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请把你的手伸给我(一个女心理咨询师的十年乡村咨询手记)
定价:35.00元
作者:周永红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060707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十年磨一剑,永红集多年心血的处女作终于问世了,可喜可贺!
永红是个性情中人,敏感、好学、要强,已不年轻的她却依然怀着年轻的心与梦。一个来自基层、未曾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心理学教育的女子,能潜心10年在乡间从事义务心理咨询,并在实践中勤于学*结,终在心理学这个高深的领域内自成一体,何其不易,个中的酸甜苦辣,外人很难想象。
过去8年间,我曾带过不少朋友去永红处考察调研,这一两年来也曾携永红的书稿拜访请教过数位心理学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大多数人对她的工作表示赞赏,但也有些人不太认可,觉得她的路子似乎不符合咨询心理学的常规。然而,在我看来,本土化也是一个创新过程,“化繁为简”,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目录
001 自序:在那并不遥远的地方
第·章家长的烦心事
002家有“小偷”
007想嫁人的ll岁女孩
015人际关系焦虑源于曾被寄养
023候车室里遇到的寻子故事
030走进央视“心理访谈”的母女
第二章世上没仃坏孩子
040爱伤人的小男孩
046乖孩子的青春岁月
054考试“掉链子”背后的原因
058虎“成功”教育很可怕
……
第八章 心病还须心药医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在某个漫长的午后,阳光穿过窗棂,我无意间翻开了一本看似寻常的书,却被它瞬间俘获。这本书以一种极其温和而又坚定的姿态,将我带入了一个我从未设想过的世界。作者的文字,如同乡村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又带着泥土的芬芳,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我的心田。我曾以为,心理咨询只存在于都市的钢筋水泥森林中,存在于整洁的咨询室里,然而,这本书颠覆了我所有的固有认知。它让我看到了,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在那些淳朴的面孔背后,同样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有着难以言说的痛苦与挣扎。作者以一个旁观者又亲历者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幅鲜活的乡村众生相,那些朴实无华的村民,他们带着生活的烙印,带着各自的困境,来到了作者的面前。我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呼吸,感受到他们的无助,甚至能闻到他们身上特有的乡村气息。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像一粒饱满的种子,在我心中种下了思考的根须。我开始反思,何谓真正的“正常”?何谓“心理健康”?在与世隔隔绝的乡村,这些概念又呈现出何种别样的意义?这本书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它有的只是最真挚的记录,最深切的关怀,以及最动人心魄的生命力。它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被忽略的角落,让我们看到了在平凡生活中蕴藏的伟大与坚韧。
评分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打开的日记,里面记录着十年的风雨兼程,记录着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与喜悦。作者的笔触,不带任何矫饰,却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我曾以为,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一定是充满着理论和数据,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在最纯粹的实践中,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深刻体悟和与生俱来的同情心。我被书中那些充满智慧的对话所打动,作者如何用最简单的语言,去触及最复杂的内心;如何在一个充满隔阂的环境里,搭建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我看到了乡村女性的坚韧,看到了她们在生活的重压下,依然努力维持着家庭的温暖;我看到了老人的孤独,看到了他们对被关注的渴望;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纯真,也看到了他们身上潜藏的敏感。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对“生活”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衣食住行,更包含了情感的起伏,精神的追求,以及在漫长岁月中,对自我和世界的探索。这本书让我觉得,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面临何种困境,都有着一种力量,一种可以让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往往就蕴藏在最平凡的生命体验之中,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评分我很难用简短的几个词来概括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它更像是一次漫长而温柔的对话,让我得以窥见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坚韧的部分。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特别,她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那些最细微的情绪波动,最难以启齿的隐痛。我曾以为,乡村生活就是平静无波的,然而这本书描绘的,却是一幅幅暗流涌动的画面。那些看似寻常的对话,背后可能隐藏着长久的误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可能承载着沉重的期待。作者没有刻意去制造情节的起伏,但每一个故事都足以让人回味无穷。我反复思考书中的一些细节,比如作者如何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建立信任,如何用最朴素的方式去化解矛盾,如何去安抚那些破碎的心灵。这些,都不仅仅是咨询技巧的展示,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折射。她自身的成长,她对乡村这片土地的热爱,她对生命本身的敬畏,都融化在她的文字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在“专业”这两个字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理解和关怀。它让我意识到,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听见,被理解。这种朴素的愿望,在书中得到了最动人的诠释。
评分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心灵的探险,我被作者那份沉静的力量所吸引,仿佛她能用一种奇特的方式,抚平我内心深处的波澜。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乡村社会人际关系的描绘,那种错综复杂,却又因为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而产生的奇特羁绊,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这些关系标签化,而是用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去展现其中的微妙之处。我从中看到了家庭的力量,也看到了家庭的局限;我看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也看到了人与人之间难以避免的猜忌。在作者的记录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在相似情境下的反应,也看到了许多我从未设想过的处理方式。她不仅仅是记录了一个个咨询案例,更是在记录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在这一切之下,人性不变的内核。读这本书,我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我曾经也生活在那里,也曾与书中的人物有过交集。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它能让你忘记自己是一个读者,而变成一个置身其中的旁观者,一个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呼吸、一同感受的存在。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那种沉甸甸的,仿佛触碰到真实肌理的震撼。我一直以为,所谓的“问题”,一定是那些戏剧性的、需要被大张旗鼓解决的事件,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很多时候,真正的困境,就隐藏在日常的鸡毛蒜皮之中,隐藏在那些被压抑的沉默里。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耐心和细致,让我惊叹。她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审判者,而是一个静静倾听的朋友,一个愿意耐心剥开层层迷雾的探索者。我特别喜欢她描写那些乡村人物的笔触,没有丝毫的居高临下,而是带着一种平等的尊重,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去感受他们情感的温度。那些看似简单粗犷的乡村人,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了惊人的复杂性和深度。我曾想过,在那样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人们的内心是否也会同样封闭?然而,书中的故事告诉我,无论在哪里,人性都是相通的,爱与痛,渴望与失落,都是生命中最原始的驱动力。作者通过自己的十年历程,不仅仅是在记录咨询的案例,更是在记录一种生命的力量,一种在困境中依然能够生长、依然能够寻求连接的顽强生命力。读这本书,我感到自己也在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着内心的涤荡,仿佛也在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世界的连接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