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寶貝傢規:任性、挑食、睡得晚、愛哭鬧,頭疼問題全解決!
定價:29.80元
作者:奈傑爾?拉塔,以葳
齣版社:廣東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21807683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1.不吃飯、睡得晚、愛哭鬧、脾氣躁、任性……傢傢父母*為頭疼的行為習慣教養問題,一次到位,解決!幫你輕鬆搞定孩子的頑皮成長期!
3.通過案例講傢教,搭配遊戲與圖錶,實用又有趣!
4.上市一周即榮登暢銷書榜,年度強力主打!
5.全球百萬父母親身體驗的神奇教養法則!
6. 茵萊兒童發展中心、世界兒童早期教育論壇中國代錶機構專傢推薦
內容提要
要搞定孩子,先搞懂他的心
天天在上演!讓傢傢父母為頭痛的習慣教養問題,一次到位解決!
這些問題,你難免會遇到:
這不吃那不吃,吃頓飯像打仗,好纍!
故事也講瞭,催眠麯也唱瞭,他就是不肯睡覺,好睏!
孩子不小瞭,白天不會上廁所,晚上老尿床,總讓人操心!
講不聽、叫不動、愛唱反調,真拿他沒辦法!
人兒不大脾氣不小,動不動就發火,真沒轍!
這些方法,真的很神奇,你*用得到:
適度挨餓,孩子再挑食也會大口吃飯
取消睡前小故事,孩子會更快入睡
轉移注意力,孩子不再發脾氣
從“1”數到“3”,幾秒告彆“哭鬧鬼”
時間階梯法,小搗蛋變成好娃娃
奈傑爾拉塔通過豐富的教養案例,列舉令父母頭痛的各種教養問題,以幽默的口吻,通過案例講傢教,搭配遊戲與圖錶,提齣有效的解決方案。本書實用有趣,幫你輕鬆搞定孩子的頑皮成長期。
教齣好孩子,其實一點也不難!
目錄
前 言 獻給正為教子問題而苦惱的父母們
自 序 無論孩子錶現多糟,你首先要保持理性
章 教養孩子的奇幻旅程
1 8 個簡易法則,助你渡過教子難關
法則1: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法則2:愛他,更要喜歡他
法則3:喂養好行為,讓壞行為挨餓
法則4:為孩子立界綫
法則5:管教要堅持始終如一
法則6:務必作好教養計劃
法則7:挖掘孩子行為背後的真實意圖
法則8:不做父母,學會與混亂和平共處
第二章 解決問題之前,先瞭解孩子
2 親子互動可重塑孩子的大腦結構
“小”腦袋是可以重塑的
溫暖的關愛為“小”腦袋輸入積極信息
如何讓“小”腦袋産生豐富聯結
3 學會和孩子對話
如何更有效地傾聽孩子說話
瞭解孩子看世界的方式
4 3 大步驟,幫孩子改掉不良行為
步驟1:具體描述孩子存在的問題
步驟2:從能力、技巧、動機方麵評估問題所在
步驟3:幫助孩子培養所缺技能
第三章 睡眠問題其實不難解決
5 傢有“夜哭郎”
案例分享 隻有在大人懷中纔能入睡的寶寶
讀懂孩子哭鬧背後的語言
睡前暖身的重要性
彆理他,就讓孩子哭個夠
案例分享 執行睡眠計劃,意誌要堅定
6 睡前摺騰到很晚
案例分享 不摺騰到很晚,她不罷休
消除乾擾孩子睡眠的一切因素
孩子上床後,不要與他互動
案例分享 溫和而堅定地帶她迴到床上
7 要睡在大人的床上
案例分享 都這麼大瞭,還和爸媽睡一床
不要“奬勵”孩子的壞行為
案例分享 講條件,迫使他睡在自己床上
第四章 輕鬆搞定挑食的小孩
8 拒絕吃任何蔬菜
案例分享 他不吃青菜,愛喝牛奶
彆輕信食品廣告
都是“母乳”觀念惹的禍
不妨像爸爸們那樣放鬆心態
讓孩子乖乖吃飯的3 大黃金定律
案例分享 減少菜式,用餐可以很快樂
9 迷戀垃圾食品
案例分享 媽媽竟然往冰激淩中摻入蔬菜!?
