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郁症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重塑大脑回路 全2册 心理咨询与治疗书 抑郁症自我治疗书

走出抑郁症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重塑大脑回路 全2册 心理咨询与治疗书 抑郁症自我治疗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抑郁症
  • 心理健康
  • 自我疗愈
  • 心理咨询
  • 大脑重塑
  • 情绪管理
  • 自助
  • 心理治疗
  • 健康养生
  • 两册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马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
ISBN:796913
商品编码:29434007878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走出抑郁症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9787111510154

重塑大脑回路                                            9787111596813

作者:   
市场价:   84.00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    语种:中文
  印刷时间:    版次:    页数:

  编辑推荐

谁懂我心,聆听抑郁

如果抑郁不曾流淌过我的生命,想必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

  内容简介

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抑郁的目的在于迫使你停下来弄清楚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它要求你给自己定位,这虽然痛苦,却是产生转变的驱动力。

——P.吉尔伯特当我陷入抑郁的时候,还无法很好地理解这句话。当我走出抑郁的时候,才发现:如果抑郁不曾流淌过我的生命,想必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

抑郁,让死亡离我如此之近。但也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才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爱与希望!正因为爱没有消融,希望没有泯灭,才让我走出抑郁,找回了自我。但处于抑郁之中的时候,我的眼前只有绝望。我试图让自己相信还有未来,但也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我似乎只剩下在绝望中坚持的权利,但也正是这种在绝望中的坚持,才真的让我一点一点地看到了希望。当曙光最终突破了黑夜的壁垒,我看到了因为“爱”而萌生的动力,因为“希望”而产生的坚持。正是爱与希望让我变得坚韧,并重见蓝天!

本书从曾经的患者及现在的心理咨询师两个不同的身份与角度而写,希望能够给绝望中的你一点希望,给无助的你一点力量,能做到这一点是我*的欣慰。

重塑大脑回路 

抑郁症就像一个恶性循环,把你带入悲伤、疲劳和冷漠的旋涡。神经科学家亚历克斯·科布在本书中通俗易懂地讲解了大脑如何导致抑郁症,并提供了大量简单有效的生活实用方法,帮助受到抑郁困扰的读者改善情绪,重新找回生活的美好和活力。本书基于新的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简单的技巧,你可以每天“重新连接”自己的大脑,创建一种更快乐、更健康的良性循环。


  目录

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赞 誉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前 言

