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入门学茶艺 轻松入门识茶、鉴茶、泡茶图文并茂的茶知识、茶艺书 介绍入门茶具及不同茶叶

轻松入门学茶艺 轻松入门识茶、鉴茶、泡茶图文并茂的茶知识、茶艺书 介绍入门茶具及不同茶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付洁著 著
图书标签:
  • 茶艺
  • 茶叶
  • 入门
  • 品茶
  • 茶具
  • 鉴茶
  • 识茶
  • 泡茶
  • 茶文化
  • 图文并茂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麦田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239886
商品编码:29571878001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24
出版时间:2018-02-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轻松入门学茶艺
定价 49.80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8年02月
开本 24开
作者 付洁 著
装帧 平装-胶订
页数 0
字数 0
ISBN编码 9787113239886


内容介绍
       一本轻松入门识茶、鉴茶、泡茶图文并茂的茶知识、茶艺书。清晰的彩色配图,简洁明了的文字描述,从茶叶的干茶样到冲泡出来的茶汤,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眼识别中国各大茶类,让鉴茶、泡茶一步到位。除了以上内容,本书还详尽介绍了入门茶具的选择和搭配,及不同茶叶需要用不同的泡茶用具的推荐搭配,书中实用、简单操作的信息,使读者不管是在专业场合的茶艺表演,还是在家里、办公室的日常饮用,甚**在外旅行途中,都可以享受到泡茶的轻松、简单、自如。

关联推荐
      本书是为想要学得一门茶艺技能人士进行准备的。现代年轻人中,很多不懂茶,但同时又被茶的口感、高雅的茶艺、茶的文化所吸引,想要接触茶,本书为年轻人提供这样一个茶艺教程,通过了解和实践*终习得一手好茶艺。 
目录
目录 Part 壹 轻松选茶 轻松鉴茶 一、鉴绿茶……………… 002 西湖龙井………………… 011 碧螺春…………………… 014 黄山毛峰………………… 017 竹叶青…………………… 020 安吉白茶………………… 023 太平猴魁………………… 026 六安瓜片………………… 029 信阳毛尖………………… 032 都匀毛尖………………… 035 蒙顶甘露………………… 038目录
Part 壹 轻松选茶
轻松鉴茶
一、鉴绿茶……………… 002
西湖龙井………………… 011
碧螺春…………………… 014
黄山毛峰………………… 017
竹叶青…………………… 020
安吉白茶………………… 023
太平猴魁………………… 026
六安瓜片………………… 029
信阳毛尖………………… 032
都匀毛尖………………… 035
蒙顶甘露………………… 038
二、鉴乌龙茶…………… 041
铁观音…………………… 046
大红袍…………………… 049
冻顶乌龙………………… 052
铁罗汉…………………… 055
水金龟…………………… 058
黄金桂…………………… 061
肉桂……………………… 064
白毫乌龙………………… 067
凤凰单枞………………… 070
三、鉴黑茶……………… 073
普洱散茶………………… 079
普洱熟茶………………… 082
普洱生茶………………… 085
千两茶…………………… 088
六堡茶…………………… 091
四、鉴红茶……………… 094
祁门红茶………………… 099
滇红工夫茶……………… 102
坦洋工夫红茶…………… 105
正山小种………………… 108
红碎茶…………………… 111
宜红工夫茶……………… 114
英德红茶………………… 117
五、鉴白茶……………… 120
白牡丹…………………… 124
白毫银针………………… 127
寿眉……………………… 130
六、鉴黄茶……………… 133
君山银针………………… 136
蒙顶黄芽………………… 139
霍山黄芽………………… 142
七、鉴花茶……………… 145
茉莉花茶………………… 149
玫瑰花茶………………… 152
碧潭飘雪………………… 155
选购茶叶的技巧
一、看…………………… 158
二、闻…………………… 160
三、尝…………………… 161
茶叶冲泡
一、冲泡方法的选择…… 163
二、泡茶用水的温度…… 163
三、茶叶冲泡用量标准… 164
四、冲泡时间、次数…… 164
五、冲泡技艺…………… 165
六、品饮………………… 167

