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入门:简单有趣的99个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入门:简单有趣的99个心理学常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舒娅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入门
  • 常识
  • 科普
  • 大众心理学
  • 思维
  • 行为
  • 情绪
  • 自我认知
  • 生活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赏心悦目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45846
商品编码:29368464824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学入门:简单有趣的99个心理学常识

定价:39.80元

作者:舒娅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80458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你看不透的人和事,心理学来帮助你! 《心理学入门:简单有趣的99个心理学常识》为你打开重新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一扇窗
◇自私的选择,真的能利己吗
◇犯错的时候,有没有觉得自己是被逼的
◇为何好好先生会被人瞧不起

内容提要


心理学为人们打开重新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一扇窗,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知道他人言行背后的心理动机,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从而能够更好地与自己和他人相处。《心理学入门:简单有趣的99个心理学常识》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概念,运用丰富的案例、幽默的解说和有趣的插图,为读者提供了一本碎片化阅读模式的轻松读物。

目录


Chapte 1 入门篇:告别误解,走进真实的心理学 → 001

001 心理学是伪科学?谁告诉你的 → 002

002 别再把算命和心理学扯一起了 → 004

003 对心理学家撒谎,会不会被识破 → 007

004 是不是只有的人才去做心理咨询 → 009

005 你是心理学家?给我催眠吧 → 011

006 心理学不就是解梦分析吗 → 014

Chapte 2 认知篇:从零开始,了解心理学常识 → 017

007 心理学发展史:聊聊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 018

008 派系之争:听起来都有道理耶 → 020

009 心理学大咖:他们的名字值得一记 → 023

010 感觉剥夺:人丧失感觉会怎么样 → 028

011 听觉:有了对比,才会印象深刻 → 030

012 知觉选择性:总有你注意不到的东西 → 031

013 错觉:你看见的不是真的 → 033

014 意识和潜意识:一个是主人,一个是仆人 → 034

015 习得性无助:被拐卖的人,为何会认命 → 036

016 记忆:偷偷告诉你,它是一个大子 → 038

017 本能:说实话,你管得住自己吗 → 041

018 智商: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培养 → 043

019 学习:其实,我们都能变得更聪明 → 046

Chapte 3 自我篇:颠覆思维,重新认识你自己 → 049

020 自我知觉:认识自己,是世界上难的事 → 050

021 思维定式:天才也会犯常识性的错误 → 052

022 认知失调:为什么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 054

023 人格面具:我们都想表现理想化的自己 → 056

024 周哈里窗:到底哪一个“我”才是真的 → 059

025 角色效应:你们是孪生姐妹,怎么性格完全不同 → 061

026 自我宽恕:犯错的时候,有没有觉得是被逼的 → 063

027 不值得定律: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 064

028 控制错觉:自己选的彩票,比别人选的好 → 066

029 心理投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 067

Chapte 4 情绪篇:掌控平衡,身心灵的三部曲 → 071

030 情绪共鸣:军心涣散,竟是因为一首曲子 → 072

031 厌恶心理:有讨厌的东西,不都是坏事儿 → 074

032 安慰剂效应:我进了牙科诊所,就觉得牙痛好多了 → 076

033 霍桑效应:难受别憋着,人都得学会发泄 → 077

034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太强了,往往事与愿违 → 079

035 心理摆效应:情绪是个善变狂,你得学会控制它 → 081

036 精神胜利法:生活那么难,要懂得自我安慰 → 083