餓瞭,挑食問題就會自行解決
案例分享 扔掉垃圾食物,讓蔬果走入孩子的生活
第五章 讓孩子學會獨立上廁所
10 入廁是個大問題 110
案例分享 4 歲瞭,她還在使用尿布
獨立入廁,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時間錶
如何知道你的孩子準備好瞭
上廁所訓練3 步驟
訓練孩子晚上不尿床
案例分享 準備3 個月,孩子順利學會獨立入廁
第六章 不吼不叫,3 招搞定“小頑童”
11 脾氣像河馬一樣暴躁
案例分享 她人兒不大,脾氣不小
大吵大鬧是為瞭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用有效稱贊來“喂養”好行為
轉移或引導孩子的注意力
案例分享 稱贊好行為,誇齣乖女孩
12 小小叛逆者
案例分享 要他嚮東,他偏嚮西
要為孩子立界綫
如何讓貼紙圖有效管理孩子的行為
神奇工具“1— 2— 3”:限時讓孩子作決定
用微波爐作為行為管理工具
“中場休息”法:不必體罰,也可處罰孩子
如何選擇中場休息的時間與地點
引導孩子自娛自樂
案例分享 製定規則並要求他嚴格遵守
13 從來沒有“服從”的概念
案例分享 這群男孩就是不聽話
什麼是“時間階梯”?
補償性工作,幫孩子脫離“負循環”
像機器一樣執行計劃
案例分享 罰孩子早睡,讓他們學會服從
第七章 保護孩子安全,一要得法,二要適度
14 保護孩子安全的幾個要點
保護孩子的安全
怎樣知道孩子安不安全?
教孩子學會聆聽內在的警鈴
選擇閤適的托兒所/幼兒園
如何尋找讓人放心的保姆
不要被恐懼控製
第八章 當多種問題同時齣現時……
15 如何解決復雜的問題
將問題分門彆類
解決問題的5 大基本步驟
要一心一意
16 瞧這一傢子:多問題齊齣現
案例分享 他們逃學、打架、不按時睡覺……
開具問題清單
選擇與每個步驟對應的方法
解決他們一傢問題的10 個步驟
案例分享 瞧這一傢的幸福生活
第九章 親子之旅
17 陪孩子一起成長
作者介紹
奈傑爾拉塔(Nigel Latta)
教養專傢、兒童行為研究專傢
臨床心理學傢
暢銷書作傢
教育頻道電視節目主持人
奈傑爾拉塔畢業於新西蘭奧塔哥大學,之後進入奧剋蘭大學攻讀臨床心理學。
作為兒童行為研究專傢,拉塔曾就教養孩子的問題接受過路透社的專訪並受邀主持“非政治正確教養秀”;在工作中,他遇到過多幾韆名孩子。作為兩個男孩的父親,他有時也會被兒子們搞得頭痛不已。此時,他就會自動切換到解決問題的專傢模式,將小調皮鬼們一一搞定。這些親身經曆,他都會在本書中與讀者分享。
拉塔寫瞭許多傢庭教育暢銷書如《如何養育小孩還能保持理智》《養育女兒的爸爸們》《養育兒子的媽媽們》等。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吸引眼球,那種溫馨又帶著一點點“抓狂”感覺的色調,一下子就抓住瞭為人父母的痛點。我是在朋友推薦下買的,她傢孩子正好也到瞭那種“挑戰權威”的階段。說實話,我買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希望,畢竟育兒書看得多瞭,很多都是老生常談,讀起來枯燥乏味,理論大於實踐。但這本書的排版和語言風格讓我眼前一亮,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反而像一個經驗豐富、又非常理解父母心酸的鄰傢姐姐在跟你娓娓道來。我特彆欣賞作者處理問題時的那種“接地氣”,不像有些書裏講的,要求傢長做到“完美父母”的狀態,而是承認育兒路上的各種“不完美”和“挫敗感”。比如,關於孩子夜間哭鬧那一章節,它沒有直接給齣“如何讓孩子立刻停止哭泣”的萬能公式,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年齡段孩子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讓我從“製止”行為轉嚮瞭“理解”行為,這是對我觸動最大的地方。讀完感覺自己像是卸下瞭一塊沉重的石頭,至少在麵對熊孩子突發脾氣時,我能多一份從容和耐心,而不是立刻被焦慮吞噬。這本書的重點似乎不是“馴服”孩子,而是“重建”親子間的溝通橋梁,這一點非常重要。
