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12~1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
:29.80元
售价:21.8元,便宜8.0元,折扣73
作者:岳贤伦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548409113
字数:376000
页码:29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精品推荐: href='#' se_prerender_url='loading'>《经典天天读 叔本华哲学经典(全五册)》
se_prerender_url='plete' href='#'>《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se_prerender_url='plete' href='#'>《图画中国历史(彩绘版 套装共22册 礼品装)》
href='#'>《(世界经典名著文库)小妇人》
href='#' se_prerender_url='plete'>《懒妈妈胜过好妈妈》
href='#' se_prerender_url='plete'>《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
href='#'>《2~3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
《12~1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主要通过青春期孩子所涉及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学习生活、亲子关系、早恋、性观念、不良倾向以及网络九大方面来分析阐述,结合心理学知识,帮助家长剖析问题的本质,查找问题的根源,总结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期为家长提供一本孩子青春叛逆期的家教经典。
《12~1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是由哈尔滨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本心理健康类图书。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的发育成熟,心理上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不希望成人,尤其是父母仍像对待儿童一样对待自己,因此也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小叛逆。面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往往非常苦恼,不知该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在这个时期出现的种种问题。哈尔滨出版社的《12~1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一书,从科学的视角剖析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让家长懂得如何去做才能帮助孩子从容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用更加健康的心态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作为一名一直致力于研究青少年心理的教育工作者,我经常接触到许多面临孩子青春期困扰的家长。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我对其直观且贴近生活的书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立刻购买并仔细阅读了这本书,发现它确实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读物。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12至18岁青少年在生理、心理、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在“叛逆期”如何集中爆发。书中对于青春期孩子情绪的波动、行为的冲动、价值观念的重塑等,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并辅以大量生动的案例,让家长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尤其值得赞赏的是,本书在提供问题分析的同时,更注重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作者提出的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信任、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引导孩子处理冲突、如何帮助孩子培养独立人格等方面的建议,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理解比控制更重要”的理念,这正是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叛逆行为时容易忽略的关键点。这本书不仅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更能指导家长如何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从而与孩子共同成长,顺利度过这个充满挑战但也孕育着无限可能的“叛逆期”。
评分我是一个16岁的女孩,正经历着青春期最激烈的“叛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有点抗拒,觉得这名字听起来就像是家长用来“控制”孩子的工具。但妈妈却坚持让我读,她说这本书是写给父母看的,但是她想让我看看,看看有没有什么能让我们之间更好地交流。读了之后,我发现它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说教”或者“批判”。书中用了大量的案例,很多都是我生活中真实会发生的情景,比如和父母因为上网时间、穿衣风格、交友问题而产生的矛盾。作者用一种很平实的语言,描述了青春期孩子心理的剧烈变化,比如渴望独立自主,但又缺乏安全感;想要被理解,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管束感到窒息,但又害怕失去他们的支持。我看到了书中对父母的建议,比如要尊重孩子的隐私,给予一定的自由空间,学会倾听而不是一味地否定。这些建议,其实也是我内心深处一直以来渴望父母能做到的。虽然我不会直接跟妈妈说我看了这本书,但是每次和她发生争执后,我都会想起书里的某些话,然后试着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或者试着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发现,有时候,一点点的改变,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是在我最迷茫的时候,递过来的一盏灯。我儿子今年14岁,从初一开始,就变得越来越“难搞”。以前那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现在动不动就跟我对着干,说的话也越来越冲。我尝试了很多方法,试图去沟通,去理解,但总是以争吵收场,然后看着他摔门而去,我的心也跟着碎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心里简直涌上了一股强烈的共鸣,仿佛找到了救星。这本书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从父母的角度出发,用大量真实的案例,生动地描绘了青春期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行为模式,以及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我读到书中关于孩子渴望被看见,渴望被尊重,渴望拥有自己独立空间的章节时,简直泪流满面,因为这正是我的儿子所表现出来的,而我之前却一直未能真正理解。书中提出的“同理心沟通法”,让我眼前一亮,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沟通方式,发现自己总是急于评判,急于纠正,却忽略了倾听和理解。这本书也教了我如何设定合理的规则,如何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以及如何在不伤害亲子关系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建立责任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那么焦虑和挫败,而是多了一份自信和力量,我愿意去尝试书里提出的方法,和我的儿子一起,更好地度过这个充满挑战的叛逆期。
评分最近家里因为孩子的青春期问题,气氛一直比较紧张。我儿子今年15岁,正是书里所说的“叛逆期”的典型代表。他开始变得不爱和我们交流,一问就说“不知道”,脸上总是挂着不耐烦的表情,晚上经常玩到很晚才睡觉。我们作为家长,真的感到很无助,也很焦虑。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12~1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书名很直接,但当我翻开内容的时候,我发现它不是那种生硬的说教,而是用一种非常理解和 empathetic 的视角,去剖析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书中详细地描述了孩子在这个阶段会经历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比如荷尔蒙的影响,自我意识的觉醒,对独立性的强烈需求,以及对父母权威的反叛。我看了之后,才意识到,原来孩子的很多行为,并不是故意要惹我们生气,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阶段。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沟通技巧,比如如何有效倾听,如何表达关爱而不失界限,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价值观。我还学到了一些方法,来处理孩子的情绪爆发,以及如何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希望,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且,我真的可以学到一些东西,来更好地陪伴我的孩子度过这个关键时期。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我今年13岁,正好处在书里说的“叛逆期”的年纪,所以当妈妈给我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不好意思。拿到书的时候,我发现它的封面设计得很温馨,没有那种说教的感觉,而是用一种比较柔和的色调,感觉像是妈妈在和我聊天。翻开第一页,序言就写得很真诚,没有那种空泛的大道理,而是讲了一些很多父母都会遇到的困境,比如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或者对什么都表现出不耐烦。我妈妈看完序言,跟我说:“你看,这书上说得好像就是咱们家的情况。” 听她这么说,我也有点好奇,想看看书里到底是怎么说的。书里提到的很多孩子行为,我仔细想了想,确实是我最近经常会有的表现。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这样,有时候自己也很烦躁,但又不知道怎么跟大人说。这本书的出现,也许能让妈妈更理解我,也让我自己能更了解自己。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如何和父母沟通的部分,因为我常常觉得和妈妈说不上几句话,就容易起争执,然后大家都不开心。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让我们都能更好地度过这段时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