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百家讲坛:庙算(兵家分卷)
定价:29.80元
作者:宋一夫
出版社:现代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10614323
字数:
页码:16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庙算,在古代指临战前由朝廷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在历史典籍中,“庙略”、“庙策”、“庙胜”、“庙论”、“庙谋”、“庙战”等词,都是“庙算”的近义语。古代出兵作战,任命将帅,国君必须先在太庙馨祀祖宗,下达作战决策,所以上述诸词都冠以“庙”字,以表明谋划、筹算、计策、战略方针等,都是由朝廷议决制定出来的。
目录
国学漫谈
庙算
孙武·说庙算
历史战例 韩信献策定三秦
庞统三计取益州
《六韬》·说庙算
历史战例 乐毅运筹伐齐国
白衣渡江得荆州
《国语》·说庙算
历史战例 叔詹空营退楚兵
周瑜多谋破曹兵
司马穰苴·说庙算
历史战例 张良定计入成阳
高崔争献平陈策
商鞅·说庙算
历史战例 孔明柴桑论战局
李靖善变取荆州
吴起·说庙算
历史战例 张良纵论说刘邦
河池定策抗金军
孙膑·说庙算
历史战例 狄青夜渡昆仑关
芒卯摆计愚赵王
尉缭·说庙算
历史战例 宋太祖计取巴蜀
明太祖北伐中原
《淮南子》·说庙算
历史战例 诸葛茅庐三分鼎
郭嘉妙算平敌
《黄石公三略》·说庙算
历史战例 王翦用智灭楚国
刘子羽谋划抗金
曹操·说庙算
历史战例 定策智取张士诚
刘基献平汉良策
何去非·说庙算
历史战例 阿骨打哀兵败辽
乾隆安定准噶尔
作者介绍
宋一夫,1955年生,哲学博士,编审。现任现代教育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学术著作有《二重结构理论》、《中华儒学通典》、《中华道学通典》、《中华佛学通典》等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文摘
韩信献策定三秦
秦王朝被推翻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心里很不服气。可是,此时他兵少将寡,要向东发展,与项羽争夺天下,谈何容易。
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听从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但心里对韩信的才干还是半信半疑。
一天,韩信前来拜谢刘邦,宾主落座后,寒暄了几句,刘邦看着韩信,用试探的口气问道:“萧何几次向我推荐你,不知你有什么高见?”
韩信没有正面回答刘邦提出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您想不想向东发展?”
“当然。哪能长期在这里当汉王呢?”刘邦不假思索地回答。
“您东征的敌人是不是项羽?”
“是。”
“您认为自己与项羽相比,谁的力量更强大?”
刘邦思考了一会儿,如实回答:“我不如项羽。”
韩信见刘邦很诚恳,就说:“论军队实力,您不如项羽。但项羽只是匹夫之勇,汉王不必过分担心。”
“何以见得?”刘邦不解地问道。
“项羽个人勇敢善战,但他不善于驾驭良将;项羽关心部下,但对有功的将士,应该封赏时,又很吝啬,只知行小仁;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号令天下诸侯,但他违背了楚怀王初约定的‘先入关中者王之’的誓言,大封亲信,引起了大家的不满;项羽为人残暴,所过之处烧杀抢掠,引起百姓的不满,民心不服,得不到百姓的支持。”韩信一口气举出了种种理由,说得刘邦频频点头,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韩信义进一步向刘邦分析说:“如果您针对项羽的弱点,反其道而行之,重用天下的勇士,还有什么不能被您消灭的呢?把您占据的地方分封给功臣,谁还会不听从您的指挥昵?利用将士思念故乡的心情,东征还有什么攻不下的地方呢?”
刘邦心里很高兴,接着问道:“那么,依将军之见,下一步棋应当怎么走呢?”“先取关中,平定三秦,然后再进一步与项羽争天下。臣以为,马上出兵东征,可以毫不费力就占领关中地区。”
“为什么?”
“项羽在关中分封的三个王,都是秦朝的降将,他们曾经过很多反秦的人民。他们投降项羽后,部下的20万降卒,又被项羽活埋了。他们出卖了部下而被封为王,关中的父老对这三个人早已恨之入骨了。相比之下,您的军队在进入关中后,纪律很好,没有骚扰百姓,还废除了秦朝的苛法,与民约法三章,所以得到了关中百姓的拥护。本来您应当做关中王,这是百姓都知道的事,项羽却让您做了汉中王,关中的百姓对此很不满意。现在大王向东发兵,三秦之地必将为您所有。”
刘邦连忙说:“将军雄才大略,真是相见恨晚啊!”