第1章 抑郁人生 /1

内心的挣扎 /1

滑落的青春 /4

为什么会是我 /6

我在干什么 /8

困兽之斗 /10

“最后的晚餐” /13

死亡的诱惑 /15

因为有爱 /18

渐见光明 /22

新的生活 /27

勇往直前 /31

真实的生活 /34

尾声:蜕变 /37

第2章 抑郁的初步治疗 /39

认识抑郁 /39

情绪 /43

思维 /44

行为 /45

想象 /45

生理 /46

抑郁的诊断 /47

抑郁产生的原因 /48

遗传因素 /49

成长经历 /49

生活信念 /50

内在驱力 /50

刺激事件 /51

社会文化 /52

如何治疗抑郁 /53

初步治疗 /55

治疗生活 /55

我们如何做 /57

放松方法之一:走路时的放松术 /60

放松方法之二:冥想放松术 /60

放松方法之三:呼吸放松法 /61

放松方法之四:顺其自然 /61

情绪的ABC理论 /62

我们的思维容易犯哪些错误 /65

“应该”和“必须” /65

情绪化推理 /65

草率下结论 /67

以偏赅全 /67

非黑即白 /68

自我中心 /69

责任内化 /70

过滤积极评价 /70

贴标签 /71

对未来的消极预期 /71

如何找到负性思维 /73

运用思维记录本 /73

如果情绪可以讲话它将对我说些什么 /74

通过“问题”了解自己 /75

学会感觉 /76

如何挑战负性思维 /77

理性思维 /77

用“心”改变 /80

实践验证 /85

挑战负性思维的其他方法 /86

信息卡技术 /86

敢于冒险 /88

积极的自我暗示 /89

第3章 抑郁的深入分析 /91

抑郁与完美主义 /91

探究完美主义 /96

创伤性经历导致的“完美主义” /100

维系优越感导致的“完美主义” /106

完美主义的表现 /112

病态要求:“应该”和“必须” /112

自卑与自负 /120

放弃:逃避生活 /124

自残与轻生:深深的自恨 /128

迷失自我 /134

如何摆脱完美主义 /136

停止战争:摒弃理想化自我 /136

现实:敢于面对不再逃避 /141

不再“表演”,活出真实的自己 /146

纯真之心:不再为荣誉而活 /150

“战略方针”的改变 /154

“知道”不等于“领悟” /161

真正的治愈:回归真我 /172

案例:一位抑郁患者的心理分析 /174

第4章 抑郁与人际关系 /182

抑郁与人际关系 /182

别人都看不起我 /183

一切都是我的错 /187

挥之不去的“伪装感” /191

无法停止的“愤怒” /193

社会比较:我是一个失败者 /197

我找不到朋友! /200

爱与性 /204

第5章 抑郁与工作 /216

抑郁与工作 /216

学校与工作的选择 /217

工作中的完美主义 /219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223

工作为了什么 /227

第6章 与抑郁有关的具体问题 /231

伪抑郁患者 /231

亲人可以做点什么 /233

关于药物 /236

关于心理治疗 /238

后记:找回自我的旅程 /240

参考文献 /242

重塑大脑回路 

赞 誉
推荐序
前 言
第一部分
困于下行旋涡之中
第1章 抑郁的大脑地图 / 2
1.1 什么是抑郁症 / 3
1.2 抑郁就像交通堵塞 / 5
1.3 神经科学入门课 / 6
1.4 抑郁相关的化学物质 / 7
1.5 抑郁的基本神经环路 / 10
1.6 脑区间彼此相连 / 19
1.7 我的大脑出了什么问题 / 20
1.8 为何大脑会这样 / 22
1.9 利用正向循环的力量 / 24
第2章 陷入焦虑和担忧 / 25
2.1 大脑为何会担忧 / 27
2.2 担忧和焦虑的不同之处 / 30
2.3 为何大脑会焦虑 / 31
2.4 为何担忧和焦虑也有好处 / 33
2.5 关于焦虑的ABC / 34
2.6 形成正向循环来对抗担忧和焦虑 / 36
第3章 始终关注消极面 / 40
3.1 大脑的情绪化偏向 / 41
3.2 积极性比例 / 43
3.3 有些大脑存在消极的偏向 / 44
3.4 扭转负面消极偏向 / 53
第4章 被坏习惯所困 / 56
4.1 行为控制 / 58
4.2 疲劳感 / 62
4.3 压力可以促进习惯的形成 / 63
4.4 控制冲动与例行行为 / 66
4.5 对第一部分的总结 / 67
第二部分
创造正向循环
第5章 锻炼大脑 / 70
5.1 感觉不想去锻炼? / 72
5.2 锻炼如何影响你和你的大脑 / 73
5.3 锻炼的正向循环 / 83
5.4 创造自己的正向循环 / 84
第6章 设定目标,积极决策 / 86
6.1 为何决策不容易 / 88
6.2 决策需要前额叶皮层的参与 / 89
6.3 决策让注意力集中感知力增强 / 90
6.4 决策会增加愉悦感 / 93
6.5 设定目标来刺激多巴胺 / 95
6.6 决策既可以无视也可以利用习惯 / 97
6.7 决策会形成控制感 / 97
6.8 决策可以减轻担忧和焦虑 / 99
6.9 决策有助于做出更多的决定 / 100
第7章 让大脑休息一下 / 102
7.1 什么是睡眠卫生 / 103
7.2 睡眠的神经科学基础 / 104
7.3 睡眠如何影响你 / 107
7.4 睡眠如何影响你的大脑 / 108
7.5 改善你的睡眠卫生 / 115
7.6 尝试认知行为疗法 / 116
第8章 培养好习惯 / 119
8.1 我们如何形成习惯 / 120
8.2 自我肯定有助于改变习惯 / 121
8.3 减轻压力 / 122
8.4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 124
8.5 增加5-羟色胺来促进好习惯的形成 / 126
8.6 激活前额叶皮层 / 129
8.7 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 / 131
8.8 有效率的拖延 / 132
第9章 利用好生物反馈 / 133
9.1 生物反馈系统如何起效 / 135
9.2 抑郁时的生物反馈 / 136
9.3 微笑 / 138
9.4 站姿要直 / 140
9.5 保持冷静的表情 / 142
9.6 改变呼吸 / 144
9.7 放松肌肉 / 145
第10章 激活感激环路 / 147
10.1 感激的益处 / 148
10.2 感激对于大脑的影响 / 151
10.3 负罪感的强大拉力 / 154
10.4 不要将自己与他人比较 / 155
10.5 等鱼上钩和主动狩猎的区别 / 156
第11章 依靠他人的力量 / 158
11.1 与人相处的麻烦 / 159
11.2 抑郁会扰乱爱和信任的神经化学平衡 / 161
11.3 其他人能帮你和你的大脑做些什么 / 163
11.4 激活社交环路 / 169
11.5 需要注意的几点 / 173
第12章 让大脑接受治疗 / 177
12.1 专业帮助是有效的 / 178
12.2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大脑 / 179
12.3 抗抑郁药物如何改变大脑 / 184
12.4 大脑刺激技术 / 187
结论 / 191
致谢 / 194
译者后记 / 195
注释

