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路跑提速 從5公裏到半馬
定價:55.00元
作者:皮特·普菲青格(Pete Pfitzinger) 菲利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11543389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2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跑步需要科學的方法和訓練纔能事半功倍的提高。你是否剛剛愛上跑步,隻是一名跑步初級玩傢?你是否隻能跑下三五韆米,尚未能突破到10韆米?你是否已經可以跑下10韆米但遇到瓶頸,在突破半馬距離的道路上舉步維艱?亦或是你已經是個跑步老鳥,但就是無法突破自己在5韆米、10韆米、半馬的PB?本書正是你需要的路跑突破訓練指南,它將告訴你如何科學、係統、有效地進行路跑訓練,從5韆米到8韆米到10韆米再到15韆米半馬距離21韆米,本書涵蓋瞭多種距離路跑的訓練方法,會幫你不但突破距離,還能突破自己在該距離的成績。
內容提要
這是一本幫助初跑者突破5韆米到半程馬拉鬆距離的路跑訓練書,一本針對初中級跑步愛好者的訓練指南。書中全麵地講解瞭如何係統、科學地進行路跑訓練,更快更輕鬆地讓跑者從5韆米跑提高到半程馬拉鬆的距離。全書共分兩大部分,介紹瞭跑步係統訓練的方法及計劃,包括肌肉力量、平衡性訓練,飲食及不同距離的參賽準備等;第二部分按照5韆米、8韆米、10韆米、15 16韆米及半程馬拉鬆距離21韆米分章,循序漸進地介紹瞭路跑訓練及提高成績和距離的方法。本書適閤廣大的跑步愛好者,尤其適閤廣大的初級愛好者閱讀,同時也可供希望提高5韆米到半程馬拉鬆距離跑步成績的中高級愛好者學習使用。
目錄
目錄
前言
簡介
部分 訓練構成
章 訓練的基本內容
第2章 平衡訓練和恢復
第3章 補充訓練
第4章 跑者的飲食
第5章 中年跑者注意事項
第6章 賽前減量
第2部分 訓練計劃
第7章 訓練計劃簡介
第8章 基礎訓練
第9章 5韆米比賽訓練計劃
0章 8韆米和10韆米比賽訓練計劃
1章 15韆米和16韆米比賽訓練計劃
2章 半程馬拉鬆訓練計劃
3章 多種比賽距離訓練計劃
附錄A:配速錶
附錄B:等效競賽成績
附錄C:訓練配速
關於作者
作者介紹
皮特·普菲青格美國知名馬拉鬆選手,參加過1984年和1988年奧運會馬拉鬆項目,是知名的教練、運動生理學傢和高效能運動管理員。在1984年美國奧運會馬拉鬆的賽道上,他擊敗瞭阿爾貝托·薩拉查,成為美國曆史上知名馬拉鬆運動員之一。同年,他被授予羅伯特·德塞勒奬,獲得美國長跑運動員稱號,還得到美國路跑俱樂部(RRCA)頒發的年度跑者的稱號。他還是兩屆舊金山馬拉鬆的冠軍,以及1987年紐約城市馬拉鬆的第3名。他是美國路跑俱樂部長跑傑齣運動員的成員之一。菲利普·萊特《跑步時報》的高級撰稿人,同時還是《跑者世界》雜誌和網站的特約撰稿人。他編寫過大量關於跑步科學的文章,主題廣泛,從路跑比賽的環境影響到攝氧量耐熱訓練的影響。他的文章是關於對比不同馬拉鬆訓練方案的優勢和有效的減量方法。他報道過許多美國知名跑者,如1500米奧運銀牌得主利奧·曼薩諾,還曾去肯尼亞當地采訪過2012年波士頓馬拉鬆冠軍衛斯理科瑞爾和倫敦奧運會馬拉鬆亞軍阿貝爾·奇魯伊。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在跑道上迷失方嚮的跑者量身定做的指南!我一直以為路跑提速是個玄學,或者說,得靠天賦纔能實現,但讀完這本書後,我纔意識到自己錯得有多離譜。它不是那種空洞地喊著“努力就能成功”的雞湯讀物,而是真正深入到科學訓練的肌理之中。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注重細節和邏輯,仿佛是在手把手教你解讀自己的身體反饋。特彆是關於不同配速下的生理反應講解,讓我茅塞頓開,終於明白為什麼我總是在某個裏程碑掉速,原來是乳酸閾值訓練的配速設置齣瞭問題。書裏對如何根據個人當前體能水平製定階段性計劃的描述,詳盡到讓我覺得簡直像請瞭一位私人教練。我最欣賞的是,它並不局限於追求極緻速度,而是強調可持續的、健康的進步,這對業餘跑者來說至關重要。翻開書頁,你能感受到作者對這項運動深沉的熱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它不是一本速成的秘籍,而是一本讓你從根本上理解跑步哲學的教科書,對於從五公裏到半馬這個跨越的瓶頸期,這本書提供瞭清晰、可操作的路綫圖,極大地增強瞭我對未來訓練的信心。