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心理疾病漫谈
定价:39.00元
售价:26.5元,便宜12.5元,折扣67
作者:宁安宁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4842367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心理疾病漫谈》介绍了心理学中常见的精神疾病,能让读者在阅读中自测精神病,看看自身是否隐藏着问题;了解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精神病现象,学习心理学中对精神病的解读,*后提供一些防范和治愈它们的武器。
内容提要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心理疾病漫谈》全书十五章,每章介绍一种精神病。每章提供一种主题精神疾病自测题目,然后根据自测看看问题的轻重,之后带领读者看看生活中精神病世界的众生万象,然后提供心理学上对此种精神病的解答并给出实用的“生存法则”。
目录
人人都有精神病 1
前言: 朋友,你有“病”吗? 4
章 世界上就没有能让我省心的东西——泛虑症 5
1.【精神病自测】你是泛虑症的臣民吗? 5
2.【问题】担忧的等待?害怕性期待? 5
3.【案例】暴力主妇与沉默吃货 7
4.【现象】“屌丝”的焦虑谁能懂? 9
5.【解答】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10
6.【生存法则】5种心理效应帮你摆脱焦虑 12
第二章 必须这样做,根本停不下来——强迫症 14
1.【精神病自测】看看能给你的强迫症打几分 14
2.【问题】强迫思考?强迫思维? 15
3.【案例】女神的包袱:化妆强迫症 17
4.【现象】手机癌&囤积症 18
5.【解答】强迫症自助手册:二法让你停下来 19
6.【生存法则】5种心理效应帮你缓解强迫症 20
第三章 无法摆脱的精神天敌——单一恐惧症 22
1.【精神病自测】你是单一恐惧症的一分子吗? 22
2.【问题】 看一眼就吓死? 23
3.【案例】快跑!那里有一只吉娃娃! 24
4.【现象】拼瘦族、考碗族……你在恐惧什么? 26
5.【解答】单一恐惧的治疗:暴露疗法 27
6.【生存法则】4条心理效应让你不再恐惧! 29
第四章 请离我远一点吧,人类!——社交恐惧 30
1.【精神病自测】社交恐惧,你中招了吗? 30
2.【问题】赤面恐惧症?惧人症? 31
3.【案例】躲在电脑背后才能与人交流 32
4.【现象】御宅族、洞穴族……三次元的社交到底有多可怕 33
5.【解答】从情景预演走入真实社交 34
6.【生存法则】6条心理效应助你成为社交达人 36
第五章 给我45度角,我可以让悲伤逆流成河——抑郁症 37
1.【精神病自测】看看你有没有抑郁症 37
2.【问题】4类抑郁症,你了解多少? 38
3.【案例】抑郁症患者 39
4.【现象】春困症、掏空族……都市白领持续低落所为何 40
5.【解答】抑郁症的秘密武器:日常事项与森田疗法 41
6.【生存法则】这些心理效应让你远离抑郁症! 43
第六章 我狂躁吗?我只是淡定得不明显!——躁狂症 44
1.【精神病自测】你的躁狂“修炼”到了什么程度? 44
2.【问题】心境高涨?暴躁易怒? 45
3.【案例】迷失的订单 46
4.【现象】毕业躁狂症&离婚躁狂症 47
5.【解答】躁狂症的生存需要:情绪控制 48
6.【生存法则】学习心理效应,打倒躁狂症! 49
第七章“”背后有隐情!——性偏好障碍(上) 50
1.【精神病自测】你有恋物癖吗? 50
2.【问题】癖、露阴癖、摩擦癖、恋物癖 51
3.【案例】他们也有性偏好障碍:莫扎特&卢梭 52
4.【现象】咸猪手、内衣大盗……不仅是口味轻重的问题 54
5.【解答】性偏爱障碍的症结:家庭引导重要 55
6.【生存法则】掌握心理效应,克服性偏好障碍! 56
第八章 别让他人为你的“性福”买单——性偏好障碍(下) 57
1.【精神病自测】看看你是否有情结? 57
2.【问题】癖、待症 58
3.【案例】自杀?不,要虐杀! 59
4.【现象】那些防不胜防的和SM 61
5.【解答】癖的治疗:挖掘原因,对症 63
6.【生存法则】这些心理效应让你越活越快乐 64
第九章 上帝把我的灵魂装错了躯体——性身份识别障碍 65
1.【精神病自测】看看给你的性身份识别障碍打几分 65
2.【问题】易性癖?双重异装症 ? 65
3.【案例】被禁锢的灵魂 67
4.【现象】变性人、人妖……我的性别听我的 68
5.【解答】性身份识别障碍的心理原因 70
6.【生存法则】4种效应助你避免性身份识别障碍 71
第十章 我听到上帝的呼唤——精神分裂 73
1.【精神病自测】看看给你的精神分裂到了什么程度? 73
2.【问题】精神分裂症的三大“典型” 73
3.【案例】我的孩子呢? 75
4.【现象】过劳族、周末哭泣族……巨大的压力让你分裂了吗 76
5.【解答】精神分裂的生存出路:家庭支持 77
6.【生存法则】3个方法助你精神分裂 78
第十一章 我和我的灵魂们——人格分裂 79
1.【精神病自测】看看给TA的多重人格打几分 79
2.【问题】人格&多重人格 79
3.【案例】24重人格 81
4.【现象】魔方人、迷失的自我……人人都有不同的自己 82
5.【解答】利用催眠治疗多重人格 83
6.【生存法则】3个效应打败人格迷失 84
