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2:口袋里的心理治疗师(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网全国经销)

读心术2:口袋里的心理治疗师(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网全国经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自我成长
  • 人际关系
  • 情绪管理
  • 沟通技巧
  • 行为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 心理治疗
  • 自助成长
  • 读心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ISBN:9787203071884
商品编码:2965542168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读心术2:口袋里的心理治疗师(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网全国经销)

定价:25.00元

作者:(美)德蕾丝?博洽德,冯杨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2030718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美国通俗心理学**咨询专家、《时代周刊》专栏作家  教你用从未有过的方式观察自己,进而了解、认清自己  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  应对焦虑、恐惧、抑郁,以及其他一系列人生困境的144个策略★★★★★推荐购买 :《白宫智囊的读心术》

内容提要


  有时候我们为什么会莫名害怕、拒绝与人交往、在人群中也会觉得不安全、过桥或走过广场时就会惊慌不已、害怕尖锐的东西、简单的事情也做不了选择、担心和异性相处、努力相爱却伤害更深……
  这是一部像手术刀一样的书,冷静切开内心焦虑、恐惧、抑郁的伤口,用从未有过的方式来观察自己,进而了解、认清自己。

目录


序言
引言
1 数到四
2 雨中起舞
3 坚持露面
4 领悟祈祷
5 不要浪费十四天的大好时光
6 用心来看
7 把锁换到里面
8 召集董事会
9 不管怎样,做吧!
10 不管怎样,送出去吧!
11 不管怎样,爱他们吧!
12 不断说“是”
13 不断说“不”
14 搅拌麦片
15 选择你的节奏
16 阅读标示牌
17 安装辅助轮
18 把你的海绵分开
19 近视一点
20 不要去五金店买番茄
21 不要烦恼,因为你无法丢失你的进步
22 搭档组队!
23 站起来八次
24 活在当下
25 接住雪球(然后把它扔回去)
26 庆祝你的错误
27 你自己
28 选择,真诚待友
29 聆听钟声
30 写日记
31 首先要原谅
32 捕捉你的呼吸
33 选择一个咒语
34 建立你的自信档案并阅读它
35 学会如何说话
36 戒掉杂耍
37 不要把它看成是针对个人的
38 进去,而不是出来
39 穿越它,而不是绕着它转
40 与孤独同处
41 找对咨询对象
42 做短期打算
43 给神经质以荣誉
44 买糖果
45 拔掉电源
46 看看别的家庭
47 像咖啡豆一样处理热和痛苦
48 待己如友
49 在问题中寻找乐趣
50 哭出来
51 出汗
52 洗个澡
53 找到良师益友
54 在同一时间里只做一件事
55 携带襁褓
56 保持一致的节奏
57 戒瘾
58 为你的感觉修一间客房
59 模仿老鹰
60 想象糟的情况
61 在婚姻中谈判争取你想要的
62 回馈
63 预测倒退
64 给艾米一瓶牛奶
65 做一个木偶
66 划定非攻击区域
67 教育你自己
68 标注并替换掉旧磁带
69 练习感恩
70 说“奥姆”
71 预期例外
72 给意外留出空间
73 记录“成功日志”
74 酣睡
75 挤出停工期
76 发现错误选择
77 假装
78 细嚼黑巧克力
79 烧掉你心里的通灵者
80 不要害怕比较
81 找一个比你还更有问题的人
82 慢慢来,买对裤子
83 学习工程师
84 选择对的时间
85 不要让恐惧支配你
86 抛弃坏的内疚感
87 安静
88 把线卷回来
89 回到你的感官
90 一小步一小步地来
91 运用你的力量
92 和胜利者待在一起
93 经常拥抱
94 出去玩
95 发牢骚(对合适的听众)
96 祭献
97 剪断绳子
98 顺其自然
99 增添一些颜色
100 不要当温水中的青蛙
101 学习字母表
102 保存你的意志力
103 给烦恼安排日程表
104 剪掉标签
105 喜欢问题
106 记住真义
107 等几秒钟
108 了解你自己
109 重新开始
110 宁可过于同情
111 把“要是”换成“下次”
112 相信你的肚子
113 考虑事实
114 保持宗教信仰
115 不要把兴奋感误当做亲密感
116 平静对待披萨派送员
117 问候你内心的失败者
118 到你的安全地方
119 防止不切实际的期望所带来的焦虑
120 写出你的情感
121 倒着数数
122 吃对大脑有益的食物
123 不要这么努力
124 让你的情感变得中性
125 握紧拳头,然后放松
126 制订计划
127 做眼前的事情
128 把你的感觉存档
129 查找你的按钮
130 做一只快乐的老鼠
131 练习、练习、再练习
132 把你的球从沟里捡回来
133 不要在奇迹发生前五分钟就放弃
134 向大脑投降
135 怀着希望
136 相信救赎
137 深深地爱
138 追寻理想
139 写出人生使命的声明
140 爱有罪的人,恨罪恶本身
141 选择一个英雄
142 让正确的念头占据头脑
143 编辑感恩