刘邦接受了韩信的计划,积极准备东征。
……
序言
国学漫谈
庙算
孙武·说庙算
历史战例 韩信献策定三秦
庞统三计取益州
《六韬》·说庙算
历史战例 乐毅运筹伐齐国
白衣渡江得荆州
《国语》·说庙算
历史战例 叔詹空营退楚兵
周瑜多谋破曹兵
司马穰苴·说庙算
历史战例 张良定计入成阳
高崔争献平陈策
商鞅·说庙算
历史战例 孔明柴桑论战局
李靖善变取荆州
吴起·说庙算
历史战例 张良纵论说刘邦
河池定策抗金军
孙膑·说庙算
历史战例 狄青夜渡昆仑关
芒卯摆计愚赵王
尉缭·说庙算
历史战例 宋太祖计取巴蜀
明太祖北伐中原
《淮南子》·说庙算
历史战例 诸葛茅庐三分鼎
郭嘉妙算平敌
《黄石公三略》·说庙算
历史战例 王翦用智灭楚国
刘子羽谋划抗金
曹操·说庙算
历史战例 定策智取张士诚
刘基献平汉良策
何去非·说庙算
历史战例 阿骨打哀兵败辽
乾隆安定准噶尔
这本书的整体学术气息非常浓厚,它对于兵家思想的梳理脉络清晰,逻辑严密,可以说是将一个复杂的主题系统化、条理化的典范之作。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接受一场高水平的专业讲座,信息密度非常高,需要集中精力去消化吸收。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流派观点时的客观态度,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将各种思想的精髓都提炼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比较和评判。对于那些希望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而非仅仅停留在“孙子兵法”皮毛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复杂选择时,也多了一份冷静筹谋的习惯。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素雅中带着古朴的气息,让人一拿到手里就感觉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智慧与谋略的时代。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特别欣赏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封面上的字体选择和排版,都透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对现代审美的结合。初读这本“庙算”,我便被它浓厚的学术氛围所吸引,虽然内容看起来很“硬核”,但整体的编排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即便是初次接触兵学理论的读者,也能逐步跟上作者的思路。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让人对古代智者的谋略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敬佩。我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用心之作问世,让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如此精美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编排,简直是为我这种喜欢深入钻研历史和思想脉络的人量身定制的。它没有停留在表面泛泛而谈的介绍,而是像一把精密的解剖刀,将兵家思想的各个流派和核心观点剖析得淋漓尽致。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某些论断,那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是其他通俗读物难以给予的。作者的文字功底扎实,在阐述那些晦涩难懂的军事理论时,总能找到既能保持原意的准确性,又能让现代人理解的表达方式,这在学术普及类书籍中是极其难得的。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着重于提炼那些可以用于指导现代决策的思维模型。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对企业管理和个人规划方面也有极大的启发性,这种跨领域的价值体现,无疑增加了它的含金量。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购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既期待又害怕“看不懂”的矛盾心理的。然而,实际的阅读体验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注释和引文的标注清晰明了,即便是遇到不熟悉的古文词汇,也能很快找到解释,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将那些被神化的古代军事家,还原成了有血有肉、善于思考的智者。通过这本书,我体会到了“庙算”二字背后所蕴含的复杂计算和预见性,这是一种超越武力的智慧。它教会了我,真正的强大,往往孕育于深思熟虑而非一时冲动之中。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并时常翻阅的工具书,而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快餐读物。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渐入佳境型的。起初面对那些古奥的篇章时,确实有些许的畏惧,感觉像是在攀登一座知识的高峰。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作者巧妙地设置了一些过渡和总结性的段落,它们像是一条条坚固的绳索,帮助读者稳步向上。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的战略概念,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史例进行佐证,使得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立体起来。我喜欢这种“带着镣铐跳舞”的写作风格,既要尊重经典的严肃性,又要兼顾读者的接受度。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称赞,它不仅仅是在讲“打仗”,更是在探讨一种深层次的“规律”和“变化之道”。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思考维度都被拓宽了不少,看待问题也多了一层审慎和周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