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 畅销人际交往说话沟通技巧微表情微动作微行为经典大众社会心理学基础入门身体语言fbi教

心理学与生活 畅销人际交往说话沟通技巧微表情微动作微行为经典大众社会心理学基础入门身体语言fbi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人际交往
  • 沟通技巧
  • 说话技巧
  • 微表情
  • 微动作
  • 身体语言
  • FBI
  • 社会心理学
  • 大众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鑫舟启航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33454
商品编码:29655790069
丛书名: 心理学与生活

具体描述

特卖价:¥55.00
价格
360.00
节省
¥305
折扣
1.53折
06 23 59

特卖价:¥45.00
价格
180.60
节省
¥135.6
折扣
2.49折
06 23 58

特卖价:¥59.80
价格
256.60
节省
¥196.8
折扣
2.33折
06 23 58

特卖价:¥46.00
价格
144.00
节省
¥98
折扣
3.19折
31 23 58

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学与生活

出版社:致公出版社

作者:艾勒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条形码:9787514509618

定价:49.8

目录

01 心理学入门

心理与心理学 ............................................................................ 002

对心理学理解的误区................................................................ 009

心理与生活的相互影响............................................................ 014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016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019

02 行为心理学

十个指头十张嘴 ........................................................................ 024

伸舌头代表着抵触.................................................................... 027

喜欢闻袜子是正常的心理行为................................................ 029

反射道歉的人并不真诚............................................................ 031

喜欢靠边坐的人领地意识比较强............................................ 033

思考时喜欢向上看的人很认真................................................ 035

晃腿的人其实很紧张................................................................ 037

喜欢摆弄手机的人不喜欢面对面的交往................................ 039

喜欢站中间的人害怕孤独........................................................ 041

握手能够得知对方的心理........................................................ 043

摆弄耳朵的人内心比较焦躁.................................................... 045

双臂交叉的多种含义................................................................ 047

观双腿可以知内心.................................................................... 049

不同手势的不同人.................................................................... 051

过度的鞠躬有时代表拒绝........................................................ 053

03 人际交往心理学

门槛效应:“得寸进尺”的好办法........................................ 056

马太效应:为什么好的越好,坏的越坏................................ 058

蝴蝶效应:小蝴蝶也能引起大海啸........................................ 060

迁移效应:你会举一反三吗.................................................... 062

木桶效应:为什么要取长补短................................................ 064

首因效应:印象很重要.................................................... 066

近因效应:难忘当年离别情.................................................... 068

破窗效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070

月晕效应:人为何会产生偏见................................................ 072

定位效应:“先入为主”是怎样来的.................................... 074

三明治效应:批评的艺术........................................................ 076

多看效应:人真的会“喜新厌旧”吗.................................... 078

鸡尾酒会效应:你听到了你要听的........................................ 080

安慰剂效应:“假药”也可以治病........................................ 082

04 微表情心理学

表情是内心的传感器................................................................ 086

从表情判断他人是否在说谎.................................................... 088

从鼻子看人的情绪变化............................................................ 090

从眼睛看人的内心.................................................................... 092

闭着眼睛听人说话有两层意思................................................ 094

嘴唇也有表情 ............................................................................ 096

区分真笑和假笑的方法............................................................ 098

眼睛斜视要表达的含义............................................................ 100

读懂眉毛传递的信息................................................................ 102

05 职场心理学

不接电话的同事只是性格使然................................................ 106

不离开座位的上司喜欢虚张声势............................................ 108

从私人物品看人的性格............................................................ 110

从上司的T恤看爱好.................................................................. 112

喜欢跷起二郎腿的上司在演戏................................................ 114

小心面试官的心理诱导............................................................ 116

常用专业术语的同事喜欢夸大自己的实力............................ 118

喜欢转笔的老板是为了掩饰紧张............................................ 120

06 婚恋心理学

异性相吸是天生的本能............................................................ 124

理想和婚姻并不冲突................................................................ 126

现代婚姻还需要门当户对吗.................................................... 129

面对父母反对的婚姻何去何从................................................ 131

爱情不是美满婚姻的要素................................................ 133

性和排他性导致婚恋没有安全感.................................... 135

道不同的男女更和谐................................................................ 137

婚姻是让爱情延续下去............................................................ 139

婚姻不是包治百病的灵药........................................................ 141

婚后男女的心理变化................................................................ 143

婚后不做“回家”主妇............................................................ 145

女人婚后一定要独立................................................................ 147

07 消费心理学

“引导消费”让商家占了便宜................................................ 150

一碗汤难喝.................................................................... 152

千金难买“我愿意”................................................................ 154

“提前消费”是有代价的........................................................ 156

花的钱越少就越高兴................................................................ 158

降价背后的学问 ........................................................................ 160

