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北京儿童医院专家课:小儿保健与养护 |
| 作者 | 张峰著 |
| 定价 | 36.00元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4150358 |
| 出版日期 | 2015-0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5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方面的,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一种完全良好状态。其中身体健康是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是幸福生活的首要条件,爱孩子就要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健康的身体,孩子才可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为父母全面梳理、细解健康育儿知识,针对影响健康的五大因素:营养饮食、优质睡眠、 适量运动、防范意外和预防疾病,从长期的临床经验出发,结合了*的健康观念、医学研究理论与我国传统育儿方法写作了本书,希望能解答广大父母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困惑,为大家提供简单实用的育儿自助方案。 |
| 作者简介 | |
| 张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特级专家。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十余年。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成员兼秘书、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小儿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心系系列活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普专家、北京阳光长城慢病防治微博专家、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理事等职。 |
| 目录 | |
| 目录 Part 1 孩子一生健康,从均衡营养开始 1. 0~3岁营养管理是人生健康的笔投资/010 2.母乳——天然的孩子保健食物/012 3.辅食——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018 4.断奶:选对时机,多关爱/020 5.身体不缺水,孩子就健康/023 6.牙好胃好身体好/026 7.病从口入,食品安全保平安/034 8. “食育”,送给孩子好的健康礼物/040 Part 2睡好觉,长个又长脑 1. 睡眠:不能透支的健康储蓄/056 2. 孩子该睡多少觉/059 3. 帮孩子睡个好觉/063 4. 好睡眠源自睡眠好习惯/067 5. 应对孩子睡眠问题/072 Part 3 爱运动的孩子更聪明 1.愈运动,愈聪明/078 2. 高情商孩子从运动中来/088 3. 运动增强体质,抵御疾病/094 4.运动谨记“过犹不及”/101 Part 4 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早在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中,意外伤害就是影响孩子健康的主要原因。加强孩子安全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防止意外伤害,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1. 意外就在身边/106 2. 扫除家里 “雷区”,织就健康安全网/109 3. 亡羊补牢: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应急处理/114 4. 性保护,男孩女孩都需要/123 5. 孩子应该知道的安全常识/128 Part 5若要小儿安,预防是关键 1.孩子常见病家庭识别与应对/136 新生儿黄疸/137 四季感冒/139 发热/142 腹泻/144 五种常见皮肤问题/146 便秘/149 手足口病/151 肥胖/153 近视/158 中耳炎/161 中暑/163 2.孩子用药不能掉以轻心/165 3.防病就要按季保健/169 4.预防接种和定期健康检查为孩子健康保驾护航/172 附录 世界卫生组织 0~6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参考值(2010年)/176 计划内疫苗接种时间表/178 |
| 编辑推荐 | |
| ★自胎儿出生后至2岁间的生命早期1000天,是有效预防成人期疾病的关键时期。 ★《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指出:不仅城市地区儿童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地区儿童超重问题和肥胖问题也逐渐显现。2005年,城市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5.3%和3.9%,2010年,城市和农村分别提升到8.5%和6.5%。 ★中国保健协会提出:从现代医学角度讲,养生保健应当从小做起。“零岁保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从胚胎形成即妇女怀孕开始,这段时间孕妇的保健对胎儿的影响,已经被广大准父母认可。第二阶段是孩子出生之后,尤其在出生的28天之内,此时期对母婴进行科学保健,会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及早起智力发育,增强免疫力,并可避免众多病症和意外的发生。 ★摇篮网、宝宝树、太平洋亲子网、宝宝地带、母子健康五大母婴媒体推荐。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带着一种独特的幽默感和适度的放松感,这在严肃的育儿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作者似乎深谙新手父母常常会因为小问题而过度焦虑的心理,所以她总能用一句恰到好处的俏皮话,把原本紧张的气氛化解掉。比如,当她谈到如何处理宝宝的“便便危机”时,那种轻松的描述,让原本让我感到手足无措的场景变得可以接受,甚至带上了一丝“闯关成功”的成就感。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穿插了许多真实的案例分享,这些“过来人”的故事,让抽象的育儿理论变得鲜活立体起来。