,精选88局;第五章为前四章没有涵盖的布局内容,定名为其他类布局,精选11局。第二部分是互进七兵(卒)。这部分的变例,双方阵型舒展,攻防更为复杂多变,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全国赛上就多次出现。近期全国赛事中虽时有出现但是比例有所下降,这一部分精选25局。第三部分是网络对局。这一部分是对全书内容做一个补充,精选10局。全书一共精选316局。

目录


作者介绍


刘锦祺,辽宁锦州市人。中国象棋一级裁判员,秋雨夜象棋网站管理员。在《棋艺》杂志(象棋版)发表过多篇象棋类文章,著有《象棋十三冠军短局集》、《2007年全国个人赛对局精选>、《2007~2008年象甲联赛对局精选》(合著)。李晓春 辽宁沈阳市人。中国象棋一级裁判员,一级棋士。曾五次获得辽宁省个人赛女子冠军,全国少年赛第五名。

文摘


序言



象棋残局的智慧与博弈:七路进卒与屏风马的精彩对决 象棋,这方寸棋盘上的古老智慧,承载着无数战略家的心血与灵感。其中,残局的演练更是象棋艺术的精华所在,它以极简的棋子组合,展现出无穷的变幻与深邃的战术。本书聚焦于一类极具代表性的残局——“七路进卒对屏风马”。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定式,而是一个蕴含着丰富攻防理念、需要玩家深入理解棋子配合、空间控制以及时机把握的精彩对局。 棋局背景与挑战 “七路进卒”通常指的是一方的车、马、炮等子力已基本就位,但其兵(卒)已挺进至第七横线,这往往意味着该方在兵力上已占据一定优势,并且具备了冲击对方防线的潜力。“屏风马”则是中国象棋中一种经典的防御阵型,其特点是车马拱卫中路,象(相)守卫底线,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当这两种力量在残局中遭遇时,便会激发出跌宕起伏的攻防大战。 七路进卒一方,其前进的卒子如同一柄柄利剑,伺机突破屏风马的坚固壁垒。然而,屏风马一方的防御也绝非易事,其严密的阵型足以抵挡大部分的正面冲击。在这个棋局中,胜负往往不在于一兵一卒的得失,而在于能否通过精妙的配合,撕开对方的防线,或者在严密的防御中找到一丝破绽。 攻方的策略与变化 对于七路进卒一方而言,其核心任务是如何将前进的卒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攻击力量。这需要周密的计算和巧妙的配合。 卒的推进与支撑: 卒子的推进并非一味向前,而是需要得到车、马、炮等子力的有效支撑。例如,一个前突的卒子,可能需要马的牵制,车的威慑,甚至是炮的隔山打牛,才能在对方的严密防守下站稳脚跟,并伺机进一步蚕食。 子力协同攻击: 棋盘上的每一个子力都不能孤军奋战。攻方需要思考如何将现有的车、马、炮等子力,与前进的卒子形成多点攻击,压迫对方防线。例如,可以利用车在底线制造威胁,吸引对方子力回防,从而为卒的突破创造机会。或者利用马的腾挪,牵制对方关键的防守子力,让卒子得以顺利前行。 弃子争先: 在一些复杂的情况下,为了打破僵局或获得主动权,攻方甚至可能需要考虑弃子。弃掉一个不那么关键的棋子,换取空间、时间或者打开一条攻击通路,这往往是残局中致胜的关键。 预判与反制: 攻方需要深刻理解屏风马的运作规律,预判对方可能的防守策略,并提前做出应对。例如,如果对方试图利用象(相)来堵截卒的通路,攻方就需要思考如何将象(相)引离,或者找到新的攻击路径。 守方的策略与应对 屏风马一方,其防御的精髓在于“稳”与“变”的结合。坚固的阵型是基础,但一味地死守只会坐以待毙。 阵型的稳固与调整: 屏风马的核心是其稳固性。守方需要确保车马炮的联动,不给对方轻易撕开防线的机会。但同时,也要根据攻方的变化,适时调整阵型,例如,根据攻方子力的变化,适度挪动车马,收紧防线,或者寻求反击机会。 子力联动与牵制: 守方需要充分利用屏风马的子力特点,形成有效的联动。例如,当攻方卒子压近时,己方的马可以进行牵制,迫使攻方卒子停止前进。车的调动可以形成横线或竖线的威胁,逼迫对方子力后退。 寻找反击机会: 严密的防御不代表放弃进攻。守方需要在稳固防守的同时,时刻关注对方的弱点,寻找反击的时机。例如,当攻方子力过度前压,露出空档时,守方可以抓住机会,发动一次决定性的反击。 兵(卒)的作用: 即使是守方前进的兵(卒),在残局中也可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它们可以用来限制对方子力的活动空间,或者作为子力交换时的“缓冲”,为己方争取宝贵的时间。 耐心与韧性: 面对强大的攻势,耐心与韧性是守方重要的品质。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因一时的劣势而灰心。通过精密的计算和步步为营的防守,往往能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残局的深层含义 “七路进卒对屏风马”的残局,不仅仅是棋盘上的战术博弈,它更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隐喻。 进取与防御的哲学: 棋局中的进取和防御,恰似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是否勇于进取,抓住机会?又是否懂得审慎防御,规避风险? 局部与整体的平衡: 每一个棋子的位置,都影响着整个棋局的走向。这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既要关注局部细节,也要着眼于整体大局。 变化与不变的智慧: 棋局千变万化,但一些基本的原则是不变的。我们需要在灵活应变的同时,坚守核心的策略。 耐心与毅力的价值: 很多残局的胜负,取决于谁能坚持到最后。这正是人生中,不放弃、不气馁的精神写照。 本书通过对“七路进卒对屏风马”这一类残局的深入剖析,旨在为广大象棋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和提升棋艺的平台。我们不拘泥于死记硬背的定式,而是着重于讲解棋局背后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及实战中的应变之道。通过对本书的学习,相信您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象棋残局的精妙之处,提升您的棋局判断能力,并在实战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胜利。这不仅仅是一本象棋书籍,更是一本关于智慧、策略与人生哲学的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棋局的分析上,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教学方法论。作者们显然投入了大量精力来设计这套学习路径。他们不是简单地呈现棋谱,而是将复杂的局面拆解成若干个“学习单元”,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知识点总结和小测验(虽然没有电子版互动,但通过自我复盘也能实现)。这种结构化的安排,使得学习进度清晰可见,每完成一个单元,都能获得明显的进步感,这对于保持学习的动力至关重要。对于像我这样工作繁忙,时间碎片化的棋手来说,这种高效的学习结构简直是救星。我可以每天只抽出半小时,专注于一个特定的主题,并且能确保学到的知识是系统且连贯的。更难得的是,书中对失误棋步的分析非常客观公正,没有一味指责,而是耐心地引导读者去思考:如果当时换作自己,会如何应对?这种平等的对话姿态,让读者感到备受尊重,从而更愿意接受批评性的建议。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棋谱,不如说是在经历一场精彩的对弈回放。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富有画面感,仿佛能让人置身于棋盘之上,感受到双方的心理博弈和时间压力。他们对双方行棋思路的描绘,细腻入微,尤其是一些关键转折点的心理活动分析,简直是神来之笔。比如在某一个看似均势的局面下,一方突然采取的看似冒险的弃子战术,书中不仅给出了精确的后续变化,更深入分析了弃子方对局势的预判和对对手应对能力的试探。这种对人性与棋理的结合解读,让冰冷的黑白子瞬间有了温度和生命力。我常常在阅读到精彩段落时,忍不住拿起棋盘复盘,每走一步,都仿佛能感受到作者笔下两位大师的智慧碰撞。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度。它不仅仅是招法的罗列,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在压力下保持清晰头脑的“心法秘籍”。我推荐给那些不仅仅满足于赢棋,更想理解围棋深层哲学的棋友们。

