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周正亲子二十法(新精华版)
定价:29.00元
作者:周正,周虹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502949563
字数:
页码:238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凭借事例,撒播爱孩子的20种技巧,凭借口碑,在家长、老师、朋友之间无限传递的一本书。凭借实用,被四川移动,河北移动,广东太平人寿等推选,为回馈客户温馨的年度礼物。
央视《心理访谈》特约心理专家。
内容提要
《周正亲子二十法(新精华版)》把教育孩子的“招数”制作成标准化操作规程,你拿来就可以用。让你了解孩子自出生开始,所有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和孩子的发展规律,以读懂孩子的心理为根本,手把手传授技巧,介绍世界上先进、有效的理念。
你会大吃一惊,原来教育孩子这么有意思,这么好玩儿。
目录
法 保障一个孩子不断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身体健康固然好,但的身体条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很罕见的。几乎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在某时某刻有某种身体问题。过分强调身体因素,可能永远等不到成功的那一天。意志薄弱的人,往往用自己身体的某种缺陷作为自己不成功的借口,以此逃避现实。
误区1:健康的体魄/1
生怪病的孩子们/2
误区2:智力突出的好/4
“名”女孩休学了/4
正确的方法:具有特殊的意志力/5
关于生病/6
关于榜样/7
关于旅游/9
双目失明阿姨的超能力/10
第二法 一个人常失败、事事难成的原因是什么您在培养孩子时注意避免了吗
只有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有毅力的老师和家长,才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失败者,大多是由于从小父母给予的爱不够,由爱产生的能量不够,所以往往在成功之前就自己终止了。儿时轻率惯了,长大后就习以为常,甚至终生不能觉悟。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行为草率地处理孩子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也会行为草率。
误区1:缺少机遇/12
误区2:笨/12
真正的原因:行为草率/13
怯场与救场/1 5
成为校园小明星(日积月累=一举成名)/16
第三法 孩子的恒心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现代心理学研究与两千年前中国孔孟之道不谋而合,即人的许多心理品质,每个孩子天生就有。只要给孩子一方沃土,任其自然生长,大多数孩子都会健康地成长。问题往往不出在孩子本身,而是由于后天环境的抑制、压抑,扭曲了孩子的天性。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可以任由天性自然成长,这样他的恒心才能得以完善发展。
误区1:认为孩子还小。力所不及/18
误区2:烦躁。制止/18
正确的方法:积极响应。支持他完成/18
4岁安琪儿会照相/19
5岁安琪儿认识1500字/19
教育时间表/22
口语写作教育时间表/23
第四法 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您选择何种方法