Part 贰 轻松备具、择水
备具
一、常用泡茶备具……… 170
盖碗……………………… 170
茶壶……………………… 173
品茗杯…………………… 177
茶盘……………………… 179
煮水器…………………… 182
公道杯…………………… 185
茶道具…………………… 186
过滤网和过滤架………… 189
茶叶罐…………………… 190
茶巾……………………… 193
杯垫……………………… 195
废水桶…………………… 196
二、办公室泡茶备具…… 198
传统杯泡茶……………… 198
时尚飘逸杯……………… 198
三、茶人*爱的茶具搭配… 199
家庭专设茶区需配备的茶具… 199
普通家庭茶具配套……… 201
小资情调茶配件………… 201
家庭旅行茶具…………… 202
选水
一、水为茶之母………… 204
二、古人择水…………… 205
三、选水有技巧………… 206

Part 叁 轻松冲泡、品饮
家庭泡茶
一、盖碗泡茶…………… 212
二、玻璃杯泡茶………… 218
三、壶泡茶……………… 220
办公室泡茶
一、单杯泡茶…………… 228
二、三件套杯泡茶……… 230
浪漫调饮
一、红茶调饮…………… 231
二、奶茶制作…………… 236

Part 肆 茶在生活中的妙用
茶方妙用
一、护发………………… 240
二、防龋除口臭………… 242
茶肴妙做
一、煮饭………………… 243
二、入菜………………… 246

Part 伍 茶为健康品
茶为国饮
茶的保健功效
饮茶看四季
饮茶因人而异

Part 陆 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简单认识茶文化
简单认识饮茶文化
简单认识茶艺
简单了解茶礼
简单认识茶区 显示全部信息