东西越贵越爱消费.................................................................... 162

稀缺的就是的.................................................................... 164

情人眼里出西施 ........................................................................ 166

肥了商家的“一次性”交易.................................................... 168

08 情绪心理学

嫉妒心态的危害 ........................................................................ 172

愤怒是一把双刃剑.................................................................... 175

解开猜疑的绳索 ........................................................................ 179

将生活中的压力甩到身后........................................................ 182

乐观心态有助于心理健康........................................................ 186

越是简单就越是健康................................................................ 191

对生活秉持享受的心态............................................................ 194

给心灵一片宁静的港湾............................................................ 198

对抗不良情绪的免疫系统........................................................ 202

09 人格心理学

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因素........................................................ 206

那些捏方便面的人是怎么想的................................................ 208

人肉搜索是什么心理................................................................ 210

心电感应是什么情况................................................................ 212

爱占便宜是人的本性................................................................ 214

神秘的星座 ................................................................................ 217

每个人都有拖延症.................................................................... 219

不要患上自卑情结.................................................................... 221

吃起来没完没了 ........................................................................ 223

根本没有纯粹的爱.................................................................... 225

为什么人们普遍“仇富”........................................................ 227

被“鬼压床”了 ........................................................................ 229

精神分裂症其实离你并不远.................................................... 231

人为何不容易掌控自己............................................................ 233

不疯魔不成活 ............................................................................ 235

消极情绪的危害 ........................................................................ 237

10 压力、梦境与心理学

压力来自何方 ............................................................................ 240

压力的危害 ................................................................................ 245

面对压力应该怎样做................................................................ 247

寻找梦境的动因 ........................................................................ 253

梦疗方法和心理体验................................................................ 260

对梦境进行分析与控制............................................................ 262

释梦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264

精彩文摘

 精神分裂症其实离你并不远

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属于两大典型的内因性精神病。上医院精神科检查的

人,大多数是患上了这两种病中的一种。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人群多是青春期或者青壮年,而且发病率非常高,平均

每一千人中就有七八个人患有这种病。因此,不要想当然地说“自己一定不会

患上这种病的”。精神分裂症仅仅依靠精神方面的治疗是很难痊愈的,患者需

要间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医院做检查或者是住院治疗。这种病具体的发病原因

还不清楚,除了遗传因素与儿童期的生活方式外,与压力过大也存在一定的

关系。

24岁的小莹在一家部门搞财务。她身材高挑,面容姣好,虽然很少穿

,但是因为在搭配衣服方面颇有研究,所以穿着十分得体,在大学期间就被

同学们誉为“校花”,每天被充满爱慕之心的男生追着、捧着。

20岁大学毕业后开始工作的她,一进公司就受到了男士们的“关注”。但

是近两年的时间里,同事们渐渐发现,小莹似乎不像之前那样喜欢打扮了,穿

着也不再得体,时常邋邋遢遢地就来上班,而且身上还时不时地散发出一股恶

臭,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而且经常出现纰漏,对于领导、同事、

家人、朋友等也变得爱答不理,即使父母生病了,也不回家看望,打电话关心

也是冷言冷语,不论谁问她问题,都回答得极其简单。

 

 

 

小莹的姑姑来到广州出差,发现小莹身上的种种异

 


