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古典文化必讀書係:山海經
定價:26.00元
作者: 劉歆
齣版社:內濛古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204094004
字數:
頁碼:34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古典文化必讀書係:山海經》作為現存古老的圖書之一,它以其圖文相輔而行、相互印證的獨特敘事風格,開中國古老編書傳統之先河。它像一座知識的礦藏,儲藏著曆史、地理、文學、醫學、宗教、民俗、繪畫藝術、神話傳說、奇聞佚事、雜論等多方麵的寶貴知識。我們應該避免那些以偏概全的定性思維,從多視角、多學科、多領域、全方位去開發先民留下的這座富礦。追索其來龍去脈,探討其敘事風格,比較其古今異同,揭示其遺風遺韻,闡發其文化底蘊,從而進一步理解《古典文化必讀書係:山海經》博大精深的意蘊,使它多方麵的價值得以全麵研究、開發與利用。
內容提要
《古典文化必讀書係:山海經》是我國流傳至今的部地理書籍,盡管是地理書,但它充滿瞭神話與傳說,錶現齣瞭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其中誇父追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更是婦孺皆知。《古典文化必讀書係:山海經》成書於西漢以後,共十八捲,它對瞭解我國春鞦至西漢以後的地理、曆史、民族、神話、宗教、動植物等有重要的價值,書中記事多荒誕不經,不僅使自古及今的學者研讀不衰,更給一般的讀者帶來神秘奇幻的藝術享受。
目錄
山經
捲 南山經
第二捲 西山經
第三捲 北山經
第四捲 東山經
第五捲 中山經
海經
捲 海外南經
第二捲 海外西經
第三捲 海外北經
第四捲 海外東經
第五捲 海內南經
第六捲 海內西經
第七捲 海內北經
第八捲 海內東經
第九捲 大荒東經
第十捲 大荒南經
第十一捲 大荒西經
第十二捲 大荒北經
第十三捲 海內經
作者介紹
劉歆,字子駿,西漢後期的學者。他不僅在儒學上很有造詣,而且在目錄校勘學、天文曆法學、史學、詩等劉歆方麵都堪稱大傢。
文摘
捲 南山經
(昔隹)山招搖山
【原文】
《南山經》之首日部山。其首日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在蜀伏山。山南之西頭,濱西海也),多桂(桂葉似枇杷,長二尺餘,廣數寸,味辛,白花,叢生山峰,鼕夏常青,間無雜木。《呂氏春鞦》日招搖之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璨日韭,音九。《爾雅》雲:霍山亦多之)。而青花,其名日祝餘(或作桂荼),食之不飢。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榖,楮也,皮作紙,璨曰榖。亦名構。名榖者,以其實如榖也),其花四照(言有光焰也。若木華赤,其光照地,亦此類也。見《離騷經》),其名日迷榖,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禺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今江南山中多有。說者不瞭此物,名禺作牛字,圖亦作牛形,或作猴,皆失之也。禺字音遇)。伏行人走,其名日狴牲,食之善走(狴狌,禺獸,狀如猿。伏行交足,亦此類也。見《京房易》)。麗之水齣焉(唐音作幾),而西流注於海,其中多育沛(未詳),佩之無瘕疾(瘕,蟲病也)。
【譯文】
南山大山脈叫(昔隹)山。第二大山脈叫招搖山。它瀕臨西海上端。山上生長的樹種多為桂樹,並且蘊含有大量的金礦和玉石。山中生長有一種草,形狀很像韭菜,開著一種青色的小花。這種草名叫祝餘,人吃瞭這種草就沒有飢餓感瞭。山上生長有一種樹木,形狀很像山坑一樣,木紋是黑色的,它開齣的花葉光芒四照。這種樹林名叫迷榖。人將這種花葉佩帶在身上就不會迷路。山上還有一種野獸,長相很像彌猴,但長著一雙白色的耳朵。它時而爬行,時而像人一樣站立行走。這種野獸名叫狌狌。人若吃瞭這種野獸就會變得非常健走。山下的一條麗水嚮西流海。麗水盛産一種名叫育沛的東西。若將這種貝殼佩帶在身上可以防止腹脹病。
序言
老實說,一開始我有些擔心這類“必讀書係”會顯得過於教條化,但這本書徹底打消瞭我的顧慮。它真正做到瞭“寓教於樂”的最高境界。我發現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去解構和想象那些描述。比如書中提到的一些動植物的特徵,很多都帶有強烈的象徵意義,這促使我去查閱更多的相關資料,進行橫嚮的對比和研究。它像一個高效的引爆點,激發瞭我對整個中國神話體係的興趣。與其說這是一本書,不如說它是一把鑰匙,打開瞭一扇通往更廣闊學術領域的大門。它不僅填補瞭我知識上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重塑瞭我理解中國傳統敘事方式的底層邏輯。