茶饮雅趣:从零开始的品鉴之旅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在追逐效率与便利,却也渴望在繁杂的生活中寻得一方宁静,一份雅致。而茶,以其醇厚温润的特质,恰好成为了连接我们内心与自然的桥梁。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自己对话的仪式。 本书将带您踏上一段轻松愉快的茶饮探索之旅,从茶的起源和发展,到各类茶叶的独特风味,再到如何在家中布置一套得体的茶具,以及泡出一杯滋味醇厚的茶汤,您将在这里找到所有入门所需的知识与灵感。我们摒弃了繁复枯燥的理论,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图片,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逐步掌握品鉴和冲泡的技巧,领略茶文化的无穷魅力。 一、千年茶韵:探寻茶的古老足迹 茶,这个我们每日相伴的饮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相传,茶的发现源于神农氏一次偶然的尝试,而这一意外,却开启了人类与茶长达数千年的不解之缘。从最初的药用,到后来的饮用,再到逐渐演变成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茶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在本章中,我们将一同穿越时空,追溯茶的起源。了解茶树是如何被发现和驯化的,以及它如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最初的粗加工方式,逐渐演变成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各种精细制作工艺。您将了解到,为何茶会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它又是如何随着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深影响了不同文明的饮茶习惯。我们将一同回顾历史上关于茶的传说、典故,感受那些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书画艺术,体会茶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 二、六大茶类:舌尖上的色彩与风味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经过历代茶人的不断探索与创新,茶叶的制作工艺日臻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大基本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每一种茶类,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制作工艺,一种独特的风味,一种独特的品饮体验。 绿茶:清新自然的馈赠 绿茶,未经发酵,保留了茶叶最原始的鲜爽和天然的维生素。它仿佛是大自然最纯净的馈赠,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我们将介绍明前龙井的嫩绿鲜醇,碧螺春的清香淡雅,信阳毛尖的活力四射,以及安吉白茶的“白叶红梗”之美。了解绿茶的采摘时节、制作工艺,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冲泡,品味到其最本真的滋味。 红茶:醇厚温暖的陪伴 红茶,全发酵茶,茶汤红艳,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甘甜。它如同冬日里的一杯暖阳,温暖而治愈。我们将一同探索祁门红茶的“祁门香”,滇红的醇厚浓郁,正山小种的独特松烟香,以及英德红茶的明亮红艳。了解红茶的制作过程,为何它能如此温暖人心,以及它与牛奶、糖的完美结合,如何创造出风靡世界的奶茶。 乌龙茶(青茶):千变万化的艺术 乌龙茶,半发酵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其制作工艺最为复杂,也最富于变化。它既有绿茶的清香,又不失红茶的醇厚,香气变化多端,滋味回甘绵长。我们将深入了解铁观音的“兰花香”和“七泡有余香”,大红袍的岩骨花香,凤凰单丛的各种花果香型,以及台湾高山茶的清新高雅。我们将揭示乌龙茶为何能被誉为“茶中之王”,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以及如何通过多次冲泡,领略其层次丰富的变化。 白茶:素雅宁静的时光 白茶,微发酵茶,制作工艺最为简单,只经过萎凋和干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叶的天然物质。其汤色浅黄,香气清淡,滋味鲜爽甘甜,如同一位素雅的女子,静静地散发着迷人的韵味。我们将介绍福鼎白毫银针的纯净优雅,白牡丹的清淡隽永,寿眉的醇厚回甘。了解白茶的独特魅力,为何它被誉为“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以及其养生功效。 黄茶:独特工艺的产物 黄茶,轻发酵茶,其制作工艺的关键在于“闷黄”的过程,这一过程赋予了黄茶独特的黄汤黄叶和醇和的口感。我们将介绍君山银针的独特风味,蒙顶黄芽的甘醇怡人。了解黄茶的制作工艺,为何它在茶界独树一帜,以及其不常见的饮用方式。 黑茶:陈年岁月的光辉 黑茶,后发酵茶,以其独特的陈化过程而闻名。经过时间的沉淀,黑茶的滋味愈发醇厚,口感愈发顺滑,并且具有显著的保健功效。我们将深入了解普洱茶的生茶与熟茶,六堡茶的醇厚韵味,以及安化黑茶的独特香气。了解黑茶的陈化原理,为何它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以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三、茶具之道:为茶汤的完美呈现锦上添花 一套合适的茶具,不仅是泡茶的工具,更是提升品饮体验的关键。它们承载着匠人的心意,也展现着主人的品味。从材质的选择到造型的设计,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茶道的智慧。 材质的选择: 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各种材质茶具的特点,例如: 紫砂壶: 独具的透气性,能使茶汤越泡越润,越用越有光泽,尤其适合冲泡乌龙茶和普洱茶。我们将探讨紫砂泥料的种类,以及不同壶型的特点,如何通过观察壶嘴的出水流畅度、壶盖的密封性等来判断一把壶的优劣。 陶瓷茶具: 种类繁多,如白瓷、青瓷、釉下彩等,质地温润,易于清洁,适合冲泡各种茶叶,尤其能展现绿茶和白茶的汤色。我们将介绍景德镇瓷器的精美,龙泉青瓷的温润如玉,以及汝窑的独特开片之美。 玻璃茶具: 通透晶莹,能清晰地观赏茶叶在水中舒展的姿态,尤其适合冲泡龙井、碧螺春等绿茶,以及花草茶。