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 9787304049522

国学经典选读 978730404952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雷原,王宁宁 著
图书标签:
  • 国学
  • 经典
  • 选读
  • 传统文化
  • 文化
  • 历史
  • 文学
  • 中华文化
  • 教材
  • 启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4049522
商品编码:2969132384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经典选读

定价:20.00元

作者:雷原,王宁宁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3040495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p>  《国学经典选读》采用123句国学经典语录大排序,每一句(或一段)原文有一个序号,便于查找。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教学目的,以及学员的需求,按照十个主题分为十章,根据各章主题,精选国学经典语录,分为原文、注释、译文。教师们针对各章所选的经典原文,作出启发式的指导,有个人见解,有专家观点融会,有进一步解读原典的内涵,也有结合现实的阐释等。

内容提要


  《国学经典选读》以弘扬国学传统为主导,共分为十个主题,即信仰、仁德、中庸、知识、学而、择业、顺逆、人事、为政与理想,精选国学经典语录123句。123句经典语录每一句(或一段)原文有一个序号,便于查找。《国学经典选读》按照十个主题分为十章,每章均包括四部分内容:经典选读(分为原文、注释、译文)、阅读指导(经典导学和助学)、经典故事(深入浅出地解析原典实质)、思考提示(引导思考各章要领)。后是用于学习参考的附录一(国学经典123句语录作家简介)和附录二(国学经典推荐和内容简介)。国学经典语录123句可以理解为“国学经典入门ABC”,这些经典语录正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特质融合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基本价值观和独特生活方式的载体,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书旨在使学习者通过对所选中国国学经典原文的研读,领略其基本精神内涵,思考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逐步提高比较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领悟国学经典的能力,提升道德素养、文化素质和智慧修养,从而能够学以致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国学经典选读》9787304049522 中华智慧的宝库:传统经典精粹,开启文化传承之旅 在中国悠久而辉煌的文明长河中,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永恒的光芒。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结晶,更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纽带。如今,我们荣幸地推出这本《国学经典选读》,旨在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兴趣的求知者,开启一扇通往古圣先贤智慧殿堂的大门。本书精选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具价值的思想精华,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伦理等多个领域,力求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国学图景。 精选篇章,溯源中华文明之根 本书的编纂,以“精选”为核心原则,并非简单罗列,而是经过细致甄选和审慎考量。我们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在哲学思想方面,我们选取了影响深远的经典篇章。例如,《论语》中的“吾道一以贯之”,不仅揭示了孔子思想的内在逻辑,也为我们理解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提供了深刻启示。书中对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范畴的阐述,是塑造中国人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基石。我们关注那些流传千古的箴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至今仍是指导人际关系的金科玉律。此外,我们还收入了《道德经》中关于“道”的哲学阐释,如“道可道,非常道”,展现了老子以柔克刚、无为而治的智慧,以及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这些篇章不仅是古代哲人的思想遗产,更是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人生、安顿心灵的重要指引。 在历史智慧方面,本书收录了《史记》中的精选传记和历史事件的叙述。我们选取了那些塑造了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如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与统一功业,汉武帝的开疆拓土与文治武功,以及那些虽名不见经传却影响深远的普通人物的命运。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读者可以窥见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感受历史的跌宕起伏,学习古人的经验教训。例如,司马迁笔下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往往入木三分,既有褒扬也有批判,展现了其客观公正的历史观。此外,《资治通鉴》中的一些精华片段,也以其宏观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治国理政的规律与智慧,为我们提供借鉴。 在文学艺术方面,本书包含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诗经》的质朴与真挚,《楚辞》的浪漫与瑰丽,《唐诗宋词》的格律与意境,以及《古文观止》中的散文精华,都一一呈现。我们精选了那些最能代表各时期文学成就、最能触动人心的篇章。例如,唐诗中的边塞诗展现了豪迈的气概,山水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闺怨诗抒发了细腻的情感。宋词则以其婉约与豪放,展现了多样的艺术风格。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是语言艺术的巅峰,更是古代文人心灵的写照,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和美的追求。 在伦理道德与人生修养方面,本书聚焦于儒家、道家等思想流派对个人品德、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的论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层层递进,为我们勾勒了个人成长的蓝图。《中庸》所倡导的“中庸之道”,提醒我们在追求平衡与和谐中实现人生价值。《菜根谭》等明清时期的语录体著作,则以其精辟的格言警句,教导我们如何在复杂的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起伏。这些关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修身养性的方法,对于现代人处理人际关系、平衡工作与生活、追求内心平静,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度解读,触及思想之灵魂 仅仅呈现经典文本是不够的。为了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国学经典的内涵,本书在选篇之后,配以精炼而富有洞察力的解读。这些解读并非生硬的学术论文,而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原文的思想背景、文化内涵、核心要义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 我们的解读力求做到: 还原历史语境: 每一篇经典都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理解其产生的背景,有助于我们把握其真实意图。例如,解读《诗经》时,我们会结合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民俗习惯;解读《史记》时,我们会阐释其叙事方法和史学价值。 剖析思想脉络: 针对哲学经典,我们会梳理其核心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揭示其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复杂的思想体系。 挖掘现实意义: 国学经典并非尘封的古籍,其蕴含的智慧穿越时空,对当今社会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我们的解读会着力挖掘经典中的人生哲理、处世之道、管理智慧,帮助读者将其融入现代生活。 语言通俗化: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力求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深奥的道理呈现给广大读者,让国学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学问。 编排考究,兼顾学习与鉴赏 本书在编排设计上也力求精益求精。 体例清晰: 每一篇选文都配有准确的原文、规范的注释,以及深入浅出的解读。注释力求详尽,解决读者阅读中的文字障碍;解读则紧扣原文,引导读者理解其深层含义。 逻辑循序: 篇章的选取和排列,会尽量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例如,从基础的哲学概念入手,再到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层层递进,使读者的学习过程更加顺畅。 装帧典雅: 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力求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选用雅致的色彩和图案,力求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提升阅读体验。 传承经典,启迪未来 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重拾国学经典,不仅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致敬,更是对我们自身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滋养。通过阅读这些承载着千年智慧的文字,我们可以: 提升人文素养: 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思想根源和文化基因,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涵养人生智慧: 从古人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养分,学习如何为人处世,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拓展思维视野: 接触不同的思想流派和价值观,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激发文化自信: 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并在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国学经典选读》9787304049522,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一份献给所有渴望认识中华文明、提升自我修养的读者的厚礼。我们相信,通过这本书,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并在其中找到启迪,找到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本选读,是您开启国学之门的理想之选,也是您滋养心灵、丰富人生的得力伴侣。让我们一同走进国学殿堂,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汲取古圣先贤的智慧甘露,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欣赏的是编者在选材角度上的独到眼光。我之前也读过几本类似的“选读”本,但它们往往集中在那些耳熟能详的段落,缺乏一些深度和广度。而这一本,它巧妙地穿插了一些相对冷门但思想价值极高的篇章,并且在章节的过渡上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像是一条精心编织的线索,将不同的思想流派串联起来。比如,它对某个特定学派的某个核心论点的阐释,不是孤立地呈现,而是通过前后对比,让你能清晰地看到其思想的演变脉络。这种结构安排,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直接面对艰深古籍时的畏惧感,真正做到了“引人入胜”,而不是“劝退劝退”。读完一个单元,我总感觉自己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图景又多了一层细致的理解,而非仅仅是记住了几句名言警句。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简直是没得说,纸张摸起来很有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覆膜纸,翻阅起来让人心情愉悦。尤其是那些引文部分的字体选择和排版,看得出编辑在细节上是下足了功夫的。我个人对这种经典著作的实体书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很多出版社会为了节约成本在装帧上敷衍了事,但这一本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每次把它从书架上拿下来,都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文化分量。封面设计也挺雅致,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感,放在客厅里也算得上是一件不错的装饰品。阅读体验的提升,很多时候就体现在这些看似微小的实体细节上,它让人更愿意沉下心来,进入文本的世界。而且,这本书的开本拿在手上感觉非常舒适,无论是捧读还是夹在腋下携带,都恰到好处,不像有些大部头那样笨重难拿。

