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
定价:45.00元
作者:张德干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03028699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移动服务计算是一种以云计算和普适计算为背景,以有线和无线互联网为依托,以移动通信设备为载体的计算形式,是一种分布式服务计算。它对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方面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移动服务计算技术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其支撑技术涉及计算、通信和数字媒体等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计算机的硬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网络通信、应用系统、人机交互等。本书主要阐述与如下几个方面相关的技术:无缝移动技术、服务发现技术、网络拥塞控制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多智能体系统。
本书可供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学习和参考,也非常方便从事移动服务计算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开发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1.1 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概述
1.2 无缝移动技术
1.3 服务发现技术
1.4 网络拥塞控制技术
1.5 移动通信技术
1.6 移动多智能体系统
第2章 主动无缝移动技术
2.1 概述
2.2 服务器推送技术
2.2.1 AJAX技术
2.2.2 Comet技术
2.2.3 服务器推送策略
2.2.4 服务器推送技术的应用模型案例
2.3 无缝移动技术
2.3.1 端视频播放的前端技术
2.3.2 文件迁移的前端技术
2.3.3 服务器推送技术在主动式无缝移动中的应用
2.3.4 基于Fiddler 2的应用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2P模式的服务发现技术
3.1 P2P模式的服务发现方法简介
3.1.1 普适环境中的P2P应用
3.1.2 P2P技术简介
3.1.3 P2P模式的网络拓扑类型
3.1.4 基于P2P模式的服务发现算法
3.2 服务发现Chord方法分析
3.2.1 Chord算法介绍
3.2.2 Chord发现算法及其不足
3.2.3 Chord改进算法的研究与分析
3.3 NRFChord算法及实验分析
3.3.1 Chord算法的改进方案
3.3.2具体改进方法
3.3.3 P2P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服务过程中的网络拥塞控制技术
4.1 概述
4.2 网络拥塞控制技术
4.3 TCP拥塞控制算法及性能比较
4.3.1 几种典型的TCP拥塞控制算法
4.3.2 几种典型的TCP算法的仿真及性能比较
4.4 基于网络带宽的自适应Freeze-TCP算法及分析
4.4.1 Freeze-TCP算法概述
4.4.2 Freeze-TCP算法的不足
4.4.3 基于带宽预测的自适应Freeze-TCP算法
4.4.4 仿真及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扩展频谱通信和基带调制解调理论
5.1 扩频通信系统概述
5.2 直序扩频系统
5.2.1 直序扩频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5.2.2 直序扩频信号的波形与频谱
5.2.3 扩频码序列的相关性
5.2.4 m序列
5.2.5 直序扩频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5.2.6 直序扩频系统的同步
5.3 基带调制和解调系统
5.3.1 基带调制解调技术概述
5.3.2 BPSK的基本算法
5.3.3 QPSK的基本算法
5.3.4 BPSK和QPSK的性能分析
5.4 数字滤波器设计介绍
5.5 基带调制解调的MATLAB仿真
5.5.1 BPSK算法的MATLAB仿真
5.5.2 QPSK算法的MATLAB仿真
5.5.3 MATLAB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5.5.4 基带调制的MATLAB仿真和结果信号分析
5.6 直序扩频系统的MATLAB仿真和信号分析
5.6.1 直序扩频系统的MATLAB仿真
5.6.2 直序扩频系统的MATLAB仿真信号频谱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通信系统的TMS320C6711 DSK实现
6.1 TMS320C6711 DSP与DSK板的概述
6.1.1 DSP系统的特点
6.1.2 TMS320C6711的性能
6.1.3 TMS320C6711 DSK板的介绍
6.1.4 DSP软件开发过程
6.2 TMS320C6711 DSK板的同步程序
6.2.1 运行库和源代码
6.2.2 同步通信程序结构
6.3 TMS320C6711DSK板的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TMS320126713 DSP板的应用示例
7.1 TMS320C6713 DSP板的基本情况
7.1.1 TMS320C6713 DSP的概述
7.1.2 TMS320C6713 DSP板的基本情况
7.2 TMS320C6713 DSP板软件前的配置示例
7.2.1 TMS320C6713 DSP板的JTAG配置情况
7.2.2 TMS320C6713 DSP板的寄存器配置
7.3 TMS320C6713 DSP板串口(McBSP)程序的实现
7.3.1 McBSP串口特征
7.3.2 串口模块的工作原理
7.3.3 McBSP的程序实现
7.4 TMS320C6713 DSP板同步通信实现
7.4.1 通信调制过程的DSP程序
7.4.2 通信解调过程的DSP程序
7.5 TMS320C6713 DSP板同步通信调试和结果
7.5.1 核心同步程序调试
7.5.2 调试信号结果分析
7.6 TMS320C6713 DSP板的Loader过程
7.6.1 Loader过程
7.6.2 Flash烧写程序
7.6.3 Flash烧写的C语言编程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势函数的移动多智能体系统
8.1 概述
8.2 基于势函数的具有多leader的移动多智能体系统的运动控制
8.2.1 模型描述
8.2.2 智能体系统的控制律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8.2.3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
8.3 基于势函数的移动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控制
8.3.1 模型描述
8.3.2 控制律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8.3.3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移动多智能体示例系统的相关设计技术
9.1 概述
9.2 带时延的移动多智能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协议设计
9.2.1 模型描述
9.2.2 主要算法设计和分析
9.2.3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
9.3 在干扰环境下的有限时间稳定性分析及编队控制设计
9.3.1 预备知识
9.3.2 主要算法设计和分析
9.3.3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
9.4 本章小结
0章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移动多智能体系统协同计算技术
10.1 概述
10.2 leader智能体的滤波器结构及模型分析
10.2.1 滤波器结构
10.2.2 模型分析与数学描述
10.3 移动多智能体系统的运动模型
10.4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