我们将介绍各种造型的玻璃公道杯、品茗杯,以及能展现茶叶形变的玻璃壶。 其他材质: 如铜、漆器等,它们各自的独特性,以及在特定茶道中的应用。 常用茶具介绍: 我们将逐一介绍您在品饮过程中会用到的基本茶具: 茶壶/盖碗: 泡茶的主角,其大小、形状、材质都直接影响泡茶的效果。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根据茶叶种类选择合适的茶壶或盖碗。 公道杯: 用于将茶汤均匀分入各个品茗杯,确保每一杯茶的味道一致。我们将介绍不同材质和容量的公道杯,以及如何正确使用。 品茗杯: 用于盛装茶汤,杯的大小、深浅、材质都影响着您对茶汤的观感和品味。我们将讲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品茗杯,以及如何持杯品饮。 茶盘: 承接溢出的茶水,保持桌面整洁,也是泡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介绍不同材质和设计的茶盘,以及它们的功能性。 茶则/茶荷: 用于取用茶叶,展示干茶的形态。我们将讲解它们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用茶荷来欣赏干茶的色泽和形态。 其他辅助工具: 如滤网、茶针、夹子、煮水器等,它们各自的功能和使用技巧。 四、泡出一杯好茶:简单易学的冲泡秘诀 “好茶三分靠茶,七分靠泡。” 即使拥有上好的茶叶和精美的茶具,若冲泡不当,也难以品味到其真正的风味。本章将为您揭秘冲泡一杯好茶的关键要素,让您轻松掌握泡茶的艺术。 水质的选择: 水是茶的灵魂。我们将探讨不同水质对茶汤风味的影响,例如纯净的泉水、过滤后的饮用水,以及避免使用硬水、碱水等。了解理想的水温范围,对于不同茶类的冲泡至关重要。 水温的掌控: 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来冲泡。 绿茶与黄茶: 适宜用80-85℃的水,过高的水温会烫坏茶叶,使茶汤变苦。 乌龙茶与普洱茶: 适宜用90-100℃的沸水,高温能更好地激发其香气和滋味。 红茶与白茶: 适宜用85-95℃的水,既能保证其香气的释放,又不至于过于苦涩。 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目测、听声等方式,简单判断水温,以及利用一些小工具辅助控温。 投茶量的掌握: 投茶量是影响茶汤浓淡的关键。我们将提供一个基本的参考比例,并鼓励您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进行调整。一般来说,乌龙茶和黑茶的投茶量可以稍多,绿茶和白茶则可适量减少。 冲泡步骤详解: 我们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讲解不同茶类的冲泡流程: 1. 温具: 用热水冲洗茶壶、公道杯、品茗杯,提高茶具温度,为泡茶做好准备。 2. 投茶: 将适量茶叶放入茶壶或盖碗中,观赏干茶形态。 3. 注水: 按照茶叶种类和水温要求,缓慢注水。 4. 出汤: 根据茶叶浸泡的时间,将茶汤倒入公道杯。 5. 分茶: 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入品茗杯。 6. 品饮: 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体会茶的韵味。 我们将强调“醒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多次冲泡,感受茶叶在不同冲泡次数下的风味变化。 品饮的乐趣: 品茶,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洗礼。我们将引导您如何用心去感受茶的色、香、味、形,如何通过观察茶汤的明亮度、香气的层次感、滋味的醇厚度,来领略一杯好茶的魅力。同时,我们也会分享一些关于茶道的礼仪和文化,让您的品茶体验更加完整和深刻。 五、生活中的茶:让茶香点亮日常 茶,不应仅仅束之高阁,它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怡情养性的方式。 日常饮茶的便捷方式: 即使没有繁复的茶具,也能在家中轻松享受到一杯好茶。我们将介绍马克杯泡茶法、飘逸杯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利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出口感清爽的冷泡茶。 茶与健康的联系: 自古以来,茶就被视为一种健康的饮品。我们将简单介绍不同茶类可能具有的保健功效,例如绿茶的抗氧化作用,红茶的暖胃效果,黑茶的助消化功能等。但请注意,本书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 茶席的布置与氛围营造: 一次简单的品茶,也可以变成一场精致的茶会。我们将分享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布置简约而雅致的茶席,如何通过搭配鲜花、香薰、轻音乐,来营造宁静舒适的品饮氛围,让每一次品茶都成为一次美好的体验。 结语: 《茶饮雅趣:从零开始的品鉴之旅》希望成为您在茶世界里最贴心、最可靠的向导。我们相信,品茶并非高不可攀的艺术,而是人人都可以轻易触及的生活美学。从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开始,您便已踏上了一段充满惊喜与收获的旅程。愿茶香常伴您左右,让每一天都充满雅致与从容。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样刚刚接触茶艺的新手来说,最让人头疼的往往是各种各样、看起来眼花缭乱的茶具。“入门茶具”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轻松入门学茶艺》没有像某些专业书籍那样,一开始就列出一堆我完全不认识的器具,而是非常贴心地从最基础、最常用的茶具开始介绍。我终于弄明白了,原来泡一杯茶,不一定需要那么复杂。 书中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包括盖碗、茶杯、茶海、茶盘等基本茶具的材质、形状、功能,甚至还解释了不同材质的茶具对茶汤口感可能产生的影响。比如,为什么推荐使用景德镇的瓷碗,为什么有些茶适合用玻璃杯。这些讲解都非常接地气,而且考虑到新手可能不会一下子投入太多资金,书中还给出了一些性价比很高的选择建议,让我觉得买茶具这件事变得不再是负担,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 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指导了我如何正确地清洁和保养这些茶具,这一点对于保持茶具的寿命和泡茶的品质都至关重要。以前我可能只是随便洗洗,现在知道了一些更讲究的方法,比如如何处理茶垢,如何存放。这让我觉得,拥有一套好茶具,并且懂得如何爱惜它们,也是茶艺的一部分。

