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颜氏家训(典藏版)/百部国学传世经典 |
| 作者 | 颜之推,史靖妍 |
| 定价 | 45.00元 |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 ISBN | 9787540782832 |
| 出版日期 | 2017-09-01 |
| 字数 | |
| 页码 | 442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颜氏家训(典藏版)/百部国学传世经典》是汉民族历史上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它不仅在家庭伦理、道德修养方面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而且对研究古文献学,研究南北朝历史、文化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 |
| 作者简介 | |
| 颜之推,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世居建康(今南京市),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世传《周官》、《左氏春秋》。他早传家业,12岁时听讲老庄之学,因“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生活上“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他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得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国左常侍。后投奔北齐,历20年,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北齐为北周所灭,他被征为御史上士。公元581年,隋代北周,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不久以疾终。依他自叙,“予一生而三化,备茶苦而蓼辛”,叹息“三为之人”。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和《还冤志》、《集灵记》等。《颜氏家训》共二十篇,是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以保持自己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这是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 祖籍邹鲁,东汉关内侯颜盛之后。大通三年辛亥(531年)生于江陵(湖北江陵),有颜之仪、颜之善两兄。七岁能诵《鲁灵光殿赋》。大同八年壬戌(54Z年),随湘东王萧绎在江州(江州治寻阳,今江西九江)。十九岁时(547年),为湘东王萧绎右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驻江陵。550年为萧方诸中抚军外兵参军。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颜之推被俘,因侯景行台郎中王则相救未被,囚送建康。552年,侯景败死,获释还江陵。萧绎在江陵自立,承圣元年王申(552年),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奉命校书。554年,西魏攻陷江陵,再次被俘,迁移长安;后出逃北齐,出逃之日,“值河水暴涨,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北齐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在北齐任官。557年,北周兵陷晋阳,之推出任平原太守,守河津。北周大象(579年一580年)末,为御史上士。隋朝开皇中,太子杨勇召为学士,甚见礼重。寻以疾终。开皇十一年(591年)卒。 他结合自己从小学的家庭教育和切身经历,写了一本《颜氏家训》(420年—581年),主张早教。他认为,人在小的时候,精神专一,长大以后,思想分散,不易学习。袁衷称:“六朝颜之推家法*正,相传*远。”周作人对颜之推和《颜氏家训》极为佩服,《夜读抄》里写了一篇《颜氏家训》读书笔记。《钦定四库全书》杂家类有《颜氏家训》二卷。 有三子:长子颜思鲁,次子颜愍楚,三子颜游秦。 |
| 目录 | |
| 卷一 序致 教子第二 兄弟第三 后娶第四 治家第五 卷二 风操第六 慕贤第七 卷三 勉学第八 卷四 文章第九 名实第十 涉务第十一 卷五 省事第十二 止足第十三 诫兵第十四 养生第十五 归心第十六 卷六 书证第十七 卷七 音辞第十八 杂艺第十九 终制第二十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国学经典浩瀚无边,道成于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知以使人变得美好。 ——国学大师 南怀瑾 ★很难想象,世界上如果缺少了中华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国学,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既顺乎人性义应乎潮流的事业,必然发展下去。 ——国学大师 季羡林 |
说实话,我对很多号称“国学经典”的书籍是持保留态度的,因为市场上鱼龙混杂,很多只是简单地把古文堆砌起来,缺乏现代人理解的桥梁。然而,这个系列中的另一册关于古代哲学的解读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作者群显然是深谙经典、又深谙当代思维的学者。他们不仅准确地翻译和阐释了原意,更重要的是,能够联系到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对比和思考,让那些几百上千年前的智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比如,书中对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讨论,就提出了一个非常现代的视角,让我对人际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古为今用”的编辑思路,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国学普及工作,而不是简单的复印和存档。
评分这套“百部国学传世经典”系列的书籍,光是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分量。我之前特地找了一些这个系列的其他册来看,比如关于《论语》的那个版本,装帧设计就非常考究,纸张的质感很棒,拿在手上有一种抚摸古籍的触感。每一次翻阅,都像是跟古代的智者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注释和导读方面下的功夫,那些深奥的古代词汇和典故,都有详尽的解释,即便是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也能顺畅地进入文本的世界。这种对经典普及的努力,非常值得称赞。而且,这个系列出的书,排版都是按照现代阅读习惯进行优化,既保留了古籍的韵味,又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不像有些版本,为了追求古朴而牺牲了可读性,让人望而却步。总体来说,这套丛书的出品质量,完全对得起“传世经典”这四个字,很适合作为家庭的常备书架藏品。
评分我最近在整理我的私人书房,发现很多旧书都有泛黄和卷边的迹象,所以现在选书会非常注重耐读性和收藏价值。我对“漓江出版社”这个品牌一直有好感,他们出版的历史类和文化类的书籍,通常都带有某种匠人精神。这次看到这个系列的其他几本,尤其是关于古代文学选本的那一本,它的选材非常精妙,既有宏大的叙事,又不乏细腻的情感描摹,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我记得那本书里收录的一篇关于山水田园的散文,读起来简直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身临其境。而且,这些书籍的装帧设计似乎都有一个统一的审美标准,简洁大气,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把焦点完全集中在了文字本身的力量上。这对于追求精神内涵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尊重。期待这个系列的其他部分也能保持这样的水准,让我能够系统地构建起一个高质量的国学阅读体系。
评分我是一个对书籍的物理细节非常挑剔的人。拿起这套书系中的某一本时,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触感,那种亚光的处理,配合着烫金的书名,低调却又透露着一种内敛的奢华感。翻开内页,字体的选择和行距的把控,都体现了出版社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我之前看的那本关于古代诗词鉴赏的,配图的选择也十分讲究,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印刷品,而是与诗词意境高度契合的传统画作。这让我在品读诗句时,视觉和心灵得到了双重的享受。现在的很多出版物,往往只注重内容,忽视了形式,导致书籍本身缺乏美感。但这套“百部国学传世经典”,则完美地平衡了内容与形式,使得每一次拿起来,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仪式性的文化洗礼。
评分我最近在给我的孩子挑选一些课外读物,希望能在培养他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能保护好他的眼睛。这个系列中的某一本关于古代寓言故事的精选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它的语言经过了适度的现代化处理,既保留了古文的韵味,又确保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够理解故事背后的道德和哲理。而且,与其他版本不同的是,它在每个故事后面都附有一个“今日启示”的小栏目,用现代的语言总结了核心的价值观,非常便于亲子共读和讨论。这套书不仅是留给成人欣赏的,更是为下一代搭建起通往传统智慧的坚实阶梯。选择这样的书籍来陪伴孩子的成长,远比那些转瞬即逝的流行读物更有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