037 詹森效应:不是比赛太难,是你太恐惧 → 084

038 瓦伦达效应:别想太多,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 087

039 身体与情绪:为什么假装生气,后会真生气 → 089

040 海格力斯效应:谁跟我过不去,我也不让他好过 → 091

041 兴趣定律:想活得开心,你得有点儿兴趣爱好 → 094

Chapte 5 行为篇: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的心理 → 097

042 从众心理:别人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 → 098

043 狄德罗效应:买了件上衣,又觉得没合适的裤子配 → 100

044 囚徒困境:自私的选择,真的能利己吗 → 102

045 竞争优势定律:合作的诱惑,总也敌不过竞争 → 104

046 路径依赖:一旦作出选择,就像踏上了不归路 → 106

047 认知错误:人为什么有时会无视道德 → 108

048 认知偏差:主动搭讪,是不是图谋不轨 → 110

049 英雄主义情结:险情面前,为何有人不怕死 → 112

050 禁果定律:越不被允许的东西,人们越感兴趣 → 114

051 心理代偿:自从失恋后,他就成了事业狂 → 116

052 社会懈怠:三个和尚为什么会没水喝 → 118

053 逆反情结: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 → 120

054 皮肤饥饿:有奶便是娘?你真的想错了 → 122

055 私人空间:坐电梯时,你敢直视旁边的人吗 → 125

Chapte 6 社交篇:洞察人心,做人际关系的赢家 → 127

056 首因效应:次见面,千万不要搞砸了 → 128

057 互惠法则:得了别人的好处,要记得回报 → 130

058 交往适度定律:我对他那么好,他为什么疏远我 → 132

059 刺猬效应:恰当的距离,才能产生美 → 134

060 犯错误效应:你这么,会没朋友的 → 137

061 相似定律:俞伯牙和钟子期为何能成为知己 → 139

062 多看效应:刷脸的好处,你要知道 → 141

063 改宗效应:为何“好好先生”会被人瞧不起 → 143

064 晕轮效应:她那么漂亮,想必也很有智慧 → 144

065 刻板效应:早和你说过了,人跟人不一样 → 146

066 古德曼定律:不懂沉默的人,就不懂沟通 → 148

067 史密斯原则: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 151

068 焦点效应:人人都想得到他人的关注 → 153

069 猎奇心理:适当满足一下别人的好奇心 → 155

070 传播扭曲:清醒一点,远离小道消息 → 157

071 塔玛拉效应:管得住嘴,才守得住未来 → 158

Chapte 7 婚恋篇:爱不迷茫,拥有美好的亲密关系 → 159

072 择偶心理:你理想中的另一半是什么样 → 160

073 心理宁静期:警惕移情别恋的发生 → 161

074 猜疑心理:猜猜猜的折磨,谁也受不了 → 163

075 嫉妒心理:吃醋也要吃得恰到好处 → 165

076 麦穗定律:世上有没有大好的麦穗 → 166

077 依赖心理:你究竟是在爱,还是在寄生 → 168

078 超限效应:不作无谓的牺牲,感情无法勉强 → 170

079 皮格马利翁效应:一万句指责,敌不过一句赞美 → 171

080 布里丹毛驴效应:爱需要选择的勇气和能力 → 173

Chapte 8 调适篇:扫除阴霾,让美好的生活回归 → 175

081 抑郁:当心这只可怕的“大黑狗” → 176

082 孤僻:不要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 → 178

083 虚荣:扔掉扭曲的自尊心吧 → 180

084 自卑:其实你很好,你自己却不知道 → 182

085 冲动: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缘由 → 184

086 抱怨:世界上没有用的语言 → 187

087 浮躁:为什么离成功越来越远 → 189

Chapte 9 成功篇:积极一点,人生会变得更绚烂 → 191

088 吉格勒定理:你是一个有目标的人吗 → 192

089 帕金森定律:问问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 → 194

090 后通牒效应:为什么总是拖拖拉拉 → 196

091 自我激励: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 → 198

092 瓦拉赫效应:你找对自己的位置了吗 → 200

093 压力认知:没有压力,未必是一件好事 → 202

094 约拿情结:梦想触手可及时,人会不会害怕 → 204

095 跨栏定律:成功和遇到的困难是对等的 → 206

096 蘑菇定律:在阴暗里的角落里努力生长 → 207

097 飞轮效应:艰难的时刻,就是改变的临界点 → 208

098 手表定律:一件事情不能同时制定两个标准 → 210

099 高原效应:别太看重结果,多享受过程 → 212

作者介绍


舒娅她有1000 小时的心理咨询经验她是高校超受学生欢迎的心理学老师她用生动的语言将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讲给你听帮助你更好地与自己和他人相处

