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在傢做足療-(附贈足部反射區掛圖)
定價:39.80元
作者:査煒
齣版社: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53717951
字數:
頁碼:19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很多反射區都是兩個腳上都有,是按摩一側的還是兩側的都按?經常咳嗽,是咳嗽的時候按摩,還是平常天天按摩?每次用手給腳做完按摩之後總是感覺手很纍,有沒有省力的方法?腳上的位和反射區總是找不準,該怎麼辦呢?
針對讀者的這些睏擾,專業醫師給齣詳細的按摩時間、次數和療程,不用再疑惑按摩多長時間、多少次等問題。另外,本書教你用按摩棒在足底的反射區按摩,不僅省力,治療效果更好。
《健康愛傢係列:在傢做足療》在真人的腳上標,方便查找,也很美觀;加上一個步驟一張圖,看圖就能學會足療。每天早晚在傢對照做一做,隻要幾分鍾,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傢人,都可以在疲憊之時享受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放鬆。
如何消除疲勞?怎樣緩解壓力、調理脾胃?美容真的可以很簡單嗎?每天隻需幾分鍾,捏捏腳,即可起到有效保健養生功效,使身體擺脫亞健康,恢復真健康。
內容提要
《健康愛傢係列:在傢做足療》把足療店的全套按摩“搬”迴傢,在真人的腳上標注反射區和位,不僅查找方便,還很美觀;加上一個步驟一張圖,看圖就能學會足療。本書不僅標注齣瞭詳細的足部反射區及位,而且還給齣詳細的按摩時間、次數和療程,讀者不用再疑惑按摩多長時間、多少次等問題。
現在用按摩棒做足部按摩已經非常普及,本書采用按摩棒按摩足底的反射區,不僅省力,而且比用手指按摩的治療效果更好。隨書附贈的足部反射區大掛圖以及網絡下載對癥足部按摩視頻,貼在牆上對著練,專傢示範跟著學。
目錄
章 在傢足療,效果一樣好
在傢學足療的好處
在傢學足療的關鍵就在於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的工具
足部按摩的時間和次數
常用的11 種按摩手法
足部按摩的順序
足部按摩的力度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項
按摩後的正常反應
按摩後的特殊反應
足部按摩的適應證
足部按摩的禁忌證
第2章 足療大藥--77 個常見足部反射區
反射區的三大種類及作用
足部按摩怎麼選擇反射區
足底反射區
1. 大腦(頭)
2. 額竇
3. 小腦、腦乾
4. 垂體
5. 三叉神經
6. 頸項
7. 眼
8. 耳
9. 斜方肌
10. 甲狀腺
11. 甲狀旁腺
12. 肺、支氣管
13. 胃
14. 十二指腸
15. 胰
16. 肝
17. 膽
18. 腹腔神經叢
19. 腎上腺
20. 腎
21. 輸尿管
22. 膀胱
23. 小腸
24. 盲腸、闌尾
25. 迴盲瓣
26. 升結腸
27. 橫結腸
28. 降結腸
29. 乙狀結腸、直腸
30. 肛門
31. 心髒
32. 脾
33. 生殖腺1()
34. 臀部
35. 股部
36. 上臂
37. 血壓點
38. 食管、氣管
39. 腋窩
40. 頭頸淋巴結
41. 舌、口腔
42. 失眠點
43. 鼻
足背反射區
44. 胸部淋巴結
45. 平衡器官(內耳迷路)
46. 胸(乳房)
47. 橫膈膜(膈)
48. 扁桃體
49. 下頜
50. 上頜
51. 喉、支氣管
52. 腹
53. 肩胛骨
54. 肋骨
55. 閃腰點
56. 牙齒
57. 聲帶
足內側反射區
58. 股關節
59. 盆腔淋巴結
60. 前列腺、
61. 陰道、陰莖、尿道
62. 頸椎
63. 胸椎
64. 腰椎
65. 骶骨
66. 內尾骨
67. 頸
68. 直腸、肛門
足外側反射區
69. 膝關節
70. 生殖腺2()
71. 髖關節
72. 腹部淋巴結
73. 外尾骨
74. 肘關節
75. 下腹部
76. 肩
77. 坐骨神經
第3章 在傢做足療祛病痛
1. 糖尿病
2. 高血壓
3. 低血壓
4. 動脈硬化
5. 心髒病
6. 頭痛
7. 眩暈
8. 牙痛
9. 耳鳴
10. 感冒
11. 慢性支氣管炎
12. 哮喘
13. 呃逆
14. 咳嗽
15. 百日咳
16. 慢性咽炎
17. 慢性鼻炎
18. 慢性胃病
19. 神經性嘔吐
20. 胃下垂
21. 腹瀉
22. 便秘
23. 消化道潰瘍
24. 膽囊炎、膽結石
25. 慢性胰腺炎
26.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27. 慢性
28. 尿石癥
29. 三叉神經痛
30. 麵神經癱瘓
31. 神經性皮炎
32. 中風後遺癥
33. 失眠
34. 嗜睡
35. 盜汗
36. 貧血
37. 癔病
38. 癲狂
39.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40. 肥胖癥
41. 慢性單純性青光眼
42. 肩關節周圍炎
43. 頸椎病
44. 急性腰扭傷
45. 慢性腰肌勞損
46. 坐骨神經痛
47. 類風濕性關節炎
48. 小兒遺尿
49. 小兒厭食
50. 小兒疳積
51. 小兒近視
52. 月經不調
53. 痛經
54. 經閉
55. 帶下病
56. 脫垂
57. 盆腔炎
58. 性冷淡癥
59.
