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概念魔方 新概念技法
定价:108.00元
作者:邹陇民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441742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关于新概念魔方体系和新概念技法体系的技法工具书,支持着阵型阵法这种魔方玩解奇特新技法的问世。本书提供的全套技术资源足以孕育出一种奇特的深加工新产品——Z魔方产品。本书又是一套健心奇品的孵化装置,可以将一个普通的魔方孵化成阁下专属的自助心理保健器。内容奇特意境奇特文风奇特的奇文在本书中比比皆是。总之,本书是一本论奇技育奇品汇奇文的奇书,静候朋友们的点评。
目录
目 录
前言 001
1.导 论
1.1两个新概念体系———新概念魔方体系和新概念技法体系 001
1.2邹氏阵型魔方 (Z魔方)技法正果三锏修炼术 003
1.2.1杀手锏1———魔方特性“5·3”论 003
1.2.2 杀手锏2———邹氏阵型魔方 (Z魔方)技法修炼箴言 005
1.2.3杀手锏3———邹氏阵型魔方 (Z魔方)技法修炼五步进行曲 006
1.2.4 泛论 《三锏修炼术》 008
2.新概念技法体系通论
2.1魔方的要素 015
2.2魔方的坐标系和展开图 019
2.3魔方要素的性 021
2.4 魔方的复原性质 024
2.5魔方要素的命名 0262.6魔块的运动性·运动三定律 034
2.7魔方的操作·技法 038
3.小7套·三阶魔方复原套路
3.13-Cube复原套路1———8角框架法 049
3.2 3-Cube复原套路2———十字框架法 057
3.33-Cube复原套路3———逐层推进法 068
3.4 3-Cube复原套路4———双层奠基法 070
3.5 3-Cube复原套路5———“3缺1”逐层推进法 072
3.6 3-Cube复原套路6———间层开花8角法 076
3.7 3-Cube复原套路7———间层开花十字法 082
3.8ZS系列程序式的图谱 084
4.大7套·七阶魔方复原套路
4.0 导言·ZN猜想 105
4.17-Cube复原套路1———ZN(1 2)法 106
4.27-Cube复原套路2———3芯6棱法 113
4.37-Cube复原套路3———4芯6棱法 120
4.4 7-Cube复原套路4———芯轭前置降阶法 123
4.57-Cube复原套路5———棱轭前置降阶法 126
4.67-Cube复原套路6———间层大开花8角法 129
4.77-Cube复原套路7———间层大开花十字法 133 5.对于优化10式和基础5法的解读
5.1ZN体系的模块化 136
5.2对于优化10式的解读 137
5.3对于基础5法的解读 142
6.Z魔方阵型
6.1新概念魔方体系与Z魔方 146
6.2Z魔方快乐之旅 146
6.3Z魔方阵型的特征 147
7.Z魔方阵法
7.1导言 150
7.2Z魔方阵法通论 150
7.3Z魔方阵法的外延 154
7.3.1无止境的Z魔方趣玩 155
8.优化程序式 (优化10式)
8.0优化程序式采用的术语 161
8.1U层一对前后棱偏互翻 1628.3U层前棱轭一对左右棱偏互翻 166
8.4 U层前后棱轭两对棱偏正互置与互翻 167
8.5 U层前后棱轭两对棱偏正互置 168
8.6 L层3棱轭棱块3点推移 (二维3点推移) 171
8.7 L层前上两组棱正原位自翻 (邻自翻)177
8.8U层前后两组棱正原位自翻 (对自翻)181
8.9 (L—R)间层棱正3级龙门跳 (3步3级龙门跳)185
8.10 (L—R)间层棱偏3级龙门跳 (5步3级龙门跳)192
9.基础技法 (基础5法)
9.1ZM法 (邹氏矩阵法)———芯块和棱块在U层与L层之间的3点式位移法(三维3点推移)198
9.2ZDL法(邹氏两极法)———芯块和棱块在F层与B层之间的正位移位法和偏位移法(一维两极正互置和偏互置) 242
9.3Z2DL法 (邹氏2倍两极法)———芯块在F层与B层之间的以及在L层与R层之间的2倍两极位移法 (二维两极互置) 277
9.4 Z3DL法(邹氏3倍两极法)———芯块和棱块在F层与B层之间的、在L层与R层之间的以及在U层与D层之间的3倍两极位移法(三维两极互置) 301
9.5Z2TL法 (邹氏2倍三极法)———芯块在U层、F层与L层三者之间的以及在D层、B层与R层三者之间的2倍三极位移法 (2倍三极推移) 311
10.邹氏阵型魔方 (Z魔方)精选型式图集后 记———致生产经营商 440
作者介绍
作者出生于1940年6月6日,原籍湖南省长沙市,高级工程师。
文摘
序言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带给我的整体感受,那就是“系统性重塑”。它不仅仅是教会你如何操作某个特定目标,更重要的是,它在潜移默化中重塑了你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复杂问题的视角都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不再是零散地去应对每一个突发状况,而是能够迅速地将其归类到更宏观的结构之下,然后应用一套逻辑清晰的流程去攻克。这种底层逻辑的升级,远比掌握几招“花拳绣腿”的技巧要宝贵得多。它提供的是一套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具备强大适应性的方法论。