第十二章 人生就是一场戏,唯我入戏彻底——表演型人格障碍 85
1.【精神病自测】看看给你的表演型人格障碍打几分 85
2.【问题】戏剧化&幼稚化 85
3.【案例】凭什么不喜欢我? 87
4.【现象】嗲嗲女、娇娇妹……做作生活如演戏 88
5.【解答】表演型人格可以自我调整 89
6.【生存法则】3个效应去除表演型人格 90
第十三章 不准批评我,但我要怀疑你——偏执型人格障碍 91
1.【精神病自测】看看你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有多严重 91
2.【问题】狂妄的自信 91
3.【案例】嫉妒我的?就凭你们? 93
4.【现象】网络暴民、肆意“人肉”……躲在网络背后,你是不是从不控制自己? 94
5.【解答】偏执型人格障碍者的解药:学会信任 95
6.【生存法则】利用6个效应告别偏执狂 96
第十四章 谁来帮我做决定 ——依赖性人格障碍 99
1.【精神病自测】看看给你的依赖性人格障碍打几分 99
2.【问题】寻找庇护者 99
3.【案例】谁能帮忙支撑我的世界 100
4.【现象】都市怪病——情感依赖症,你中招了吗? 101
5.【解答】依赖性人格障碍的解答原则:从小事开始 102
6.【生存法则】6个效应助你学会独立 103
第十五章 面对绝望,去死一次怎么样?——自杀 106
1.【精神病自测】看看给你的边缘人格障碍 106
2.【问题】绝望性自杀?解决性自杀?边缘性人格障碍? 106
3.【案例】自杀24次的“超级玛丽” 108
4.【现象】大学生为何是自杀的高发群体 109
5.【解答】这四个问题,你可一一想过? 110
6.【生存法则】这些心理效应让你越活越快乐! 112
作者介绍
作者:宁安宁,心理学专业出身,多年来一直研读心理学,颇有收获。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人类的潜意识和非理性行为充满好奇,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求知欲。它没有用晦涩的心理学术语来堆砌,而是以一种极其平实的语言,讲述了那些游走在精神边缘的人们的真实经历。我特别喜欢作者在采访和叙述中展现出的那种不动声色的观察力,仿佛是一位冷峻的记录者,却又饱含着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理解。读到一位自认为能与外星文明沟通的女士的描述时,我既感到一丝惊奇,又被她话语中透露出的对宇宙奥秘的渴望所打动。她对宇宙运行规律的阐释,虽然在科学界看来或许荒诞不经,但其中却蕴含着一种超越日常经验的智慧和想象力。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那些看似“疯狂”的想法,有时却能奇妙地解释现实世界中的某些难以理解的现象,或者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看待问题的角度。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多么有限,我们所谓的“现实”,可能只是我们感官和思维所构建的一个狭窄的牢笼。那些被我们视为“精神病”的人,或许只是比我们看到了更多,或者以一种我们难以理解的方式,与更广阔的宇宙建立了联系。这本书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人类意识深处那片未知的星空。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曾带着一种猎奇的心态。然而,读完之后,我发现它所带来的震撼远超我的想象。作者并没有用惊悚的笔触来描写那些精神异常者的经历,而是以一种近乎平实的口吻,讲述着他们内心的世界。我记得其中一位自称能“看见灵魂”的艺术家,他描述的色彩斑斓的灵魂世界,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美感。他对于色彩和能量的解读,仿佛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感知维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这个物质世界的局限性。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的意识是如此的广阔和神秘,而我们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或许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那些被我们视为“精神病”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知能力,或许只是以一种我们不熟悉的方式,与更深层次的现实产生了连接。这本书让我放下了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开始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那些“异类”。它不是一本用来诊断或分类的书,而是一次邀请,邀请我们一同去探索人类意识的边界,去思考“正常”与“异常”的真正含义。