两届奥斯卡金像奖影后朱迪·福斯特的亲子秘诀就是:“说穿了,养孩子与养动物没什么两样。”对于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心理学推崇动物训练之术,即所谓“代币制”奖励法。这种方法,一可以有效地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二可以培养孩子意志力中的自控机制,三可使孩子在行为矫正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愉悦的心境,而不是对立、敌视。愉悦心境对人生而言,贵过金子。
误区1:武力干预/24
误区2:不耐烦、唠叨/24
正确的方法:奖励/25
淡化和强化/26
忘记脏话/27
不哭/27
家务活和冰淇淋/28
游泳和冰淇淋/29
小橘子来找我了/31
第五法 孩子为何不爱学习
有一种饭,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母亲的味道”。心理学家发现许多孩子长大后,尤其做重大事情,做危险工作前,或遭受到打击以后,一般都会回到家吃一顿妈妈做的饭。这比找心理咨询师、比其他的任何方法都更有效。因为母亲的这顿饭,母亲的这种味道,会让他回到童年,回到安全的、有价值的那些年代。他会立刻从成年人的这些恩恩怨怨当中跳出来,他会感觉到人生的意义。
三种常见错误情形/33
0~6岁,决定你的孩子将来爱不爱学习/34
0~3岁,婴幼儿是地球上爱学习的人——储备学习能力/34
0~16岁的学习内容/35
1岁,自己站起来/35
2岁,干涉与支持/37
3岁,独立生活/38
4岁,学“问”/39
5岁,朋友/41
6岁,兴趣广泛/42
8岁,家务活/43
12岁,感激之心/43
16岁,我自信我快乐/44
一家人在一起吃顿饭/45
第六法 培养孩子拥有什么样的个性佳
幽默是人类发展到18世纪以后逐渐脱颖而出的人格模式。幽默是个万向轮,是系统性的人格结构。实现了幽默,就必然能将各种的品质综合其中,形成灵活机制。凡幽默之人,能小能大,能紧能松,能进能退,从人格根基上杜绝了尴尬、、焦虑、抑郁、自卑、胆怯等不良人格,没有了歇斯底里的浮躁。处事不伤人也不伤已,万事皆好,进退自如。心理专家建议,要培养孩子以幽默为根基的整体个性。
误区1:认真、严谨就好/49
真真与孔雀/51
误区2:随和、谦让就好/53
正确的方法:幽默/54
每天一个幽默故事/54
有其母必有其女/57
……
结语
后记
作者介绍
周正,心理学家,亲子教育专家。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健康之路》,凤凰网《周正心理时间》,湖南卫视《周正亲子智慧》,天津卫视《周正亲子智慧》等栏目专家。
因其观点鲜明、尖锐、务实,而被媒体誉为新锐实证心理学家。比如他说:刀子嘴就是刀子心;母亲就是孩子的命;的集中营都不会这么做,很多家长却可以这么对孩子:一个人如果考试不好,那他就是周星驰、周杰伦、成龙……
周虹,周氏幼教董事长。FM88.9(AM792)女性时空广播《亲子课堂》特邀亲子教育专家。
文摘
这孩子就找到妈妈,要买海淀区辅导资料,12元。孩子拿了12元钱,给书店老板6元买书,回家对妈妈说:“你看,资料我买回来了,定价12元。”孩子自己呢,就捞到了6元。妈妈看了还很高兴,好啊,你好好学习吧。这孩子心想:就你们这些大人,还跟我玩!
这个孩子在北京和很多学校的孩子一起,偷偷成立了一个“搞定家长一整套俱乐部”,相互之间就商量着怎么套父母的钱。可是他们买辅导资料次数多了,父母就问,你买这么多资料,你做了吗?他们就在上厕所的时候随便划上答案:妈妈你看我都做完了!反正父母也不知道做得对不对。孩子们就这样相互商量着,就这样套父母的钱。套的钱做什么呢?买阿迪达斯!
洛阳的一位母亲说,学校开运动会,妈妈去给女儿送午饭,看到孩子正带着耳机听随身听,还喝着饮料。这随身听至少得200多元钱,饮料也得好几块钱,妈妈就问:“这钱哪来的?”孩子赶紧把随身听塞给旁边的同学,“这是他的。”“饮料呢?”“也是他的。”
还有一位家长讲,孩子的老师给他打电话,说孩子上辅导班没有交钱。家长就问孩子,交钱了没?孩子说,交了。家长给老师打电话,老师,我孩子说钱交了,是不是你忘了?老师说不可能,交钱的我都写了收条,问问你孩子有没有。孩子说,是,老师写收条了,但是唯独没有给我写!