文摘




序言



《洞察心灵的奥秘:理解人类行为的钥匙》 这是一本带领你踏入广阔而迷人的心理学世界之旅的书籍。它并非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集,而是一次生动有趣的探索,旨在揭示人类思想、情感和行为背后隐藏的奥秘。无论你是否是心理学领域的初学者,抑或是对人类内心世界充满好奇的探索者,这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你更深刻地理解自己,也更精准地解读他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人构成的复杂社会中,每个人都像是一本尚未完全解读的书籍。从清晨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到夜晚入睡前的种种思绪,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快乐,又为何会陷入悲伤?是什么驱动着我们的选择,又是何种力量让我们产生偏见?我们如何学习,如何记忆,又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建立连接?这些看似日常的问题,却都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原理。《洞察心灵的奥秘》将带领你一一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让你不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成为能够理解内心深处运作机制的智者。 本书将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人类的心理过程。我们将从最基础的认知心理学出发,探讨信息是如何在我们的大脑中被加工、储存和提取的。你会了解到,我们所感知的现实并非完全客观,而是经过我们大脑的“过滤”和“重塑”。我们将深入探讨知觉的奥秘,理解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听到、闻到、尝到和感觉到我们所感受到的,以及这些感官输入如何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记忆的机制将不再是模糊的概念,你将了解不同类型的记忆,以及遗忘为何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学习和思维的过程也将被层层剥开,让你明白,那些看似“聪明”或“愚钝”的表现,背后有着怎样的学习策略和思维模式。 接着,我们将目光投向情感的领域。情绪是人类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色彩斑斓,既能带来巨大的喜悦,也可能引发深刻的痛苦。本书将探讨情绪的本质,了解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在我们的生理反应、认知评估和行为倾向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会深入研究各种基本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惊讶和厌恶,以及它们各自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同时,你也将了解到,情绪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往往与我们的认知过程相互交织,影响着我们的判断,驱动着我们的行为。理解情绪的运作,意味着掌握了与自己和他人在情感层面建立更深层次连接的关键。 人际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焦点。我们是社会性动物,脱离不了与他人的互动。本书将深入探讨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揭示我们在群体中的行为模式,以及个体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你将了解到从众心理、服从权威、群体极化等现象背后的原理,理解为何在群体中,个体的判断和行为会发生奇妙的转变。我们会探讨吸引力的奥秘,理解为何我们会对某些人产生好感,以及不同类型的关系是如何建立和维系的。此外,冲突的产生与解决、沟通的艺术、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偏见与歧视,都将在这本书中得到细致的阐述,帮助你成为更具智慧的沟通者和更懂得合作的伙伴。 贯穿全书的,还将是对发展心理学的审视。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步履蹒跚的老者,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本书将带你穿越不同的人生阶段,观察和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心理特点和发展任务。你将了解到婴儿如何建立依恋关系,儿童如何发展语言和认知能力,青少年如何形成自我同一性,成年人如何在职业和家庭中寻找意义,以及老年人如何面对衰老和人生的回顾。理解这些发展规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年龄段的人,也更能清晰地认识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此外,我们还将触及人格心理学的领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行为模式。本书将介绍几种经典的人格理论,帮助你理解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不同人格特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与世界的互动。你将了解到,那些看似“善解人意”或“固执己见”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深刻的人格结构。理解人格的多样性,意味着我们能够更加包容地看待他人的差异,也更能欣赏自己独特的价值。 在探索这些心理学原理的同时,本书将始终坚持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辅以贴近生活的案例,让你在阅读中仿佛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导师对话。我们摒弃了晦涩的术语和复杂的数学模型,而是专注于揭示那些能够帮助你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性洞察。你会发现,许多你曾经疑惑不解的现象,在心理学的框架下,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 本书并非旨在让你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学家,而是希望成为你了解自我、理解他人、以及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启蒙之书”。它将为你提供一套审视世界的全新视角,让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更敏锐的洞察力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人和事。当你理解了人们为何会做出某些选择,为何会产生某些情绪,你就能以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也能以更 empathetic 的方式去与他人建立连接。 阅读《洞察心灵的奥秘》,你将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能力——洞察人心的能力。这种能力,将让你在家庭、职场、社交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游刃有余,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最终过上更充实、更幸福的生活。这是一场关于理解的旅程,一段关于自我发现的奇遇,一次让你重新认识“人”这个神奇生物的非凡体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潜入心灵的深处,探索那些隐藏的宝藏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幸福”这个概念充满了好奇,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才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我提供了一些全新的视角和实用的方法。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感恩”的讨论。它让我明白,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能够提升幸福感的重要习惯。我开始每天记录下值得感恩的事情,即使是很小的细节,比如一杯热咖啡,一个微笑,一次愉快的谈话。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内心充满了更多的积极情绪,对生活也更加满意。书中还提到了“心流”的概念,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时候,当我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某项活动中时,会体验到强烈的快乐和满足感。这让我更加重视那些能够让我进入“心流”状态的活动,并有意识地去创造更多这样的机会。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幸福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培养某些心理习惯,来实现的。它让我看到了,原来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才是通往幸福的钥匙。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漫无目的地追寻幸福的旅人,而是掌握了地图和指南针,能够更清晰地朝着幸福前进。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是它颠覆了我对“聪明”和“成功”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那些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一定是拥有超凡的智商和过人的天赋。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那些看似微小的心理特质,比如“成长型思维”或者“延迟满足”,在长期的发展中,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力。书中对“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对比,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面对困难时的态度。我常常会在遇到挫折时,觉得自己“不行”,从而轻易放弃。而这本书告诉我,只要相信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每一次的失败,都可以成为成长的契机。这种观念上的转变,真的非常强大。我开始尝试用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挑战,不再害怕失败,而是把它看作是学习和进步的机会。这本书并没有给我提供一套“速成秘籍”,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学习和成长的认知。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能够主动去塑造自己的未来。这种赋予我力量的感觉,是我从未有过的。