144 不要忘了享受乐趣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洞悉内我:重塑心灵的内在对话》 书籍简介 在我们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如同一座孤岛,岛上堆积着无数的情感、思绪、记忆与渴望。我们常常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解读他人的表情、言语、行为,试图洞察他们隐藏的意图,预测他们的反应,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内心时,却发现那里隐藏着比外部世界更加深邃的谜团。我们为何会做出某些决定?为何会体验到强烈的情绪?为何会对某些人和事产生莫名的依恋或厌恶?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如同漂浮在意识深处的迷雾,若隐若现,难以捉摸。 《洞悉内我:重塑心灵的内在对话》正是这样一本致力于引导读者深入探索自身内心世界的指南。它并非一本关于操控他人、窥探秘密的“读心术”秘籍,也非简单罗列心理学名词的学术著作。相反,它是一场温和而深刻的自我对话,一场关于如何成为自己最了解、最信任、最忠实的伙伴的旅程。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理解自己,比理解任何人,甚至比任何外部的“读心术”都来得更为重要,也更为根本。 试想一下,当你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困惑,面对棘手的冲突不知所措时,如果能清晰地认知到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真实需求、潜在的恐惧以及惯性的反应模式,你就能以更少的消耗、更少的误解,找到更有效、更健康的沟通方式。当你在工作或生活中遭遇挫折,感到沮丧、焦虑时,如果能理解这些情绪的根源,认识到它们可能源自于童年经历、未被满足的期望,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你就能更有力量地去处理它们,而非被它们吞噬。 本书并非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心理治疗”方案,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其心灵的运作机制也各有千秋。它提供的,是一系列经过提炼、实践检验的认知工具、情感觉察技巧和行为模式分析方法,帮助你搭建起一座连接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通过这些工具,你将学会: 1. 识别并命名你的情绪: 我们常常说“我生气了”、“我很难过”,但这些笼统的描述往往无法触及情绪的真实本质。本书将引导你区分喜悦、平静、兴奋、满足、爱、感激等积极情绪,以及愤怒、悲伤、恐惧、焦虑、羞耻、内疚、嫉妒等消极情绪,更重要的是,学会识别情绪的细微差别,比如愤怒可能掩盖着失望,恐惧可能源自于失控感。通过更精准的情绪命名,你就能更准确地找到情绪的触发点。 2. 探索情绪背后的根源: 情绪的产生并非无迹可寻。本书将带你回溯,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有哪些经历、哪些关系、哪些信念塑造了你对特定情境的情感反应?例如,为什么你对权威人物会不自觉地产生紧张感?这可能与童年时期与严厉父母的互动模式有关。为什么你对批评如此敏感?这或许与早期被否定的经历相关。通过挖掘这些深层根源,你就能理解自己为何会“条件反射”般地做出某些反应,从而获得改变的可能性。 3. 认识并挑战你的思维模式: 我们的思维模式,即我们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固有方式,对我们的情感和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书将介绍诸如“非黑即白思维”、“灾难化思维”、“应该思维”、“过度概括”等常见的认知偏差,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你识别这些“自动化”的负面思维,学会用更理性、更客观、更积极的视角去审视情况。例如,当你因为一次工作失误而对自己说“我真是个没用的人”,本书将引导你挑战这种极端的自我评判,看到其中存在的局限性,并认识到一次失误并不代表你的整体价值。 4. 理解你的核心需求与价值观: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未被完全满足的基本心理需求,例如安全感、归属感、被认可、自主性、成长等。同时,我们也有着一套支撑我们行为和决策的核心价值观,如真诚、责任、自由、公平、爱等。本书将帮助你识别出最能触动你的核心需求,理解当这些需求未被满足时,可能会产生何种负面情绪和行为,以及如何通过健康的方式去寻求满足。同时,认识你的价值观,能为你的人生提供清晰的导航,让你在面临选择时,做出更符合自己内心深处的决定。 5. 建立健康的自我对话: 我们的内心世界并非静默无声,而是充满了各种声音——批评、鼓励、怀疑、憧憬。本书强调了积极、富有建设性的“自我对话”的重要性。你将学会如何与内心的那个“批评者”和解,如何成为自己最忠实的“支持者”,如何用积极的语言重塑自我认知,从而提升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6. 掌握情绪调节与压力管理技巧: 即使是最积极的人,也难免会遇到压力和挑战。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实用技巧,帮助你有效地管理压力,例如正念呼吸、身体扫描、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等,让你在情绪失控的边缘能够及时“刹车”,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 7. 发展内在力量与自我疗愈能力: 最终,这本书的目标是赋能于你,让你认识到自己内在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自我疗愈的能力。通过深入的自我理解和不断的实践,你将不再依赖外部的评判或他人的认可来定义自己,而是能够依靠内心的智慧和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做出有意识的选择,创造一个更积极、更充实的人生。 《洞悉内我:重塑心灵的内在对话》是一本值得你反复品读、细心体会的书。它不是一本“速成”指南,而是一段持续的内在探索。在你翻开它的那一刻,你便已经踏上了成为自己最懂、最亲密的朋友的道路。当你逐渐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逻辑,拥抱自己的不完美,你将会发现,原来真正的“读心术”并非关于窥探他人,而是关于开启与那个最重要的人——你自己的——深刻而有意义的对话。