现在许多孩子谎话连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钱。许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更可怕的是一些家庭的爷爷奶奶,偷偷给孩子钱,还说:“你自己买一些零食啊,不要让你妈知道。”教孩子说谎。现在许多孩子上课时都在想怎样套父母的钱,因为他们太需要钱了。
郑州外语中学有一个女孩子,长得很漂亮,学习也很好,还是课代表。一天,她偷了家里的200元钱。妈妈一打她,她就说不上学了!她的妈妈领着她来咨询。周教授问这个女孩子为什么。这个女孩子说:“我学习好,又是学习委员,大家有什么问题都来问我,我就给他们解释,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我。每年过生日,同学们都会送我很多小礼物。可是别人过生日,我问妈妈要钱买礼物时,妈妈总是说,小孩子不要搞这一套!现在三年过去了,马上就要毕业了,老是我过生日收人家的礼物,别人生日我什么礼物都没有。我觉得自己跌份儿!丢人!”于是,快毕业了,她就拿了家里200元钱,把所有同学的礼物都买了。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实用的价值,作为一位正在探索育儿之路的父母,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购物车。拿到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精美的装帧和清晰的排版,让人阅读起来心情愉悦。内容上,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仅停留在空泛的口号上,而是提供了大量具体可操作的步骤和案例。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倾听”的部分,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在与孩子沟通时,是否真的做到了放下自己的预设,去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书中对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特点的剖析非常到位,让我对孩子的每一个“小情绪”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批评或训斥,而是学会了引导和接纳。它不是那种让人读完后感觉压力山大的育儿指南,反而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细语,分享着那些看似微小却能带来巨大改变的智慧。特别是关于“规则建立”的那几章,它教会了我如何在坚定原则的同时,保持足够的弹性与爱意,让孩子在被约束的同时,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僵硬的模板,而是一套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特点灵活调整的“工具箱”。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是太抓人了。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枯燥的心理学教材,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甚至带着点幽默感的方式,把复杂的亲子关系问题娓娓道来。我记得有一次,书中描述的一个场景——孩子因为玩具被拿走而大发脾气,作者的处理方式让我茅塞顿开。我过去的处理方法往往是“不要哭闹,要懂事”,结果只会把孩子的真实感受压抑住。而书里提倡的是先“看见”情绪,再处理问题,这个逻辑转变对我冲击很大。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在看一部精彩的家庭情景剧,每个小故事都影射着我们自己家中上演过的无数幕“战争”或“和解”。作者的文笔流畅自然,逻辑层次感极强,读起来几乎没有障碍感,即便是处理到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比如青春期的叛逆,也能处理得既深刻又温暖,让人读完后会心一笑,同时也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觉得自己对孩子的理解又进了一步。它成功地将“育儿经”变成了一场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父母自我成长”这一块的强调。很多育儿书只关注如何“管教”孩子,但这本书却花了大篇幅去探讨“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期望值”。我深刻体会到,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我自己的内心不够平静时,任何教育技巧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书中关于“如何应对焦虑”的那一章,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它没有要求我成为一个完美的父母,而是鼓励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学会从育儿的压力中抽离出来,找到自己的空间和节奏。这种“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的理念,在其他许多书中是很少被如此清晰和有力地阐述出来的。阅读时,我常常会停下来,合上书,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看着正在玩耍的孩子,感觉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才是这本书真正带给我的宝贵财富,它让我对“为人父母”这件事,有了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心态。
评分坦白说,我阅读过不少关于正面管教的书籍,但很多都过于理想化,似乎要求父母必须随时保持圣人的耐心。然而,这本书的实在之处在于,它承认了现实的复杂性,并且提供了“补救措施”。它不会谴责你在某次争吵中失控的自己,而是会告诉你,当关系出现裂痕时,如何有效地进行“关系修复”。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不加粉饰的真实感,让我觉得这本书是如此的可靠和值得信赖。比如,书中谈到“道歉的艺术”,教我们如何真诚地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不仅修复了当下的冲突,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处理人际关系中错误与和解的极佳范例。我尝试了书中的几次“修复性沟通”,效果立竿见影,孩子感受到了被认真对待,而我也体会到了作为父母的权威不是建立在恐吓上,而是建立在真诚和爱之上。这本书教会我的,是如何在一个充满变数的家庭生活中,保持爱和联结的韧性。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优秀。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方法,而是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前几章聚焦于基础的认知构建,比如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这为后续所有技巧的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后,书中逐步深入到具体的情境处理,从日常的吃饭、睡觉到学习、社交,几乎覆盖了所有父母会遇到的高频难题。我喜欢它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反思小练习”,这些练习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问答,而是真正需要你坐下来,结合自己近期的经历去剖析问题的本质。例如,它会引导你去分析,你对孩子表现出的不满,究竟有多少是源于孩子本身,又有多少是你童年未被满足的投射。这种深度挖掘,让这本书超越了普通指导手册的范畴,更像是一本私人定制的成长日志模板。对于那些喜欢系统化学习和深度思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这种层次感和递进性无疑是极大的福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