评分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触及了人类精神世界的边缘地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正常”与“疯狂”的界限。作者并非直接宣讲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故事,展现了那些在常人看来“非正常”的思想和经历。这些故事并非仅仅是猎奇,而是充满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洞察。读到某些章节时,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到了生活中被忽略的细节,听到了被压抑的心声。其中,一个关于时间感知扭曲的案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它挑战了我一直以来对时间线性流逝的固有认知,让我不禁思考,我们所经历的时间,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感知的那么单一和确定?书中人物的叙述,有时是如此清晰而逻辑严谨,以至于你不得不去相信他们所言非虚,尽管他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判断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这种强烈的代入感,让我意识到,我们或许低估了人类思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可能对那些“异类”的经历抱有太多的偏见。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所谓的“理性”和“正常”,在宇宙的宏大尺度下,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心理疾病,更是一次对人类意识边界的探索,一次对自我认知和存在价值的叩问。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大开眼界的书。它以一种非常规的方式,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内心世界。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高超,他能将那些极其复杂、甚至有些混乱的思想,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感到好奇,又感到一丝震撼。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多重人格”的案例印象深刻。那个案例中的人物,在不同的人格状态下,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性格、经历和认知,仿佛是完全不同的个体,却又共享同一个身体。这种现象,让我对“自我”的概念产生了深深的困惑。我们所认为的那个“我”,究竟是一个单一而稳定的存在,还是由无数个碎片化的意识组成的集合?书中那些“疯子”的言论,有时比“天才”的理论更加富有启发性,它挑战了我们对“理性”和“逻辑”的狭隘定义,让我们看到了思想的无限可能性。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心理疾病的探讨,更是一次对人类意识深层结构的探索,一次对我们自身认知的颠覆。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排除在“正常”之外的人们,并思考,我们与他们之间,究竟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理性”之纱,还是存在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如此的独特,以至于我很难用传统的书评来形容。作者并没有试图对书中人物的“病情”进行诊断或治疗,而是将他们的叙述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去思考。我记得其中一位自述拥有“预知能力”的老人,他描述的未来片段,虽然模糊不清,却有一种令人不安的真实感。他对于因果链条的解读,与我们日常的线性思维截然不同,充满了宿命论的色彩,却又似乎能解释生活中一些无法言说的巧合。这种叙述方式,让我不禁开始怀疑,我们对“真实”的定义是否过于狭隘?那些我们无法解释的现象,是否真的就仅仅是“巧合”或者“幻想”?书中人物的视角,往往颠覆了我们习以为常的逻辑和常识,迫使我们走出舒适区,去面对那些模糊不清、甚至有些令人恐惧的未知。这本书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关于意识的本质,关于现实的构成,关于人类存在的意义。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那些隐藏的疑惑和不安,也让我们对“正常”这个概念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