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良好農業規範發展研究 | 作者 | 周脈伏,唐茂芝 等 |
| 定價 | 32.00元 | 齣版社 | 中國農業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5512988 | 齣版日期 | 2015-08-01 |
| 字數 | 頁碼 | 173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良好農業規範(GAP)對於保障食品安全、保護環境、保障員工健康和提升動物福利起到瞭重要作用。中國在市場發育程度、生産主體組織化程度、參與認證的主要目標、流通體製、土地製度、參與和支持程度等方麵,同歐美等發達國傢和地區相比存在諸多差異,良好農業規範實施模式也必然不同。周脈伏、唐茂芝、馬九傑、秦林方、金磊等編著的這本《中國良好農業規範發展研究》基於中國小農國情,在藉鑒國外良好農業規範經驗的基礎上,對中國良好農業規範實施狀況進行瞭實證分析,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瞭剖析,對有效的組織模式進行瞭探討。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1 文獻綜述 1.1 良好農業規範的發展現狀 1.2 不同國傢和地區研究綜述 1.3 我國研究綜述 2 基於良好農業規範的我國農業生産條件分析 2.1 中國已經進入“新常態”發展階段 2.2 以傢庭經營為主的傳統生産經營體製與新型的集約化經營體製並存 2.3 農業生産主體多元化和素質差異 2.3.1 我國當前的農業生産主體及其組織形式 2.3.2 基於GAP的生産主體分析 2.4 農業基礎設施薄弱 2.5 農産品流通體製尚不完善 2.5.1 我國農産品流通體製的基本特徵 2.5.2 良好農業規範實施對農産品流通體製的要求 2.6 農産品消費者的需求分化 2.7 擁有強大的組織能力 3 不同國傢和地區良好農業規範的實施與藉鑒 3.1 不同國傢和地區GAP實施的基本情況與特點 3.2 中外GAP製度的比較 3.2.1 土地製度比較 3.2.2 作用比較 3.2.3 組織模式比較 3.2.4 流通模式的比較 3.2.5 中外農産品消費者比較 3.2.6 生産主體素質比較 3.3 中外GAP製度的藉鑒 4 我國農業生産組織模式對農産食品安全生産行為的影響分析 4.1 我國農業生産組織模式治理機製與對食品安全行為影響 4.1.1 分散農戶 4.1.2 “農民專業閤作社+農戶” 4.1.3 “公司+農戶” 4.2 我國不同農業生産組織模式對農戶食品安全生産行為的實證分析 4.2.1 問捲設計 4.2.2 數據來源 4.2.3 樣本地區的農産品安全生産發展狀況 4.2.4 不同模式下農戶安全生産行為的描述性對比分析 4.3 小結 5 我國農業生産組織模式對良好農業規範實施的影響分析 5.1 中國良好農業規範的製定與發展 5.2 中國良好農業規範認證中的利益相關者分析 5.2.1 5.2.2 生産者 5.2.3 消費者 5.2.4 認證公司 5.2.5 零售商 5.3 不同組織模式的良好農業規範比較分析 5.3.1 散戶模式下中國良好農業規範的推行 5.3.2 “公司+農戶”模式下良好農業規範的推行 5.3.3 “農民專業閤作社”模式下良好農業規範的推行 6 中國良好農業規範實施的優勢與劣勢分析 7 中國良好農業規範實施的實證分析 7.1 ChinaGAP的製訂與總體現狀 7.2 企業認證現狀:基於對參與認證企業問捲調查的分析 7.2.1 認證企業的基本情況 7.2.2 企業申請認證GAP類彆分析 7.2.3 企業申請認證GAP的原因分析 7.2.4 企業進行GAP認證的基礎設施投資分析 7.2.5 企業檢查員的來源分析 7.2.6 企業參與GAP認證前後成本利潤分析 7.2.7 企業參與GAP認證後管理製度變化分析 7.2.8 認證期滿後是否繼續參加GAP認證的分析 7.2.9 認證企業對GAP標準的認同分析 7.2.10 GAP認證中企業與農戶的關係分析 7.2.11 對實施GAP認證企業的扶持措施 7.3 對認證機構的調查與分析 7.3.1 認證證書的狀況與分布 7.3.2 不符閤規範的關鍵點分析 7.3.3 選項2下GAP認證的分析 8 結論與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中國良好農業規範發展研究》: 2.3.1.3基於農民專業閤作社的“閤作社+農戶”模式 我國於2006年10月31日通過,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閤作社法》將農民專業閤作社定義為:“農民專業閤作社是在農村傢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産品的生産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産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願聯閤、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作為一個新的農業生産經營主體,專業閤作社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在組織機製方麵,閤作社是自願加入的組織,嚮能利用其服務並承擔社員責任的所有人開放,不允許有任何歧視。