评分

我一直觉得,我们之所以会做出某些选择,有时是因为理性的思考,但更多时候,是那些潜藏在意识深处的“看不见的手”在操控。而这本书,恰恰就帮我揭示了这些“看不见的手”的运作规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锚定效应”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在购物时,不自觉地被商品的原价所吸引,即使打折后的价格依然不便宜。这背后,是商家巧妙地利用了我们对“锚”的依赖。读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自己过去被“套路”了不少次,但了解了原理,以后就能更警惕了。另外,关于“损失厌恶”的讨论,也让我对自己的一些财务决策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人们宁愿承受更大的风险去避免损失,而不是去追求同等的回报。这解释了我为什么有时候会那么纠结于卖出一只小亏的股票,而不是勇敢地止损。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我们很多时候的“非理性”行为,其实是有其心理学逻辑的。它并没有教我如何去“操纵”别人,而是让我学会如何识别和理解那些影响我们决策的心理机制,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这种提升自我认知和决策能力的感觉,让我觉得特别有价值。

评分

这本书简直像一个寻宝图,让我惊叹于我们大脑的运作方式。我一直对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感到好奇,但传统的心理学书籍常常让我望而却步,那些深奥的理论和晦涩的术语,感觉就像在翻阅一本加密的古籍。而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用最平实、最生动的语言,一点点揭开了心理学的神秘面纱。它没有给我灌输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小例子,让我恍然大悟。比如,书中提到“确认偏误”时,我立刻联想到了自己平时刷新闻的习惯,总是不自觉地去寻找那些支持我既有观点的信息,而忽略那些反驳的声音。这种自我反思的感觉太奇妙了!我还学到了关于“情绪传染”的知识,原来在人群中,负面情绪真的会像病毒一样传播。这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尽量远离那些总是散发负能量的人。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心理学并非高高在上的学科,而是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触手可及。它就像一位耐心又幽默的朋友,一边跟我聊天,一边给我普及那些能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的知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心理学一无所知的门外汉,而是开始慢慢掌握了一些看穿事物本质的“小技巧”。

评分

作为一名在人际交往中常常感到困惑的人,我一直渴望能够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想法。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为我指明了方向。我最受启发的章节是关于“同理心”的。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让我明白了同理心不仅仅是“感同身受”,更是一种积极倾听和理解对方视角的能力。我开始尝试在与家人、朋友交流时,放下自己的评判,去真正倾听他们的话语,去理解他们情绪背后的原因。这种改变虽然微小,却带来了巨大的不同。我发现,当我对别人展现出真正的理解和关心时,他们也会更愿意向我敞开心扉,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此外,书中关于“从众效应”的解释,也让我对自己在群体中的行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意识到,有时候自己并没有真正认同某个观点,却会因为周围人的影响而随波逐流。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行为中的盲点,也为我提供了改进的动力。现在,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在人际交往中“摸不着头脑”的旁观者,而是开始成为一个更懂得与人连接的实践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