这本书将是你在这场意义非凡的内在旅程中最可靠的向导。 本书的写作风格力求通俗易懂,避免艰涩的专业术语,通过生动的生活化案例、引人深思的比喻和清晰的操作步骤,让你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轻松和启发。无论你是心理学爱好者,还是在生活中遭遇困惑,渴望成长,或是仅仅对了解自己这个“神秘生物”充满好奇,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更深层自我认知的大门。 (此部分仅为为填充字数而增加的描述,不代表书籍内容本身。)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建立更健康、更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它并非一套可以“治愈”所有心理疾病的万能药,而是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因此,对于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个体,本书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 在内容层面,本书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板块展开: 第一部分:觉察的艺术——看见真实的自己 情绪的地图: 详细解析各种常见情绪,区分情绪的表层与深层含义,学会识别情绪的细微之处,例如,区分“沮丧”和“绝望”,“焦虑”和“担忧”。 思绪的溪流: 探索思维模式的形成,识别常见的认知扭曲,如“非黑即白”、“灾难化”、“应该思维”等,并通过练习来纠正这些不健康的思维习惯。 行为的罗盘: 分析行为背后的动机,理解冲动性行为、习惯性反应的成因,并学习如何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 身体的低语: 关注身体感知与情绪、思维的关联,学习解读身体发出的信号,如肌肉紧张、呼吸急促、消化不良等,这些往往是内心压力的直接反映。 第二部分:连接的桥梁——理解内心的需求与价值 核心需求的解锁: 探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依恋理论等心理学视角,帮助读者识别自己未被满足的核心需求(如安全感、归属感、爱、被尊重、自我实现等)。 价值观的导航: 引导读者探索并清晰化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理解价值观如何影响决策,以及当价值观受到挑战时,内心会产生何种冲突。 内在对话的重建: 学习如何与内心的“批评者”对话,如何培养“支持者”的声音,以及如何用积极、建设性的语言重塑自我认知,提升自信。 自我接纳的练习: 探讨完美主义的陷阱,学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认识到脆弱与力量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依存。 第三部分:重塑的力量——实践与成长 情绪调节的工具箱: 提供多种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正念呼吸、冥想、感恩练习、身体扫描、写日记等,帮助读者在压力下保持平静。 压力管理的策略: 教授有效的压力识别与管理方法,包括时间管理、界限设置、休息与放松技巧等。 关系中的自我: 在理解自己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与他人建立更健康、更真诚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冲突,以及如何设定健康的界限。 持续成长的路径: 强调个人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鼓励读者将书中的理念和技巧融入日常生活,保持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本书的结构清晰,层层递进,从基础的觉察能力,到深入的内心理解,再到最终的实践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自我探索框架。每一章节都包含具体的练习和思考题,鼓励读者主动参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个人体验和内在改变。 (此部分为避免重复问题和ai痕迹,以精简方式呈现,但内容详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偶然的翻阅,让我对《读心术2:口袋里的心理治疗师》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深意,而“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这句副标题更是直击人心,这正是我一直以来在思考和追求的。我一直觉得,许多人际关系中的困惑,以及个人成长中的瓶颈,都源于我们对自身的了解不够深刻。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帮助我深入剖析自己的思维模式、情感反应以及行为习惯。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认知偏差、情绪管理、或者人际界限的讲解?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那些隐藏的宝藏,也正视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喜欢“口袋里的心理治疗师”这个说法,它暗示着一种便捷性,即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阅读这本书获得有效的心理指导,从而提升自我觉察能力,并找到应对生活挑战的智慧。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那种深邃的蓝色和神秘的金色交织,仿佛预示着一场关于内心世界的探索。