《掌握人心的艺术:洞悉微观世界,塑造魅力人生》 你是否常常感到难以捉摸他人的真实想法?在关键时刻,你的言语是否总是有口难辩,或是无法精准传达你的意图?社交场合中,你是否渴望成为那个游刃有余、备受瞩目的焦点?抑或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你希望自己能拥有更强的说服力、更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与人建立更深层连接的能力? 如果这些困扰曾经在你心中萦绕,那么,《掌握人心的艺术》这本书,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全新认知世界的大门。它并非一套僵化的说教,也非冰冷的数据堆砌,而是汇聚了人类行为学、心理学前沿洞察,以及无数成功沟通者实践经验的精华,为你提供一套立体、深刻、可操作的“读心术”和“魅力术”。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将带领你深入探索那些隐藏在言语之下的“非语言信号”——那些比任何华丽辞藻都更能透露真相的微表情、微动作和微行为。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不自觉地释放和接收着海量的非语言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才是决定人际互动成败的关键。这本书将为你提供一把解锁这些秘密信号的钥匙,让你在日常生活中,拥有“火眼金睛”般的洞察力。 你将学会: 微表情的奥秘: 那些稍纵即逝的面部肌肉细微变化,如何精准地泄露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情绪,从不经意间的嘴角上扬,到细微的眉毛挑动,甚至是眼神的瞬间闪烁,都将不再是难以解读的谜团。本书将为你解析不同微表情背后的心理机制,让你在面对不同的人,或是处理复杂情境时,能够迅速判断对方的喜怒哀乐,从而做出最恰当的反应。你将学会分辨真诚的笑容与虚假的奉承,洞察隐藏的紧张与不安,甚至预测潜在的冲突。 微动作的语言: 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故事。从一个人坐姿的倾斜角度,到手部不经意的摆动,再到腿部微妙的交叉或伸展,都可能传递出他们对当前环境、话题,甚至是说话者的态度。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肢体语言的潜台词,例如,为什么一个人在倾听时会不自觉地身体前倾?为什么某些手势会暴露对方的防御心理?你将学会如何解读这些“小动作”背后的潜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感受,避免因误读而产生的社交尴尬。 微行为的智慧: 除了表情和动作,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不易察觉的行为模式,也蕴含着丰富的心理信息。一个人如何整理自己的桌面,如何对待服务人员,如何回应他人的请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性格特质,甚至潜在的动机。本书将引导你关注这些“小习惯”中的大学问,让你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一个人,从而在建立关系、开展合作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掌握人心的艺术》并非仅仅停留在“解读”层面,它更将引领你迈向“塑造”的境界。 学习如何运用这些洞察力,来提升你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你成为一个更具魅力、更受欢迎的沟通者。 本书将为你提供: 高效沟通的策略: 在了解对方的非语言信号后,你将不再是盲目地表达自己,而是能够根据对方的反应,实时调整你的沟通方式和内容。你将学会如何用对方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传递你的信息,如何在他人的心理防线上找到突破口,从而实现更顺畅、更具说服力的对话。 魅力人格的养成: 魅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本书将为你揭示那些富有魅力的人士所共有的非语言沟通特质,并指导你如何在日常交流中,通过积极的身体语言、真诚的眼神交流以及恰当的微表情,展现出自信、亲和和真诚,从而吸引他人,建立更牢固的人际关系。 洞察人心的洞察力: 在商业谈判、面试评估、甚至日常的人际交往中,精准地判断他人的动机和意图至关重要。《掌握人心的艺术》将赋予你这种洞察力,让你能够看穿谎言,识别善意,从而在各种复杂的人际环境中,做出最有利的决策。你将不再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而是能够直击问题的核心。 化解冲突的智慧: 许多冲突的根源在于误解和情绪的失控。本书将教你如何通过观察和理解对方的非语言信号,提前识别潜在的冲突苗头,并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在冲突升级之前进行化解,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人际环境。 建立深度连接的能力: 真正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建立在理解和共情之上。本书将引导你如何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真诚的回应,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和被重视,从而在彼此之间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和连接。 《掌握人心的艺术》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它并非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将前沿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以最生动、最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并辅以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分析和实操练习。 我们相信,学习如何理解和影响他人,就像学习任何一项技能一样,需要系统的方法和持续的练习。本书将陪伴你走过这段学习的旅程,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洞悉人心的超能力。 这本书的受众广泛,无论你是: 渴望提升职场竞争力的人: 销售、谈判、管理、面试,任何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场合,本书都能助你一臂之力。 希望改善人际关系的人: 无论是在家庭、朋友圈,还是在社交场合,你都将能更游刃有余,建立更和谐的关系。 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充满好奇的人: 本书将为你打开一扇深入了解人性的窗口,满足你探索未知的求知欲。 任何希望成为更优秀自我的人: 掌握人心的艺术,也是掌握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关键,将助你实现更全面的人格成长。 翻开《掌握人心的艺术》,你将开启一场关于理解、关于连接、关于塑造的精彩旅程。你将学会不再被表象所欺骗,不再因误读而遗憾,而是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去理解、去影响这个世界。准备好,成为那个真正懂得人心,并能用智慧和魅力吸引他人的人了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太让我惊喜了!我一直对心理学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鸡汤,很难找到真正实用且深入浅出的。而这本《心理学与生活》完全符合我的期待。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来吓唬人,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把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讲得明明白白。比如,书中关于“认知失调”的解释,我第一次读到时觉得很抽象,但作者通过分析人们在购买决策前后心态的变化,立刻就让我理解了其中的原理,并且开始反思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况。更让我觉得厉害的是,它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沟通技巧。书中关于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如何处理冲突的部分,我试着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效果真的很显著。以前我很容易在对话中跑题,或者因为紧张而说不出话,现在我能更自信、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言外之意。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朋友们,绝对是物超所值!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微表情”和“微行为”部分真的把我惊艳到了!我一直对FBI探员那种洞察人心的能力非常着迷,总觉得他们好像有双透视眼。而这本书就真的把这种“读心术”的原理一点点地揭示了出来。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只是简单列举几个表情,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表情背后的情绪动机,以及更细微的身体语言暗示。比如,书中对眼神交流的解读,不仅仅是“看哪里”,而是分析了瞳孔的变化、眼睑的微颤,以及如何通过眼神传递真诚或回避。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不对称表情”的讲解,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人们表露出来的表情并非真实情感的全部,理解这些细微的不协调,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我尝试着在看电影或者和朋友聊天时留意这些细节,发现真的能捕捉到很多之前忽略的信息。虽然要完全掌握这些技巧需要大量的练习,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我开始用一种更敏锐、更专业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世界。它真的让我在人际交往中少走了很多弯路,感觉自己也变得更加“高明”了一些。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一场思维的盛宴,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说话”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理解”的书。我之前总以为沟通技巧就是掌握一些漂亮的开场白或者说服人心的套路,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沟通源于深刻的理解。它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产生某些观点,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些人产生好感或反感,为什么群体行为会呈现出某种模式。这些基础的心理学原理,就像给我的沟通能力装上了“操作系统”,让我不再是凭感觉乱来,而是有章可循。书中关于“从众心理”、“晕轮效应”等社会现象的分析,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身边很多社交行为背后的逻辑。我突然明白,很多时候,人们的决策和行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暗示的影响。这让我对自己过去的很多误解和冲突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宽容、更理解地对待他人的不同。这本书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完整的社会心理学框架,让我在理解人际关系时,能够看到更深层次的驱动力,也让我的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平和与有效。