评分

从一个长期关注传统文化的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这并非一本简单的普及读物,它在选文的底本考证和文字校对上,显示出了编辑团队的专业素养。我特意比对了几处我记忆中不同版本间存在微小差异的段落,发现这里的处理非常审慎,没有为了追求“通俗”而随意更改原貌。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介绍作者生平时,做到了客观和平衡,没有过度拔高或贬低,只是基于史实进行陈述,这对于建立读者对经典的尊重和科学态度至关重要。这种对知识的敬畏感,是衡量一本优秀学术普及读物的关键标准,而这本书无疑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让我重新审视了“经典”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关系。我以前总觉得国学是遥远的、需要正襟危坐才能进入的领域,但通过这本选读,我发现很多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其实与我们当下的困惑和挣扎是相通的。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生指南”。例如,其中对个人修养和处世哲学的探讨,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反而显得尤为珍贵和实用。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心境沉静了许多,看问题的角度也多了一层历史的纵深感。它带来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知识增量,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气质熏陶,仿佛为我的精神世界打上了一层坚实而温润的底色。

评分

这本书的注释体系可以说是它的一大亮点,甚至是超出了我的预期。很多时候,阅读古文最怕的就是遇到一些生僻的词汇或典故,如果注释不够精准或数量不足,阅读过程就会不断地被中断,需要频繁地查阅其他工具书,非常影响阅读的连贯性。然而,这本书的注释却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它不是那种恨不得把每一个字都解释一遍的“过度注释”,而是精准地抓住了理解文本障碍的核心点,用现代语言做出了精炼且易懂的阐发。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结合时代背景才能理解的意象或比喻,注释中往往能提供一两句精辟的背景信息,让人茅塞顿开。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保持极高的心流状态,享受与古人对话的乐趣,而不必担心随时“迷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