理論上隻要承認閤作組織章程,能利用閤作組織提供的服務並能夠承擔成員義務的人均可加入;在決策機製方麵,農民專業閤作社基本上都設立瞭理事會、成員大會作為決策機構。作為一個“民辦、民管、民受益”的經濟組織,其決策機製體現為全體社員地位平等及對閤作社的民主治理和控製。因而,成員“民主管理”是閤作社的治理原則和特徵;在利益機製方麵,社員參與閤作的根本目的是為瞭剋服傢庭經營的弊端,通過聯閤和閤作的力量創造閤作收益,並通過公平的分配使組織成員能夠分享閤作剩餘,增加個人收入。閤作社的利益機製,主要涉及兩個方麵:一是閤作社與成員的利益關聯方式,二是閤作社的利益分配機製。現實中,大多數閤作社與社員的利益聯結方式是提供信息、技術服務和實行盈餘分配及保護價産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閤作社法》明確規定,農民專業閤作社應當遵循主要按照成員與本社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社員盈餘的原則,並強調盈餘返還的比例不得低於60%,但實際上真正按閤作章程運行的很少,大多數閤作社沒有建立按惠顧額返還盈餘為主的利益分配機製。農民專業閤作經濟組織在市場信息搜集、農業標準化生産、專業化生産、農業科技推廣和市場討價還價能力等方麵顯然要優於小農戶。但是,也存在著對農戶的有效激勵不足和農戶的機會主義行為等問題。由於良好農業規範較為復雜的管理程序和更加科學的操作,在農民專業閤作經濟組織中推行不但具有規模化效益,管理水平也更加適閤。 2.3.1.4基於龍頭企業的“公司+農戶” 依法設立的以農産品生産加工和流通為主業的企業,包括按照公司法設立的公司、其他形式的國有、集體和私人企業,以及一些中外閤資閤作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一般來說,這些具有現代化生産加工技術、投資規模較大,實力雄厚、管理先進,它們具有強大的市場優勢、信息優勢、管理能力和資金優勢,談判能力也比農戶高得多。它通過與農戶不同形式的聯閤與閤作,對農戶有著較強的帶動作用,有鬆散型、半鬆散型和緊密型的聯閤。二者的利益分割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龍頭企業在同農戶的閤作中,由於占有諸多優勢,容易違約,將市場風險轉嫁給農戶,存在著程度欺壓農戶的現象,但農戶也存在著機會主義傾嚮,所以二者的履約機製存在很多問題。 2.3.2基於GAP的生産主體分析 良好農業規範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要求很嚴格的標準體係。良好農業規範針對不同的作物生産特點,對作物管理、土壤肥力保持,田間操作,植物保護等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對於畜禽的生産方式和特點,對養殖場選擇、畜禽品質、飼料和飲水的供應,場內的設施設備,畜禽的健康、藥物的閤理使用、畜禽的養殖方法,養殖生産過程的記錄,産品的追溯都有嚴格的要求。所有的這些要求,都對GAP認證農産品的生産主體——農民,提齣瞭很高的要求。因此,生産主體要有很高的素質,纔能在實際操作中真正地執行好GAP認證的各項標準要求。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標題——《中國良好農業規範發展研究》——瞬間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在當前信息爆炸的時代,食品安全和優質農産品是我們每個人都高度關注的議題。而“良好農業規範”這個詞,在我看來,就是連接消費者對安全的期望與農業生産者實踐之間的重要橋梁。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地剖析“良好農業規範”在中國的發展曆程,它不僅僅是農業生産的技術標準,更可能是關於一種負責任的農業生産理念的推廣。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詳實的數據和案例,展示這些規範在不同地區、不同作物上的落地情況,以及它們如何影響農産品的質量、環境的可持續性以及農民的生計。同時,我也對這本書能否為我們揭示未來中國農業發展的大方嚮,如何通過科學規範化的管理,提升中國農産品的國際競爭力,産生濃厚的興趣,它或許能讓我們對“舌尖上的安全”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讓我眼前一亮,"中國良好農業規範發展研究",聽起來就非常有分量,也切中瞭當前社會對食品安全和可持續農業的關切。我一直對國內農業的發展軌跡和未來的方嚮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保障我們餐桌安全的具體措施。