书中的总结部分尤其精炼,将全书的精华提炼成简洁的口诀或步骤,非常便于记忆和复习,保证了知识的有效内化,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坦白说,初拿到这本书时,我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毕竟涉及的领域往往需要极高的专注力。然而,这本书的章节划分和知识点组织方式,简直是为现代人的碎片化时间量身定制的。每个小节的长度都适中,重点突出,即便只能抽出十分钟来阅读,也能确保有所收获,不会因为中断而造成知识体系的断裂。这种模块化的设计,让学习过程变得非常灵活可控。更令人称赞的是,作者在内容迭代和更新上的用心,这本“新概念”系列,显然是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和最新发展趋势的提炼与升华。它不像某些老旧教材那样故步自封,而是充满了与时俱进的活力,总能引入一些新颖的视角和更优化的操作路径。这种对效率和前沿性的不懈追求,让这本书在同类出版物中显得格外“新鲜”和实用。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场循序渐进的思维探险。作者的叙述风格极其平易近人,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旁边耐心地为你拆解难题。他总能找到最巧妙的角度切入那些看似无懈可击的复杂结构,用日常的语言构建起坚实的理解基础。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书中那些基础概念的铺陈,逻辑链条衔接得天衣无缝,从最简单的原理开始,步步为营地向上搭建知识的摩天大楼。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解释关键步骤时,总是会穿插一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这些小小的提醒,往往能帮读者避开许多弯路,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读完一个章节,你不会觉得被知识的洪流淹没,而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踏实感,仿佛自己真的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而非仅仅是背诵了一堆公式。这种教学上的温度和深度,在同类书籍中是极其罕见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封面那充满几何美感的图案,让人一眼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逻辑与秩序。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细腻而不失韧性,油墨的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图解,也毫无模糊不清之感。内页的排版布局非常考究,留白得当,使得长篇的阅读过程也显得格外舒适,不会有视觉上的疲劳。特别是书中对一些核心概念的插图绘制,其精细程度令人赞叹,那些三维的结构被二维平面完美地呈现出来,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体现了作者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装订也非常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反复研习,也能保持书本的完整性,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参考的工具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我甚至会时不时地摩挲一下封面,那触感带来的心理暗示,仿佛预示着一场智力上的挑战与蜕变即将开始。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让人在使用之余,也忍不住想要珍藏。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的平衡掌握得恰到好处,这是我长期寻找的理想范本。它既没有沦为纯粹的理论堆砌,让人望而却步,也没有流于表面化的技巧罗列,缺乏内功支撑。作者似乎深谙“知其所以然”方能“知其所以然”的道理,每一个技巧的提出,背后都有扎实的数学或几何原理作为支撑。当我尝试应用书中所述的某些高级技巧时,我发现这些方法论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对事物本质深刻洞察之上的有效工具。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详实而富有代表性,覆盖了从入门到精通的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典型情境,每种情境下的应对策略都剖析得入木三分。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使得书本的参考价值极高,无论是作为日常的训练手册,还是作为深入研究的理论参考,都能提供坚实的后盾,让人在使用中充满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