  作者简介

 



《摆脱阴霾,重拾光明:一条由内而外的康复之路》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书籍,而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探索,一场关于勇气与希望的真实写照。它记录了一个普通人在与抑郁症殊死搏斗中,如何一步步挣脱泥沼,最终重获新生,并在此过程中,发掘出人类大脑惊人的可塑性,为自己点亮前行的道路。 书中,作者以极其坦诚的笔触,回溯了自己与抑郁症缠斗的漫长岁月。从最初的麻木、空虚,到被无边无际的黑暗吞噬,再到绝望的边缘挣扎,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体验。你将看到一个曾经被抑郁症折磨得体无完肤的个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如何承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以及那种几乎要将人压垮的无力感。作者并未回避那些令人心痛的细节,无论是失眠的夜晚、食欲不振的餐桌,还是与亲友疏远的尴尬,亦或是对未来彻底的迷茫,这些都以一种毫不粉饰的姿态呈现,让读者得以窥见抑郁症患者真实的内心世界。 然而,这本书的价值绝不止于对痛苦的描绘。它更是关于“如何走出来”的实践指南,是一份从绝望中孕育出的生命宣言。作者分享了自己探索各种方法、尝试各种途径的艰辛历程。这不是一次轻松的“打怪升级”,而是充满了反复、挫折,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弯路。从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到调整生活习惯,从尝试各种放松技巧,到重拾被遗忘的兴趣爱好,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凝聚着巨大的努力和决心。你将了解到,在面对抑郁症时,外界的帮助固然重要,但最终的救赎,往往源于内在的力量。作者详细描述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唤醒内心深处的生命力,如何重新定义自我价值,如何找到支撑自己前进的意义。 本书最引人入胜的部分,或许在于其对“重塑大脑回路”这一概念的深入阐述。作者在康复过程中,通过大量阅读、学习和实践,逐渐认识到大脑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拥有惊人的“可塑性”。这意味着,即使被抑郁症“固化”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和干预来改变。书中,作者将一些复杂而前沿的神经科学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并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生动地展示了如何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正念练习、认知重构等方法,来“重新连接”大脑中的神经通路。你将了解到,那些曾经让你深陷泥潭的消极念头,并非不可战胜,它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系统性的练习,逐渐被更积极、更健康的思维模式所取代。 作者并非单纯地罗列理论,而是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方法。例如,在对抗消极思维方面,他会详细介绍如何识别自动化消极想法,如何质疑它们的真实性,如何用更现实、更积极的观点来替代它们。在情绪管理方面,他会分享如何觉察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如何在情绪失控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如何培养更稳定的情绪状态。在改善睡眠方面,他会提供一系列实用的建议,从调整睡前习惯到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在重建生活意义方面,他会鼓励读者去发掘那些曾经让他们感到快乐和充实的事物,并尝试将它们重新融入生活。 书中穿插着许多发人深省的对话、感人至深的瞬间,以及那些点亮黑暗的小小的希望之光。这些细节让整本书读起来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不失情感的温度。你可能会在某个章节中看到作者是如何鼓起勇气,与一位理解他的咨询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你可能会在另一个段落里,感受到他如何因为一次小小的成功而获得的巨大的喜悦;你甚至可能会在字里行间,发现那些曾经让你感到绝望的困境,在作者的笔下,竟然成为了通往成长的阶梯。 这本书的受众广泛,不仅仅局限于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任何希望了解心理健康、探索自我潜能、或者正在经历人生低谷,寻求走出困境方法的人,都能从中受益。它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抑郁症这种疾病,消除对它的误解和偏见。它能为你提供一套科学、系统、可操作的自我疗愈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你带来希望,让你相信,即使身处最深的黑暗,也总有一线光明可以追寻,生命的力量,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强大。 “走出抑郁症,重塑大脑回路”不仅仅是一次自我救赎的记录,更是一次关于人类韧性、学习能力和内在潜能的宏大赞歌。它告诉我们,即使大脑曾经被疾病“修改”过,它依然具备自我修复和重新塑造的能力。通过持续的努力、科学的方法和坚定的信念,我们完全有可能摆脱过往的阴影,点亮未来的道路,拥抱一个更健康、更充实、更有意义的人生。这本书,就是你踏上这条康复之路,最值得信赖的向导和陪伴。它将带你穿越内心的迷雾,抵达心灵的彼岸,重新感受阳光的温暖,和生命最初的美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很多心理学书籍那样生硬晦涩,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温度。作者的文字朴实而有力量,她没有回避抑郁症带来的痛苦,但她也从未放弃希望。她用一种分享的姿态,将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娓娓道来,仿佛一位亲切的朋友在耳边低语。我特别喜欢她描述自己某个情绪低谷时,那种细腻而真实的笔触,让我感同身受。同时,当她讲述自己如何克服困难、重拾信心的时候,又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也很好,既有深刻的思考,也有实用的建议。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被理解了,被鼓励了,也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这本书真的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评分