這本書的書名承諾瞭對“良好農業規範”的深入探討,這不僅僅是一個理論上的概念,更是實實在在的操作指南,關係到從農民的耕作方式到我們消費者能吃到什麼。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詳實的數據和案例,揭示中國在推廣和實施這些規範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以及相關的政策如何一步步演進,如何真正落地生根,最終惠及整個社會。我尤其好奇,在不同地區、不同農作物領域,這些規範的實施情況是否有所差異,又有哪些創新性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藉鑒。讀完這本書,我希望能對中國農業的現代化進程有一個更清晰、更全麵的認識,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從農田到餐桌”的安全鏈條是如何構成的。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中國良好農業規範發展研究"——讓我産生瞭一種強烈的期待,因為它觸及瞭當下社會極為關注的食品安全與農産品質量問題。我一直對如何纔能吃到更放心、更健康的食物感到好奇,而“良好農業規範”這個詞匯,恰恰指嚮瞭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概念的闡述,而是能夠深入到實踐的層麵,揭示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這些規範是如何被製定、被推廣,以及在具體的農業生産實踐中是如何被應用的。我尤其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通過具體的案例,展示不同類型農場在遵循或未遵循這些規範時,在産品質量、環境影響以及經濟效益上産生的差異。我也期望這本書能夠為我們普通消費者提供一些解讀,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我們餐桌上的食物是如何經過層層把關,纔來到我們麵前的,同時也為我們如何更好地選擇農産品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第一眼就被它宏大的主題所吸引。"中國良好農業規範發展研究",這不僅僅是關於農業技術層麵的探討,更是關於整個農業産業體係如何走嚮規範化、標準化、可持續化的宏大敘事。我一直關注農業發展,深知其背後蘊含著復雜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因素。這本書的名字讓我聯想到,它可能會深入剖析當前中國農業發展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尤其是如何在保障産量、提升品質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保障農民的權益。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具體的案例分析,通過對不同地區、不同農産品的研究,展現良好農業規範在實踐中的應用效果,以及它對提升農産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此外,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探討未來中國農業發展趨勢,以及如何通過科技創新、政策引導等多種手段,推動農業朝著更加綠色、高效、可持續的方嚮發展。
評分當我看到《中國良好農業規範發展研究》這本書名時,一種莫名的認同感油然而生。我始終認為,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而“良好農業規範”則是保障這個基礎穩固、健康發展的關鍵。這本書的書名預示著它將是一次對中國農業發展深層驅動力的探索,它可能不僅僅是關於技術層麵的改進,更可能觸及到政策、市場、社會文化等多個維度。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呈現中國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如何構建和完善一套符閤國情、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良好農業規範體係。我想知道,在實踐中,有哪些成功的模式和經驗被總結齣來,又有哪些挑戰需要被剋服。這本書的“研究”二字,也讓我聯想到其中可能蘊含著大量的實證分析和理論探討,這對於我這樣一位對農業發展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能夠幫助我更全麵、更係統地理解中國農業的當下與未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