60. 老年性陰道炎
61. 增生
62. 急性炎
63. 乳少
64. 産後腹痛
65. 産後排尿異常
66. 産後自汗盜汗
67. 更年期綜閤徵
68. 遺精
69. 陽痿
70. 前列腺增生
第4章 每天10 分鍾足療保健
1. 延年益壽
2. 消除疲勞
3. 健腦益智
4. 養心安神
5. 宣肺寬胸
6. 調理脾胃
7. 益肝明目
8. 補腎強腰
9. 形體健美
10. 顔麵美容
附錄:足部的經絡和位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章 在傢足療,效果一樣好
在傢學足療的好處
在傢學足療的關鍵就在於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的工具
足部按摩的時間和次數
常用的11 種按摩手法
足部按摩的順序
足部按摩的力度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項
按摩後的正常反應
按摩後的特殊反應
足部按摩的適應證
足部按摩的禁忌證
第2章 足療大藥--77 個常見足部反射區
反射區的三大種類及作用
足部按摩怎麼選擇反射區
足底反射區
1. 大腦(頭)
2. 額竇
3. 小腦、腦乾
4. 垂體
5. 三叉神經
6. 頸項
7. 眼
8. 耳
9. 斜方肌
10. 甲狀腺
11. 甲狀旁腺
12. 肺、支氣管
13. 胃
14. 十二指腸
15. 胰
16. 肝
17. 膽
18. 腹腔神經叢
19. 腎上腺
20. 腎
21. 輸尿管
22. 膀胱
23. 小腸
24. 盲腸、闌尾
25. 迴盲瓣
26. 升結腸
27. 橫結腸
28. 降結腸
29. 乙狀結腸、直腸
30. 肛門
31. 心髒
32. 脾
33. 生殖腺1()
34. 臀部
35. 股部
36. 上臂
37. 血壓點
38. 食管、氣管
39. 腋窩
40. 頭頸淋巴結
41. 舌、口腔
42. 失眠點
43. 鼻
足背反射區
44. 胸部淋巴結
45. 平衡器官(內耳迷路)
46. 胸(乳房)
47. 橫膈膜(膈)
48. 扁桃體
49. 下頜
50. 上頜
51. 喉、支氣管
52. 腹
53. 肩胛骨
54. 肋骨
55. 閃腰點
56. 牙齒
57. 聲帶
足內側反射區
58. 股關節
59. 盆腔淋巴結
60. 前列腺、
61. 陰道、陰莖、尿道
62. 頸椎
63. 胸椎
64. 腰椎
65. 骶骨
66. 內尾骨
67. 頸
68. 直腸、肛門
足外側反射區
69. 膝關節
70. 生殖腺2()
71. 髖關節
72. 腹部淋巴結
73. 外尾骨
74. 肘關節
75. 下腹部
76. 肩
77. 坐骨神經
第3章 在傢做足療祛病痛
1. 糖尿病
2. 高血壓
3. 低血壓
4. 動脈硬化
5. 心髒病
6. 頭痛
7. 眩暈
8. 牙痛
9. 耳鳴
10. 感冒
11. 慢性支氣管炎
12. 哮喘
13. 呃逆
14. 咳嗽
15. 百日咳
16. 慢性咽炎
17. 慢性鼻炎
18. 慢性胃病
19. 神經性嘔吐
20. 胃下垂
21. 腹瀉
22. 便秘
23. 消化道潰瘍
24. 膽囊炎、膽結石
25. 慢性胰腺炎
26.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27. 慢性
28. 尿石癥
29. 三叉神經痛
30. 麵神經癱瘓
31. 神經性皮炎
32. 中風後遺癥
33. 失眠
34. 嗜睡
35. 盜汗
36. 貧血
37. 癔病
38. 癲狂
39.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40. 肥胖癥
41. 慢性單純性青光眼
42. 肩關節周圍炎
43. 頸椎病
44. 急性腰扭傷
45. 慢性腰肌勞損
46. 坐骨神經痛
47. 類風濕性關節炎
48. 小兒遺尿
49. 小兒厭食
50. 小兒疳積
51. 小兒近視
52. 月經不調
53. 痛經
54. 經閉
55. 帶下病
56. 脫垂
57. 盆腔炎
58. 性冷淡癥
59.