评分

这本书的选例角度非常独特,它没有堆砌那些已经被翻烂了的经典对局,而是精选了一些具有特定主题的对弈,比如“以弱胜强”、“绝境求生”或者“布局创新”等。这种专题式的研究,使得学习目标非常明确,能够针对性地弥补自己在某个技术环节的短板。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定式”的解构方式。很多棋书只是告诉你定式应该如何进行,但这本书却着重分析了定式背后的“陷阱”与“变招”,指出了在不同棋形下,如何灵活地走出“非标准”但更符合当前局面的应对。这极大地解放了我固有的思维定势。以前总怕走错“规矩”的棋,现在明白了,棋局的精髓在于适应性。通过对这些精心挑选的案例的学习,我发现自己在实战中变得更加敢于尝试,也更懂得如何利用对手对主流定式的依赖心理来制造优势。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对于冲击更高段位的朋友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评分

从装帧的耐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来看,这本书绝对称得上是物超所值。它不仅仅是一本可以放在书架上供人瞻仰的“大师之作”,更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随时在棋盘上实践的“工具书”。我注意到书的后记中提到了作者们对现代AI围棋的看法,以及他们如何将人类的直觉与计算的精准性相结合,来构建他们推荐的招法。这种跨时代的视角,让这本书的内容保持了极强的生命力,即使在AI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它提供的那些侧重于“人机对抗”和“心理博弈”的分析,依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它教会我如何在与人对弈时,运用AI不会考虑到的那种“出人意料”的招法,来打乱对手的计算节奏。总而言之,这是一次极其令人满意的阅读和学习体验,它成功地将深奥的棋理转化为可以吸收和实践的知识体系,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围棋的同道中人。

评分

这本棋谱的排版和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装帧精美,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复杂的棋盘布局和细小的注解文字,看起来也毫不费力。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讲解的直观性和易读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们似乎非常懂得初学者和中级棋手的痛点,没有那种高高在上、云山雾罩的理论说教,而是非常接地气地分析了每一步棋背后的逻辑和意图。特别是对于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防守招法,书中都能挖掘出其深层次的战略价值,让人豁然开朗。我记得有一局对局,我经常因为防守不当而陷入被动,但通过这本书的细致拆解,我终于明白了如何在关键时刻稳住阵线,甚至找到反击的机会。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远比死记硬背招法要有效得多。它不仅教会了我“怎么走”,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为什么这么走”。对于想要系统提升自己实战能力的棋友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极佳的伙伴,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私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