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苦瓜白粉病抗性的生理基礎、遺傳機製及分子定位
定價:35.00元
作者:田麗波,商桑
齣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1163212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對白粉病的抗性是苦瓜露地和設施栽培及抗病育種的重要性狀,其抗性的生理基礎、遺傳機製和QTL定位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問題。因此,本書首先為篩選抗白粉病的苦瓜種質,開展抗病育種,探討苦瓜抗白粉病的生理基礎,以21份來源不同的苦瓜種質資源為試材,連續2年鑒定白粉病抗病性,並從中選齣4份抗性不同的材料,研究瞭相關生理生化指標的動態變化及葉片結構與白粉病抗性之間的關係;其次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閤遺傳分離分析法對抗白粉病遺傳進行研究;再次為瞭快速獲取高質量的苦瓜基因組DNA,以進行白粉病抗性基因分子標記研究,探究瞭苦瓜基因組DNA提取的*方法和取樣的*適葉齡,對影響ISSR-PCR的主要因素進行瞭優化;然後采用多代自交的野生苦瓜04-17-3和栽培苦瓜25-1雜交産生的F2分離群體120株為構圖群體,采用ISSR、SRAP和SSR標記構建苦瓜分子標記遺傳連鎖圖譜;*後,以120個F2單株和F2單粒傳獲得的120個F2:3傢係為白粉病抗性性狀調查群體,利用已構建好的苦瓜遺傳圖譜對白粉病抗性進行瞭QTL定位。
目錄
1緒論()
1��1苦瓜白粉病研究進展()
1��2植物抗病的生理生化基礎()
1��3瓜類植物白粉病抗性的遺傳規律研究進展()
1��4瓜類作物遺傳圖譜構建的研究進展()
1��5瓜類作物主要性狀QTL定位及基因精細定位研究進展()
1��6瓜類作物標記引物的開發()
2苦瓜種質資源白粉病抗性鑒定及抗性的生理基礎()
2��1材料與方法()
2��2結果與分析()
2��3結論與討論()
3苦瓜白粉病抗性的主基因 多基因混閤遺傳模型分析()
3��1材料與方法()
3��2結果與分析()
3��3結論與討論()
4苦瓜基因組DNA的提取及ISSR擴增體係的優化()
4��1材料與方法()
4��2結果與分析()
4��3結論與討論()
5苦瓜分子標記遺傳連鎖圖譜的構建()
5��1材料與方法()
5��2結果與分析()
5��3結論與討論()
6苦瓜白粉病抗性的QTL定位()
6��1材料與方法()
6��2結果與分析()
6��3結論與討論()
7結論與展望()
7��1結論()
7��2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Ⅰ()
附錄Ⅱ()
縮略語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對這本書的“遺傳機製”部分感到非常好奇,因為遺傳學是理解性狀傳遞和改良的基礎。書中是如何解析苦瓜白粉病抗性的遺傳基礎的?是采用瞭傳統的雜交育種和係譜分析方法,還是涉及瞭更現代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一些關鍵的抗病基因,並闡述它們的遺傳規律,比如是顯性還是隱性,是單基因控製還是多基因控製。瞭解這些遺傳信息,對於育種傢來說,能夠更高效地選育齣具有優良抗病性的苦瓜品種。書中是否也提到瞭不同苦瓜品種之間抗性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是如何在遺傳層麵産生的?此外,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遺傳圖譜,或者利用分子標記(如SSR、AFLP、SNP等)來定位抗病基因的實驗過程,那就非常棒瞭。這種詳細的遺傳學分析,是推動苦瓜白粉病抗性研究嚮前發展的重要基石,能夠為未來的育種工作提供寶貴的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
評分從這本書的標題“正版新書”來看,它應該包含瞭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我期待它能夠提供關於苦瓜白粉病抗性研究的“前沿動態”和“發展趨勢”。書中是否對國際上和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研究現狀進行瞭梳理和總結?例如,是否提到瞭目前最先進的抗病育種技術,如基因編輯、閤成生物學在植物抗病性改良中的應用前景?書中是否也對未來苦瓜白粉病抗性研究的發展方嚮提齣瞭展望?例如,是否會涉及更深層次的互作組學研究,來揭示植物與病原菌之間的復雜互作網絡?或者是否會關注環境因素對植物抗病性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智慧農業等手段來優化抗病管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對現有知識的介紹,更能引發讀者對未來研究的思考,為相關科研工作者指明方嚮,激發新的研究思路和創新點,從而推動整個農業科技領域的進步。
評分這本書的作者團隊來自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這讓我對其研究的嚴謹性和實用性充滿信心。我對於書中可能包含的“研究方法”部分很感興趣。它會涵蓋哪些常用的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技術?比如,在提取和純化DNA、RNA時,采用瞭何種高效的方法?在進行PCR、RT-PCR、qPCR等實驗時,是否優化瞭反應體係和條件?在基因剋隆和錶達載體構建方麵,書中是否提供瞭詳細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另外,對於白粉病菌的鑒定和培養,以及侵染實驗的設計,書中會有具體的指導嗎?例如,如何精確控製環境條件來模擬實際的病害發生情況,如何量化病害的發生程度,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實驗細節。一個清晰、詳實的研究方法部分,不僅能讓其他研究者復現實驗結果,更能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寶貴的經驗藉鑒,尤其是在動植物抗病性研究領域,實驗方法的科學性直接決定瞭研究的可靠性。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為那些對農業科學,特彆是植物病理學領域有著深刻研究興趣的專業人士量身打造的。它深入探討瞭苦瓜白粉病的抗性問題,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具體且重要的研究方嚮。我特彆關注書中在“生理基礎”這一部分所闡述的內容。它是否詳細地解釋瞭苦瓜植株是如何抵抗白粉病菌侵染的?比如,是否從細胞和分子層麵分析瞭抗病基因的錶達調控,或者抗性相關的次生代謝産物的積纍情況?我很想知道書中對於白粉病菌的侵染過程以及苦瓜植株免疫係統激活的具體機製是如何描述的。例如,書中是否涉及瞭植物體內的信號轉導通路,如水楊酸、茉莉酸等激素的作用,或者一些防禦酶,如幾丁質酶、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變化?同時,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實驗數據和圖錶來支撐其理論分析,那就更令人信服瞭。對於一個希望瞭解植物如何進行自我保護的讀者來說,這部分內容是至關重要的,它直接關係到我們能否通過科學手段提升作物的抗病能力。
評分“分子定位”這個詞匯立刻吸引瞭我,它代錶瞭現代生物學研究的前沿技術。這本書在這個部分是如何進行的?是否通過基因組學、轉錄組學或者蛋白質組學的方法,來精確定位控製苦瓜白粉病抗性的基因?我非常想瞭解具體的實驗設計和技術流程。例如,書中是否運用瞭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來在大量的遺傳變異中找齣與抗病性顯著相關的SNP位點?或者是否利用瞭圖位剋隆(Positional Cloning)的技術,逐步縮小目標基因的定位範圍?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詳細描述瞭如何利用BAC文庫、TGS等技術手段來獲取和驗證目標基因,以及如何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如CRISPR-Cas9)來驗證基因的功能。這種精準的分子定位,不僅僅是對基礎研究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它為開發基因工程育種技術提供瞭直接的技術路徑,有望在短時間內培育齣高效抗病的苦瓜新品種,這對解決農業生産中的實際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