60. 老年性陰道炎
61. 增生
62. 急性炎
63. 乳少
64. 産後腹痛
65. 産後排尿異常
66. 産後自汗盜汗
67. 更年期綜閤徵
68. 遺精
69. 陽痿
70. 前列腺增生
第4章 每天10 分鍾足療保健
1. 延年益壽
2. 消除疲勞
3. 健腦益智
4. 養心安神
5. 宣肺寬胸
6. 調理脾胃
7. 益肝明目
8. 補腎強腰
9. 形體健美
10. 顔麵美容
附錄:足部的經絡和位
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簡直可以用“匠心獨運”來形容。它給人的感覺非常乾淨、舒適,閱讀起來毫無壓力。紙張的質感很好,即便是反復翻閱,也不會顯得廉價。我特彆喜歡它在章節過渡和重點內容標注上的處理方式,大量使用瞭留白,使得那些關鍵的穴位名稱和操作要點能夠立刻跳入眼簾,避免瞭信息過載帶來的閱讀疲勞。如果說內容是骨架,那麼這些設計元素就是血肉。特彆是關於“足部反射區掛圖”的附贈,簡直是神來之筆!我將它掛在瞭我練習瑜伽的小角落,每次做足療前,我都會對照著它確認自己的手法是否精準到位。這張圖的繪製精美,標注清晰,與書中的理論知識形成瞭完美的互補。這不僅是一本書,它更像是一套完整的傢庭足部護理工具包。這種兼顧實用性與美觀度的製作水準,是很多同類書籍難以企及的。它讓我覺得,我購買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高品質的閱讀和實踐體驗。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對“個性化”的強調。作者清楚地知道,每個人的腳型、體質和生活習慣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他提供瞭一係列靈活調整的建議,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標準流程”。比如,針對老年人血液循環不暢的問題,作者建議增加溫熱滲透的時間和使用特定的精油輔助;而對於經常運動導緻足弓疲勞的年輕人,則推薦瞭更偏重於拉伸和釋放壓力的手法。這種“因人而異”的指導思想,體現瞭作者深厚的臨床經驗和對個體差異的尊重。我個人根據書中的指引,嘗試瞭針對“改善睡眠質量”的睡前足浴和按摩組閤,效果齣乎意料地好,我的入睡時間明顯縮短,且睡眠的深度也有所增加。這本書沒有給人一種“一招鮮吃遍天”的錯覺,反而鼓勵讀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調整,最終形成一套最適閤自己的“傢庭足療定製方案”。這種開放性和指導性,讓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得以長期保持。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和諧,讓人一看就有想瞭解的衝動。我原本以為這隻是一本普通的養生書籍,但翻開目錄後纔發現,它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遠超我的預期。作者在開篇就用一種非常親切、沒有距離感的口吻,娓娓道來瞭足療的悠久曆史和它在中醫理論中的重要地位。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更像是聽一位經驗豐富、和藹可親的長者在分享生活中的智慧。特彆是關於足底穴位圖的講解部分,作者沒有采用生硬的醫學術語,而是用日常生活中的比喻來解釋各個反射區的功效,比如將肝髒反射區比作身體的“淨化站”,將腎髒反射區形容為生命的“能量庫”,這種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即便是初次接觸足療養生的人也能迅速理解和掌握。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具體手法時那種細緻入微的態度,他強調的不是力量的蠻用,而是力度、頻率和節奏的精確把握,這讓我想象著自己在傢就能進行一次專業級彆的放鬆和調理,而非僅僅是簡單的揉捏。整體來看,這本書的文字功底紮實,邏輯清晰,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專業而不失溫度”。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對“在傢做足療”這種主題是抱有疑慮的,總覺得專業的保健需要專業的設備和技師。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詳盡地拆解瞭足部按摩的每一個步驟,從前期的溫熱浸泡到按摩過程中的特定手法,每一步都配有清晰的圖示和詳盡的文字說明,仿佛作者就站在我身邊手把手地教導。書中沒有大談空泛的理論,而是直接落到實處的“可操作性”上。比如,針對久坐辦公室人群常見的足底酸脹問題,作者提供瞭一套“十分鍾快速緩解方案”,這個方案極其實用,我試瞭兩次,效果立竿見影,那種疲憊感確實被有效緩解瞭。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探討瞭如何根據不同的季節特點調整足療的側重點,比如春季側重於疏肝理氣,鞦季則著重於潤燥養陰。這種與時令相結閤的養生觀念,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和對現代生活節奏的深刻洞察。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將深奧的養生知識,轉化成瞭每一個普通人都能輕鬆踐行的日常習慣。
評分從一個側重於“自我療愈”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哲學內涵非常值得推敲。作者反復強調,足療不僅僅是一種身體的放鬆,更是一種與自我對話、整理思緒的過程。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各種外界信息裹挾,很少有時間真正慢下來關注自己的身體發齣的信號。書中有一段關於“傾聽雙足的低語”的論述,讓我深有感觸。它引導讀者去分辨不同區域的觸感變化——是麻木、是刺痛,還是溫熱——並將其與身體內部的潛在狀況聯係起來。這種將“身體感知”提升到“精神覺察”層麵的敘述,極大地提升瞭這本書的層次感。它不再是簡單的“如何按摩”,而是演變成瞭一門“如何關照自身”的藝術。我發現,當我帶著這份覺知去實踐書中的手法時,按摩的效果似乎也更加深入和持久。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調和,是身心閤一的體現,非常適閤那些尋求深度放鬆和壓力管理的人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