我一直对大脑的可塑性非常感兴趣,所以“重塑大脑回路”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它用非常易于理解的语言,解释了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负面情绪和思维是如何在我们的大脑中固化成“旧习惯”。然后,它又详细地阐述了如何通过新的行为、新的思考方式,甚至是特定的练习,来“搭建”新的、更积极的大脑通路。我喜欢作者引用的一些科学研究和案例,这让书中的理论更加令人信服。我开始意识到,我的抑郁并不是我“不好”,而是我的大脑“走错了路”,而这本书提供的就是一条“修路”的指南。我尝试着去做一些能够激发大脑新连接的活动,比如学习一项新技能,虽然进步缓慢,但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一绝,它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知识,巧妙地融入到一位普通患者的自述过程中。从初期的自我认知,到中期的行为干预,再到后期的情绪管理和长期维持,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恰到好处。作者并没有直接灌输理论,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这些概念。我尤其赞赏的是,书中提供的练习方法都非常具体可行,并且循序渐进。她不会要求你一步到位,而是鼓励你从小处着手,一点点积累成功。例如,她关于“积极关注”的练习,就让我开始留意生活中的美好细节,这在过去是我几乎不可能做到的。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份非常宝贵的礼物,它不仅提供了方法,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相信,即使身处黑暗,也总有走出阴霾的可能。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我只能说,它完美地击中了我在对抗抑郁症过程中的痛点。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用极其真诚和坦率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如何一步步走出抑郁的泥潭。我读到那些关于自我怀疑、无力感、以及被负面情绪吞噬的描述时,仿佛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这种共鸣感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本身就给了我莫大的安慰。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抱怨和倾诉,而是详细地分享了她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去理解、接纳、以及最终挑战那些根深蒂固的负面思维模式。那些关于如何识别自动化负面想法、如何进行认知重构、以及如何培养积极习惯的章节,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尝试其中的一些小练习,比如写感恩日记,虽然刚开始觉得有些强迫,但坚持下来,确实能感受到一丝积极情绪的萌芽。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主色调是一种宁静的蓝色,上面用简洁的字体标注着书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非常专业和治愈。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散发出的那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所吸引。我是一名饱受抑郁症困扰多年的患者,尝试过各种方法,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我尤其被“成功自救”和“重塑大脑回路”这两个词所打动,这正是我急需的。书的装帧也很精美,纸张的质感很好,摸上去很舒服,捧在手里有种踏实的感觉。每一页的排版都清晰明了,大量的文字和插图结合,让阅读过程不会感到枯燥。我非常喜欢它在章节标题上的用心,每一个标题都像是在引领读者一步步走向光明。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阅读,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真正的改变和希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