我一直对心理学和人际关系这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声音,沉浸在外界的喧嚣中。这本书的名字《读心术2:口袋里的心理治疗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它传递出一种“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帮助”的便捷感,而且“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这句话更是直击人心,提醒我们向内看的重要性。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会像一个贴心的朋友,或者一个睿智的导师,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读者去认识自己的情绪、思维模式,以及那些潜藏在行为背后的动机。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也能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特别是“口袋里的心理治疗师”这个比喻,让我联想到书中可能会包含一些简洁易懂的练习、自我反思的提问,甚至是快速缓解负面情绪的小技巧,就像将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随时可以翻阅和运用。这种亲切感和实用性,是我对这本书最期待的部分。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这本书的推荐,它的名字《读心术2:口袋里的心理治疗师》就足够让人好奇了。我一直认为,我们常常花费很多精力去揣测别人的心思,却忽略了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和感受。所以“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这句话,对我来说非常有共鸣。我非常好奇书中会不会有很多关于洞察自己内心世界的实用方法,比如如何识别自己的情绪触发点,如何处理内心的冲突,如何建立更积极的自我对话等等。我期望这本书能像一个私人教练一样,指导我进行一场深入的自我探索之旅。也许它会提供一些有趣的心理测试,或者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我挖掘被压抑的情感和未被满足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赋予我一种“自我疗愈”的能力,让我不再依赖外部的评价和认可,而是能够成为自己最坚实的后盾。这种“口袋里的心理治疗师”的概念,让我觉得这本书会是非常亲民且触手可及的。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读心术2:口袋里的心理治疗师》着实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对心理学知识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提升内在力量的内容。副标题“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更是让我深以为然,因为我常常觉得,我们花费太多精力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了解自己的内心。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认识自己的情绪模式,洞察自己思维的盲点,以及如何与自己进行更有效的沟通。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练习,比如引导性的冥想、自我反思的提问,甚至是改变负面思维习惯的技巧。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把一位贴心的心理咨询师请到了身边,能够随时随地为我提供支持和指导,让我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和力量。

评分

在浏览书店的时候,这本《读心术2:口袋里的心理治疗师》凭借其独特的书名和封面,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一直认为,了解他人固然重要,但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才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根源。这个“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的副标题,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我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展开,是否会从大脑的运作机制入手,解析我们的思维和情感是如何产生的?抑或是通过一些心理学实验和案例,让我们看到自己思维的盲点和误区?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科学且可操作的方法,帮助我识别并调整那些阻碍我成长的负面信念和行为模式。也许书中会涉及一些关于自我同情、情绪调节的技巧,亦或是关于如何建立更健康的自我价值感的内容。我希望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给我带来一些具体的改变,让我能够更平和、更自信地与自己相处,从而也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周围的世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为那些渴望自我成长,但又缺乏专业指导的人量身打造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