10.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创新往往发生在不同领域交叉融合的地方,而《9787030286994 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这个书名恰好就点燃了我对这种跨界融合的浓厚兴趣。它不仅仅是关于某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涉及到了“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等多个维度的复杂交织。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看似独立的要素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是像一个精密的齿轮组,每个部分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共同驱动着整个移动服务计算的大厦?还是像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各种技术和服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最终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我想象中的“移动服务计算”应该远不止于简单的APP和网络连接,它可能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智能化、个性化以及预测性。例如,是否能够实现“主动式服务”,即在用户还没有明确需求之前,系统就已经能够预判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又或者,对于那些涉及海量数据处理和复杂算法的任务,移动设备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完成的?这本书的“支撑技术”部分,是否会揭示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关键技术突破,比如高效的分布式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通信协议,甚至是人工智能在服务优化中的应用?我非常渴望能够理解这些技术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从而为我们构建一个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移动服务世界。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在关注科技前沿的发展,尤其是那些能够深刻改变社会运作模式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技术。当我看到《9787030286994 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无数关于未来的想象。这本书所描绘的“移动服务计算”,听起来就像是互联网时代之后,又一次深刻的科技革命。我迫切地想要了解,它究竟是如何“支撑”起如此庞大而复杂的“服务”体系的?是借助了何种创新的计算模式,使得信息和服务能够在移动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进行传递?我尤其好奇的是,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支撑技术”的奥秘。例如,对于“移动”这个概念,它是否包含了从设备本身的性能优化,到网络通信的无缝切换,再到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体验一致性等多个层面?而“服务计算”的部分,又是否会涉及到如何设计和部署能够适应移动环境的分布式服务,如何处理高并发请求,如何保证服务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在我看来,一个真正强大的移动服务计算系统,不仅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还需要高度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它能够理解用户的意图,预测用户的需求,并提供精准、及时的服务。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这一切背后的原理和方法,让我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正在重塑我们世界的关键技术领域。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联想,仿佛它藏着无数关于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我一直对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着迷,而“移动服务计算”这个词组听起来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特别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将“移动”与“计算”这两个看似分离的概念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且还能“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的。是像科幻电影里描绘的那样,我们的生活将被无缝衔接的智能服务包围,从清晨醒来的那一刻起,到夜晚入睡,每一个环节都有科技在背后默默运作?还是说,它更偏重于技术层面的探讨,揭示了支撑这一切的底层逻辑和核心技术?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画面:一个人在通勤路上,通过移动设备接收定制化的新闻推送、健康监测报告,甚至还有根据实时交通状况动态调整的行程建议。又或者,想象一下在偏远地区,借助先进的移动计算技术,医疗、教育等基本服务能够触及到更多人群,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本书会不会深入剖析这些场景背后的技术架构?例如,数据如何在高并发、低延迟的环境下进行传输和处理?如何保证移动设备上服务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我充满期待地希望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去理解那些构成我们未来生活基石的强大力量。
评分我对那些能够模糊虚拟与现实界限,或者能够极大地提升生活效率的技术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9787030286994 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这个书名,恰好触及到了我内心深处的探索欲。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名词的堆砌,而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够开启我对未来智能生活的大门。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将“移动”的灵活性、“服务”的便捷性、“计算”的强大性以及“支撑技术”的稳固性融为一体的?我设想中的移动服务计算,应该是一个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智能助手,它能够理解我们每一个细微的需求,并提前做出响应。例如,当我们走出家门,它就能自动开启节能模式;当我们走进商场,它就能推送我们可能感兴趣的商品信息,甚至直接生成个性化的购物清单。而这一切的背后,必然需要一套极其精密的“支撑技术”。这本书是否会详细解析这些技术?例如,在海量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网络的畅通无阻?如何处理和分析从移动设备上传输的海量数据,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又如何确保这些服务在安全、隐私的前提下,依然能够高效运行?我期待从书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去理解那些看不见的“技术骨架”,是如何支撑起我们日益智能化的生活。
评分我一直着迷于科技如何能够突破空间的限制,将信息和服务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带到我们身边。《9787030286994 移动服务计算支撑技术》这个书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几个技术术语的组合,更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一种预言。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解释“移动”与“计算”相结合,如何构建起一个庞大而高效的“服务”网络,并由哪些“支撑技术”来保证这一切的稳定运行。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应用场景:想象一下,在一个需要高度协作的紧急救援现场,移动计算技术能够实时汇聚各方信息,并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又或者,在一个偏远的乡村,孩子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获取全球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学习内容可以根据他们的进度和兴趣进行个性化调整。这些场景的实现,无疑离不开强大的“支撑技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这些技术细节,比如,在极度分散和不确定的移动环境中,如何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存储?如何设计出能够适应动态变化的计算架构?又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让移动服务变得更加智能和主动,从而真正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解开未来智能世界诸多奥秘的一把关键钥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