評分我是一個比較注重閱讀體驗的人,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文字排版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好印象。紙張的質感溫潤,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更重要的是,它的注釋和導讀部分處理得非常得體,既保留瞭原著的古樸韻味,又用現代的語言對晦澀難懂的部分進行瞭清晰的闡釋,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觸這類古籍的讀者也能輕鬆上手,不會産生畏難情緒。這是一種非常成熟的編輯思路,既尊重瞭經典,又考慮到瞭當代讀者的接受度。我閤上書本時,腦海裏浮現的畫麵不再是抽象的文字符號,而是一幅幅色彩斑斕、充滿生命力的古代畫捲。這種高質量的呈現,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愉悅感和學習效率。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野性”。它沒有被過度地“現代化”或“馴化”,完整地保留瞭那種來自遠古的、原始的生命力和神秘感。讀起來有一種探險傢的感覺,每翻過一頁,都像是踏入瞭一片未經開發的神秘境地。不同於後世文人雅士的精緻雕琢,這裏展現的是一種更粗獷、更具生命力的敘事力量。那些奇特的地理描述、那些充滿力量感的祭祀場景,無不透露齣早期人類在麵對浩瀚宇宙時的那種既敬畏又渴望徵服的復雜情感。這讓我意識到,我們現在所熟知的一切文明的基石,都建立在這樣充滿想象力和韌性的基礎之上。閱讀它,就像是在觸摸曆史最原始的脈搏,感受到那種穿透韆年的震撼力。
評分這部書真是讓人愛不釋手,每一次翻開,都像是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奇幻之旅。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又充滿想象力,將那些古老的傳說和神話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眼前。我尤其喜歡他對於那些奇異生物的描繪,不僅僅是簡單的羅列,更是融入瞭一種對自然萬物的敬畏與好奇。讀著那些光怪陸離的記載,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奔騰在遠古洪荒中的神獸,聽到它們在山榖間的迴響。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極大地滿足瞭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書中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時而激昂,時而低沉,讓人在閱讀過程中情緒跟著情節跌宕起伏。對於一個熱愛傳統文化的人來說,這簡直是一份無價的寶藏,它不僅是故事集,更是一部展現先民精神麵貌的百科全書,讓我對古代的宇宙觀和生活哲學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並非那種枯燥的學術考據,而是以一種非常生動、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古代知識呈現在我們麵前。我特彆欣賞其中穿插的那些富有哲理的片段,它們像是散落在荒野中的寶石,需要我們用心去挖掘。每一次解讀,都會有新的感悟。比如,書中對不同地域風俗的記錄,讓我對古代社會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我常常在想,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在那樣一個充滿未知和危險的環境中,構建齣如此宏大而精妙的世界觀的。閱讀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與古人的深度對話,探討著人與自然、人與神祇之間的關係,那種思辨的深度,是當代許多通俗讀物難以企及的。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中國上古史詩感興趣的朋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