評分我個人對書中關於“情緒管理”那部分的論述印象極其深刻,可以說它徹底顛覆瞭我過去對“愛哭鬧”現象的認知。我一直以來都傾嚮於認為,孩子哭鬧是想通過眼淚來達到某種目的,所以我的本能反應是立刻滿足他的要求,或者乾脆嚴厲地製止他哭泣,認為哭鬧是一種需要被“修正”的壞習慣。這本書卻花瞭大量篇幅去解釋,哭泣是孩子最原始的錶達方式,它不是“策略”,而是“信號”。作者細緻地剖析瞭不同哭聲背後的含義——是疲憊、是需求未被看見、還是單純的能量釋放。通過書中提供的幾個小小的“暫停”技巧,比如在孩子大哭時,父母先深呼吸,給自己設置一個三秒的緩衝期,然後再去擁抱或傾聽,這個小小的轉變,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它教會我,在孩子情緒的漩渦中,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穩定自己這艘“船長”,而不是急於控製海浪。這種從“控製者”到“陪伴者”的心態轉變,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寶貴的財富,它讓傢庭氛圍都變得柔和瞭許多。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解決瞭我們眼前的那些“頭疼問題”,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長遠的育兒哲學觀。它讓我開始思考,我希望我的孩子最終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不是僅僅希望他明天能按時睡覺、按時吃飯。作者在字裏行間透露齣對孩子獨立性和內在驅動力的尊重,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我們強加於孩子的規矩,其實是源於我們自己對“秩序感”的焦慮。讀完之後,我對自己和孩子的期望都變得更加健康和實際。不再追求一個“完美”聽話的孩子,而是培養一個能夠自我調節、擁有健康情緒的孩子。這種將“規則建立”與“品格塑造”相結閤的視角,讓整本書的厚度遠超齣瞭一個簡單的“問題解決手冊”。它像是一份給父母的“心理建設指南”,幫助我們在麵對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新階段時,都能更堅定、更智慧地做齣選擇,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任何具體技巧都無法替代的。
評分從內容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可操作性”非常高,這點對於忙碌的現代傢長來說簡直是福音。很多育兒書要麼太理想化,要麼步驟過於繁瑣,根本無法在日常生活的碎片時間裏執行。然而,這本書的很多小竅門都是可以立刻被應用到當天的情境中的。比如,針對“挑食”問題,它沒有強迫我們去做復雜的“花式擺盤”,而是提供瞭一個“兩選一”的溫和策略,讓孩子在有限的範圍內擁有選擇權,從而激發他們的參與感。又比如,對於“睡得晚”的問題,它不隻是強調“早睡”的口號,而是拆解瞭“睡前儀式”的每一個環節,從燈光、聲音到親子閱讀的節奏,都給齣瞭一套細緻的腳本,讓我們知道該如何有條不紊地引導孩子進入放鬆狀態。這些細節的處理,都體現瞭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深刻理解,這本書讀起來更像是一本精心準備的“工具箱”,而不是一本空洞的理論手冊,我隨時可以翻到需要的那一頁去尋找立即可用的方法。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敘述方式簡直是一股清流,讀起來毫不費力,甚至帶著一種幽默感,讓我忍不住在通勤的地鐵上偷偷笑齣聲來。我之前看過幾本非常學術化的育兒指南,厚厚的一本,裏麵充滿瞭各種專業名詞和復雜的行為矯正模型,讀起來就像在啃一本教科書,每次都堅持不下去。但這一本完全不同,它的結構設計很像是一個對話錄,或者說是一係列非常真實的傢庭場景再現。作者似乎非常擅長捕捉那些細微的、隻有做過父母的人纔能體會到的瞬間,比如早上起床賴床的拉鋸戰,吃飯時像小鳥啄食一樣的挑食錶演,以及一到晚上就精神百倍的“夜貓子”本性。更難得的是,它給齣的建議往往是“漸進式”的,而不是“一刀切”的。它會告訴你,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一周、兩周甚至更久纔能看到初步效果,這極大地緩解瞭我因為“立竿見影”失敗而産生的挫敗感。這種強調過程、接受反復的理念,讓我覺得育兒這件事終於變得可以承受瞭,它讓我們這些父母自己也能喘口氣,不必時刻緊綳著“教育傢”的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