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 9787040392326 高等教育出版社

信号与系统 9787040392326 高等教育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吕玉琴,俎云霄,张健明著 著
图书标签:
  • 信号与系统
  • 电路分析
  • 高等教育
  • 工科教材
  • 电子工程
  • 通信工程
  • 数学基础
  • 系统分析
  • 电磁场理论
  • 控制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晚秋画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392326
商品编码:2959126871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信号与系统

定价:44.70元

作者:吕玉琴,俎云霄,张健明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0403923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电子信息科学导论》 内容简介 《电子信息科学导论》是一本旨在为初学者系统性地介绍电子信息科学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广泛应用的入门级教材。本书力求以清晰易懂的语言、逻辑严谨的论述和丰富的实例,帮助读者构建对电子信息科学的整体认知框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数字世界的基础 本书开篇将带领读者走进数字信息的世界。我们将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阐述数字信息与模拟信息的区别,以及数字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信息编码与表示: 了解二进制是如何成为计算机语言的基石,学习各种数据编码方式,如ASCII、Unicode,以及它们在文本、图像、声音等不同类型信息中的应用。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将现实世界中的模拟信号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的数字信号,这其中涉及到采样、量化和编码等关键技术。 数字逻辑电路基础: 探索构成所有数字系统的基本单元——逻辑门。我们将学习AND、OR、NOT、XOR等基本逻辑门的原理和功能,并通过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概念,理解它们如何组合成更复杂的电路,如加法器、触发器,最终构成微处理器等核心部件。 二进制算术: 掌握二进制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它们在计算机内部是如何实现的。我们将介绍溢出、补码等概念,以及它们在处理负数和固定精度运算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信息处理的核心 在掌握了数字信息的基础后,本书将进一步深入信息处理的核心机制。 数据结构与算法: 介绍数据组织的基本方式,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我们将阐述不同数据结构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同时,本书也将引入算法的概念,讲解如何设计和分析算法的效率,以及一些经典算法的应用,如排序和搜索算法。 计算机系统结构: 揭示计算机的内部工作原理。我们将从微观层面认识CPU(中央处理器)的构成,包括其指令集、寄存器、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同时,介绍内存(RAM)和存储器(ROM)的功能,以及它们与CPU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总线结构、输入/输出(I/O)设备等也将在本书中得到系统讲解。 操作系统基础: 探讨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幕后英雄”——操作系统。我们将了解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学习多任务处理、并发和同步等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提高系统效率。 第三部分:通信的桥梁 电子信息科学的另一大分支是信息的传输与通信。本部分将聚焦于信息如何跨越时空界限。 通信系统模型: 建立对通信系统的基本认知框架,了解其组成部分,如信源、发送器、信道、接收器和信宿。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通信信道,如导线、光纤和无线电波,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 信号传输基础: 深入理解信号在信道中传输的过程。我们将介绍信号的频谱特性,了解带宽的概念及其对通信速率的影响。同时,探讨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衰减、噪声和失真等问题,以及相应的缓解措施。 调制与解调: 学习如何将信息加载到载波上进行高效传输,以及如何在接收端恢复原始信息。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调制技术,如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并讨论它们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数字通信原理: 聚焦于数字信号的传输。我们将介绍信道编码、差错检测与纠正等技术,以及它们如何确保数字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探讨通信速率、信道容量等重要指标,以及香农定理等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感触世界的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是实现信息获取、处理和传输的物理基础。本部分将从宏观到微观,介绍电子技术在信息科学中的关键作用。 模拟电子电路基础: 学习构成现代电子系统的基本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和三极管。我们将理解这些元件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组合成放大器、滤波器等基本电路。 集成电路(IC)与微电子技术: 介绍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电子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影响。我们将了解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以及微处理器、存储器等核心芯片的构成。 传感器技术: 探索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的各种传感器。我们将介绍光、声、热、力、化学等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以及它们在环境监测、工业自动化、医疗诊断和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部分:现代电子信息科学的应用 在掌握了上述基础知识后,本书将带领读者领略电子信息科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巨大影响力。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如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我们将深入了解TCP/IP协议族的工作原理,互联网的体系结构,以及万维网(WWW)、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DSP): 探讨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以提取有用信息、去除噪声或改善信号质量。我们将介绍滤波、变换(如傅里叶变换)等基本DSP技术,以及它们在音频、图像、语音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通信技术的演进: 回顾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电话、广播,到现代的移动通信(2G、3G、4G、5G)、卫星通信和光通信。我们将探讨这些技术背后的基本原理和关键创新。 嵌入式系统: 介绍集成在各种设备中,实现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我们将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构成(微控制器、存储器、I/O接口)和软件开发,以及它们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电子信息科学导论》,读者将能够: 1. 理解数字信息的基本概念、编码方式和表示方法。 2. 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构建方法。 3. 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在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4. 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5. 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和信号传输原理。 6. 了解模拟电子电路和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 7. 认识传感器技术在信息获取中的重要性。 8. 初步了解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和嵌入式系统等现代应用领域。 本书结构清晰,逻辑性强,内容详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章都配有相关的例题和习题,旨在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入门教材,也可作为对电子信息科学感兴趣的社会读者进行自学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其严谨性和系统性。从最基本的信号分类、系统特性定义开始,层层递进,逐步引入更复杂的概念,比如拉普拉斯变换和 Z 变换。这些变换在本书中的讲解,不仅仅是数学推导,更是强调了它们在工程分析中的实用价值,比如如何用它们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频率响应等。书中的例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引导读者思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记得有一个关于滤波器设计的小章节,虽然篇幅不长,但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得非常紧密,让我对如何设计满足特定要求的滤波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本书内容丰富,讲解深入,对于想要系统学习信号与系统理论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值得推荐的经典之作,它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评分