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个关于如何引导挑食宝宝尝试新食物的故事,那个妈妈的坚持和智慧,让我深受启发,也给了我在自家餐桌上面临类似挑战时莫大的勇气。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会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它让你“感觉良好”地去做。它让你明白,育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偶尔的失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评分我个人对那些理论性太强、脱离实际的育儿书总是敬而远之,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最宝贵的一点在于,它非常注重“个性化”和“弹性”在育儿中的作用。作者反复强调,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方案适用于所有孩子,我们需要学会观察我们自己孩子的独特需求。例如,在讨论睡眠训练的部分,她并没有强行推销某种特定的“方法”,而是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宝宝(比如易受惊吓型和适应力强型)可能需要的不同策略,并教会我们如何根据宝宝的反应来微调方案。这种“授人以渔”的教育方式,让我感觉自己正在真正成长为一个有判断力的父母,而不是一个盲目服从指令的操作员。另外,书里提到的一些关于早期运动发展的建议,也非常科学且容易操作。我不需要购买昂贵的教具,只需要利用家里的抱枕、垫子,就能为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读完这些章节,我不再迷茫于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早教产品,而是更加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和环境刺激。这种务实和智慧,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喂养和清洁层面,而是延伸到了对孩子早期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培养的深刻探讨。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高质量亲子沟通”的讲解,她详细分析了如何倾听宝宝的“需求背后的需求”,而不是仅仅回应表面的哭闹。这让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从命令式转变为引导式,发现宝宝的配合度明显提高了。此外,书中对于如何建立家庭健康生活习惯的讨论,也极具前瞻性。它不仅仅关注宝宝的睡眠和饮食,还强调了父母的榜样作用,如何让全家人一起动起来,培养终身的健康意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育儿技巧,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关于如何成为更优秀、更有智慧的家庭成员的自我教育。它为我描绘了一个清晰的蓝图:一个健康、快乐、有良好习惯的童年,是建立在科学的养护和充满爱的互动基础之上的,而这本书,无疑就是构建这个基础的最佳蓝图。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一绝,那种柔和的色调和充满童趣的插图,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为家长们准备的贴心指南。我特别喜欢封面上那几个小婴儿憨态可掬的笑脸,一下子就把人拉进了那个充满爱与责任的育儿世界。从我翻开第一页开始,就被作者那种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文字风格所吸引。她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把复杂的育儿知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如,她讲解宝宝辅食添加的原则,不是简单地罗列时间表,而是结合了不同月龄宝宝的消化能力和兴趣点进行分析,让我这个新手妈妈读起来心里特别有底气。而且,书中关于“如何识别宝宝的非语言信号”那一部分,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以前总是在猜测宝宝是饿了还是不舒服,读完后,我能更敏锐地捕捉到他细微的情绪变化,这极大地改善了我们之间的亲子互动质量。这本书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长辈在耳边细语,分享着她多年带娃的“独家秘笈”。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育儿挑战的朋友们,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安心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非常精良,纸张的触感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注意到作者在章节的划分上非常人性化,完全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顺序。比如说,她首先聚焦于新生儿期的生理特点和日常护理的每一个细节,从脐带护理到黄疸观察,每一个步骤都配有清晰的图示辅助理解,这对于初为人父人母的我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专门辟出了一块内容来讨论“如何应对产后情绪波动”。这部分内容写得极其真诚和富有同理心,它让我意识到,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照顾好宝宝同样重要,这在很多育儿书中是被忽视的。作者用一种非常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告诉我‘累’和‘焦虑’都是正常的,并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自我调节方法,比如正念呼吸和建立支持网络。这种关注到父母心理健康的视角,真的让我觉得这本书是真正从全家幸福的角度出发的。我发现,这本书就像一个全天候待命的育儿顾问,无论我什么时候翻开它,总能找到我需要的那个恰到好处的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