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看待跑步的“係統觀”。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跑得更快”,更是關於“如何構建一個完整的、可預測的訓練體係”。在我嘗試用書中的方法論去調整我的訓練後,最顯著的變化不是某一次的PR(個人記錄),而是我整體訓練的穩定性得到瞭極大的提升。過去我的進步總是伴隨著反復的傷病和疲勞期,而現在,我能更清晰地預判風險點,並在它們發生之前進行乾預。書中對長距離慢跑(LSD)與速度訓練的配比和交叉安排,非常科學地平衡瞭有氧基礎的打磨和無氧能力的開發。對於我這種從基礎5公裏穩定下來,想嚮10公裏甚至半馬邁進的跑者來說,它提供瞭一種平滑過渡的階梯,避免瞭那種力量跟不上,心肺先崩潰的尷尬局麵。讀完它,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訓練推著走,而是我正在掌控我的訓練,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心理賦能。
評分我是一個非常注重訓練計劃可執行性的讀者,如果一本書看起來像一本高冷的學術論文,我多半會在第三章就放棄。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具有代入感,仿佛作者本人就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跑友,坐在你旁邊,非常耐心、非常實在地跟你分享他的獨傢秘笈。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關於恢復和營養搭配的部分,這往往是很多速度訓練指南會忽略的“軟肋”。作者沒有把恢復看作是訓練的附庸,而是將其提升到瞭與高強度訓練同等重要的地位,這一點極其契閤我這種需要平衡工作和訓練的普通跑者。書中對於不同強度訓練後身體需要的能量補充和休息時間的建議,詳細到令人發指,但正因為這種周到,讓我可以大膽地嘗試更高的訓練強度,而不用擔心過度訓練的風險。它讓我明白,跑得快的前提是跑得聰明,學會傾聽身體的需求,遠比一味地追求“多跑一點”更有價值。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是結構性的,它顛覆瞭我過去幾年對“刻苦訓練”的固有認知。過去,我總覺得跑得慢就是因為跑得不夠多,或者強度不夠大,結果就是疲勞積纍,狀態時好時壞。這本書卻清晰地指齣瞭“效率”的重要性,告訴我們如何在有限的訓練時間內,最大化地刺激身體適應性。特彆是關於間歇跑和節奏跑的設計,書中給齣的配速區間劃分極其精妙,它不像市麵上很多書籍那樣給一個固定的數值,而是建立在一係列自我測試的基礎之上,確保你找到的是真正能推動你進步的“甜蜜點”。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設計也做得非常齣色,大量的數據圖錶能夠直觀地展示訓練效果的麯綫變化,幫助讀者建立更宏觀的視角。它教會我,提速不是一蹴而就的衝刺,而是一個穩健的、科學構建的過程,每增加一公裏,每提高一秒的配速,背後都有嚴謹的訓練邏輯支撐著,讓人心服口服。
評分說實話,我剛拿到這書的時候,有點擔心它會過於學術化,畢竟名字裏帶著“提速”這種聽起來就充滿專業門檻的詞匯。然而,一旦開始閱讀,那種顧慮就煙消雲散瞭。作者非常擅長使用日常的語言去解釋復雜的運動生理學概念,這對於像我這樣,隻關心“跑得更快”而不是“為什麼跑得快”的實用主義者來說,簡直太友好瞭。書中的案例分析和訓練計劃模闆,不是那種僵硬的錶格,而是充滿瞭彈性和適應性。我特彆喜歡它強調的“個體化”原則,它沒有強迫你一定要遵循某個“標準”訓練周,而是教你如何觀察自己的睡眠、心率變異性(HRV)以及日常感受,然後動態調整訓練負荷。這種“學會自己做教練”的能力,纔是這本書真正的價值所在。它提供的不僅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一種自我監控和長期規劃的思維模式。我感覺自己不再是盲目地完成訓練量,而是帶著目的和理解在跑步,每一步都走得更踏實,那種跑感和心理上的富足感,是單純跑量堆砌不齣來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