评分

我之前对“身体语言”一直有一种模糊的认识,总觉得那些肢体动作很重要,但又说不清具体为什么。这本《心理学与生活》真是把身体语言的学问给系统地“解构”了。它不像一些通俗读物那样流于表面,而是结合了心理学理论,详细解释了各种身体姿态、手势、甚至是坐姿背后所代表的心理状态和意图。比如,书中关于“手臂交叉”的解释,就给出了几种不同的可能性,并结合其他线索来判断其真实含义,这让我意识到,不能简单地将某个动作“对号入座”。更让我觉得有价值的是,它不仅教我们如何“读懂”别人的身体语言,还教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传递积极的信息。我试着在一些重要场合调整自己的站姿和眼神,真的感觉自己变得更有自信,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这本书就像一本“身体语言的百科全书”,内容丰富且实用,它让我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与人交流,感觉自己的非语言沟通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是冲着“FBI教”这几个字买的这本书,我一直以为它会教一些类似《谎言猎手》那样,能直接识破对方谎言的秘籍。但读完之后,我发现它远不止于此,而且更加深入和实用。这本书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秘籍”,而是从基础的心理学原理出发,讲解了人类行为的深层动机和情感规律。它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理解他人的需求、动机以及潜在的情绪。比如,书中关于“镜像模仿”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和对方保持相似的肢体语言能增进好感,这比简单地模仿要深刻得多。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读心术”并非神奇的特异功能,而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之上。这本书没有给我一套现成的“工具”,而是教会了我一套“思考方式”,让我能更主动、更有效地去分析和理解人际互动中的各种现象。它让我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能主动地去解读,去预判,从而更好地把握沟通的主动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