评分

《轻松入门学茶艺》对于“不同茶叶”的介绍,是我觉得最实用、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它并没有把市面上所有的茶叶都罗列出来,而是精选了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容易接触到的茶叶种类,然后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之前总是对各种茶叶的名字感到困惑,比如碧螺春、西湖龙井、铁观音、大红袍,听起来都很神秘。 这本书就如同一个贴心的向导,一一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它详细介绍了每种茶叶的产地、制作工艺、外形特点、香气特征,以及最关键的——如何根据茶叶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冲泡方式。我惊讶地发现,原来不同的茶叶,它们的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和茶叶的用量都有讲究。比如,绿茶需要用较低的水温,而红茶和乌龙茶则可以接受更高的温度。 书中还配有大量写实的图片,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这些茶叶的干茶状态,以及冲泡后的茶汤颜色。这对于帮助我这个新手建立起对不同茶叶的感性认识,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不再是看着茶叶名字而两眼一抹黑,而是能根据书中的描述,大致判断出这款茶的特点,甚至在购买时也能更有针对性。

评分

这本书在“泡茶”的指导方面,我觉得做得非常出色,可以说是手把手教学,完全不会让人感到无从下手。《轻松入门学茶艺》将泡茶的整个过程分解得非常细致,并且强调了每一步的重要性。从如何温杯、如何投茶,到如何注水、如何出汤,每一个环节都有清晰的图示和文字说明。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注水”和“出汤”的讲解。比如,它会教你如何沿着杯壁注水,以避免直接冲击茶叶,如何控制水流的速度和力度,以及在什么时间点出汤能够获得最佳的口感。这些细节对于新手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一些常见的泡茶“误区”,比如茶汤过浓或过淡,或者茶叶被烫坏。 此外,书中还针对不同的茶叶,提供了不同的冲泡建议,比如对于绿茶,它会强调轻柔的冲泡手法,而对于乌龙茶,则会介绍更具技巧性的“高冲低斟”。这种“因茶制宜”的指导,让我觉得非常实用。我不再是简单地套用一种方法,而是能够根据手头的茶叶,灵活调整冲泡策略,从而更好地展现茶叶的品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真的掌握了一套泡好茶的基本功,对未来的品茶之旅充满了信心。

评分

作为一名对茶充满好奇的新手,我一直想找一本既能让我快速上手,又不会显得枯燥无味的茶艺入门书。读完《轻松入门学茶艺 轻松入门识茶、鉴茶、泡茶图文并茂的茶知识、茶艺书 介绍入门茶具及不同茶叶》后,我真的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本书简直就是为像我这样的“小白”量身定制的! 书的开篇并没有立刻抛出大量的理论知识,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我认识茶的起源和基本常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识茶”的部分,那些详细的图片和文字描述,让我能够清晰地区分出不同种类的茶叶,比如绿茶的嫩绿,红茶的红褐,乌龙茶的半发酵等等。以前我总是觉得茶叶都差不多,现在才知道它们之间竟然有这么大的差异。书里还提到了一些辨别茶叶品质的小技巧,比如看干茶的外形、闻干茶的香气,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方法,让我觉得不再是盲目地买茶、喝茶了。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我认为就是它对“鉴茶”过程的细致讲解。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客观地评价一杯茶的品质,往往是最大的难题。但是,《轻松入门学茶艺》用非常生动易懂的方式,一步步拆解了鉴茶的几个关键环节。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好茶”是什么样的,而是教会我们如何去“感受”一杯茶。比如,在描述茶汤的颜色时,它会用“琥珀色”、“金黄色”这样的形容词,并配上相应的图片,让我能直观地理解;在讲解香气时,它会区分“清香”、“花香”、“果香”、“陈香”等等,甚至还会提到一些可能出现的“异味”,并给出原因。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关于“滋味”的描述也同样细致入微。它会详细解释茶汤入口后的“醇厚度”、“甘甜度”、“涩感”,以及回甘的持久性。我学会了如何通过品啜,去体会茶汤在舌尖、喉咙的流动,以及不同部位的感受。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真的比单纯背诵书本知识要有效得多。而且,书中的一些小提示,比如“不要一开始就喝滚烫的茶水”、“如何用舌头去感受茶汤的细腻度”,都让我觉得非常受用,仿佛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茶艺师在我耳边指导一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