在选择学习材料时,我总是偏向于那些能够提供实际应用指导的书籍,而这本《信号与系统》正是这样的佼佼者。书中不仅仅讲解了抽象的理论,更关注这些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我看到很多关于通信系统、控制系统、图像处理等领域中信号与系统理论应用的案例分析,这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理论的价值。比如,书中在讲解滤波器设计时,就给出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滤波器类型和设计参数的指导,这对于我从事相关工程项目非常有帮助。另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分析工具和软件,虽然没有进行深入的软件操作讲解,但为我们指明了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总的来说,这本书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指导,是一本非常适合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教材。

评分

作为一名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研究者,我对《信号与系统》这类书籍的需求非常迫切,而这本高教版的教材,确实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书中对于系统建模、状态空间分析的介绍,为我理解和处理复杂的动态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比较困难的数学证明,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一步步理解证明过程,从而加深对定理的认识。这对于提升我的理论研究能力非常有帮助。同时,书中还涵盖了一些关于随机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这对于我分析实验数据中的噪声和不确定性非常有价值。虽然部分章节的难度较大,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钻研,但总体而言,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是我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益友。

评分

这本《信号与系统》真的让我打开了新的视角,学到了很多非常有用的知识。书里对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的讲解非常透彻,不仅仅是公式的罗列,更多的是对这些概念背后物理意义的深入剖析,这对于我理解信号的频谱特性非常有帮助。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卷积的概念,通过大量的图示和具体的例子,把原本抽象的卷积运算变得生动易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 LTI 系统分析的部分,通过对时域和频域的分析,让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系统的行为,这对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非常有指导意义。虽然书中内容量不小,但作者的逻辑清晰,循序渐进,即使是初学者也能逐步掌握。我发现,理解了这些基础理论,再去看更深入的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课程时,会感到轻松很多,就像是打下了坚实的地基。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教会我如何将复杂的系统分解,然后逐个击破。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讲解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讲解一些关键概念时,总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让枯燥的数学理论变得鲜活起来。比如,在介绍采样定理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数学公式,而是通过生动的类比,让我们理解为什么需要满足奈奎斯特定律,以及采样不足会导致什么后果。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我感觉学习的过程非常轻松愉快,而不是一种负担。而且,书中穿插的很多思考题和讨论题,都非常有启发性,能够促使我们主动去探索和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我发现,很多时候,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不仅仅是记住公式,更是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场景,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