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自卑與
定價:22.00元
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 ,李青霞
齣版社:瀋陽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544149082
字數:260000
頁碼:20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心理學著作,其作者在心理學發展史上起瞭不可磨滅的作用,也擁有相當高的低位。愈來愈多受它影響的人認為,阿德勒對心理學的貢獻超過瞭弗洛伊德,這不僅是因為其提齣的自卑與補償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能對人們的生活産生實際作用與直接影響,還因為其心理學在心理學曆史中已成完整的體係,如心理學傢墨菲所說:“阿德勒的心理學在心理學曆史中是**個沿著我們今天應該稱之為社會科學的方嚮發展的心理學體係。”相信閱讀本書,您會對阿德勒及其心理學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並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有一個更全麵的理解。
內容提要
本書是人類心理學先驅阿弗雷德阿德勒的著作,全書立足於個體心理學觀點,從教育、傢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以大量的實例為論述基礎,闡明瞭人生道路的方嚮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正確麵對缺陷,正確對待職業,正確理解社會,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極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學術價值。
本書語言樸實,譯文精練、流暢,結構嚴謹,不僅不僅對心理專業人士具有藉鑒作用,對普通讀者也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是值得擁有的一部心理學經典作品。
目錄
作者介紹
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齣生於維也納郊區一個中産階級猶太人傢庭,是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傢,維也納醫學博士,精神分析學派代錶之一,同時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
阿弗雷德·阿德勒一生閱曆豐富,磨難頗多。他在幼年時期患上瞭佝僂病,看上去又矮又醜,又曾在5歲那年患上肺炎險些喪命,不幸的童年也使得他在兄弟們之間常感到自卑。但生活的挫摺並未使他消沉,相反,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自己,1895年,他獲得瞭維也納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成為一名醫生;1902年他加入弗氏集團,並成為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會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學刊》的編輯;一戰期間,他曾在奧國軍隊當軍醫,戰爭結束後退役,隨後在維也納從事兒童心理學的輔導工作。同時,將他的專業技能嚮大量專業和非專業的人士進行展示和傳授。從此名聲大振;1926年,他受聘於哥倫比亞大學;1932年,受聘為長島醫學院教授;1935年,在美國創辦瞭國際個體心理學學刊;1937年,他受邀到歐洲講學,因疲勞過度,心髒病突發離世。
阿弗雷德阿德勒著作頗豐,主要著作有:《自卑與》、《生活的科學》、《人類麵臨的挑戰》、《神經癥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補償的研究》、《神經癥問題》、《理解人類本性》等。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引人注目的,那種復古的色調和簡潔的字體,一開始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當時在書店裏閑逛,隨手翻瞭幾頁,發現裏麵的文字排版也很舒服,沒有那種壓迫感。雖然我當時還沒買,但它在我腦海裏留下瞭深刻的印象,總覺得裏麵藏著些什麼故事,或者某種深刻的道理。我喜歡那些能讓人靜下心來閱讀的書,而不是那種快節奏、一眼就能看完的。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它屬於前者,值得慢慢品味。也許是它那種沉靜的氣質,或者是一種莫名的吸引力,讓我決定把它帶迴傢。我一直相信,好的書籍就像一位老朋友,在不經意間闖入你的生活,然後長久地陪伴著你,給你力量,或者讓你看到不同的風景。這本書,至少在外錶上,給瞭我這樣的期待。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居然能把一個看似非常普通的主題,寫齣如此引人入勝的深度。我一開始以為它隻是關於某個特定領域的介紹,但深入閱讀後纔發現,作者真正關注的是人類的普遍情感和經曆,以及我們如何麵對生活中的挑戰。我尤其欣賞作者那種客觀而又不失溫度的敘述方式,他不會輕易評判,而是鼓勵讀者自己去發現和思考。書中有大量的例子,來自生活、曆史、文學,這些例子都非常有代錶性,能夠觸動人心。我發現自己常常會在讀到某個段落時,聯想到自己過去的一些經曆,然後對那些經曆有瞭新的認識。這種“觸類旁通”的感覺,是閱讀一本好書最美妙的部分之一。它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故事,更是在引導我認識自己。
評分我一直是個比較感性的人,很容易被那些充滿詩意、能夠喚起情感共鳴的作品所打動。最近讀到的這本書,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字裏行間卻流淌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溫情。作者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魔力,能夠將那些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讓你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我喜歡書中的那種氛圍,就像是在一個安靜的午後,獨自坐在窗邊,看著光影的移動,思緒萬韆。它讓我重新審視瞭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細節,那些微不足道卻又無比珍貴的東西。這本書沒有明確的“主題”,它更像是一首散文詩,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跟隨作者的思緒,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與遺憾。這種閱讀體驗非常治愈,它讓我感到自己並不孤單,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都有著相似的感受。
評分最近讀完一本讓我頗有感觸的小說,雖然不是直接講述某個具體的事件,但它營造齣的那種氛圍,那種對人內心深處細膩情感的描摹,卻深深地觸動瞭我。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就像是在描繪一幅幅水彩畫,色彩層層疊疊,又彼此交融,很難分清界限,卻又異常真實。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那種猶豫、掙紮、自我懷疑,以及偶爾閃現的微小希望,都寫得太到位瞭。讀著讀著,我仿佛看到瞭自己曾經的影子,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那些埋藏在心底深處的秘密,都被溫柔地揭示齣來。這本書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更多的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讓你仿佛置身於角色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這種閱讀體驗非常獨特,它不是讓你去“看”故事,而是讓你去“感受”生活。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探討人生意義、價值的哲學書籍很感興趣。最近偶然看到一本,它的敘事方式非常特彆。作者並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故事和比喻,來引導讀者思考一些終極問題。我特彆喜歡它對“存在”的探討,以及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經常會停下來,望嚮窗外,思考著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渺小,以及我們是如何在這個短暫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的意義的。書中提到的某些觀點,雖然可能有些顛覆,但卻讓我耳目一新,仿佛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它不像其他一些哲學書那樣,讀起來讓人感到壓力,反而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循循善誘地和你交流,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世界有瞭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